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9)
2023(9596)
2022(8162)
2021(7693)
2020(6514)
2019(14984)
2018(14623)
2017(28561)
2016(15185)
2015(16594)
2014(16407)
2013(15778)
2012(14235)
2011(12489)
2010(11883)
2009(10400)
2008(9725)
2007(8064)
2006(6419)
2005(5137)
作者
(42145)
(35674)
(35167)
(33432)
(22250)
(17419)
(15947)
(14097)
(13489)
(12392)
(12185)
(12094)
(11262)
(10909)
(10872)
(10831)
(10660)
(10418)
(10179)
(10069)
(8764)
(8505)
(8422)
(8128)
(7977)
(7865)
(7726)
(7494)
(7214)
(7170)
学科
(59512)
经济(59455)
管理(40975)
(40157)
(33101)
企业(33101)
方法(32246)
数学(29276)
数学方法(28854)
(15501)
(15006)
(13671)
中国(12749)
地方(12226)
业经(11615)
(10599)
财务(10563)
财务管理(10542)
农业(10279)
企业财务(10115)
(10088)
贸易(10084)
(9819)
技术(9735)
环境(9537)
(8992)
(8619)
理论(8387)
(7873)
(7610)
机构
学院(202649)
大学(202072)
管理(81745)
(80278)
经济(78777)
理学(72197)
理学院(71426)
管理学(70036)
管理学院(69668)
研究(65835)
中国(47771)
科学(43819)
(40966)
(38165)
业大(35231)
(34933)
(32308)
中心(31286)
研究所(30351)
农业(30247)
财经(29436)
(27820)
(27091)
(25021)
(25003)
经济学(24959)
师范(24696)
北京(24270)
经济学院(22804)
财经大学(22495)
基金
项目(156146)
科学(123784)
基金(115869)
研究(107611)
(103888)
国家(103144)
科学基金(88592)
社会(69087)
社会科(65671)
社会科学(65655)
基金项目(62356)
(60670)
自然(60613)
自然科(59215)
自然科学(59197)
自然科学基金(58086)
(52531)
教育(49484)
资助(46846)
编号(40925)
重点(35962)
(34637)
(33267)
(32965)
科研(31225)
计划(31031)
创新(31000)
成果(30090)
国家社会(29492)
教育部(29289)
期刊
(74045)
经济(74045)
研究(49082)
学报(36689)
科学(33488)
中国(33252)
(32324)
大学(27615)
(27386)
管理(27292)
学学(26713)
农业(22310)
技术(18006)
教育(15478)
(14047)
金融(14047)
财经(13889)
(12767)
业经(12368)
经济研究(12014)
(11933)
资源(11560)
(10562)
科技(10444)
问题(10289)
统计(9986)
业大(9983)
技术经济(9693)
(9340)
财会(8661)
共检索到267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奇勇  杨劲松  李晓明  李冬顺  
论文以山东禹城市为例,进行了盐渍土改良区耕地土壤适宜性评价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与Delphi法结合筛选参评因素,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其权重,建立了土壤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比较空间插值方法后,采用反距离加权(IDW)空间插值技术,获取了研究区土壤适宜性等级空间分布图。结果显示,禹城市耕地土壤适宜性总体状况良好,Ⅰ、Ⅱ等级面积占27.24%;Ⅲ、Ⅳ等级面积占45.48%,Ⅴ、Ⅵ等级面积占27.28%。耕地土壤适宜性等级分布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由地势较高的河滩高地向地势较低的洼地过渡,土壤适宜性变差;土壤适宜性等级分布同时受引黄灌溉的影响,在引黄干渠的低洼处,土壤适宜性差。该研究探索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国富  刘嘉俊  
本文选取了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海拔高度、坡向5个评价因素,采用等差指数多因子综合分析与最低限制性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ARCGIS9.0软件提取相关信息,对该区的农业耕作用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将该区土地适宜性分为最适宜、中等适宜、临界适宜和不适宜四个等级,并对这一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文婧  孙丹峰  曲葳  
对平罗县101个耕地土壤样点的进行统计分析和冗余分析,得到各层土壤盐分数据的基本特征,以及各要素的相关性和影响盐渍化指标的主要离子。结果表明:1)该区各层土壤都呈盐渍化状态,有明显的盐分表聚现象。2)RDA结果显示前2个排序轴反映了该区80%以上的土壤盐渍化信息,排序轴与环境因子的线性结合程度较好的反映了盐渍化指标与盐分离子之间的关系。3)与常规统计方法相比,RDA所包含的信息量更大,而且能够更直观地表达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特征以及影响盐渍化指标的主要因素,是分析盐渍化信息的有效方法,能够为区域盐渍化评价和治理以及土地利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雪  李益敏  赵筱青  
高山峡谷区由于山高坡陡、生态环境脆弱等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人地矛盾突出,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少,对该区域耕地进行适宜性评价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滇西北高山峡谷区怒江州泸水县为研究区,选取坡度、坡向、海拔、土壤侵蚀、土壤有机质为评价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GIS叠置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以30 m×30 m栅格作为评价单元,对泸水县的耕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泸水县60%以上面积的土地不适宜耕地分布,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和临界适宜的面积比例分别为5.62%、15.16%、18.26%。有10.67%的现有耕地分布在不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路明  常庆瑞  白雪娇  
【目的】对陕西定边县耕地种植玉米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旨在为耕地的科学管理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地处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连接的陕西省定边县为例,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将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叠加确定评价单元,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数学方法,从土壤管理、土壤养分、土壤性质、立地条件4个方面共选取10项指标,对定边县耕地种植玉米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分析了影响该地区耕地种植玉米适宜性的主要指标。【结果】陕西省定边县耕地种植玉米适宜性可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玉米种植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53 1...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鹏飞  郑艳东  赵利华  宋安安  张长春  
[目的]科学合理的适宜性评价是确保耕地整理能够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同时对于我国的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方法]该研究首先选取可以反映区域耕地整理适宜性的指标因子,然后参考胡学东提出的约束条件评价模型,引入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双重约束,对研究区域在双重约束下的耕地整理适宜性进行评价,并通过K-Means聚类法将研究区域的耕地整理适宜性分区进行合理划分。[结果]生态安全约束和社会经济约束对区域耕地整理适宜性水平具有重大影响,高生态安全约束与高社会经济约束会降低耕地整理的适宜性,低生态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晓冰  王克勤  
为了解西南红壤区保护地土壤的理化性质,以昆明晋宁县的蔬菜大棚种植区为例,研究种植年限分别为1年、3年、5年、7年保护地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得出大棚土壤的酸度总体上高于露天蔬菜地,保护地栽培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在同一种植年限上,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同一土层上,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含量逐渐增加。土壤硝态氮的含量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分别具有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即土壤硝态氮的含量随土壤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兆普  沈其荣  孙怀顺  任中言  李玉生  
在江苏大丰滨海强度盐渍化土壤上采用围田蓄淡养鱼改土、垦荒旱作、抛荒自然淋洗3种方法,探讨了对江苏沿海强度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1.围田蓄淡养鱼2年的土壤脱盐率最高,为旱作的2倍,为抛荒法的4倍以上;0~20cm 土层钠吸附比(SAR)亦以蓄淡养鱼法下降最快,旱作次之,抛荒法几无变化;在土壤剖面上,3种改良途径的钠吸附比均呈倒“T”型;在0~20cm 土层,Na~+/Ca~(2+)变化趋势同SAR,在土壤剖面上,Na~+/Ca~(2+)变化除抛荒法不明显外,其它两改良途径同 SAR 在土壤剖面上变化趋势一致.2.有机质增加以蓄淡养鱼最为显著,旱作次之,抛荒无明显变化;无论何种途径,表土腐殖质结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陶军  顾卫  许映军  林叶彬  卜丹阳  
海冰在其成冰过程中盐分大量析出而盐度较低,可能成为干旱季节的一种灌溉水资源。海冰水改良滨海盐渍土是在渤海湾地区利用海冰融解的低盐水灌溉和淋洗高盐土壤的一种措施,该措施应用的同时也产生土壤熟化时间慢、土壤结构恶化、土壤养分的流失和土壤生物种群数量减少等问题。本文在收集和分析大量资料基础上,论述了蚯蚓与盐渍土壤的相互关系:盐碱地土壤中蚯蚓种类和盐渍土壤对蚯蚓的影响因素。根据在盐渍土壤中,蚯蚓活动能够增加有机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同时使盐碱地土壤的团聚体结构、渗透率、生物数量和活性得以恢复和改善,进一步阐述了在海冰水改良滨海盐渍土壤中引入蚯蚓的可行性,并探讨引入蚯蚓改良滨海盐渍土壤的研究方法和存在的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牛岑岑  季欣伦  潘伟健  王佳  苏逍  王一凤  陈慧娥  
为研究无硫木质素对土体分散性的改良效果,以某地区分散性盐渍土为研究对象,以不同配比无硫木质素制备土样。通过碎块试验和针孔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扫描电镜试验对改性试样的分散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微观结构进行测试。研究表明:加入无硫木质素后土体分散性得到明显改善;无硫木质素可以提高盐渍土的强度,但木质素含量达到15%时,会导致土样强度下降;无硫木质素通过填充土样孔隙、降低孔隙度、减少水的渗入以及物理联结作用来降低土的分散性。该试验探究了无硫木质素的改良机理,验证了其对盐渍土分散性改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价格低廉、经济高效的分散土改良新方法探索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育军  鲁鑫浪  陈丽鹃  周冀衡  王超  杨家明  
于2010—2013年对云南宜良烟区土壤养分含量状况进行普查,运用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SFI值),对烟区土壤肥力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宜良烟区土壤pH值和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硼含量适宜,速效磷、有效镁、有效锌和水溶性氯含量偏高,有效磷和水溶性氯含量的变异较大;②宜良烟区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为Ⅰ~Ⅴ级的比例分别为20%、47.7%、29.3%、1.5%和1.5%,肥力适宜性指数平均值为0.61;③2010至2013年,烟区土壤pH和有效镁含量逐年降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锌、有效硼和水溶性氯含量有所增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范晓梅  刘高焕  刘红光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黄河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掌握盐渍化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对于因地制宜地制定盐渍土改良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土壤盐渍化野外调查和对土壤样品含盐量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普通克里格和协同克里格两种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含盐量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加入协变量的协同克里格模型可以普遍提高对含盐量估算的精度,而模型中主变量对各协变量的敏感度不一。从对含盐量计算精度提高的程度来说,各协变量依次为:Ph值>有机质>Cl-离子>高程值。通过插值得到的不同深度土壤含盐量分布图,为分析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分布与变异特征,以及当地的盐渍化土壤治理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买买提·沙吾提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丁建丽  张飞  
本文根据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在GIS支持下,通过单因子分析和多因子综合评价相结合,对研究区域土壤盐渍化敏感性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土壤盐渍化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地域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盐渍化危险性较严重—敏感性区域主要以中度敏感性、轻度敏感性为主,其中土壤盐渍化重度敏感区面积占绿洲总面积的15%,中度敏感区占31%,轻度敏感区占30%;不敏感区面积占35%;从整个研究区来看,盐渍化敏感性的分布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盐渍化危险性区域,尤其是中度、重度敏感区域呈大面积区域性分布,轻度敏感性区域呈片状或斑点状断续分布;二是盐渍化危险性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的趋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红富  
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的优质土壤资源丧失,耕地质量水平总体下降。因此,开展耕作层土壤剥离,将耕作层回填于新开垦耕地,能加快新耕地质量的培育,对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耕作层都适合剥离,比如:一些分布于城市、工矿或交通等用地类周边的土壤可能存在较严重的污染,就不适宜剥离回填,因此,评价耕作层土壤剥离的适宜性是开展剥离工作的前提。但当前,对于耕作层剥离的适宜性评价研究相对较少,笔者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凤荣  齐伟  薛永森  黄勤  
选择华北平原盐渍土区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调查分析建立了该区耕地质量指标 ,它们是土壤水溶盐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重金属容量空间、地下水资源的量与质 ;应用这些评价指标对典型样区的土地利用管理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结果是 :近 2 0年来 ,耕地质量和生产力明显提高 ;排水与灌溉系统的建设使农田的抗旱防涝能力大大增强 ,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土壤重金属虽有增加 ,但还未超过限制性标准 ;地下水位不断降低 ,水资源逐渐耗竭。虽然在短期内还不是制约因素 ,但从长远看 ,地下水资源将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隐患。总体上看 ,土地利用在一定时段内是可持续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