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46)
- 2023(14615)
- 2022(12830)
- 2021(11816)
- 2020(10028)
- 2019(23126)
- 2018(22764)
- 2017(44259)
- 2016(23415)
- 2015(26191)
- 2014(25908)
- 2013(25491)
- 2012(23160)
- 2011(20899)
- 2010(20604)
- 2009(18794)
- 2008(17573)
- 2007(15011)
- 2006(13074)
- 2005(11127)
- 学科
- 济(112578)
- 经济(112476)
- 管理(66659)
- 业(60937)
- 企(50869)
- 企业(50869)
- 方法(47543)
- 数学(41957)
- 数学方法(41436)
- 地方(24666)
- 农(24640)
- 中国(24207)
- 财(22712)
- 学(22350)
- 业经(22036)
- 农业(16786)
- 环境(15994)
- 贸(15917)
- 贸易(15909)
- 和(15561)
- 理论(15553)
- 易(15354)
- 制(15305)
- 地方经济(14866)
- 务(14412)
- 财务(14342)
- 财务管理(14312)
- 技术(14240)
- 企业财务(13576)
- 划(13169)
- 机构
- 大学(330469)
- 学院(329353)
- 济(138784)
- 经济(136024)
- 管理(133192)
- 理学(116495)
- 理学院(115262)
- 管理学(113182)
- 管理学院(112607)
- 研究(109241)
- 中国(78926)
- 京(68570)
- 科学(67404)
- 财(59261)
- 所(53249)
- 中心(49110)
- 研究所(48977)
- 农(48962)
- 财经(48726)
- 业大(48618)
- 江(45157)
- 经(44375)
- 北京(42837)
- 范(42635)
- 经济学(42451)
- 师范(42227)
- 院(40188)
- 农业(38170)
- 经济学院(38029)
- 州(37070)
- 基金
- 项目(233107)
- 科学(183989)
- 基金(170193)
- 研究(169559)
- 家(147976)
- 国家(146809)
- 科学基金(127159)
- 社会(107837)
- 社会科(102285)
- 社会科学(102257)
- 基金项目(90874)
- 省(90602)
- 自然(83162)
- 自然科(81217)
- 自然科学(81200)
- 自然科学基金(79709)
- 教育(77441)
- 划(75973)
- 资助(69896)
- 编号(68509)
- 成果(53579)
- 重点(51951)
- 部(51160)
- 发(50046)
- 创(48177)
- 课题(46312)
- 创新(44979)
- 科研(44625)
- 国家社会(44433)
- 教育部(44282)
- 期刊
- 济(150026)
- 经济(150026)
- 研究(95730)
- 中国(54712)
- 学报(50506)
- 管理(48922)
- 科学(47226)
- 财(44295)
- 农(43558)
- 大学(38945)
- 学学(36919)
- 教育(31828)
- 农业(30504)
- 技术(30317)
- 经济研究(24910)
- 财经(23850)
- 融(23726)
- 金融(23726)
- 业经(23286)
- 经(20426)
- 问题(19089)
- 技术经济(17411)
- 理论(15763)
- 图书(15565)
- 科技(15486)
- 资源(15248)
- 统计(14987)
- 业(14925)
- 现代(14576)
- 商业(14444)
共检索到466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娅 宋国定
历史时期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在中华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手段,数字高程模型为主要数据源,对微地形进行解译并运用Arc GIS软件进行水文分析,提取河网,进行流域划分。结合《水经注》中所载汉魏古黄河、古济水源头及行经地点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北魏时期"河北之济"并非独立起源独流入海的大河,而是黄河支流。通过对比发现一条支津自黄河南岸的古荥阳一带分流,行经现郑州以东、开封以北、菏泽、聊城南部、巨野县等地,为较大规模的水系,推测其为《水经注》中的南济。
关键词:
古河道 GIS 水文分析 济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艳霞 徐全洪 刘芳圆 秦彦杰 吴忱 陈利江 崔俊辉
近20年来,我国在嫩江大安古河道、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河道、长江南京以下段古河道及古深槽、海底古河道等区域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深化了理论认识,拓展了应用领域。这些新成果与新认识进一步表明,中国各外流大河均有末次盛冰期埋藏古河道,该期古河流深切于末次冰期间冰阶的陆地及浅海大陆架,形成切割谷和谷底部的深槽,谷内堆积了末次盛冰期和早全新世的河流相滞留物质和粗颗粒物质,上部被中全新世海相、海陆交互相或陆相细粒物质覆盖,构成了埋深约20~50 m的浅埋古河道带。古河道中蕴藏着比较丰富的地下淡水,是洪冲积平原及浅海陆架地区的重要水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长森 刘昌明 夏军 王纲胜 刘玉 孙常磊 王蕊 嵇晓燕
提出了一种估算闸坝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的方法——改进的生态水力半径法(AdaptedEcological Hydraulic Radius Approach,AEHRA),该法能够同时计算输出相应河段的生态水位,方便对闸坝进行调度。将其应用到淮河,以鱼类作为生态保护目标,估算了上、中、下游共4个典型闸坝下游河段的生态需水和生态水位,结果表明:①鱼类产卵期内需要较大的生态流量,其顺序为:蚌埠>周口>颍上>白龟山,下游大于上游,中游居中,受断面影响显著;非产卵期则为:周口>颍上>蚌埠>白龟山,中游大于上下游,受河流鱼种影响较大。周口闸下河段全年各月生态需水量相同,需加强上游闸坝的联合调度满足冬季12...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国荣 孔文彬 吴从林 张长征
对于易受洪灾的地区而言,快速而准确的洪水预报非常重要,能够为洪水预警消息的发布提供更长的先导时间,从而为可能受灾地区的人们提供更充足的时间以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或安全转移。常用的预报模型包括基于物理性模型和基于系统技术模型。尽管物理性模型能对洪水形成的物理过程提供很好的解释,水文学家并不愿意使用它们,因为模型中参数的率定是比较复杂的。因此,一种基于纯数据集的黑箱技术已被广泛采纳。常用的黑箱模型包括线性模型(LR)、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等。在当前的研究中,一个相对新颖的黑箱模型——基于自适应网络的模糊推理系统(ANFIS)被用来对长江某河段的洪水进行预报。与此...
关键词:
洪水预报模型 自适应网络 模糊推理系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权 孙广友
土地潜力性是进行土地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新方法。在古河道区的土地潜力性评价中区分质量(状态)因子和诊断因子,采用质量因子和权重法对该区进行土地潜力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二等地170.91hm2,三等地94.89hm2,四等地689.07hm2,五等地6.63hm2。没有土地质量期望值在3.5以上的一等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怀恩 徐梅梅 赵宇
河道生态基流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而生态基流价值的定量化研究却相对缺乏。基于此,将能值理论应用于生态基流的价值估算,通过分析河道生态基流的内涵及功能,确定生态基流的价值构成,进而得出生态基流的价值,并初步探讨生态基流价值的年内时间变化。以渭河西安段为对象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水体各服务功能的能值价值之和为93.40×1020 sej,能值货币价值为191.79亿元,单方水能值货币价值为8.75元,于是生态基流的能值货币价值为41.39亿元/年;2008年生态基流价值的年内变化总体呈现"U"字型,在9月、10月生态基流价值最小,处于波谷,11月开始上升,12月至次年1月、2月达到波峰,3月至8月呈波动下降趋势;总体上,生态基流的价值在汛期较小,在非汛期较大。
关键词:
生态基流价值 能值理论 年内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怀恩 徐梅梅 赵宇
河道生态基流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而生态基流价值的定量化研究却相对缺乏。基于此,将能值理论应用于生态基流的价值估算,通过分析河道生态基流的内涵及功能,确定生态基流的价值构成,进而得出生态基流的价值,并初步探讨生态基流价值的年内时间变化。以渭河西安段为对象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水体各服务功能的能值价值之和为93.40×1020 sej,能值货币价值为191.79亿元,单方水能值货币价值为8.75元,于是生态基流的能值货币价值为41.39亿元/年;2008年生态基流价值的年内变化总体呈现"U"字型,在9月、
关键词:
生态基流价值 能值理论 年内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邹涵 黄子庭
无限制的城市开发建设改变了原有自然水文循环状态,因此造成城市水资源奇缺、洪涝灾害严重、水污染等问题十分严峻。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城市河道现状,结合国内河道生态治理修复实例,从水文地貌修复技术、河岸护坡修复技术、景观修复设计三方面,探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河道生态修复设计思路与技术方案,为城市河道修复,建设可持续的水环境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河道 生态修复 修复技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邹涵 黄子庭
无限制的城市开发建设改变了原有自然水文循环状态,因此造成城市水资源奇缺、洪涝灾害严重、水污染等问题十分严峻。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城市河道现状,结合国内河道生态治理修复实例,从水文地貌修复技术、河岸护坡修复技术、景观修复设计三方面,探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河道生态修复设计思路与技术方案,为城市河道修复,建设可持续的水环境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河道 生态修复 修复技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成波 李怀恩
针对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流域非汛期农业需水和生态基流间的矛盾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生态补偿量计算方法。从生态基流得到保障后农业灌溉用水受到影响的角度出发,通过引入作物需水系数建立河道生态基流保障造成的农业用水短缺量与产量损失间的关系,定量计算农业生态补偿量。以宝鸡峡灌区为实例,计算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生态补偿量,确定宝鸡峡灌区不同情形下的补偿上、下限,分别为5.25亿元和0.37亿元。生态补偿对象为宝鸡峡灌区因河道生态基流保障导致产量受损的农户,补偿的主体为流域的相关管理部门,生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刚 郭维东 梁岳 张云清 石志强
利用MATLAB强大的计算和绘图功能,编程计算了河道糙率,阐明了利用实测数据进行编程计算的全过程,并针对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所做物理模型实验,计算了模型河段糙率,分析了其糙率值的合理性。同时,也利用本程序计算分析了局部水头损失系数对糙率的敏感度,提出局部水头损失对糙率也有很大的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随继,薄俊丽
网状河流是受到人们关注的新型冲积河流,其水文特征、地貌特征和沉积特征已经不同程度地被揭示。然而,网状河流的水槽实验迄今仍是空白,而水槽模拟实验是在时间和空间都大大缩小之后的自然界河流演变过程的再现。本文报道的是在实验水槽中通过原河道决口后网状河流的发生和演变过程。实验初始条件为:水槽辅助区的待决口河道,目标区为轴部略微下凹的长方形泛滥平原(4.5 m×16.5 m),其上下层分别为1.5 cm厚、中值粒径为0.0132 mm的高岭土层和0.5 m厚、中值粒径为0.188mm的天然细砂层,从5.5 m-17 m区段的平均纵比降为0.0058,17m-22m区段的平均纵比降为0.0077。采用的定常流量为3 L/s,悬移质输沙量在前3小时为4.5g/min,其后为1.2 g/s。实验总历时50小时。实验初期,目标区的上游段以垂向加积作用为主,中游以随机侵蚀为主,下游以溯源侵蚀为主,在13.5小时左右,相互连通的多重河道的网状河流体系的雏形基本展现。此后至25.5小时,网状河道的演变以下蚀为主演变为以适度的侧蚀,但河岸的后退幅度很小,标志网状河道逐步过渡到成熟期。从25.5小时至50小时,个别河道的局部废弃和决口是该成熟期网状河道演变的新特点。实验成功地模拟了天然网状河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同时也证明了它是不同于分汉河流的河型。这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卓甫 杨志勇 王道冠 张坤
在我国,河道砂石目前已是稀缺资源,但由于河道砂石权属安排研究及相应规范性文件的缺失,导致河道采砂管理秩序混乱,河势稳定和堤防等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论文探讨了河道砂石的双重属性、河道采砂的系统性,以及在不同属性下河道砂石利用管理的差异;剖析了目前一般河道砂石权属安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国务院颁布的《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的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河道采砂权属安排的客观要求和基本原则,提出了河道砂石权属安排的制度框架,包括:河道砂石处分权应归河道管理机关,河道采砂管理实行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河道砂石收益权原则上属沿河县市级人民政府共有,收益分配方案以河道管理机关为主负责确定。
关键词:
河道砂石 权属 河道采矿管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子彦 张万昌 邰庆国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中提取流域水系是分布式水文模拟的基础与关键。然而由于DEM存在分辨率的限制和误差,而且一个流域水系河网的形成是该流域范围内的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结果,并非仅取决于空间高程分布,因而由此提取出来的河网往往和真实河流分布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选择山东沂沭河流域的临沂子流域为试验区,基于该地区100米分辨率的DEM提取该流域的河网。在提取河网的过程中,引入了该地区的河道矢量图层,对主要河流进行河道强迫,通过基于高程的修正和基于流向的修正两类方法理念,利用若干不同的强迫方案,在试验流域DEM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强迫作用下的河网提取。通过比较并分析不同方案的强迫效果,证明了强迫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毛伟 强泰 陈海莉
在分析西宁市湟水河道污染及治理和河道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西宁市自身的发展特点和特殊的地理环境,认为西宁市城市河道应从污染治理、生态河岸建设及生态河道修复、生态调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发进行综合治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有所好转,城市品位有所提高,为西宁市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
河道整治 生态城市 湟水河 西宁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