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75)
2023(16609)
2022(14338)
2021(13448)
2020(11096)
2019(25746)
2018(25494)
2017(49385)
2016(26533)
2015(29887)
2014(29710)
2013(29193)
2012(26998)
2011(24278)
2010(24097)
2009(21745)
2008(21171)
2007(18594)
2006(16386)
2005(14429)
作者
(76040)
(63057)
(62500)
(59370)
(40187)
(30248)
(28488)
(24788)
(24102)
(22418)
(21542)
(21242)
(19999)
(19724)
(19524)
(19373)
(18773)
(18487)
(18176)
(18109)
(15623)
(15443)
(15256)
(14520)
(14145)
(14125)
(13970)
(13919)
(12652)
(12378)
学科
(110923)
经济(110809)
管理(75427)
(73505)
(60873)
企业(60873)
方法(50278)
数学(43886)
数学方法(43259)
中国(30210)
(28883)
(27248)
地方(26197)
业经(24731)
(22720)
(22278)
(21810)
银行(21765)
(20637)
农业(19692)
(18498)
金融(18496)
(18486)
贸易(18470)
(18183)
财务(18103)
财务管理(18065)
(17846)
理论(17447)
技术(17253)
机构
大学(371007)
学院(369985)
管理(148631)
(147589)
经济(144398)
理学(128554)
理学院(127132)
管理学(124654)
管理学院(123989)
研究(123430)
中国(95937)
(79488)
科学(76211)
(68389)
(61209)
(59965)
中心(57344)
研究所(55639)
财经(54943)
业大(54771)
(54092)
北京(50478)
(50055)
(49024)
师范(48544)
农业(46777)
(45400)
(44603)
经济学(43975)
财经大学(41186)
基金
项目(254783)
科学(200983)
研究(185816)
基金(185030)
(160890)
国家(159552)
科学基金(138149)
社会(116500)
社会科(110507)
社会科学(110478)
(99322)
基金项目(98026)
自然(90834)
自然科(88798)
自然科学(88779)
自然科学基金(87137)
教育(85770)
(83761)
资助(77192)
编号(75872)
成果(60411)
重点(56688)
(56517)
(55970)
(52835)
课题(51840)
创新(49273)
科研(48951)
教育部(48141)
国家社会(47609)
期刊
(160048)
经济(160048)
研究(110647)
中国(70970)
学报(56877)
管理(54874)
(54121)
科学(53176)
(51859)
大学(43771)
教育(41813)
学学(41145)
(41070)
金融(41070)
农业(36814)
技术(33849)
业经(27186)
财经(26351)
经济研究(25336)
(22356)
问题(20590)
图书(19529)
理论(18751)
(18572)
技术经济(18309)
统计(17668)
科技(17587)
实践(17255)
(17255)
(16410)
共检索到547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志强  高耿子  
通过GMM估计方法,文章讨论了询价机制下影响抑价率的因素——询价区间价格宽度和参与询价的机构中投资者的数量,并且对市场中投资者情绪的代理变量中签率与抑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询价区间价格宽度越宽,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不确定性越高,抑价率也越高;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数量越多,询价越充分,信息不确定性减低,从而降低了抑价率;中签率越低,投资者情绪越高涨,抑价率越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超  
IPO抑价(IPO UnderPrIcIng)指的是新股发行上市后市场交易价格远高于发行价格,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出现较大价差,导致投资者可以在新股发行上市后获得显著超额收益的现象。统计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中,IPO抑价程度通常保持在15%左右,而我国A股市场的IPO抑价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若A股市场的抑价率长期停留在过高的水平,可能会产生多方面的不良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娆  庞志  张曦如  
利用2005—2015年我国各地区政府干预、金融抑制与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数据,运用动态GMM回归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金融抑制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政府直接干预会促进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而政府直接干预可以起到削弱金融抑制对银行不良贷款率负面影响的作用。此外,经济发展水平、非国有化程度及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提高都能抑制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在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方面,政府要帮助创造良好宏观经济环境,加强服务意识,协调好直接经济干预和金融干预的平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海明  李东  
中介机构声誉假说认为,知名中介机构所承销或审计的新股发行抑价程度要低于普通会计师事务所的。以我国1996年1月至2003年3月在沪市发行上市的A股为样本,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这一假说并不完全成立。我国应放开审计服务市场,鼓励上市公司聘请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为主审师。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韩杨  
本文提供了一个新规则下新股发行抑价的简单模型。本文认为,中国证券市场上,券商是新股发行中最关键的参与者,主导着发行价格的形成,因而构造了一个损失函数来说明券商的决策机制和抑价的形成。比较静态分析的结论显示,抑价幅度随着发行盘的增大、需求不确定程度的增大、需求弹性的降低、过高(低)估价的期望成本的增大(降低)而增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尧  孟卫东  熊维勤  
固定价格、累计投标询价和拍卖发行机制下的IPO抑价模型可解释我国新股发行市场长期存在的高抑价现象:散户投资者对新股发行的乐观情绪会推高二级市场的IPO交易价格,但却不能在IPO发行定价中得到完全体现。单纯通过变革新股发行机制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抑制IPO高抑价产生,只有疏导散户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才能彻底解决IPO高抑价问题,权宜之策是将散户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嵌入IPO发行定价之中以消除IPO高抑价现象,允许散户投资者参与询价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现象,且具有可操作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海昌  陈海明  
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在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中几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成熟市场还是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都普遍存在着显著的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对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进行研究仍然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课题之一。本文将具体介绍国外学者对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研究的现状及其所形成的一些理论解释,以期引起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田利辉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正在推进,其成功与否应该建立在对于历史问题的总结。我国股票发行上市首日回报率高达267%,显著高于世界其他各国。本文构建了新股发行的供求理论,实证检验了发行超额抑价的影响因素。我国证券监管部门设立了发行上市额度并且规定了发行定价方式,希望籍此稳健发展股市,但是实际上导致了发行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出现了扭曲。同时,已发行的股票不一定能够及时上市流通。除信息不对称风险外,新股的认购者还要承担我国特有的投资锁定风险和财富转移风险。通过理论论证和实证检验,本文指出金融管制和投资风险导致了我国股票发行超额抑价。从根本上讲,我国以往的新股发行超额抑价现象是制度性抑价,是政府干预市场的结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志强  赵美娟  
本文基于1990-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市盈率差动衡量新股发行制度变化,运用偏t-CopulA函数分析新股发行制度对Ipo抑价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前期,市盈率差动对Ipo抑价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市盈率差动变大,Ipo抑价程度逐渐下降;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期,市盈率差动对Ipo抑价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说明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渐显成效。进一步按发行制度变化划分区间,对中国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抑价程度进行系统的比较,发现创业板的抑价程度显著地低于主板市场与中小板市场,创业板新股抑价率在最新一期低至17.20%,逐步与国外成熟市场抑价率接轨。本文研究为进一步推进股票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宜玮  
中国IPO抑价的平均水平远远高出其他国家,并且用传统的理论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外关于IPO抑价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然后探讨了A股发行审核制度、发行方式以及发行定价机制等对中国IPO抑价率的影响,并针对刚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及2009年重启IPO以后各股的表现,指出了其中仍需规范和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发行市盈率的限制和对中小股民的保护,以促进中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敏芳  
针对目前一级市场的新股发行定价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本文运用资产评估的基本原理,在确立理论基价的基础上,结合发行市场供求关系实际,提出合理制定新股发行价的构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焯华  王冬梅  
新股定价问题一直是国际金融界公认的最具迷惑性的难题之一。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对现行国内外各种新股定价模型和理论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 ,将多元分析方法的聚类分析应用于新股定价中 ,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客观有效的新股定价方法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新股抑价现象 ,并对我国新股发行定价的改革将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炎林  王一鸣  吴卫星  
中国存在IPO(首发新股)超高抑价现象,目前学者大多把该现象归于投资者情绪,本文从市场化程度这样一个新角度来研究该现象的成因。依据1998-2007年东部和西部地区的580个IPO样本,实证分析了市场化程度在IPO抑价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与以往研究不同,在度量市场化程度时,本文基于地区属性和市场化指数两个维度。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对IPO抑价率产生了负向显著影响;从地区属性和市场化指数两个维度来看,东部地区的IPO抑价率显著低于西部地区,市场化指数的提高降低了IPO抑价率;进一步考虑地区属性和市场化指数的交互影响,我们发现地区属性和市场化指数交互地作用于IPO抑价,东部地区市场化指数的提高对IPO抑价率的影响程度大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市场化指数高的新股的IPO抑价率显著低于西部地区市场化指数低的新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燕  武康平  
新股发行抑价一直是国内外研究关注的热点。承销商托市不仅是新股发行抑价的重要原因 ,还是使资本市场健康运作 ,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个关键。建立中国股市的收益率偏度模型 ,证实了上海股市上承销商托市的存在 ,发现了托市的行为模式、主要托市对象 ,分析了托市对股市的影响 ,为更全面、准确的了解新股抑价原因和中国股市的情况建立了基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祥有  
本文以2001-2007年间在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A股市场上市的422家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IPO前盈余管理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A股发行公司的IPO抑价与IPO前盈余管理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IPO前正向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其IPO抑价就越大,即IPO前正向盈余管理将会导致IPO抑价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