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66)
2023(13522)
2022(11106)
2021(10361)
2020(8937)
2019(20625)
2018(20568)
2017(39282)
2016(21576)
2015(24321)
2014(24756)
2013(24182)
2012(22150)
2011(19754)
2010(19555)
2009(18129)
2008(17966)
2007(16173)
2006(13894)
2005(12125)
作者
(64063)
(54193)
(53790)
(51270)
(34006)
(26133)
(24584)
(21268)
(20492)
(19185)
(18469)
(18321)
(17075)
(16928)
(16777)
(16708)
(16707)
(15883)
(15598)
(15525)
(13468)
(13291)
(13246)
(12419)
(12245)
(12211)
(11945)
(11841)
(11018)
(10931)
学科
(89479)
经济(89307)
(59559)
管理(58404)
(45998)
企业(45998)
方法(43656)
数学(38698)
数学方法(38161)
(28540)
中国(23065)
(22606)
(20675)
农业(19613)
业经(19418)
地方(17238)
(15227)
贸易(15224)
(15139)
(14767)
(14210)
财务(14135)
财务管理(14095)
理论(13644)
(13606)
企业财务(13375)
环境(13048)
技术(12461)
(12296)
银行(12254)
机构
大学(312555)
学院(311763)
(122798)
经济(120210)
管理(119143)
研究(104487)
理学(103447)
理学院(102257)
管理学(100096)
管理学院(99547)
中国(76883)
科学(68267)
(65915)
(59696)
(55293)
(53957)
业大(51707)
研究所(49813)
中心(48740)
农业(47259)
(46570)
财经(44809)
(41850)
师范(41385)
(40674)
北京(40564)
经济学(37893)
(37504)
(36612)
经济学院(34461)
基金
项目(216920)
科学(170032)
基金(157423)
研究(153142)
(139572)
国家(138470)
科学基金(117509)
社会(96219)
社会科(90967)
社会科学(90936)
(85573)
基金项目(83687)
自然(78092)
自然科(76246)
自然科学(76218)
自然科学基金(74796)
(73009)
教育(71059)
资助(64160)
编号(61526)
重点(50004)
成果(49514)
(47650)
(46680)
(44385)
课题(42826)
科研(42523)
创新(41688)
计划(41642)
教育部(40088)
期刊
(128705)
经济(128705)
研究(82178)
中国(57306)
学报(55043)
(54332)
科学(49538)
(43648)
大学(40991)
管理(40387)
学学(38894)
农业(36961)
教育(30678)
技术(28016)
(23784)
金融(23784)
业经(21923)
财经(21597)
(20115)
经济研究(20096)
(18509)
问题(18087)
(16987)
统计(16084)
技术经济(15627)
资源(15607)
科技(14502)
(14419)
图书(14246)
业大(14150)
共检索到440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奇勇  杨劲松  姚荣江  黄标  孙维侠  
论文在山东省禹城市开展的系统土壤调查采样和室内化验分析获得的土壤养分各要素数据信息基础上,在GIS技术支持下,综合利用采样点养分要素和空间信息数据,通过建立土壤"阈值样点"、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等方法改进灰色关联等级评价模型,实现了土壤养分贫瘠化评价定量化,引入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引起禹城市土壤养分贫瘠化的因子进行障碍诊断。评价利用Kriging空间插值技术获取了研究区土壤贫瘠化状况、主要障碍因子的空间分布信息,与实地调查分析结果相符,表明运用该技术方法对土壤贫瘠化评价和障碍因子诊断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该法开展的贫瘠化状况评价和障碍因子诊断对土壤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意义,并可为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艳芳  安睿  曲胜秋  刘耀林  
[目的]耕地是维系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掌握耕地生态安全水平规律,有助于政府实施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方法]该文以福建省为研究区,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县级尺度指标体系评价2005-2015年三期耕地生态安全水平,而后分别以改善“压力-状态-响应”三大子系统为首要任务划分耕地生态安全保护格局,利用障碍度模型识别限制重点保护区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指标体系在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扩展基于耕地图斑汇总的耕地本底为数据源,耕地生态安全水平由耕地生态系统自身健康状态与邻域系统的空间有序性共同决定。[结果]研究结果如下:(1)2005-2015年全省耕地生态安全状况整体改善,全省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特点;(2)耕地生态保护压力持续增加,耕地生态安全状态基本稳定,耕地保护响应措施总体有效;(3)以缓解耕地生态保护压力为首要任务,坡度和二、三产业比重是主要障碍因子;以提高耕地生态状况为首要任务,应关注斑块面积、坡度和复种指数的限制;以加强耕地保护响应为首要任务,应优先考虑第一产业投资、农业机械单位总功率和环境污染控制投资。[结论]研究可对福建省耕地生态安全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晓园  李学坤  
[目的]探索云南省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方法]以云南省为例,以多因素综合加权法评价其2000—2016年耕地生态安全度,并利用GIS分析功能,分析其2000年、2005年、2010年、2016年空间格局变化,在此基础上,运用障碍度模型探索其障碍因子。[结果](1)云南省耕地生态安全总值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07年,缓慢上升阶段;第二阶段为2008—2010年,缓慢下降阶段,第三阶段为2011—2016年,高速发展阶段。(2) 2000—2016年,云南省耕地生态安全水平空间差异格局显著。Ⅰ级风险区及Ⅱ级风险区数量逐渐减少,Ⅲ级临界安全区、Ⅳ级次安全区及Ⅴ级安全区数量明显增加。(3)通过障碍度模型得出云南省耕地生态安全的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农户经济发展状况及农业生产需求两方面。[结论]云南省耕地生态安全在向良好态势方向发展,提高农户耕地保护意识及农户经济状况能确保耕地生态安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匡丽花  叶英聪  赵小敏  郭熙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改善耕地安全状况、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论文在界定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安全关系的基础上,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角度出发,构建耕地系统安全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TOPSIS模型和障碍度模型,以江西省鹰潭市为研究区域,研究2005—2015年耕地系统安全时空变化状况及进行障碍因子诊断。结果表明:1)2005—2015年间,鹰潭市耕地数量安全和耕地质量安全均整体呈上升趋势,耕地生态安全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趋势,耕地系统安全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安全状态耕地提升至90.44%,非常安全耕地占2%;2)不同县(市、区)因发展类型及特点不同,耕地系统安全变化特征不一,月湖区耕地系统安全水平最低并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趋势,余江县耕地系统安全整体较高并呈上升趋势,贵溪市耕地系统安全处中上水平并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3)土壤有机质含量、化肥负荷、耕地保有力度、p H、固定资产投资、灌溉保证率、人均耕地面积、城市化水平、环保投资占GDP比例和农药负荷是制约耕地系统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锐  刘友兆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改善耕地生态系统状况、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在界定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障碍度模型,对我国耕地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1)1996~2010年我国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不断提高,综合指数从0.484 4增加到0.626 9,安全等级经历了"临界安全-较安全"的演变历程;(2)压力指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3)长远来看,系统压力是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首要因素,1996~2010年系统压力和系统状态的障碍度分别以年均5.33%和0.52%的速度增加,而系统响应的障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宾  唐升  
推进耕地集约利用,是新发展阶段解决中国土地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PSR理论框架下,构建了中国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熵权值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协调度函数和障碍度模型,分别测算了2005—2021年中国耕地集约利用程度,以及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障碍因子。研究发现,2005年以来,中国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仍处于基本或者比较集约水平。PSR框架下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并不稳定,特别是2014年之后,呈现下降趋势。由此表明,当前中国耕地资源利用仍处于粗放阶段。同时,影响中国耕地集约利用的障碍因子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聪  林坚  
为定量化评估不同地区耕地利用效益水平并识别其障碍因子,选取分别处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上海市青浦区、长沙市长沙县和固原市彭阳县三地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经济、社会等3个方面构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不同地区2001—2018年耕地利用效益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并采用障碍度模型识别各地区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青浦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总体较高;长沙县生态效益较高,但经济效益低于青浦区;彭阳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处于较低水平;社会效益方面,各地区总体呈上升趋势。2)经济水平较高和自然条件较好的东部青浦区耕地利用效益水平最高,而经济水平较低和自然条件恶劣的西部彭阳县最低,中部的长沙县则处于中间水平。3)东部青浦区的社会效益是制约其耕地利用效益提升的主要因子,其2016—2018年耕地利用效益的主要障碍指标为人均农业产值、人均粮食产量和土地生产力;长沙县和彭阳县主要影响因子为经济效益,长沙县2016—2018年主要障碍指标为农业机械化效率、劳动生产率等和人均粮食产量,彭阳县则为农业机械化效率、灌溉指数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因此,东中西地区应做到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措施克服自身主要障碍因子对耕地利用效益水平的影响,从而促进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洁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萌  任立  甘臣林  陈银蓉  
研究目的:基于耕地多功能价值的视角研究农户土地投入行为绩效并诊断其障碍因子,以探索当前形势下城市近郊区农户"既不愿意种地,又不愿意将土地流转"的深层原因。研究方法:在构建农户土地投入行为绩效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农村入户调查获得样本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农户的土地投入行为展开绩效分析。研究结果:总体上,城市近郊区农户的土地投入行为绩效水平为"良好";多群组对比分析显示,男性绩效水平高于女性,青壮年绩效水平高于老年;补贴标准偏低和职业认同感差是制约土地投入行为绩效的主要障碍因子,而满足就业和养老需求依然是耕地资源的核心价值功能。研究结论:耕地在农户认知层面发挥着"弱保障"功能,"存而不用"的保守心态在事实上导致家庭承包地处于闲置、撂荒状态,这便是当前形势下城市近郊区耕地资源低效利用的底层逻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奇勇  杨劲松  李晓明  李冬顺  
论文以山东禹城市为例,进行了盐渍土改良区耕地土壤适宜性评价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与Delphi法结合筛选参评因素,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其权重,建立了土壤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比较空间插值方法后,采用反距离加权(IDW)空间插值技术,获取了研究区土壤适宜性等级空间分布图。结果显示,禹城市耕地土壤适宜性总体状况良好,Ⅰ、Ⅱ等级面积占27.24%;Ⅲ、Ⅳ等级面积占45.48%,Ⅴ、Ⅵ等级面积占27.28%。耕地土壤适宜性等级分布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由地势较高的河滩高地向地势较低的洼地过渡,土壤适宜性变差;土壤适宜性等级分布同时受引黄灌溉的影响,在引黄干渠的低洼处,土壤适宜性差。该研究探索了...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桢华  刘健  余坤勇  赖玫妃  吕恒斌  
以富屯溪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流域的高程、坡度、基础设施缓冲区、居民点缓冲区等水土侵蚀影响因子的数字格式,分别与流域土壤侵蚀图进行叠加分析,比较各侵蚀因子对侵蚀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高程和坡度与土壤侵蚀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在人为因素的干扰下,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距离居民点1000 m及距离基础设施500m之内.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震锋  田雨辰  鞠晓慧  
根据2011—2018年非木质林业产业相关统计数据,利用区位商、可视化下空间聚类及基于熵权法的障碍度模型,对全国非木质林业经济专业化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层面上非木质林业经济专业化发展水平总体处于较高层次;省(区)层面上各地非木质林业经济专业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非木质林业经济专业化发展与森林资源的丰裕程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产业份额是非木质林业经济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资源投入是阻碍非木质林业经济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对非木质林业经济专业化发展障碍度最高的是劳动力资源。因此,根据研究结论及中国林业发展、生态建设等客观实际,提出4点建议:重视林业资源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及长期性;立足林业发展定位,科学布局;加快非木质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含量及产品生产技术创新;积极优化人才资源结构,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及创新创业能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家斌  李华珍  缪一飞  张翠英  赵海军  武卫  
通过对全县6个土类,19 496.93 hm2耕地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硫、交换性镁、有效硼、有效锰、有效锌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49.81%的土壤偏酸,37.84%的土壤有机质偏低,24.69%的土壤碱解氮缺乏,47.41%的土壤缺磷,37.25%的土壤缺钾,53.89%的土壤缺硫,25.95%的土壤缺镁,97.25%的土壤缺硼,41.77%的土壤缺锰,69.28%的土壤缺锌;根据丰缺情况,提出烤烟、甘蔗、玉米、水稻等主要栽培农作物的施肥建议,指导农户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洁  王梦翔  
包装印刷产业作为一个与生产、流通、消费密切相关的产业,一方面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尤为重要。文章选取我国上市包装印刷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基于5个方面56项社会责任披露评价指标,构建包装印刷行业社会责任披露评价体系,利用熵值TOPSIS法对全样本公司2015—2019年的披露水平进行评价,并使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社会责任披露阻碍因素进行分析,以发现质变下的量变情况及变动方向。结果表明:我国包装印刷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差异明显,“马太效应”表现较为显著,主要障碍因素为责任管理、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相关企业可以此为突破口,提高社会责任披露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雅欣  王建伟  高洁  任佳玲  
为准确衡量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水平,在低碳交通发展内涵基础上运用DPSIR框架构建低碳交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采用熵权TOPSIS评价方法和障碍度模型测算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水平,识别不同时期阻碍低碳交通发展的障碍因子,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7年北京市低碳交通发展水平稳步增长,综合评价值从0.311 0上升到0.682 6,年均增长速度约为8.57%。影响北京市低碳交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依次是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环保财政支出占比、公路货物周转量占货物总周转量比重、运营公交车辆数增长率和客运周转量,揭示了北京市低碳交通治理的短板因素,为低碳交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