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71)
2023(7882)
2022(6724)
2021(6506)
2020(5557)
2019(12909)
2018(12746)
2017(24054)
2016(13145)
2015(14652)
2014(14168)
2013(13774)
2012(12233)
2011(10491)
2010(9945)
2009(8923)
2008(8357)
2007(6971)
2006(5735)
2005(4631)
作者
(34135)
(28939)
(28519)
(27040)
(18595)
(13868)
(12918)
(11325)
(11190)
(10207)
(9964)
(9773)
(9006)
(8945)
(8927)
(8716)
(8672)
(8603)
(8488)
(8343)
(7009)
(6910)
(6759)
(6594)
(6511)
(6355)
(6340)
(6288)
(5791)
(5780)
学科
(46564)
经济(46524)
管理(45979)
(40015)
(35366)
企业(35366)
方法(26600)
数学(23560)
数学方法(23245)
(16231)
(11815)
(11786)
财务(11742)
财务管理(11714)
企业财务(11115)
业经(10378)
中国(10230)
(8643)
(8521)
地方(8369)
(8321)
农业(7897)
技术(7761)
(7638)
理论(7633)
(7572)
贸易(7570)
(7365)
(7052)
银行(7047)
机构
学院(166179)
大学(165220)
管理(72356)
(64638)
经济(63319)
理学(61950)
理学院(61344)
管理学(60362)
管理学院(60006)
研究(48310)
中国(38149)
(33205)
(31161)
科学(30544)
(28789)
业大(27204)
(25037)
中心(24946)
财经(24793)
农业(22987)
(22920)
(22750)
(22624)
研究所(21185)
经济学(19646)
北京(19249)
财经大学(18863)
(18822)
商学(18608)
师范(18608)
基金
项目(122810)
科学(97468)
基金(90967)
研究(86630)
(80257)
国家(79658)
科学基金(69565)
社会(55115)
社会科(52389)
社会科学(52374)
基金项目(49114)
(48616)
自然(47472)
自然科(46413)
自然科学(46401)
自然科学基金(45544)
(41107)
教育(40557)
资助(36444)
编号(34046)
重点(27790)
(27234)
(26585)
(25636)
成果(25053)
创新(24937)
科研(24603)
计划(23660)
教育部(23470)
国家社会(23182)
期刊
(64550)
经济(64550)
研究(40854)
中国(29816)
管理(29197)
学报(27535)
(27432)
(25076)
科学(24611)
大学(21245)
学学(20349)
农业(17806)
技术(16911)
(13767)
金融(13767)
教育(13322)
财经(12105)
(11849)
业经(10615)
(10333)
财会(9398)
经济研究(9227)
(8696)
问题(8378)
资源(8349)
技术经济(8320)
会计(8102)
理论(7897)
现代(7745)
科技(7723)
共检索到232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童倩倩  李莉婕  赵泽英  孙长青  舒田  彭志良  
【目的】为贵州稻田土壤养分进行合理的管理,进而推荐水稻种植的科学施肥,最终实现水稻种植的高产高效。【方法】运用GIS技术,采用二级分区方法,以积温、海拔、地形地貌、土壤类型以及土壤养分作为指标,对贵州稻田土壤进行养分管理分区。【结果】以地形地貌、水稻土类型分布、有效积温、海拔为分区指标将贵州稻田土壤划分为6个一级分区,在一级分区的基础上加入土壤养分指标划分9个土壤养分管理分区。【结论】通过对稻田土壤养分管理分区规划,将贵州分繁复杂的有效积温、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土壤养分等进行有序的归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童倩倩  李莉婕  韩峰  陈海燕  赵泽英  彭志良  
【目的】为贵州水稻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科学施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2005-2015年贵州省9个地(州、市)水稻种植区采集的177 944个代表性耕层土壤养分测定数据为基础,运用Arc GIS地统计方法和Kriging理论模型对贵州水稻土壤养分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时间序列上,贵州省稻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及p H与第二次(1991年)土壤普查数据相比均呈下降趋势,有效磷呈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贵州省稻田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p H的差异较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差异较小;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危常州  侯振安  朱和明  鲍柏杨  张福锁  
通过田间试验、土壤测试和农田地理信息资源开发 ,试图建立新疆芳草湖农场综合肥料效应模型 ,并以MapInfo 6 .0GIS为平台 ,建立相应的计算机棉田养分管理和精准施肥计算机系统。试验证明 ,与肥料效应函数法相比 ,综合肥料效应模型的肥料推荐量能够反映土壤养分对作物产量的贡献 ,适用范围更广 ,推荐施肥量比肥料效应函数法更准确可靠。将综合肥料效应模型、专家知识库与GIS整合 ,实现了以综合肥料效应模型为核心的基于GIS的计算机推荐施肥系统。系统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查询、统计汇总、施肥推荐和结果打印、地图编辑维护、专题地图为一体 ,基本实现了以GIS为平台的棉田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推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鹤  陈桂芬  司秀丽  马丽  王越  
为了便于精细施肥的实际操作和管理。以吉林省德惠市的图斑数据中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为对象,采用决策树ID3算法进行农田土壤养分管理分区的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的分区数目为6个,分区内土壤养分含量相近或差异较小,分区间差异显著。说明基于ID3算法的土壤养分管理分区方法可用于指导精细农业中的变量施肥,为土壤养分管理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划分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由路  金继运  杨俐苹  梁鸣早  
通过土壤网格取样、室内分析及 ASI施肥推荐等方法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 ,建立了区域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该模型以土壤空间变异为基础 ,地统计学为手段 ,土壤分块管理为目的 ,考虑了土壤的空间变异和我国农村分散经营的实际 ,可为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合理的施肥量 ,也可为区域养分管理提供宏观决策。通过对河北省辛集市马兰试验区的实施与验证 ,在 Arc Info平台上 ,用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进行施肥推荐 ,同时给出整个区域的土壤养分分布图、分区土壤养分分级图、土壤养分管理图和养分施用推荐表等。它既避免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所造成的施肥推荐偏差 ,又能考虑土壤养分严重缺乏的地块 ,使土壤养分管理趋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石俊雄  秦松  熊德勇  
以6个烟叶主产县、2个烟叶主产地区及全省的植烟土壤5个养分指标为对象,研究贵州不同区域尺度的植烟土壤养分特征及烟叶养分管理。结果表明,县级尺度间的植烟土壤养分平均含量差异较大,地级尺度间的植烟土壤养分平均含量差异缩小。含量变幅呈相反趋势,省级尺度的含量变幅最大,地级尺度间的含量变幅下降,县级尺度内的含量变幅最小。县级尺度间的植烟土壤养分分布频率差异最大,地级尺度间的分布频率差异缩小。根据不同区域尺度的土壤养分特征,对县级尺度的烟叶氮素及省级尺度的磷、氯素养分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彦  吕新  
【目的】以天山北麓绿洲农耕区——新疆农八师148团农田为研究对象,以193个耕层土壤(0~30cm)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分析数据为变量进行农田土壤养分精确管理分区研究。【方法】模糊c-均值聚类法被用来进行分区,以棉田产量为外部变量,采用FPI、c-φ多次组合法及基于外部变量的多元回归法来确定适宜的模糊控制参数。【结果】研究区最佳分区数为4,模糊指数为1.6。各管理分区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都较分区前全研究区有所减小,而分区间土壤养分差异显著。研究区的平均混乱度指数为0.19,不同模糊类别交叠程度小,地理空间上土壤的隶属关系相对明确。【结论】通过选取适宜的外部变量,模糊c-均值聚类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红乾  刘光荣  冀建华  刘益仁  刘秀梅  程正新  
针对南方红壤区施氮量高、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设置了不施氮(N0)、传统施氮(CFN)2个对照处理和6个氮肥减施处理,分析了土壤养分在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动态变化以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于传统施N20%,等P、K的条件下,30%传统氮肥用量+50%厩肥有机氮肥用量(30F+50M)、30%传统施氮肥用量+50%缓释氮肥用量(30F+50S)产量与CFN持平,比80%传统氮肥用量(80F)分别增产4.7%,5.2%;其余减施氮肥处理与80F产量基本持平。30F+50M处理在分蘖盛期、抽穗期、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均达到最高,碱解氮在分蘖盛期和成熟期达到最高,30F+50S处理在水稻抽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忍  伍佳  吕广动  隆斌庆  杨飞翔  周晶  陈慧娜  黄璜  
【目的】为探明不同稻草还田方式与稻田养鸭耦合对水稻生物量、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设置5种处理方式:"稻草炭化还田+养鸭"(CD),"稻草直接还田+养鸭"(ZD),"稻草粉碎还田+养鸭"(FD),"稻草不还田+养鸭"(BD)和"稻草不还田不养鸭"(BR)。通过测定水稻生物量、产量,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及土壤pH值,研究稻草还田+稻田养鸭对土壤养分及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稻草炭化还田+稻田养鸭(CD)能显著降低水稻株高、提高水稻生物量,稻草还田+稻田养鸭主要通过增加水稻有效穗来提高水稻产量,短期内(1年)能使水稻增产10%以上。稻草还田+稻田养鸭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增幅分别为33.73%~41.28%和15.06%~21.47%。CD能显著增加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增幅分别为20.15%、13.73%、10.25%,CD还能有效缓解土壤pH值降低。【结论】稻草炭化还田+稻田养鸭处理(CD)为最佳组合处理方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希柏  孙楠  高菊生  王伯仁  李莲芳  
【目的】探讨红壤地区双季稻田改制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为灌溉条件较差稻田种植制度改革提供有效模式。【方法】利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双季稻田改种牧草、水旱轮作及旱作等模式对作物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按各处理生产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折算,稻田改制可增加产值、提高产投比。各处理比较,以水旱轮作产值最高,分别比对照、牧草和旱作处理增加34.7%、21.4%和2.2%,且牧草和旱作处理也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1.0%和31.8%;牧草、水旱轮作和旱作处理产投比值分别比对照高0.9、0.6和0.3。种植牧草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全磷及速效磷含量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成小琳  周玲红  徐华勤  魏甲彬  张浪  唐剑武  
以中嘉早17号为早稻材料,以湘晚籼12号为晚稻材料,设置稻田冬季养鸡、施用生物炭、养鸡配施生物炭3种处理,以冬季休闲为对照,研究各处理下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及其土壤养分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炭处理各生育期早稻的分蘖数降低,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生育期晚稻分蘖数显著提高;在双季稻生长的大部分时期,养鸡和养鸡配施生物炭处理双季稻的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和水稻产量构成均高于对照,双季稻的实际产量显著提高,产量增幅达8.3%19.1%;养鸡配施生物炭处理双季稻田土壤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提高。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龚臣  王旭东  倪幸  乐天天  曾诗媛  叶正钱  
设置3个菌渣(F)施用量(0,50%,100%)和3个化肥(C)施用量(0,50%,100%)共9个处理,采用长期定位试验方法(2010-2016年),研究长期菌渣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土壤基本肥力要素变化的影响以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相比单施化肥,菌渣化肥配施显著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3种土壤活性有机碳(LOC1,LOC2,LOC3,指分别以33,167,333 mmol·L-1高锰酸钾氧化有机碳)及其有效度,增幅分别为45.09%,41.77%53.55%和11.69%3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家斌  田旺海  苏龙  尹志涛  李艳芳  李华珍  武卫  
为了解稻区土壤养分状况,并根据养分丰缺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施肥,最终实现水稻优质高产,对云南省新平县稻田土壤p 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硫、有效镁、有效硼、有效锰、有效锌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53.80%的土壤偏酸,23.40%的土壤有机质偏低,24.20%的土壤碱解氮缺乏,39.20%的土壤缺磷,65.80%的土壤缺钾,22.60%的土壤缺硫,7.87%的土壤缺镁,85.27%的土壤缺硼,14.04%的土壤缺锰,37.67%的土壤缺锌。水稻生产中应注意增施有机肥、钾肥,以培肥地力,补施硼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熙  赖锦春  赵小敏  谢林波  陶丹丹  周学文  
【目的】分析弋阳县土壤养分分布状况,划分弋阳县土壤肥力等别,绘制肥力等别图;创建施肥建议模型,得出各区明确而可行的水稻最佳经济效益施肥方案并得到相应施肥方案图。【方法】基于弋阳县2006—2008三年测土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结合GIS软件形成养分专题图、坡度图和高程图,分析丘陵县域土壤养分含量分布与地形的关系。结合耕地地力调查数据,进一步对该县土壤进行养分综合等级分区。在分区的基础上,选取能代表各区土壤肥力特性的水稻"3414"肥料试验,利用SAS软件对各"3414"试验数据进行肥料效应方程的拟合,结合方程求解各区水稻最佳经济效益和对应的施肥量、施肥比例。【结果】中、高含量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凑贵  李成芳  展茗  汪金平  
稻田土壤是最重要碳库之一,农田管理措施影响着稻田土壤碳排放。本文综合论述了本课题组过去几年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外其它相关研究,分析和讨论稻田养鸭、灌溉方式、氮肥施用和耕作措施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研究指出,稻田养鸭有效降低稻田温室效应,间歇灌溉降低CH4排放,施氮肥不影响土壤碳排放,而免耕有效降低土壤碳排放。由于土壤碳排放的复杂性、生物物理环境的异质性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及其相互之间的多重影响和综合作用,进一步研究不同农田管理措施下稻田土壤碳排放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对于取得降低土壤碳排放的有效技术、方法和措施,正确估算和评价稻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强度及其对大气CO2浓度变化的贡献提供科学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