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8)
2023(14172)
2022(12511)
2021(11799)
2020(9776)
2019(22932)
2018(22608)
2017(44214)
2016(23828)
2015(26702)
2014(26520)
2013(25850)
2012(23611)
2011(20879)
2010(20475)
2009(18283)
2008(17214)
2007(14293)
2006(12175)
2005(9958)
作者
(65440)
(54622)
(53748)
(51333)
(34620)
(26142)
(24619)
(21540)
(20819)
(19003)
(18723)
(18123)
(17054)
(16877)
(16767)
(16424)
(16191)
(16179)
(15546)
(15311)
(13294)
(12968)
(12912)
(12440)
(12108)
(11923)
(11907)
(11752)
(10869)
(10729)
学科
(93969)
经济(93865)
管理(65986)
(61175)
(50157)
企业(50157)
方法(44738)
数学(39538)
数学方法(39001)
(25003)
中国(24780)
(21996)
地方(21170)
(20721)
业经(19855)
农业(16927)
理论(15276)
环境(15270)
(15053)
贸易(15047)
(14519)
(14416)
技术(14322)
(14242)
财务(14168)
财务管理(14140)
(14055)
企业财务(13313)
(12602)
(11086)
机构
大学(323025)
学院(321420)
管理(132218)
(123958)
经济(121118)
理学(116106)
理学院(114809)
管理学(112644)
管理学院(112061)
研究(102591)
中国(74404)
(69950)
科学(65822)
(53546)
(50694)
业大(50578)
(49187)
中心(47806)
研究所(45461)
财经(44576)
(44303)
北京(43530)
(43305)
师范(42901)
(40772)
农业(39849)
(38474)
经济学(36787)
(36488)
师范大学(35018)
基金
项目(235424)
科学(185536)
基金(171244)
研究(170799)
(148921)
国家(147700)
科学基金(128365)
社会(107340)
社会科(101640)
社会科学(101613)
基金项目(92626)
(91463)
自然(85178)
自然科(83189)
自然科学(83171)
自然科学基金(81609)
教育(78257)
(77553)
编号(70228)
资助(69338)
成果(54406)
重点(52035)
(51261)
(49800)
(48862)
课题(47091)
创新(45597)
科研(45096)
教育部(44058)
大学(43983)
期刊
(126606)
经济(126606)
研究(88306)
中国(56484)
学报(50759)
科学(47540)
管理(45163)
(44947)
(39965)
大学(38891)
学学(36455)
教育(33803)
农业(31574)
技术(28728)
业经(21916)
(20749)
金融(20749)
财经(20197)
经济研究(19462)
问题(18590)
图书(18175)
(17194)
资源(16581)
科技(15803)
(15570)
理论(15106)
(15035)
技术经济(14716)
现代(14415)
实践(14077)
共检索到443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锡福  徐建刚  李杨帆  
在分析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背景和特点的基础上,利用GIS方法提取南京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2000m效应场内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特别是商业金融业用地信息,并基于廊道效应理论对2002年上述用地进行了综合比较,进而探讨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的潜在影响,旨在从空间角度研究轨道交通线路与沿线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顾珊珊  王三明  杜心言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风险评估是基于轨道交通系统全寿命周期进行评估。项目不同阶段采用的方法也不同。将整个系统分为规划设计阶段、建设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分别进行风险评估。规划设计阶段着重介绍风险评估过程,建设施工阶段利用CIM理论建立风险评估模型,运营阶段采用多级可拓评价方法。并以南京地铁为例进行施工阶段评估方法的验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康  吴群  王佩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验证了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站点住房价格的影响。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假说,然后基于特征价格方法构建计量分析模型,利用南京市地铁1、2号线站点附近2km范围内二手楼盘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沿线站点住房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站点住房价格产生了显著的增值效应,不同距离范围影响程度不同,距地铁站点500m以内住房价格比500m以外高出14.3%,1 000m以内住房价格比1 000m以外高出8.9%,1 500m以内住房价格比1 500m以外高出3.9%,当距离范围超过1 500m后,增值效应在统计上不显著;2轨道交通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程度与距地铁站...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为周  王树盛  黄富民  
在分析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借鉴香港"地铁+物业"轨道发展经验,通过优化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布局和开发强度,实践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基于苏州市城市土地利用优化前后的布局方案,建立城市轨道交通需求预测模型获得轨道交通1号线客运量与沿线人口、总建筑面积、居住建筑面积、商业建筑面积的相关性,探索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客运量的影响规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尹杰  吴大放  刘艳艳  张占录  刘毅华  
基于"3S"技术,结合POI数据解译多时间节点的地铁沿线精细的土地利用信息。根据研究的各区域城市化水平情况不同,划分不同等级的研究缓冲区范围,以广州市3号和7号地铁线为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定量探讨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影响过程与空间差异规律,并用CA-Markov模型对两条线路202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初步的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科学地划分研究缓冲区有利于合理地统计出受轨道交通影响的土地变化面积,一定程度排除其他影响因素的干扰。(2)轨道交通促使沿线土地高密度和高强度地开发利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生态景观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3)土地变化发生较为剧烈的区域在城市建设不成熟区。(4)根据CA-Markov结果,如果没有政策较大干预的情况下,较成熟的3号线的土地利用结构将趋于稳定,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较新的7号线沿线的土地利用结构会变得更加成熟,土地更节约集约利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媛  
组团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布局往往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其在轨道交通沿线会形成"串珠式"的土地利用格局,在站点周边将形成向站点集聚的圈层结构。为促进组团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组团的功能复合与联系,建议强化轨道交通沿线组团的功能异质性与互补性,促进枢纽站点与组团的结合,通过"极化串珠"的轨道交通沿线模式促进沿线循环组团的形成,并通过站点周边"均化圈层"模式的构建,整合组团内及组团间的空间组织,促进组团客流培育及优化客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峻  骆彩霞  程祖辰  王牡丹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项目融资问题,基于土地价值捕获理论和项目建设现状,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利用土地储备融资的可行性和途径,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融资的土地定向储备模式。然后对比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联合开发模式与土地定向储备模式的运行机制,并探讨土地储备成本控制激励约束机制,以保障土地定向储备的成功实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峻  骆彩霞  程祖辰  王牡丹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项目融资问题,基于土地价值捕获理论和项目建设现状,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利用土地储备融资的可行性和途径,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融资的土地定向储备模式。然后对比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联合开发模式与土地定向储备模式的运行机制,并探讨土地储备成本控制激励约束机制,以保障土地定向储备的成功实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谦  吴殿廷  李瑞  邱研  
以候车时间、运行时间、换乘时间组成单程通达时间,进而构建包含7个基于通达时间概念的评价指标,提出一套对轨道交通站点、线路和网络整体可达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并以北京2013年6月的轨道交通网络为例,采用官方公布及现场实测数据,通过ArcGIS软件,应用该方法进行了案例分析,在网络、线路和空间分布3个方面分别得到了评价结果。从结果来看,由于空间绝对距离和换乘站点数量的原因,中心城区线路可达性优于外围线路;站点密度较高和换乘困难可导致线路可达性较弱。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喻旭东  
无锡是江苏省继南京、苏州后第三个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其城市轨道交通是江苏乃至全国城市轨道建设的典范。文章对无锡城市轨道交通公示语的英译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其英译存在自相矛盾、名不副实、违背主人、选词不当和拖沓冗长等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公示语翻译应该遵循准确现范、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文明礼貌的普遍原则。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旭伟  王红平  孙海玲  
为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增值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溢价的互动机理,继而以河南省郑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为例,就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值影响分析过程做了详细阐述,运用特征价格半对数模型进行了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计算,最后得出了郑州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增值效应结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孟天奇  刘卓  周彤  李强  
以轨道交通发展较为成熟的北京和上海为对象,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在GIS支持下构建了反映轨道交通网络基本特征、空间分布特征、网络结构特征的系列指标,对两地轨道交通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结论为:两地的轨道交通基本特征相似;两地轨道交通在距市中心15km范围内较为发达,上海在城市中心范围的便利性更优;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在城区外围能更方便地实现换乘,上海则与之相反。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维阳  李慧  段学军  
通过构造修正后的衰减模型,运用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克里格空间插值的方法,借助GIS空间分析的工具,选择路线长、沿途区位特征分异显著、对房价影响成熟的北京市地铁一号线为例,论证房价与距地铁站距离的相关关系,研究地铁站对房价影响的波及范围及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一号线带状区域在局域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自相关指数高值点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邻近地铁站点分布的特征,而是呈组团状聚集在四个区域。局域自相关性和距地铁站距离存在较弱的负相关关系。轨道交通对郊区住宅价格的影响要高于中心区域,且影响范围较广。地铁站点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圈层衰减,而是与特定的区位要素和其他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典型的地铁站点呈裙状或环状影响。各地铁站点对住宅价格的影响范围从0.5km到1km不等,衰减比重为20%—35%,且在影响范围内衰减程度逐渐降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耀东  张佳仪  
以2001-2010北京市轨道交通为样本,对轨道交通的城市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经济效应的实现过程可以表达为可达性改善引起人口集聚,进而形成土地价值提升,商业等服务业繁荣,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客运量增加与其所引起的经济效应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增加客运量和里程等刺激系数在短期内能够提高其经济效应的速度,但从长期来看刺激系数的改变与其经济效应的变化关系不大,存在弱化趋势。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军  王凯  景洁丽  
基于施工阶段全过程管理的视角,分析BIM在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管控中的应用。以轨道交通12号线(江北段)工程为例,阐述BIM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以期为类似项目成本控制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