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48)
2023(16548)
2022(14091)
2021(13146)
2020(10835)
2019(24587)
2018(24450)
2017(46726)
2016(25269)
2015(28166)
2014(27813)
2013(27254)
2012(25161)
2011(22652)
2010(22784)
2009(20356)
2008(19559)
2007(17321)
2006(15384)
2005(13621)
作者
(70384)
(58788)
(58329)
(55674)
(37461)
(28239)
(26494)
(22970)
(22591)
(21069)
(20092)
(19943)
(18749)
(18325)
(18247)
(18168)
(17385)
(17348)
(16912)
(16708)
(14522)
(14503)
(14299)
(13543)
(13352)
(13148)
(12950)
(12822)
(11731)
(11622)
学科
(103442)
经济(103347)
管理(68590)
(65484)
(50522)
企业(50522)
方法(39299)
数学(34419)
数学方法(33929)
(32905)
中国(31419)
地方(31364)
(23872)
业经(23690)
农业(22266)
(19985)
环境(19432)
(18637)
贸易(18619)
(18141)
(17967)
(16314)
银行(16280)
(16247)
(16059)
金融(16055)
(15890)
技术(15752)
(15715)
地方经济(15639)
机构
学院(342248)
大学(335942)
(139401)
经济(136265)
管理(131096)
研究(120616)
理学(111762)
理学院(110373)
管理学(108456)
管理学院(107799)
中国(91725)
科学(74367)
(72318)
(63555)
(60026)
(59289)
中心(56705)
研究所(54459)
(53760)
业大(51321)
财经(49406)
(47974)
师范(47561)
北京(45559)
农业(45542)
(44997)
(44826)
(43280)
经济学(41311)
(39323)
基金
项目(234333)
科学(184852)
研究(173294)
基金(167620)
(146421)
国家(145171)
科学基金(124749)
社会(109189)
社会科(103458)
社会科学(103433)
(94162)
基金项目(89427)
自然(80336)
教育(78752)
(78566)
自然科(78330)
自然科学(78309)
自然科学基金(76829)
编号(71152)
资助(67173)
成果(56794)
(55436)
重点(53282)
(50399)
课题(50058)
(48823)
创新(45615)
国家社会(44746)
科研(44367)
发展(44054)
期刊
(161203)
经济(161203)
研究(100298)
中国(73003)
(54993)
学报(50348)
科学(49282)
管理(48836)
(47726)
教育(39175)
大学(38685)
农业(37703)
学学(36402)
(34657)
金融(34657)
技术(31623)
业经(28707)
经济研究(24286)
财经(23004)
问题(21529)
(20694)
(19891)
资源(18785)
图书(17317)
科技(16245)
(16050)
现代(15961)
(15896)
技术经济(15863)
(15561)
共检索到523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贵彦  运迎霞  任利剑  
以高寒藏区典型城镇玉树市为例,在GIS、RS技术支持下,通过地质灾害、生态敏感性、生物保护和水资源敏感性识别生态源地,根据地形位、土地利用类型和主要交通线构建生态阻力面,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识别生态廊道,进而提出生态安全适应性下玉树市城乡空间发展策略。结果表明:①低、中、高3个不同安全水平格局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90%、50.41%、14.64%,适宜城镇发展建设的空间非常有限;②重要生态源地面积4756.5km~2,占全区的30.98%;生态廊道总长度为740.84km,源间生态廊道连通程度低;③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安全适应性下玉树市在城乡布局、生态空间布局及产业布局上的发展策略,旨在为高寒藏区城镇空间规划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绽小林  
以政策价值文化输入传播为主导,从关注解决扶贫资源配置、扶贫主体行动、精准扶贫效果三个维度,透视精准扶贫清单信息数字化传播的治理效应这一关键节点,是青海藏区稳定发展中搞好精准扶贫问题的核心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兰英  
4·14地震以后,将玉树建设成为全新的高原生态旅游城市,具备一定的内部优势和良好的外部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动力,自身特殊丰富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国家对地区发展的大力支持等有利条件都利于玉树向一座全新的高原生态旅游城市转变。但是玉树区位条件差、气候恶劣、城市核心竞争力差、旅游产业整体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也制约着玉树快速成为一个成功的高原生态旅游城市的步伐。所以,在玉树建设高原生态旅游城市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先行的原则,协调城市发展与地区生态保护;挖掘生态文化内涵,树立鲜明的高原生态旅游城市新形象;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生态旅游综合服务水平;重视对外宣传,加强生态旅游城市区域合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静  黄嘉颖  张群  高雅  
面向当前青海省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明显但城镇发展缺乏与资源良好互动的现实问题,本文以紧邻柳湾历史文化遗址的高庙城镇为实证案例,借助"共生"理论的引入,探讨空间共生体系的构建途径,即在空间资源方面形成以柳湾遗址为主的偏利共生模式,在服务体系方面形成以高庙城镇承担旅游服务职能为主的寄生模式,在道路系统方面形成均衡发展的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以期进一步强化高庙城镇与柳湾遗址的空间联动,增强城镇空间的发展动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白锦秀  边世平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和收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民族文化旅游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玉树州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开发模式,以促进当地民族文化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卫民  帖征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如何发展、路径如何选择、战略重点放在哪里?是这些地区政府和群众都关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青海省为例,提出一些思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安进宝  
玉树州江西林场小蠹虫的发生面积达到20161.5亩,是玉树州江西林场主要病虫害,文章分析了玉树州江西林场小蠹虫发生的现状和原因,总结探讨了小蠹虫的防治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殷颂葵  王健  武振利  
枸杞产业为青海省农业经济增长和农牧民增收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是青海省在"十二五"时期重点支持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以实地调研数据和资料为基础,应用SWOT分析方法对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态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青海省枸杞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选择。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徐红燕  陈建平  孔锐  田毅  陈晶  李逸川  
青海是西藏、新疆地区联接内地的纽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西北部的生态安全屏障,青海的特色矿产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围绕青海省"十二五"矿业发展总体规划,运用SWOT模型对青海发展绿色矿业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创建绿色勘查与开发体系,以示范工程带动循环经济发展,综合利用科学技术协同创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绿色矿业建设等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明  李双元  
经过六年的探索实践,青海玉树州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三江源生态的改善、畜牧业的增效和农牧民的增收,合作社功能日渐增强。当前,青海玉树州在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成功探索实施了四种合作社发展模式,为西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提供了经验。虽然青海玉树州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三个突出问题,面临四种约束。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合作社能力建设,鼓励合作社创办经济实体和向联合社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才朵,旦增达杰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如同全国其他各少数民族地区一样,也经过了一段曲折的历程。进入90年代后,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大力倡导下,我州基层合作医疗重建工作有所改观。特别是199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布之后,发展合作医疗被各级政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治多县委、县政府1998年在全县范围组织实行的合作医疗,除领导重视、组织行动快外,其形式及做法在全州还具有推广价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饶传坤  赵宪峰  
随着大城市空间扩张的加快,其边缘区城镇日益成为城镇化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通过对杭州市良渚城镇13年间的空间发展历程与扩张机理分析,总结其城镇功能与空间结构等特征,认为良渚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空间破碎、功能分散、建设用地混杂以及旧城更新缓慢等问题,其发展受到多元主体、中心城区产业外迁和大型项目开发等因素的影响。如若缺乏合理的引导,边缘区城镇极易沦落为大城市空间扩张和功能疏散的无序载体。为此,今后应积极构建多方参与的共同决策框架、制定双向融合的空间发展战略和紧凑有序的空间开发时序,以促进边缘区城镇健康有序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宇  曹卫东  梁双波  李影影  
基于城镇人口和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数据,构建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的评价体系和协调性模型,划定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的协调度分级标准,对2000—2014年青海省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的演化进程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青海省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水平整体都在提升,但与西部地区和中国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的平均水平仍存在差异;青海省各市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水平以及两者间的协调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使得区域间差异性越来越小,但其整体分布格局仍存在空间分异现象;青海省各市城镇化主导类型主要由产业城镇化超前型转变为人口城镇化超前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宇  曹卫东  梁双波  李影影  
基于城镇人口和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数据,构建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的评价体系和协调性模型,划定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的协调度分级标准,对2000—2014年青海省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的演化进程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青海省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水平整体都在提升,但与西部地区和中国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的平均水平仍存在差异;青海省各市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水平以及两者间的协调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使得区域间差异性越来越小,但其整体分布格局仍存在空间分异现象;青海省各市城镇化主导类型主要由产业城镇化超前型转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文婷  龚健  扶凡群  辛浩  
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制定西部生态脆弱区土地整治总体战略,统筹区域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以青海省为例,采用SWOT分析法,明确生态脆弱区进行土地整治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挑战;将生态整治理念贯穿于土地整治战略路径中,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生态整治分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量化评估,确定青海省的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分类实施,整体推进,以保障土地整治目标顺利完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