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92)
2023(8016)
2022(6854)
2021(6495)
2020(5525)
2019(12716)
2018(12298)
2017(24277)
2016(12748)
2015(13787)
2014(13195)
2013(12688)
2012(11315)
2011(9812)
2010(9205)
2009(7926)
2008(7218)
2007(5745)
2006(4417)
2005(3368)
作者
(32872)
(27817)
(27451)
(26250)
(17267)
(13322)
(12427)
(10956)
(10665)
(9476)
(9385)
(9342)
(8858)
(8551)
(8439)
(8308)
(8308)
(8137)
(7867)
(7856)
(6636)
(6568)
(6520)
(6321)
(6297)
(6136)
(5819)
(5556)
(5405)
(5405)
学科
(52070)
经济(52034)
管理(34274)
(33372)
方法(28909)
(27823)
企业(27823)
数学(26760)
数学方法(26400)
(13572)
(12369)
中国(11512)
业经(10047)
(9916)
地方(9813)
(9305)
财务(9274)
财务管理(9255)
(8922)
贸易(8919)
企业财务(8870)
(8684)
农业(8179)
(7825)
环境(7624)
技术(7459)
产业(7313)
(6776)
理论(6523)
(6382)
机构
大学(165331)
学院(165251)
(70182)
管理(69193)
经济(69049)
理学(61876)
理学院(61218)
管理学(60064)
管理学院(59759)
研究(50556)
中国(36591)
(33128)
科学(31878)
(29580)
业大(26775)
(25313)
财经(25265)
中心(24737)
(23359)
(22840)
经济学(22449)
(21690)
研究所(21449)
经济学院(20579)
(20191)
(20083)
师范(19926)
北京(19641)
农业(19532)
财经大学(19404)
基金
项目(128966)
科学(104346)
基金(97952)
研究(90454)
(86236)
国家(85652)
科学基金(75661)
社会(59842)
社会科(57104)
社会科学(57092)
基金项目(53186)
自然(51144)
自然科(50061)
自然科学(50053)
(49852)
自然科学基金(49162)
(42055)
教育(41947)
资助(39157)
编号(34125)
重点(29279)
(28751)
(27420)
(27169)
科研(25921)
国家社会(25844)
创新(25771)
教育部(25127)
人文(24517)
成果(24236)
期刊
(63824)
经济(63824)
研究(41017)
学报(26012)
科学(25312)
管理(23638)
(22669)
中国(21916)
大学(20923)
学学(20310)
(20258)
技术(15500)
农业(13846)
财经(11953)
业经(11538)
教育(10877)
经济研究(10770)
(10279)
(10229)
金融(10229)
问题(9560)
林业(8789)
统计(8717)
技术经济(8305)
科技(8209)
(8038)
资源(7778)
(7605)
(7445)
理论(7347)
共检索到212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际平  郭瑞  卿东升  李建军  张晓芳  朱凯文  刘帅  邓巧玲  杨忠权  
【目的】系统地分析已有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数据,通过灰色模型预测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各指标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天然林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以湖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依据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选取了混交度、竞争指数、角尺度、空间密度指数、开阔比数、大小比数、林分综合均质性指数作为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合理性评价与预测的量化指标,构建了基于GM(1,1)的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灰色预测模型。模型将2008年林分空间结构各指标的平均值作为初始值,并在研究区设置了面积为20 m×20 m的5个研究样地(M1,M2,M3,M4,M5),利用保护区2008—2018年典型样地林分空间信息,预测了研究区调研样地2019年—2021年林分空间结构各指标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利用精度检验机制对该模型的精确度进行了有效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指标预测合格概率P_合=71.43%,良好的概率P_(良好)=22.86%,优的概率P_优=5.71%,表明该预测模型符合精度检验要求。【结论】样地未来3 a各指标整体变化尺度不大,林分空间结构基本稳定。从各指标在2008—2018年时空上的变化规律来看,各样地林分平均竞争指数、平均大小比数及平均空间密度指数是影响林分均质性指数的关键指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娟  陈丽华  郭文体  李胜男  高洪翠  李长暄  李海燕  
【目的】研究辽宁老秃顶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天然山杨林的空间结构特征,为其经营与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在保护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山杨天然次生林建立50m×50m的标准地3块,通过分析标准地中山杨、蒙古栎、黄桦、刺楸的胸径结构和树高结构,来反映其林分水平的竞争状态,同时利用空间结构分析软件Winkelmass1.0对标准地内各树种的混交度、角尺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山杨、蒙古栎、黄桦、刺楸的胸径和树高分布特征表现出一致性,整体上都呈现正态分布的特点,且山杨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全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65,处于强度和极强度混交的林木比例达60.0%,作为优势树种的山杨混交度最小,仅为0.45。林分平均角...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思齐  李东丽  宋武刚  张敏  黄炎俊  
运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等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对国有桂花林场的檫木与杉木、马尾松、南酸枣、鹅掌楸等不同树种形成的混交林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檫木在檫杉混交林中混交度和空间隔离程度最大,而在与其它树种形成的混交林中混交度和空间隔离程度较小;檫木与杉木混交时在生长上处于优势,与马尾松混交时则稍微处于劣势;从林木分布格局上看,檫杉混交林为轻度团状分布,其余为随机分布。总而言之,此地檫木的最佳混交树种是杉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琳  梁军  周国英  朱彦鹏  杨蕾  张星耀  
为研究天然赤松次生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在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立了一块6 hm2的永久性监测样地,并对林内树种组成及其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参数,对天然赤松次生林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赤松是绝对的优势种,麻栎为次优势种,与其他16种乔木共同构成了赤松麻栎林生态群落;赤松次生林的平均混交度为0.44,主要以弱度混交与中度混为主,林分的平均大小比为0.50,且各部分频率分布比较均匀,说明乔木层的树种稳定性较好;全林角尺度平均值为0.54,林木水平格局为团状分布;虽然阔叶树种在混交度上稍好于针叶树种,但是其在胸径大小上明显小于针叶树种,说明其受针叶树种压迫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锦秀  徐丙振  
文章对传统的灰色预测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灰色预测代数递推方程,以代替原始的灰色预测微分方程或白化方程。然而由于其预测精度依然偏低,又将其紧邻生成公式做了改进,并根据自动寻优方法确定了相应权重。以2010年4月16日至2014年1月10日的交易日内的股指期货的收盘价为例,利用改进前后的两种预测方法进行模拟对比分析。模拟对比表明,改进后的预测方法不仅预测精度显著提高,而且更能体现灰色预测以小样本空间、"贫信息"的不确定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慧红  林洛阳  
文章以中国入境旅游客流量和GDP数据为例,探讨灰色GM(1,1)模型预测精度及应用特点相关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剔除异常值后建立的中国入境旅游客流量GM(1,1)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当样本量较少时灰色模型能显示其优越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惠珍  
文章基于对原时间序列进行加速平移、几何平均变换,形成累加法的新序列建立改进后GM(1,1)模型,并基于残差值、相对误差判断预测精度,结果显示,经改进后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有助于削减企业原始数据波动对项目成本预测结果的干扰,基于随机震荡序列构建的改进GM(1,1)灰色模型提升了企业成本预测的精度,随着企业开采工程项目的逐步口占,利用改进后GM(1,1)比对拟合曲线进行相应成本预测及控制,具有更理想的统计效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潇  陈绍志  赵荣  
为探究未来5年中国油茶产业发展趋势,判断其优势,利用2007—2014年中国总油料、木本油料及油茶籽油料产量的数据,采用GM(1,1)预测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实现了预测算法并进行了精度检验,对2015—2020年中国总油料、木本油料及油茶籽油料产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油茶籽产量未来5年增幅明显,始终占木本油料总产量中主要地位,油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有较好的发展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晓东  史丽敏  
文章采用最小一乘准则建立了CPI经济预测GM(1,1)模型,利用1-AGO序列给出参数估计的LIN-GO算法程序和模型检测方法。最后,利用该模型采用我国2010年9月-2011年3月CPI月度指数对未来几个月的CPI走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模型普适有效。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潇  陈绍志  赵荣  
为探究未来5年中国油茶产业发展趋势,判断其优势,利用2007—2014年中国总油料、木本油料及油茶籽油料产量的数据,采用GM(1,1)预测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实现了预测算法并进行了精度检验,对2015—2020年中国总油料、木本油料及油茶籽油料产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油茶籽产量未来5年增幅明显,始终占木本油料总产量中主要地位,油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有较好的发展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佳  
GM(1,1)是较常用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文章在借鉴运用时间序列和GM(1,1)预测模型的理论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京津冀地区国际旅游人次数的发展趋势。笔者根据2000-2008年京津冀国际旅游人次数的原始时间序列数据,通过GM(1,1)模型对各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并对原始数据进行生成处理,形成有较强规律性的新数据序列,然后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模型,预测了2009-2013年京津冀国际旅游人次数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再次验证了GM(1,1)预测模型是建模精度等级为二级的合格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梓辰  刘淼  
文章在灰色GM(1,1)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拉格朗日插值与改进的拉格朗日插值函数分别对灰色GM(1,1)模型进行了背景值的重构,以消除传统拉格朗日插值带来的龙格现象;利用该模型对新疆近十年的GDP水平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实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瑞娜  唐德善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准确预测是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和规划的重要依据。本文以灰色预测理论为基础,运用改进的GM(1,1)模型,以辽宁省为例,对人口进行预测,并与传统的GM(1,1)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GM(1,1)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大大提高,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可用与对未来人口规模进行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精明  刘方圆  李鹏辉  
文章建立了6维和7维动态GM(1,1)模型的组合模型,预测了未来6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结果显示,在2014—2020年6年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均上涨率为2.96%,接近通货膨胀的警戒线3%。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丽芹  常安定  位龙虎  
一个城市的总用水量预测是该城市防洪防灾的重要依据,文章以灰色预测理论为基础,运用AM(简单滑动平均)残差来修正GM(1,1)模型,对北京市年总用水量进行预测,并与传统的GM(1,1)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修正的GM(1,1)模型比传统的预测精度大大提高,具有可行性与实用性,该模型对未来城市总用水量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