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7)
2023(13711)
2022(11547)
2021(10676)
2020(8965)
2019(20864)
2018(20700)
2017(40025)
2016(21535)
2015(24307)
2014(24311)
2013(24122)
2012(22322)
2011(20287)
2010(20062)
2009(18358)
2008(17967)
2007(15993)
2006(13778)
2005(12419)
作者
(61617)
(51801)
(51579)
(49196)
(32807)
(25021)
(23648)
(20393)
(19836)
(18337)
(17669)
(17615)
(16419)
(16286)
(16239)
(15814)
(15711)
(15314)
(14912)
(14889)
(12781)
(12698)
(12665)
(11910)
(11853)
(11713)
(11412)
(11286)
(10378)
(10306)
学科
(97520)
经济(97430)
(56006)
管理(55754)
(43175)
企业(43175)
方法(42093)
数学(37618)
数学方法(37172)
中国(27652)
(27361)
地方(25796)
(21885)
业经(20563)
(18889)
农业(18516)
(17138)
贸易(17128)
(16505)
(15832)
环境(14880)
(14488)
银行(14460)
(14243)
金融(14240)
(13884)
(13866)
(13854)
地方经济(13281)
(13010)
机构
学院(304316)
大学(302181)
(126964)
经济(124273)
管理(117437)
研究(104214)
理学(100982)
理学院(99766)
管理学(97912)
管理学院(97335)
中国(78788)
(64542)
科学(64467)
(56876)
(52129)
(51663)
中心(49712)
研究所(47406)
(46501)
业大(45531)
财经(45342)
(41529)
(41140)
师范(41134)
北京(40452)
农业(40346)
经济学(39068)
(38185)
(37130)
经济学院(35352)
基金
项目(206067)
科学(163290)
基金(149728)
研究(149334)
(130382)
国家(129317)
科学基金(111568)
社会(95293)
社会科(90393)
社会科学(90369)
(81390)
基金项目(80294)
自然(72619)
自然科(70911)
自然科学(70890)
自然科学基金(69567)
(68788)
教育(68539)
编号(60711)
资助(60662)
(48169)
成果(48123)
重点(46840)
(45356)
(42604)
课题(42034)
科研(40102)
创新(39901)
国家社会(39260)
发展(38770)
期刊
(140607)
经济(140607)
研究(87869)
中国(59531)
(46979)
学报(45055)
科学(43553)
(43350)
管理(41096)
大学(34411)
学学(32497)
农业(32025)
教育(30397)
(27952)
金融(27952)
技术(27745)
业经(24414)
经济研究(22443)
财经(21659)
问题(19345)
(18571)
(16932)
统计(15544)
资源(15485)
技术经济(15423)
商业(14547)
理论(14063)
(14015)
(13980)
(13943)
共检索到449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锐  李月辉  胡远满  吴晓青  贺红士  刘淼  王晋年  
利用多时相TM影像,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象限方位分析和缓冲区分析方法,对沈阳市市辖区城镇用地扩展强度、建设密度和空间分异等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988年~2004年各时间段城镇扩展强度指数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城镇用地呈现显著的"圈层式"扩展模式,高速扩展区由中心城区外围4km扩展到6km区域;②中高密度城镇用地增加面积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外围0~6km区域,且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增幅逐渐变小;低密度城镇用地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减幅逐渐变小;③除1992年~1997年外的各时段城镇用地扩展面积和强度指数最大的都是第5象限,1992年~1997年间,城镇扩展面积和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绮  修春亮  魏冶  
运用遥感方法分析了1995-2010年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以"资金流"为视角探讨这一时空过程的动力机制,分析了"资金流"作用的影响因素。"资金流"不但影响沈阳市城市空间的扩展速度,还影响扩展方向。1995-2010年沈阳市城市用地空间扩展总体呈多方向扩张。分为三个时段:1995-2000年,以南—北向轴带扩张为主;2000-2006年,以东北—西南向轴带扩张为主;2006-2010年,多方向均匀扩张明显。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张与"资金流"变化具有一定的契合性,沈阳市的"资金流"在该时期经历由匮乏到充裕、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演变过程,同时城市空间扩展也经历了由慢变快,由轴向扩展向多方向扩展的变化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君友  杨桂山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城市化过程加快 ,使得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增加 ,土地利用中的矛盾日趋紧张。从不同时相的城市及区域土地利用多源遥感信息提取入手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 ,以“时间过程”与“空间格局”为主线 ,对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间过程与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 ,将区域城镇建设用地扩展与自然交通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综合研究 ,揭示了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分异规律。研究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 ,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具有显著的阶段性 ,用地扩展模式反映了城市发育、成长乃至成熟的历程 ;自然交通、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以及政策的引导 ,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空间方位差异显著 ,具有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边振兴  王晓良  
为深入分析沈阳市城市边缘区扩展的特征和趋势,利用RS技术,解译了沈阳市1979,1992,2010年的遥感影像,并采用景观紊乱度指数,对3年的沈阳城市边缘区范围进行界定。结合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从扩展数量、扩展方向、扩展形态和区域、扩展强度等方面对沈阳城市边缘区的扩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市城市边缘区扩展逐步加快,1979~2010年,沈阳市城市边缘区的范围增加1010.71km2,面积扩大3.7倍,平均每年扩展32.60km2。1992~2010年沈阳城市边缘区的扩展强度是1979~1992的5倍,在扩展数量、速度方面都远大于后者,呈现向东和南的扩展的趋势。这与沈阳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秋兵  卢娜  边振兴  
以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MSS、TM、ETM、CBERS-2)为信息源,对沈阳市1979年~2006年的城区扩展及其扩展过程中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引起城区扩展的驱动力进行简要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在监测的27年间城区扩展速度与方向不均衡,建成区面积1979年为163.33km2,2006年扩展到360.5km2,27年间共增加了197.17km2,面积扩大了2.2倍,平均每年扩展7.3km2,其中2001年~2006年城区扩展最为迅速,以"跃迁"式扩展模式向南部和北部扩展,形成新的卫星城,城区质心变化相对不大;城区扩展对城市边缘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是以占用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点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严志强  黄秋燕  
运用1988年、1999年的TM影像与1996年广西大化县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三个时段城镇用地空间数据,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1988-1999年来大化县城镇用地的空间扩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8-1999年间,大化县城镇用地扩展明显。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81%以上来自耕地、林地和草地,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以交通主轴线状城镇扩展模式为主。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行政因素、交通条件改善、人口增加与水电、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利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秀艳  史建武  白志鹏  孔少飞  张宝生  武杰  
烹饪油烟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大量排放会影响室内外空气质量。采用预浓缩GC-MS方法分析了VOCs的组成,其主要成分是饱和烷烃(40.0%)、烯烃(10.4%),总VOCs平均质量浓度为3407.06±889.5μg·m-3。前18位物种加和结果显示,VOCs的化学活性为等效丙烯浓度622.5ug·m-3。VOCs排放因子为5.03g·kg-1;沈阳市2007年烹饪共排放VOCs 994.5t。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关兴良  方创琳  周敏  武红  
基于Landsat影像数据,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了武汉城市群地区3个阶段(1980—1990、1990—2000、2000—2010年)的城镇用地信息,采用城镇扩展指数和城镇扩展模型分析了城镇用地扩展的时空格局、过程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①武汉城市群城镇用地空间迅速扩张,三个时段内的城镇扩展强度指数依次为0.073 2、0.028 9和0.099 3,呈现显著的阶段性与波动性特征;②城镇用地扩展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集中性,主要表现为以武汉为扩展中心的圈层状形态,沿武汉三环、京广线等交通干道的轴带分布形态,不同阶段的扩展格局各具特质;③城镇用地扩展呈现"一核四带"、"一核一带"和"三核六带"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学军  卢雨田  李慧  秦贤宏  
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镇建设用地高速扩张,建设与粮食生产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合理有效使用土地成为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多时相遥感卫星影像,结合相关模型,分析和模拟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特征,可以为城市土地合理配置与投放提供依据。利用1987、1990、1997、2001、2006年的TM卫星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的建设用地数据,分析了南通近20年来城镇建设用地变化和城区扩展特征,并且模拟了其扩展趋势。结果表明:南通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扩展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沿江区域,沿海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热度逐步升温;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显示出城镇组团化发展的趋势,尤其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储金龙  马晓冬  高抒  徐建刚  
以多时相LandsatTM/ETM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引入扩展速度、扩展强度、分维数、空间自相关指数等测度指标,分析了南通地区各类城镇的用地扩展过程、形态变化、结构分异及空间格局等时空特征。结果表明:①各类城镇用地扩展速度逐渐提高,扩展强度逐渐加大;②区域城镇用地扩展在1980年代以中心城市扩展为主,1990年代以后则以县(市)城和建制镇用地扩展为主;③因区域城市化进程加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城镇用地分维数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表明城镇用地的形态越来越不稳定;④城镇用地扩展主要以中、低速扩展类型为主;⑤城镇用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偏弱,但个别类型也呈现出集聚分布的趋势,如扩展速度的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啸天  翟印礼  
本研究以沈阳市22个小城镇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等形式,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现阶段沈阳市小城镇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和居民实际需求进行对比研究,得出沈阳市小城镇公共产品供给状况不均衡,居民对现有公共产品的满意程度一般,因个体特征差异产生对公共产品需求偏好等结论,最后提出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应建立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多元主体共同承担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孔雪松  刘艳芳  常旭  
选择武汉城市圈内的嘉鱼县鱼岳镇为研究区,以2005年和2010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为数据源,利用GIS技术,分析鱼岳镇城镇用地空间动态变化与景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鱼岳镇城镇用地呈快速上升趋势,城镇用地扩展来源以耕地为主,其次是其他农用地和林地;同时存在城镇用地转变为其他类型用地的自我调节现象,反映了城镇用地发展中自组织与被组织的过程。城镇用地扩展来源中的不同地类在空间分布与景观格局上存在较大差异,被占用的农用地尤其是耕地的斑块破碎度明显小于其他地类,新增城镇用地与减少城镇用地的动态变化,更多体现了一种有序扩张和无序缩减的发展过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京京  李建东  刘惠  韩振华  
将GIS应用于沈阳市生态廊道景观格局研究。首先根据沈阳市廊道特点,将廊道划分为:道路廊道、河流廊道和生态廊道;然后利用GIS技术处理基础资料,获取沈阳市各类型廊道现状图;在此基础上,从廊道的一般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两方面对沈阳市的生态廊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廊道中道路型生态廊道的长度为163.36km、面积为12.49km2,河流型生态廊道比较缺乏,其长度是32.91km,仅为其他类型生态廊道总长的20%,其密度仅为生态廊道总密度的16.95%。沈阳市生态廊道已初步建立了生态廊道景观网络骨架,但是建设率较低,在各廊道类型中生态廊道所占比例较小,网络线点率、环通度及连通度均不高,不利于城市生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欣  方天堃  于学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以及城市劳动力相对短缺导致了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出现。农民工从外在就业表像看融入了城市社会生活,为城镇补充了劳动力这一基本的要素,带来了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分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孙雁  
通过构建生态敏感性分析指标体系,对沈阳市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单因子分析和综合分析,并在ArcGIS支持下,进行空间叠置分析,生成生态敏感性分区图。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形成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