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4)
2023(10609)
2022(8986)
2021(8304)
2020(6967)
2019(15796)
2018(15455)
2017(28986)
2016(15531)
2015(17063)
2014(16512)
2013(15995)
2012(14405)
2011(12696)
2010(12179)
2009(10706)
2008(9876)
2007(7989)
2006(6625)
2005(5368)
作者
(42076)
(35185)
(34935)
(33396)
(22351)
(17257)
(15904)
(13921)
(13751)
(12449)
(12190)
(12107)
(11179)
(11168)
(10912)
(10696)
(10608)
(10399)
(10225)
(10183)
(8591)
(8555)
(8378)
(8274)
(7954)
(7914)
(7656)
(7345)
(6985)
(6950)
学科
(66000)
经济(65953)
管理(41495)
(37162)
方法(30811)
(29863)
企业(29863)
数学(27929)
数学方法(27559)
地方(19384)
(16729)
中国(15127)
(14439)
环境(14357)
(13813)
业经(13226)
农业(11558)
地方经济(10858)
(10391)
(10313)
贸易(10306)
(9917)
(9542)
技术(9089)
(8551)
财务(8520)
财务管理(8504)
资源(8340)
理论(8238)
生态(8167)
机构
学院(205991)
大学(203520)
(82843)
管理(82548)
经济(81319)
理学(73121)
理学院(72234)
管理学(70743)
管理学院(70370)
研究(68490)
中国(49464)
科学(45329)
(41913)
(34704)
(33934)
(33126)
(32846)
中心(32819)
业大(32541)
研究所(30891)
财经(29030)
(28491)
师范(28172)
(26728)
(26679)
农业(25928)
经济学(25537)
北京(24241)
经济学院(23337)
(23257)
基金
项目(160217)
科学(129174)
基金(119262)
研究(113248)
(105522)
国家(104774)
科学基金(91509)
社会(74133)
社会科(70539)
社会科学(70524)
基金项目(64726)
(63808)
自然(61193)
自然科(59691)
自然科学(59679)
自然科学基金(58563)
(53544)
教育(51158)
资助(46856)
编号(43943)
重点(37320)
(35675)
(34707)
(33728)
成果(31977)
创新(31655)
国家社会(31604)
科研(31579)
计划(29882)
课题(29875)
期刊
(81704)
经济(81704)
研究(51224)
中国(32889)
学报(32768)
科学(31844)
管理(28003)
(27080)
(25333)
大学(24865)
学学(23966)
农业(19270)
技术(18088)
教育(16360)
资源(14478)
业经(14215)
(13400)
金融(13400)
财经(13094)
经济研究(12329)
问题(11504)
(11216)
(11106)
科技(10362)
统计(9820)
(9711)
(9439)
技术经济(9252)
现代(8829)
(8774)
共检索到277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既胜  杨树华  万晔  王玉朝  曾洪云  文列金  
生态潜力是衡量多种生态因子综合配合效果的指标。金沙江流域(云南段)从上游到下游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土壤物化特性差异明显,导致流域内各地貌单元的生态潜力值空间分布特征不一样。GIS的强大空间分析功能,为流域内复杂的生态潜力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快捷的分析工具。利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在植被分类图的基础上,对金沙江流域(云南段)生态潜力进行三维透视、空间变异规律等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土壤因子,分别对流域内不同地貌单元的生态潜力与土壤空间分布相关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流域的生态潜力总体上往西北方向递增;变异函数分析得出流域内的生态潜力具有各向异性特点,且生态潜力沿流域走向具有很好的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既胜  杨树华  张林艳  王玉朝  赵筱青  谭志卫  
植被景观要素的生态潜力能够反映某区域内生态功能的综合潜力,研究植被景观要素的生态潜力可望为该区域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参考。金沙江流域是我国西部的生态脆弱区,因此选择本流域的云南省部分地区进行植被景观要素的生态潜力与变化研究。首先,对流域内各植被类型进行生态潜力的分级与打分;然后,采用1996与2006年的TM遥感数据,制作了流域内的两期植被分类图,并在此基础上,借助ArcGIS软件绘制了生态潜力图;最后,根据流域内10年期间的植被类型变化面积,计算出流域内生态潜力的变化量。分析得出,流域内生态潜力变化最大的为中、东部地区,而该地区正是人口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研究成果一方面可望加强人们认识流域内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贵祥  孟广涛  方向京  郭立群  柴勇  和丽萍  张正海  
云南金沙江流域具有复杂的地形地貌,从地貌格局及气候系统差异上,可将该区域的森林植被类型分异划分为3个区,即西部高山峡谷区、中部中山峡谷和滇中高原区、东部中山山原峡谷区,不同的区域决定不同的植被类型,而典型的植被类型具有指示特定区域的作用。通过分析,把云南金沙江流域不同区域的植被特点、类型进行了阐述。对于该区域的植被恢复,特别是植被类型,是遵照自然规律的原则,保证恢复效果的重要举措。同时,对不同区域森林植被类型及不同区域森林植被垂直差异的论述,阐明了云南金沙江流域不同区域的顶极和亚顶极植物群落,为人工按"近自然化"的原则恢复森林植被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既胜  陈佩妍  蒋顺德  
露天采矿产生的水土流失、次生地质灾害等生态负效应强度受矿山所处的地理环境控制。金沙江流域露天矿区众多,地形复杂,采矿后产生的生态负效应易受脆弱的地理环境放大,因此对流域内露天矿区进行开采条件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RS、GIS等空间技术,在ArcGIS环境下建立了金沙江流域(云南段)露天矿区的空间数据库,以其中的10个典型露天矿区为研究对象,在对比分析了这些露天矿区的地理环境后,选取了地貌、海拔、坡度、植被覆盖度、植被类型及流域位置等作为评价指标,对典型露天矿区进行开采条件的生态适宜性评价。评价方法涉及专家打分、灰色关联法等。研究得出流域内10个典型露天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庄建琦  葛永刚  
全球变化引起了一系列环境效应,土壤侵蚀是全球变化最为敏感环境效应之一。选择生态极其脆弱区小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影像和雨量站点获取3期土地利用和降雨变化信息,结合区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模型)对该区域土壤侵蚀对土地利用和降雨变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降雨量在1981~1990年为降雨量较小年份,1991~2000年为降雨量较大时间段,2001~2005年降雨量开始急剧减少;(2)1987、1995和2005年的平均侵蚀量分别为:70.58、80.08和79.81t/(hm2.a),中度侵蚀以上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9.92%、33.83%和33.18...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钟德卫  张连英  邓长香  康祝科  姚良润  田晓曦  陈乾昭  
为掌握金沙江流域耕地地力基本情况,科学指导农业生产,以云南省绥江县为例进行耕地地力评价研究。文章采用GIS技术,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及行政区划图叠置划分法确定评价单元,选取土壤管理、立地条件、剖面与耕层理化性状等16个评价因子,采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指标隶属度,借助层次分析法对评价单元的指标隶属度进行加权求和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运用累积曲线法将绥江县耕地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1级耕地630.69hm~2、2级耕地477.14hm~2、3级耕地2 092.64hm2、4级耕地1 594.71hm~2、5级耕地3 231.31hm~2、6级耕地2 315.04hm~2,分别占总面积1.034...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彭建松  柴勇  孟广涛  方向京  李贵祥  和丽萍  
通过对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永仁县响水河和白马河林场云南松Pinusyunanensis天然林中45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云南松天然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结果表明:永仁县云南松林林隙的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扩展林隙和树冠空隙的平均面积分别为469 42m2和181 90m2,扩展林隙和树冠空隙在云南松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28 23%和10 49%,年干扰频率分别为0 6721%和0 2497%,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有400 48a。大多数林隙在40a以前形成。大多数林隙是由1~3株形成木创造的,而由1株形成木创造的林隙最多。林隙形成木的径级结构以30~50cm这一范围居多,高度以20~3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和丽萍  孟广涛  李贵祥  李品荣  柴勇  
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并结合相关的方法,研究探讨了金沙江头塘小流域7种不同植被恢复人工林土壤剖面层次有机碳(SOC)含量、有机碳密度(SOCD)和有机碳储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及土层间土壤SOC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就整个土层(0~100 Cm)而言,7种林分土壤SOC平均含量介于6.46±1.67~24.95±2.32 g·kg–1,大小依次为柳杉林>旱冬瓜林>圆柏林>栓皮栎林>圣诞树林>墨西哥林>藏柏林,且差异显著(p<0.05);7种林分土壤SOC含量均出现表聚现象,从表层到深层都呈现递减趋势,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7种林分土壤容重总体上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土壤容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施冰臣  文杰  李建华  张建生  余建新  
文章在云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面积加权法计算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耕地平均自然质量等,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流域内耕地自然质量等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耕地自然质量等范围1~26等,各等别面积差异较大,呈典型的偏态型分布,空间差异明显。耕地的自然质量等与土壤类型变化、纬度的变化、气候带的变化等呈现一定的非线性相关性,随着纬度的递增,气候带热量的减少,土壤质地的降低,耕地自然质量趋于下降。探讨澜沧江流域耕地自然质量等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优化流域内水量调配,为准确的掌握土地数据、合理利用土地、制定差异化的耕地质量提升策略等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岑思弦  秦宁生  李媛媛  
利用金沙江流域的直门达、石鼓、小得石以及屏山4个站的径流量,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地面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金沙江流域汛期(7月-9月)径流量变化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汛期金沙江流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并不显著;直门达站径流量以2~4a时间尺度为主要振荡周期;而石鼓、屏山以及小得石站径流量在1970年前后存在显著突变,这种突变主要体现为变率突变,1970年以前振荡周期以2~4a时间尺度为主,1970年以后振荡周期则转变为以8~16a时间尺度为主;当伊朗高原至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上空的西风水汽输送加强(减弱)时,三江源地区的降水增加(减少),有利于金沙江流域源头径流量增加(减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鸽  韩琳  唐信英  金之川  
金沙江流域是长江上游生态脆弱地区,是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的重点实施区。首次利用遥感数据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采取线性相关分析方法,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定量化的分析金沙江流域生态建设工程对流域植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8年,金沙江流域年均NDVI在波动中呈显著增加趋势,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增加速率最快的是农田植被,增加趋势最显著的是灌丛植被;季节平均的NDVI空间分布与年内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不同季节ND-VI的变化趋势也存在空间分异性,春、夏、秋和冬季金沙江流域NDVI呈增加趋势的像元分别占总像元的1...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长艳  王顺久  彭骏  
本文研究了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及邻近地区空中水资源的气候特征,主要结论如下:①金沙江流域大气可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最低,夏季最高。流域主要位于高原东侧大气可降水量最大经向梯度带上,受到了高原大地形的显著影响;②冬、春季节金沙江流域水汽主要来源于中纬度偏西风水汽输送,高原南侧经过孟加拉湾北部的南支偏西风水汽的贡献尤其重要;夏季该流域上空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和南海、西太平洋地区;秋季则主要来源于南海、西太平洋地区;③20世纪60年代至今,金沙江流域的主要水汽源地、水汽输送通道上空大气可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述区域上空增湿更是明显;1958年-2002年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小凡  叶磊  翟建青  张海荣  
基于金沙江流域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对流域长时间尺度降水要素和多个典型降水日数进行分析,研究金沙江流域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0年,金沙江流域年降水量呈一定的增加趋势,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汛期雨量变化趋势不明显,逐月降水除9月和12月外其他月份均呈微弱增加趋势。小雨等级和中雨等级的降水日数空间变化趋势相似,呈中上游地区微弱增加、下游地区微弱减少趋势,大雨及以上等级的降水日数则以微弱增加为主,仅在源区、德格一带呈不明显减少趋势。年无雨日数和年连续无雨日数呈比较明显的中上游地区减少、下游增加趋势,特别是年无雨日数在昭觉、昭通、会泽等区域增加趋势显著,年连续有雨日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和丽萍  孟广涛  柴勇  李贵祥  方向京  张正海  
对云南金沙江流域受干扰退化后有代表性的天然植被类型进行调查,分析了导致天然林退化的干扰成因,探讨了该区域强度过伐林、恢复初期的天然次生林、疏林、灌木林以及破坏严重的退化生态系统的退化类型。把人为干扰程度分为微度干扰、轻度干扰、中度干扰和强度干扰等4个等级。对退化天然林类型进行划分,包括微度退化的林分24类,轻度退化的林分类型14类,中度退化林分14类,重度退化林分19类。表2参16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顾萍  陈国民  邵怀勇  仙巍  
植被覆盖度是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指标之一。改善植被观测的时空尺度和植被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的方法,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植被变化的信息,有利于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特征和变化。基于MODIS-EVI数据,使用Sen和Mann-Kendall模型,结合偏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GRA)等方法,探索了金沙江流域近16年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气候驱动力。结果表明:(1)在近16年中,金沙江流域的植被覆盖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EVI增速为0.011/10a;(2)植被覆盖改善区和退化区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55.53%和28.95%;(3)植被覆盖受气温和降水驱动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32.627%和28.265%。在半干旱区,植被覆盖变化主要受降水的影响,而在半湿润和湿润区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但地形和植被类型会改变气候与植被覆盖之间的相关性;(4)半干旱区植被覆盖对气候的响应不明显,在半湿润和湿润区植被覆盖对温度的响应要慢于降水,响应时间也随海拔和植被类型的不同而变化。高海拔地区的植被对气候因素的响应要快于低海拔地区,农作物和草地对气候的响应更快,针叶林和混交林对温度的响应要快于降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