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7)
2023(13327)
2022(11762)
2021(11068)
2020(9300)
2019(21500)
2018(21256)
2017(41279)
2016(22219)
2015(24922)
2014(24744)
2013(24179)
2012(21918)
2011(19465)
2010(19002)
2009(16989)
2008(16074)
2007(13434)
2006(11440)
2005(9316)
作者
(61998)
(51588)
(50841)
(48739)
(32712)
(24880)
(23229)
(20438)
(19658)
(17957)
(17737)
(17184)
(16110)
(16002)
(15854)
(15468)
(15404)
(15304)
(14697)
(14494)
(12713)
(12296)
(12246)
(11748)
(11513)
(11344)
(11268)
(11203)
(10295)
(10240)
学科
(87597)
经济(87505)
管理(63490)
(58774)
(48248)
企业(48248)
方法(43554)
数学(38471)
数学方法(37949)
(24548)
地方(20995)
(20842)
中国(20438)
(19552)
业经(19264)
环境(17461)
农业(16755)
(14982)
贸易(14974)
(14559)
(14514)
理论(14022)
技术(13880)
(13620)
财务(13552)
财务管理(13525)
(13084)
企业财务(12814)
(12807)
(10671)
机构
学院(303094)
大学(302562)
管理(125682)
(117009)
经济(114448)
理学(110718)
理学院(109538)
管理学(107471)
管理学院(106943)
研究(96446)
中国(68911)
(62858)
科学(62843)
(50312)
(49017)
业大(48419)
(46533)
中心(44948)
研究所(43231)
(41960)
财经(41909)
(40174)
师范(39819)
北京(38640)
(38303)
农业(38125)
(36079)
(34484)
经济学(34360)
经济管理(32852)
基金
项目(224403)
科学(176824)
基金(163007)
研究(162352)
(142037)
国家(140918)
科学基金(122285)
社会(101634)
社会科(96282)
社会科学(96255)
(89303)
基金项目(88142)
自然(81655)
自然科(79568)
自然科学(79545)
自然科学基金(78040)
(74256)
教育(74200)
资助(66434)
编号(66379)
成果(50891)
重点(49991)
(48719)
(47780)
(46611)
课题(44533)
创新(43491)
科研(43247)
教育部(41697)
大学(41585)
期刊
(119322)
经济(119322)
研究(81144)
中国(50173)
学报(48977)
科学(45227)
(43548)
管理(42820)
大学(37347)
(36642)
学学(35404)
教育(30933)
农业(30781)
技术(26922)
业经(21329)
(19722)
金融(19722)
财经(18841)
经济研究(18073)
资源(16333)
(15961)
问题(15793)
科技(15702)
图书(15465)
(15416)
理论(14486)
(14344)
技术经济(14174)
实践(13574)
(13574)
共检索到412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聂斌斌  蔡强国  张卓文  李国强  项宇  
水土保持自然生态修复作为生态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需要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区研究。论文以陕西省为例,应用ArcGIS 9.2空间数据分析工具,综合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年降雨量、土壤侵蚀、人口密度等指标,划分出陕西省水土保持自然生态修复适宜区域,并分析了陕西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情况。结果表明,陕西省水土保持自然生态修复区面积为23 911km2,秦岭大巴山区适宜自然生态修复的面积最大,研究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一步实施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晶  任志远  
【目的】土壤侵蚀是导致人类赖以生存且日趋紧缺的土地资源退化和损失的主要原因,这种损失正在全球悄然进行。定量计算区域土地生态系统水土保持的价值量,为区域土地的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本文根据陕北黄土高原的特点,采用无植被覆盖的潜在土壤侵蚀量来估算各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然后利用估算的土壤保持量,采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从保护土壤肥力、减少表土损失和减轻泥沙淤积3个方面来评价水土保持的经济效益。【结果】而从整个时间段上来看,2000年比1978年的土壤保持量增长94.18%,接近一倍。1978~2000年期间陕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价值是逐渐增加的,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秦岭  李占斌  王星  
【目的】分析陕西省丹汉江流域重点水土保持工程的适宜性,为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首先分析丹汉江流域各时期("长治"工程1~7期和"丹治"工程1期)重点水土保持工程的完成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水土保持工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水土保持工程适宜性的综合评价分值(EI);最后对各时期水土保持工程适宜性的综合评价分值进行排名,并对2种分析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陕西省丹汉江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范围逐步扩大,治理任务和投资量增加,单位面积投资和中央投资比例提高,工程的治理措施逐渐配套,水土保持效益越来越显著。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伟  杨吉华  张永涛  
在GIS的支持下,通过对安口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指标的实地测定,科学地估算了该流域水土保持效益,得到了各树种水土保持效益指标。结果表明:经过了近几年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理,安口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正在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个治理过程是比较成功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莉  何丙辉  李旭光  张小林  
姚安县是“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县,在该县的洋派河小流域修筑同样面积的4个径流小区,采取不同的生态修复措施,分别为对照地(即撂荒地)、人工补植地(人工种植澳洲金合欢)、封禁措施地、坡耕地(人工耕种的坡耕地)4种,修复中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的过度干扰和侵害,充分利用生态自我恢复能力,大面积实施生态自我修复,提高植被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从植被重要值,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的保土保水量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研究结果如下:生态修复后人工补植地和封禁地:①植被恢复迅速,植被覆盖度达到60%以上;②土壤的结构得到改善,封禁地全N含量最高,补植地当人工恢复达到一定年限后含N量也会增加;...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石伟  武志涛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物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和对地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水土保持工作呈现出内容多、数据呈指数级增长、更新速度快等特点,迫切需要研发一套可全面展示区域水土保持成果的系统。该文在分析水土保持工作数据特点的基础上,从模型与GIS集成、多源数据融合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建立区域水土保持成果可视化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功能模块。以内蒙古自治区1978—2018年的数据为例,研发了其水土保持成果可视化系统,并将该系统并入内蒙古自治区“智慧水利”大平台中,形成了基于GIS技术的典型区域水土保持成果可视化平台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法。该系统可为内蒙古自治区水土保持成果的展示、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科技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峰陵  雷少平  罗小勇  邱凉  樊皓  
在特定尺度和区域范围内,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定量评估了规划实施的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近期项目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近期项目全部发挥效用后,全年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32.74亿元,其中,保持和涵养水源价值为4.48亿元,水污染防治价值7.91亿元,保持和改良土壤10.27亿元,固碳供氧价值3.14亿元,净化空气价值3.52亿元,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3.41亿元。在各项价值中,保持与改良土壤、水污染防治价值最为突出,是水土保持生态价值的主要体现。从机会成本角度分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实施的年成本为2.39亿元,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成本的13.69倍,建设项目预期生态经济效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一虹  刘元哲  
新时期为了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经济增长目标,适应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与模式是必要的。庄浪梯田生态产业是庄浪在生态环境治理条件下所发展起来的典型生态产业,包括梯田生态产业化、梯田生态旅游业和梯田特色农林果品产业三部分内容。文章主要从庄浪梯田的生态环境特征、具体发展实践及经验启示三个方面讨论了庄浪梯田生态产品价值识别与实现过程。首先,庄浪通过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发现其地形地貌不仅适合修筑梯田,而且对治理水土流失、实现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从政府、农户、企业等不同要素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了各要素在庄浪梯田生态产品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得出庄浪梯田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其生态价值:一是梯田的生态产业化道路;二是发展梯田生态旅游业;三是发展梯田特色农林果品产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公伟  林宏辉  张静  付恒阳  
利用判断矩阵法、线性加权求和法、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空间分析法和层次聚类分析法,基于地形数据、气候数据和土壤数据等11个指标,进行陕西省蓝莓生长的潜在适生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省具有大面积适宜蓝莓生长的立地条件,潜在适生区占总面积的88.56%。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对其潜在分布区的限制作用较强,潜在适生区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39.54%和33.06%;2)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看,陕西省蓝莓潜在适生区面积达到10.12×10~4 km~2,占总面积的49.16%,主要集中在陕南浅山丘陵区和秦岭北麓山前区;3)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将潜在适生区分为3个亚区,非适生区分为2个亚区。其中,潜在适生区第1亚区具有较好的蓝莓适种条件,非适生区第2亚区的蓝莓种植条件最不理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瑞富  
盘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西南部,面积4056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南北盘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面积的12.84%。 盘县水土流失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由于水土流失危害,大量耕地石膜化,土壤肥力下降,耕作条件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慧   陈绍俭   付咏  
水土流失直接关系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采用水土保持技术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激励可能影响农户的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决策。根据对陕西省622户农户进行的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政策激励显著促进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这一促进作用通过提高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认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政策激励(技术培训、技术补贴、技术示范)均能显著促进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技术,且政策激励对农户采用不同属性的水土保持技术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激励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促进作用在专业化程度高、受教育程度高、经营规模大、受灾程度高的农户中表现更为明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良  
分析了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等级分布 ,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指出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要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 ,阐明小流域水土流失的规律性 ,以及根据小流域 3个地貌单元类型按“三条带”模式进行综合治理 :山顶林草防治、山腰经济林带整治、山脚坡改梯治理的技术措施 ,着重论述综合治理的生态环境效应 :明显地保水保土保肥 ,在降雨量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种植、坡改梯、封山育林雨强明显小于坡耕地 ,起始产流时间延迟 ,径流量减少近 2 / 3,土壤侵蚀量明显比坡耕地少得多。土壤侵蚀携带养分 ,坡耕地损失量最大 ,等高种植全氮、全磷的损失量最小 ;坡改梯有机质、有效氮、速效钾流失量较少 ,说明坡改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文凤  杨勤科  李静  郭伟玲  汪翠英  
【目的】构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系统,为水土保持数据管理提供信息平台和科学依据。【方法】探讨了组件式GIS的概念,基于ArcObjects的GIS组件式二次开发的方法、关键技术和开发方式,并结合面向对象的运行于.NET Framework之上的C#语言,开发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结果】该系统既实现了GIS的基本功能,又实现了图像、文档、表格的查询、显示以及一定的图形编辑操作和多种选择的图形输出等功能。【结论】开发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基本满足了水土保持工作对数据管理、分析的需求,为水土保持决策、规划、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海  黄跃飞  林苗  王敏  
汉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其水土保持能力对维持生态环境安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IS技术,运用水土流失方程,估算了汉江流域3个时期的水土保持量,探讨了丹江口大坝上、下游水土保持量的时空变化特征。2001—2017年汉江流域水土保持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累计增加了392 649. 99 t/km~2,2017年水土保持量是2001年的2. 15倍。从分区看,2017年上、下游的水土保持量分别是2001年的2. 16倍和2. 09倍。汉江流域的水土保持量总体呈现山区高(增加),平原低(减少)的分布格局。水土保持量的低等级面积占比较大,总体处于低等级状态;低、较低、中等级的面积呈减少趋势;高、较高等级的面积呈增加趋势,除少量高等级区域的水土保持量向低等级转移外,其他等级均为低向高转移,近17年来,汉江流域水土保持趋于好转。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鹤健  
在探析以长汀为代表的我国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脆弱区生态恢复过程内在关联性的基础上,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生态恢复策略。该策略以人地关系和谐论为指导,其含义为:顺乎天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界的再生能力;调控坡面径流,化地害为地利;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构建物质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土地和谐利用模式。在实践这个策略过程中,必须实现在观念、策略、技术上的转变以及技术瓶颈、空间局限和体制障碍的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