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0)
- 2023(15414)
- 2022(13466)
- 2021(12714)
- 2020(10564)
- 2019(24482)
- 2018(24122)
- 2017(46422)
- 2016(24974)
- 2015(28065)
- 2014(27706)
- 2013(26961)
- 2012(24620)
- 2011(21783)
- 2010(21507)
- 2009(19154)
- 2008(18092)
- 2007(15272)
- 2006(13121)
- 2005(10824)
- 学科
- 济(96837)
- 经济(96728)
- 管理(69016)
- 业(64723)
- 企(53029)
- 企业(53029)
- 方法(45631)
- 数学(40051)
- 数学方法(39486)
- 农(27681)
- 中国(24181)
- 地方(24048)
- 财(23303)
- 学(21826)
- 业经(21398)
- 农业(18780)
- 环境(18138)
- 贸(16574)
- 贸易(16563)
- 易(16016)
- 和(15902)
- 理论(15761)
- 技术(15113)
- 制(14937)
- 务(14543)
- 财务(14473)
- 财务管理(14440)
- 划(14063)
- 企业财务(13581)
- 融(12549)
- 机构
- 大学(337921)
- 学院(337205)
- 管理(136558)
- 济(129393)
- 经济(126511)
- 理学(119807)
- 理学院(118401)
- 管理学(116118)
- 管理学院(115519)
- 研究(110202)
- 中国(79748)
- 科学(71489)
- 京(71353)
- 财(56878)
- 农(54527)
- 所(53442)
- 业大(53052)
- 中心(51240)
- 研究所(49449)
- 江(47428)
- 财经(46638)
- 范(46432)
- 师范(45998)
- 北京(44098)
- 经(42628)
- 农业(42596)
- 院(41300)
- 州(38633)
- 经济学(38165)
- 师范大学(37560)
- 基金
- 项目(247405)
- 科学(194975)
- 基金(179853)
- 研究(179389)
- 家(157688)
- 国家(156189)
- 科学基金(134828)
- 社会(112336)
- 社会科(106328)
- 社会科学(106298)
- 基金项目(97034)
- 省(96987)
- 自然(89497)
- 自然科(87319)
- 自然科学(87298)
- 自然科学基金(85680)
- 教育(81986)
- 划(81550)
- 编号(73397)
- 资助(72746)
- 成果(57274)
- 重点(55317)
- 部(53580)
- 发(52699)
- 创(51391)
- 课题(49582)
- 创新(47921)
- 科研(47505)
- 大学(46028)
- 国家社会(45986)
- 期刊
- 济(135098)
- 经济(135098)
- 研究(92693)
- 中国(59380)
- 学报(54854)
- 科学(50727)
- 农(48863)
- 管理(47160)
- 财(42474)
- 大学(41910)
- 学学(39468)
- 教育(36647)
- 农业(34448)
- 技术(29636)
- 融(23344)
- 金融(23344)
- 业经(23279)
- 财经(21086)
- 经济研究(20496)
- 图书(19128)
- 资源(18108)
- 问题(18057)
- 经(17894)
- 业(17889)
- 科技(17228)
- 版(16483)
- 理论(15599)
- 技术经济(15177)
- 现代(14775)
- 实践(14549)
共检索到471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方杰 王宏志 宋明洁 陈安 王璐瑶
生态空间科学合理识别是区域生态保护的基础。该研究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案例区,借助于RS和GIS技术方法,因地制宜地选取指标进行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对生态空间识别进行研究,并简要提出了分区分级管控生态空间的思路,最后结合现状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冲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阳县生态空间总面积为3 032.21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8.66%,其中底线型、危机型和缓冲型生态空间面积分别为1 406.79 km~(2)、862.59 km~(2)和762.83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1.14%、25.22%和22.31%。2)在现状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中,约有17.11%的耕地和0.23%的建设用地等非生态用地位于生态空间内,既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切实维护区域生态安全难以起到积极作用,也不利于保持生态空间的稳定性。3)底线型生态空间原则上按照禁止开发区要求进行管理,危机型生态空间强制性管控,缓冲型生态空间限制性开发。该研究能够为现阶段生态保护红线划分与优化调整以及生态空间分类管控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期实现县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璨 陈珂 刘浩 陈同峰 何丹
2008年,中央财政启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文章回顾了此项转移支付政策的演化过程。为评估相关政策成效,我们选取了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的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和2个省级生态功能区开展调研,了解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使用与监管等情况。发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存在资金测算分配不合理、生态支出与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资金分配不科学、转移支付力度不足、监测效果与考评错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度保障、技术保障和发展转型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璨 陈珂 刘浩 陈同峰 何丹
2008年,中央财政启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文章回顾了此项转移支付政策的演化过程。为评估相关政策成效,我们选取了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的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和2个省级生态功能区开展调研,了解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使用与监管等情况。发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存在资金测算分配不合理、生态支出与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资金分配不科学、转移支付力度不足、监测效果与考评错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度保障、技术保障和发展转型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全 周忠发 闫利会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着国家层面的重要生态功能,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区位重要,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有利于探索绿色、和谐发展的新道路。为科学指导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十分必要。研究借鉴国内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国家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构建了以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意识与文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等5个方面为准则层、33项指标层组成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近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14年荔波县国家重点生态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饶茜 汤尚颖
本文以生态环境、产业规模和居民生活三个维度来衡量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内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实证两个方面来研究。首先构建了生态功能区内流通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了适合的评价方法。然后选取了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该区域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结果显示:生态环境是推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内流通产业发展的助力;流通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媛媛 余斌 曾菊新 韩勇
结合空间利用的效率观、质量观和融合观等相关理论,在科学界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涵义的基础上,根据五峰县的具体情况,基于NPP的生态空间评估模型构建了"三生"空间区划的指标体系,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数理统计等现代技术方法,定量划定"三生"的空间范围。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各乡镇的发展规划体系,以村为单位对定量区划方案进行修正,最终形成了五峰县"三生"空间的划分方案。由于空间的稀缺性和五峰县"三生"空间发展面临的系列难题,加之国家对限制开发区"三生"空间优化的明确导向,拟构建合理的"三生"空间法律保障体系,健全生态考核机制;明确生态补偿规则,搭建生态补偿政策平台;同时以耕地红线、城乡规划线、生态红线为约束,旨在建设五峰县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从而实现其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最优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声甜 李小花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关系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探究其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江经济带为例,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分析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2007—2021年长江经济带县域碳排放强度总体呈逐渐递减态势,且各区域间碳排放强度的绝对差异逐渐缩小。(2)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显著为负,且该影响效应存在持续性。(3)重点生态功能区可以通过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降低碳排放强度。(4)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对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碳排放强度均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声甜 李小花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关系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探究其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江经济带为例,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分析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2007—2021年长江经济带县域碳排放强度总体呈逐渐递减态势,且各区域间碳排放强度的绝对差异逐渐缩小。(2)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显著为负,且该影响效应存在持续性。(3)重点生态功能区可以通过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降低碳排放强度。(4)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对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碳排放强度均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周升强 孙鹏飞 赵凯 王峰 左向东
本研究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区域,基于4乡镇16村221户养殖户的调研数据,从工程的自身特性、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工程的可持续性5个方面共选取18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R型聚类分析及变异系数法,评价了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1)工程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得分为0.627,表明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的效果较好;2)工程实施效果的分项评价结果呈现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性>自身特性的特征,表明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但工程的可持续性仍处于较低水平,养殖户对工程的自身特性评价较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潇 李国平
持续数年且金额巨大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并没有实现区内生态环境质量的显著提高。生态补偿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实质是不完全契约的"敲竹杠"行为,要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就必须解决"敲竹杠"问题的不完全契约范式。研究表明:针对不完全契约"敲竹杠"问题的产权理论方法适用于生态补偿制度的"敲竹杠"问题,其最优产权治理结构应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实质执行者拥有生态资源的使用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梁 张光强 霍学喜
文章采用分析居民生计状况的标准化工具方法——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对陕西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政策、居民的生计资本和可持续生计能力进行了分析。在对可持续生计模型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理论分析了生计资本、生态补偿政策对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影响并提出假设,采用因子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个基础变量的权重,得到居民的生计资本、面临的生态补偿政策以及可持续生计能力数值,并实证研究生计资本和生态补偿政策对居民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居民可持续生计能力影响最大,生态补偿政策对可持续生计能力具有显著直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婷 王奕淇 李国平
将能值生态足迹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结合,构建能值生态足迹和生态补偿理论模型,并以陕南三市为例,对2011—2017年陕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标准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11—2017年,汉中、安康和商洛三个地区供给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递增趋势,增长幅度分别为7.72%、8.32%和8.19%,说明陕南三市为保护与建设当地生态环境不断做出努力,使当地所供给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逐年递增;根据测得的能值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发现陕南三市处于生态盈余的状态,说明这三个地区的生态系统所供给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扣除自身消费后,还能向社会提供剩余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陕南三市应获得生态补偿;汉中、安康、商洛应获得的补偿标准分别由2011年的11.22亿元、5.67亿元、2.97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6.04亿元、11.24亿元、5.94亿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婷 王奕淇 李国平
将能值生态足迹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结合,构建能值生态足迹和生态补偿理论模型,并以陕南三市为例,对2011—2017年陕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标准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11—2017年,汉中、安康和商洛三个地区供给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递增趋势,增长幅度分别为7.72%、8.32%和8.19%,说明陕南三市为保护与建设当地生态环境不断做出努力,使当地所供给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逐年递增;根据测得的能值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发现陕南三市处于生态盈余的状态,说明这三个地区的生态系统所供给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扣除自身消费后,还能向社会提供剩余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陕南三市应获得生态补偿;汉中、安康、商洛应获得的补偿标准分别由2011年的11.22亿元、5.67亿元、2.97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6.04亿元、11.24亿元、5.94亿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奕淇 李国平 延步青
在对可持续生计的理论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熵值法和极差标准化法相结合,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进行标准化,得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居民生计资本、生态补偿政策以及可持续生计能力的量化值,并利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五种生计资本对居民的可持续生计具有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的排序为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生态补偿政策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居民可持续生计能力也具有正向影响,说明生态补偿政策有利于改善当地收入状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最后,生态补偿政策还可通过与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的交互作用,促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居民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奕淇 李国平 延步青
在对可持续生计的理论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熵值法和极差标准化法相结合,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进行标准化,得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居民生计资本、生态补偿政策以及可持续生计能力的量化值,并利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五种生计资本对居民的可持续生计具有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的排序为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生态补偿政策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居民可持续生计能力也具有正向影响,说明生态补偿政策有利于改善当地收入状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最后,生态补偿政策还可通过与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的交互作用,促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居民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