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1)
2023(14607)
2022(12882)
2021(12204)
2020(10090)
2019(23512)
2018(23477)
2017(45333)
2016(24475)
2015(27665)
2014(27641)
2013(26852)
2012(24169)
2011(21466)
2010(20994)
2009(18824)
2008(17840)
2007(15108)
2006(12856)
2005(10582)
作者
(67855)
(56382)
(55814)
(53325)
(35840)
(27387)
(25597)
(22332)
(21628)
(19773)
(19480)
(18833)
(17777)
(17520)
(17393)
(17020)
(16928)
(16713)
(16236)
(15990)
(13865)
(13566)
(13447)
(12935)
(12482)
(12453)
(12397)
(12324)
(11281)
(11273)
学科
(95054)
经济(94953)
管理(69945)
(64250)
(53206)
企业(53206)
方法(47150)
数学(41424)
数学方法(40779)
(26484)
中国(23428)
(23259)
地方(21380)
(21031)
业经(20843)
农业(17916)
环境(17868)
理论(15886)
(15720)
(15485)
贸易(15478)
(15051)
技术(14987)
财务(14978)
(14965)
财务管理(14943)
(14234)
(14170)
企业财务(14075)
(11845)
机构
学院(333285)
大学(333160)
管理(136598)
(127250)
经济(124379)
理学(119870)
理学院(118550)
管理学(116194)
管理学院(115620)
研究(106291)
中国(77308)
(70269)
科学(69067)
(55582)
(53182)
业大(52351)
(51520)
中心(49675)
研究所(47677)
(46601)
财经(45996)
(45001)
师范(44606)
北京(43505)
(41975)
农业(41517)
(39856)
(38182)
经济学(37348)
师范大学(36274)
基金
项目(243316)
科学(191381)
研究(176657)
基金(176193)
(153554)
国家(152312)
科学基金(131862)
社会(110364)
社会科(104498)
社会科学(104469)
(95501)
基金项目(94826)
自然(87409)
自然科(85325)
自然科学(85304)
自然科学基金(83713)
教育(81211)
(80307)
编号(72551)
资助(72206)
成果(56428)
重点(54173)
(52989)
(51350)
(50156)
课题(49024)
科研(46900)
创新(46785)
教育部(45299)
大学(45199)
期刊
(131535)
经济(131535)
研究(90116)
中国(57072)
学报(52655)
科学(48872)
(47302)
管理(46792)
(41628)
大学(40293)
学学(37921)
教育(35858)
农业(33454)
技术(30783)
业经(23082)
(21661)
金融(21661)
财经(20534)
经济研究(20006)
图书(18180)
问题(17510)
资源(17459)
(17448)
(17124)
科技(16674)
技术经济(16119)
(15877)
统计(15564)
理论(15424)
现代(14443)
共检索到459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在绪  周铁军  陈舒一郎  毛有粮  
我国山地城镇分布广泛,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变,是生态环境灾害多发区。生态格局安全评价对于山地城镇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回顾并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现状和建设进展,并针对山地特殊的条件,利用GIS与AHP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对重庆市北部新区进行生态格局安全评价研究,得出四级结果及其比例,并以图示形式量化表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性的规划调整策略,期待其对山地城镇生态建设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晓  吴宜进  
随着"十八大"报告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势必也将增大,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的生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及高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极大的制约了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以巫山为例,在世界经合组织建立的PSR模型框架下,将熵值赋权法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通过分析巫山县各指标2001~2011年统计数据,用熵值法赋予权重值,计算各指标灰色关联度,得到了其生态安全状态,并对巫山县生态安全等级状况进行了动态评价。巫山县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2001年的0.59...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丁雨賝  冯长春  王利伟  
无序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发生态问题的重要因素。合理划定土地生态红线,可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山地区域地势起伏较大,水系密布,土地利用破碎化,作为重要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区域,是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关键地区。本文以山地区域村镇为例,运用GIS平台,基于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生态进行综合评价,据此划定刚性和弹性的土地生态红线。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指标包括坡度、植被覆盖度、水体、土壤类型和降水侵蚀力等5个指标;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的指标包括食物生产、原料生产、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和美学景观9个指标。义和镇的刚性生态红线内所包含的刚性生态保护区面积为43.90 km2,占义和镇总面积的44.34%。弹性生态红线包含的弹性生态保护区面积为29.18 km2,占义和镇总面积的29.47%。义和镇的生态红线范围主要包含东北部山地区域和南部水系丰富地区,该区域的生态敏感性较高,同时也有较高的生态服务价值,因此生态红线的划定对于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具有指引作用,为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并可为构建生态文明安全格局提供科学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晔  赵纯勇  
本文通过对重庆都市区遥感图像分析,对其植被分类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采用决策树分类和监督分类结合能够很好地将针叶林、阔叶林和灌木林区别开,是对综合提取多种影像特征这一研究方法的一个初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邵丽亚  陈荣蓉  侯俊国  程飞  付凯  
为更加深入地了解县域尺度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情况,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采用AHP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选择了地形、社会条件和生态安全3大类8个指标,建立了适用于浅丘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荣昌县中心城区生态景观格局和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分布。结果表明:荣昌县不同景观类型之间生态景观指数差异较大,但各种景观类型分布比较均匀。荣昌县中心城区适宜分布建设用地的面积大,未来城镇建设开发潜力大,其中最适宜和适宜开发的面积为1.288 55万hm2,占中心城区面积的34.85%;可适度开发的土地面积为1.0 59 878万hm2,占中心城区面积的28.67%。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明雨佳  刘勇  周佳松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城市病,导致城市品质下降和区域发展失衡。城市活力为研究城市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大数据的蓬勃发展为城市活力研究提供了准确高效的新手段。本文采用人口热力、兴趣点(POI)和街景活力感知3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对重庆主城的城市活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发现:重庆主城区的城市活力分布呈现多中心的分布特征,与其"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相契合。3个指标评价出的城市活力在空间格局上具有相似性,城市活力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重庆内环内侧,尤其是解放碑主中心及活力相对较高的沙坪坝、杨家坪、观音桥、南坪副中心,而外围活力高的区域对应茶园、西永等内环以外的副中心和城市组团,这一结果与街景活力感知得分较为符合。研究认为,基于大数据对重庆城市活力进行客观识别和评价,为城市活力定量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视角,弥补了传统定性分析方法的不足。针对山地城市的研究,同时弥补了已有文献在山地城市活力研究方面的不足,对空间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晓丽  班茂盛  宋吉涛  刘海燕  
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及其增长方式转变进行科学合理评价,是提升城镇土地整理与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科学性、可比可量性、适中性、层次性、公平性和目标导向性等原则,综合考虑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从转变增长方式的角度,构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与转变增长方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技术支持下的AHP模型与专家群民主决策支持下定性指标定量转化的赋权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系数;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指标体系的多目标多层次模糊综合测度模型计算综合评价指标值。以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新区为例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评价结果显示,目前北部新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体现在水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友好等方面指数不高,今后应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贵彦  运迎霞  任利剑  
以高寒藏区典型城镇玉树市为例,在GIS、RS技术支持下,通过地质灾害、生态敏感性、生物保护和水资源敏感性识别生态源地,根据地形位、土地利用类型和主要交通线构建生态阻力面,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识别生态廊道,进而提出生态安全适应性下玉树市城乡空间发展策略。结果表明:①低、中、高3个不同安全水平格局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90%、50.41%、14.64%,适宜城镇发展建设的空间非常有限;②重要生态源地面积4756.5km~2,占全区的30.98%;生态廊道总长度为740.84km,源间生态廊道连通程度低;③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安全适应性下玉树市在城乡布局、生态空间布局及产业布局上的发展策略,旨在为高寒藏区城镇空间规划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丹丹  张安明  张引  张家元  
基本农田的划定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将高质量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要求。作者结合编制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践,运用GIS技术和相关评价体系,通过对耕地图斑的"评分"、"排序",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的划定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并依据得出的决策模型划定金溪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共1 586.59hm2,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已达到上级规划下达的指标,为促使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更加高效和深入的展开做好基础工作,也为西南丘陵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的划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广  刘广龙  朱端卫  王雨春  周怀东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框架选取25个能反映水生态安全状态的指标,通过指标权重确定、数据标准化处理和水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例,从城镇化视角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自2007年三峡库区水位达156m高程以来的水生态安全状态。为了使AHP所确定的指标更客观,运用熵权对AHP进行修正,得到综合权重值来表示指标的权重。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生态安全自2007年三峡库区水位达156m高程至2010年三峡水库蓄水达到175m最终水位水生态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2011~2012年升至警戒状态,总体趋势在逐年升高。影响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生态安全的劣势因子是资源环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谭久霞  潘雨红  
基于熵值法,以生态福利视角,选择重庆8个各具特色的小镇,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作为投入指标,从收入、健康、教育三个维度对居民福利产出进行量化评价,并运用Super-SBM模型,对生态福利绩效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人均消耗标准煤和废气排放这两项指标对生态福利绩效影响最大;大部分特色小镇的REEI指数得分逐年降低,RHDI得分均逐年增加;在综合评价中,6个区县的生态福利绩效指数呈上升趋势,永川和涪陵呈下降状态;并对8个区县的绩效得分进行排序和综合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伟伟  柯新利  
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是科学确定城市规模、划定城市发展边界的基础。传统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大多遵循趋势外推思路,忽略了城市发展阶段性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差异。运用案例推理研究方法,采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建设用地及经济社会、资源禀赋因素构建案例库,预测了重庆市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结果显示:运用案例推理方法预测重庆市建设用地,其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08%,平均绝对误差和误差均方根分别为25.77和30.28;近期2020年和远期2030年重庆市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分别为1653.03平方公里和2334.24平方公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杜志伟  李敏   何红   李伟   程靖  
本文以重庆为例 ,分析了小城镇经济辐射区范围的形成受行政范围、自然条件、人口规模、城镇用地规模、经济结构、经济规模、交通和市场等八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指出小城镇经济辐射能力弱、辐射范围小是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竹隰生  樊盛兰  任宏  
本世纪初,以“睡城”为典型病症的城市病问题伴随着一大批城市新区的兴起在我国出现。究其原因,根源在于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及战略引导。政府应该从城市规划入手,引导开发商在城市总体战略规划下共同参与城市的社区开发。以重庆市北部新区大盘开发为例,探讨了如何在规划实践中贯彻城市化社区开发的理念,进而提出使这个颇具潜力的城市新区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艳粉  刘科问  陈伟强  
为了解决新农村规划中的核心问题——中心村建设选址,以巩义市西村镇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运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村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空间分析得到各村评价参数;运用多因素综合分析计算村庄潜力评价综合分值;运用聚类分析确定村庄分级;最后用Voronoi图分割势力范围,验证村庄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影响村庄潜力的主要因素有区位条件、村庄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服务设施完善度及村庄集聚度;(2)西村镇村庄可以划分4个等级层次;(3)中心村类型主要分为规模经济型和集聚经济型;(4)运用AHP和GIS模拟出的村庄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可为新农村规划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