- 年份
- 2024(6944)
- 2023(9831)
- 2022(8387)
- 2021(7718)
- 2020(6471)
- 2019(14694)
- 2018(14036)
- 2017(26960)
- 2016(14174)
- 2015(15361)
- 2014(14948)
- 2013(14129)
- 2012(12640)
- 2011(10958)
- 2010(10317)
- 2009(9057)
- 2008(8261)
- 2007(6665)
- 2006(5433)
- 2005(4255)
- 学科
- 济(55489)
- 经济(55432)
- 管理(42851)
- 业(39501)
- 企(33091)
- 企业(33091)
- 方法(31165)
- 数学(26987)
- 数学方法(26631)
- 财(14940)
- 农(14501)
- 业经(13039)
- 中国(12457)
- 务(10751)
- 财务(10716)
- 财务管理(10698)
- 企业财务(10277)
- 农业(10265)
- 地方(9972)
- 贸(9332)
- 贸易(9325)
- 理论(9197)
- 易(9106)
- 环境(8458)
- 学(8449)
- 技术(8445)
- 制(7861)
- 划(7782)
- 和(7768)
- 产业(6882)
- 机构
- 学院(186482)
- 大学(185935)
- 管理(81894)
- 济(75023)
- 经济(73744)
- 理学(72695)
- 理学院(71967)
- 管理学(70747)
- 管理学院(70386)
- 研究(52539)
- 中国(40271)
- 京(36394)
- 财(33285)
- 科学(31486)
- 财经(28348)
- 中心(27704)
- 经(26127)
- 业大(25764)
- 江(25331)
- 范(25239)
- 师范(25005)
- 农(24637)
- 经济学(22974)
- 所(22228)
- 商学(21953)
- 商学院(21751)
- 北京(21611)
- 财经大学(21582)
- 经济管理(21400)
- 经济学院(20972)
- 基金
- 项目(141060)
- 科学(114825)
- 基金(107077)
- 研究(102770)
- 家(92458)
- 国家(91736)
- 科学基金(82284)
- 社会(68735)
- 社会科(65511)
- 社会科学(65497)
- 基金项目(58113)
- 自然(54138)
- 省(53988)
- 自然科(53004)
- 自然科学(52994)
- 自然科学基金(52081)
- 教育(48036)
- 划(45314)
- 资助(42641)
- 编号(40947)
- 部(31730)
- 重点(30942)
- 成果(30248)
- 创(29735)
- 发(29583)
- 国家社会(29451)
- 人文(28273)
- 教育部(28172)
- 科研(27919)
- 创新(27702)
共检索到246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潇婷
文章以颐和园旅游者时空行为2009年活动日志调查和2010年GPS追踪调查两次获取的数据为基础,从样本有效率、代表性和数据真实性、精确度4个维度对数据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有效率和代表性维度上,传统的活动日志调查方法获取的旅游者时空行为数据质量更高,表现为同样时间内获取到的样本规模较大、判定为有效的样本更多且样本性别结构、学历结构、到访次数结构等更加趋于真实。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研究者应当根据自身的研究问题、研究目标和调查预算,综合考虑不同调查方法的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调查方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潇婷 李玟璇 张海平 卿前龙
目前,采用GPS追踪技术获取旅游者时空行为轨迹数据的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旅游行为研究中,但是对基于GPS数据的旅游时空行为的分析仍然停留在描述分析和模式聚类阶段。如何深入挖掘空间尺度上精确至米、时间尺度上精确到秒的GPS数据,文章尝试运用Arc GIS技术在对GPS轨迹点实现时空路径三维可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路径长度、游览时间、游览速度、覆盖面积和椭圆周长5项量化评价指标,并提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在计算5项量化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基于GPS数据的旅游时空行为评价因子。以香港海洋公园旅游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渊 王秋颖 王德
GPS与回忆日志是行为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但目前对其精度及差异空间的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文章以厦门鼓浪屿为例,以2014—2015年采集的回忆日志和GPS数据为基础,对两种行为调研手段的精度进行比对。精度比对包括个案层面的路径重合率、行为链匹配度、时间花费匹配度和集合层面的距离差异、空间差异,并分析差异空间的特征及原因。鼓浪屿作为一个易于"迷失"的历史文化景区,实证结果发现:(1)回忆日志与GPS的路径重合率在30%50%之间;(2)通过莱温斯坦比方法计算的行为链精度在40%50%之间;(3)停留时间的相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渊 王秋颖 王德
GPS与回忆日志是行为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但目前对其精度及差异空间的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文章以厦门鼓浪屿为例,以2014—2015年采集的回忆日志和GPS数据为基础,对两种行为调研手段的精度进行比对。精度比对包括个案层面的路径重合率、行为链匹配度、时间花费匹配度和集合层面的距离差异、空间差异,并分析差异空间的特征及原因。鼓浪屿作为一个易于"迷失"的历史文化景区,实证结果发现:(1)回忆日志与GPS的路径重合率在30%~50%之间;(2)通过莱温斯坦比方法计算的行为链精度在40%~50%之间;(3)停留时间的相似精度在20%~50%之间。除个体因素外,记忆遗忘、道路复杂、建筑相似、景点众多、业态趋同等也是在鼓浪屿上形成差异的重要因素。此外,文章研究的普适性发现还有:(1)对于景区微观尺度的步行行为研究,采用50 m网格和5分钟停留判别作为GPS行为链自动化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2)GPS与回忆产生的差异空间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旅游地的空间特征和景区提升改造;(3)传统问卷调研与现代GPS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是面向个体精细化行为建模等领域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趋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嘉祺 姜珊 陶犁
旅行的"时空体验流"可以将体验的各个方面解构或表示为一系列"行为要素",同时个体难忘旅游体验会受到时空要素的影响。文章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在时空行为上引入难忘旅游体验,探索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与难忘旅游体验的关系以及时空要素的影响。通过现场收集GPS轨迹数据,并开展问卷调查,邀请天坛公园旅游者363人,有效样本174份;运用SPSS和ArcGIS分析,结果显示:首先,旅游者的时空行为模式差异体现在时空体验流中的空间移动、时间分配和停驻行为,并对应着不同的难忘旅游体验维度和强度;其次,高难忘旅游体验对应着旅游者非常投入、放松和有意义的体验特点,以及游览时间长、多停驻行为和节奏变化明显的时空行为模式,低难忘旅游体验反之;再次,旅游者对时空条件和约束的不同响应产生了对时空行为模式和难忘旅游体验的影响作用。该研究可为精细刻画旅游行为、准确把握旅游者体验的深层次需求、实现基于个体行为数据的旅游预测和结构化分类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潇婷 马修军
旅游者的移动很早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基于二手统计数据的宏观和中观尺度的旅游流研究较多,而关注旅游者微观个体时空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以生物节律和时间地理学为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以2010年12月在北京颐和园完成的GPS调查数据和日志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旅游者在景区空间尺度内的活动过程、节奏和规律。GPS追踪数据真实准确地记录了旅游者活动过程,为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旅游者活动节奏和规律提供了数据基础。基于GPS数据的旅游者活动节律研究结果能够为旅游者行为质量评价、旅游者行为修正与优化和旅游景区动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苟思远 李钢 张可心 梁燕均 周佼
大数据时代旅游者行为呈现智能化与个性化趋势,因而增加了相关研究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自媒体平台的兴起及其与地理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为旅游者时空行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数据及技术支持。以往地理学者重点关注群体性旅游者的时空行为,而忽视多身份及个性化的群体领袖和代表的时空行为。为此,文章基于微信平台的朋友圈,获取特殊"旅游者"W教授2014年逐日活动记录,挖掘其日常活动内容、足迹、照片、情绪等时空信息,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GIS空间热点分析和追踪分析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时空表达,探究其时空行为特征。研究发现:(1)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潇婷
本文以景区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为研究对象,尝试将时间地理学研究方法引入旅游者行为研究中,并通过实证研究在时空路径聚类要素方面进行探索。研究表明,时间、空间、活动和路径是景区内部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汇总的重要因素;差异度和显著度可以作为聚类量化要素选择的指标;颐和园旅游者群体按时空行为模式聚类为6个类型。刻画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活动过程和需求情况,对优化景区产品和提高旅游者体验质量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潇婷
我国旅游规划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2008年,《旅游学刊》推出了"改革开放30年"系列专题笔谈,当年第7期、第8期和第9期连续3期,共邀请了21位学者以"中国旅游30年之旅游规划"为主题进行了探讨。2009年第1期,《旅游学刊》又刊发了吴承照题为《中国旅游规划30年回顾与展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金悦 胡涛 冯学钢
为了探究初游者与重游者时空行为差异,通过对海南省旅游者的调查获得基础数据,采用概率统计、聚类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系统比对了初游者和重游者时空行为特征。结果表明:初游者与重游者在时间行为、空间行为、时空行为模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初游者停留时间比重游者短,各景点游玩时间逐渐递减,而重游者各景点游玩时间基本一致;初游者空间到访范围小,景点到访率高,集聚程度高,重游者空间到访范围广,景点到访率低,分散程度高;初游者时空行为模式较为单一,而重游者时空行为模式更具多样化。
关键词:
初游者 重游者 时空行为 海南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业臣 张宏梅 宋子斌 洪学婷
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多为客观、专业化评价,较少从常人角度测量居民或游客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或感知。而常人的评价可能影响其环境行为,进而促进环境保护。通过调查北京、上海、海南三地游客对居住地、旅游目的地、全国三个空间尺度以及当前、未来两个时间尺度的环境质量感知,分析旅游者环境质量感知的时空偏差。研究发现:(1)受访旅游者当前环境质量感知与全国相比存在乐观偏差,即"空间乐观";与旅游目的地相比却是悲观倾向,即认为居住地环境质量不如旅游目的地;未来环境质量感知存在明显的乐观倾向,即"时间乐观"。(2)各省市旅游者对当前环境质量感知存在差异,与客观环境质量评价(EQI值)对比,安徽等8个省份的旅游者相对乐观,北京等7个省市旅游者则相对悲观;各省市旅游者未来环境质量感知的乐观偏差程度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环境质量 环境感知 时空偏差 旅游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凤军,张建忠,杨永慎
泰山旅游需求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调查显示.游人数量的日变化、周变化和年内变化十分显著;客源地主要分布于山东及其周边省市;旅游区内部以泰山中路和岱顶的需求强度最大。最后对旅游交通方式、旅游消费、旅客职业构成双重游率等旅游者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时空分布规律 旅游者行为 旅游需求 泰山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白凯 马耀峰 游旭群
本文以旅游者行为研究为视角,运用互联网文献分析方法,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者行为研究中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实际运用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以旅游活动的评价结果为核心的旅游者感知和认知的概念。
关键词:
旅游者行为 旅游感知 旅游认知 概念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莹 徐东亚
本研究以在杭休闲旅游者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频率频次、因子、信度、单因素方差等分析方法,探究新假日制度下人们的旅游选择、旅游偏好、旅游意愿、消费方式等的变化态势以及不同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变化显著程度,并从中获得对假日旅游产品与市场开发的启示。
关键词:
新假日制度 黄金周 旅游消费行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学欢 成锦 胡东滨 粟路军
基于S-O-R框架、信号理论,构建感知服务质量(高VS低)为自变量,旅游者满意为中介变量,旅游地声誉(好VS一般)为调节变量,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为结果变量的整合模型,通过2次实验研究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验1表明相对于低感知服务质量,高感知服务质量对旅游者满意和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更强。实验2表明旅游地声誉在感知服务质量对旅游者满意和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即当旅游地声誉好时,高感知服务质量(相对于低感知服务质量)下,旅游者满意度更高,环境责任行为更强;而当旅游地声誉一般时,两种感知服务质量下的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文章最后讨论研究结论,并指出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