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07)
2023(13935)
2022(12275)
2021(11528)
2020(9612)
2019(22467)
2018(22327)
2017(43251)
2016(23287)
2015(26142)
2014(25897)
2013(25221)
2012(22932)
2011(20326)
2010(19817)
2009(17541)
2008(16423)
2007(13756)
2006(11554)
2005(9397)
作者
(63572)
(52986)
(52460)
(49986)
(33789)
(25559)
(23930)
(20901)
(20155)
(18503)
(18284)
(17612)
(16635)
(16475)
(16274)
(15929)
(15807)
(15736)
(15163)
(15040)
(12917)
(12702)
(12655)
(12132)
(11769)
(11695)
(11509)
(11486)
(10607)
(10450)
学科
(89502)
经济(89413)
管理(64233)
(60590)
(49982)
企业(49982)
方法(44099)
数学(38981)
数学方法(38438)
(24985)
(22057)
中国(21492)
地方(20873)
业经(19942)
(19307)
农业(17008)
(15044)
贸易(15036)
理论(14872)
(14545)
环境(14474)
技术(14223)
(14214)
财务(14143)
(14119)
财务管理(14114)
(13881)
企业财务(13283)
(12238)
(11286)
机构
大学(312333)
学院(311878)
管理(128042)
(119204)
经济(116580)
理学(112908)
理学院(111648)
管理学(109458)
管理学院(108904)
研究(98741)
中国(71747)
(65255)
科学(63779)
(52317)
(49260)
业大(48541)
(47395)
中心(46233)
研究所(43930)
财经(43271)
(43216)
(42547)
师范(42146)
北京(40185)
(39532)
农业(38525)
(37018)
(35625)
经济学(35233)
师范大学(34345)
基金
项目(229876)
科学(181263)
基金(167265)
研究(167145)
(145601)
国家(144423)
科学基金(125489)
社会(104212)
社会科(98653)
社会科学(98627)
基金项目(90464)
(89820)
自然(83657)
自然科(81713)
自然科学(81696)
自然科学基金(80190)
教育(77019)
(75763)
编号(68658)
资助(67897)
成果(53299)
重点(50998)
(50099)
(48550)
(47876)
课题(46118)
创新(44642)
科研(44493)
大学(43061)
教育部(43054)
期刊
(121611)
经济(121611)
研究(85292)
中国(52776)
学报(49577)
科学(45989)
管理(44127)
(43706)
(39135)
大学(37915)
学学(35644)
教育(34364)
农业(30773)
技术(28556)
(21401)
金融(21401)
业经(21161)
财经(19421)
经济研究(18872)
图书(17448)
(16478)
问题(16243)
资源(15894)
(15712)
科技(15545)
理论(14796)
(14747)
技术经济(14380)
实践(13837)
(13837)
共检索到429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超  吴良林  杨妮  蓝春柳  邓树林  
论文采用基于DEM的起伏地形下实照时数计算模型,以广西巴马县为例,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研究区域实照时数的时空分布进行模拟和结果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实照时数模拟值和气象站实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定系数高达0.996。并探讨喀斯特地区实照时数的时空分布特点,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实照时数的变化情况,讨论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和地表粗糙度等地形因子对实照时数空间分布的影响。该方法可为喀斯特地区提供重要的气候基础数据,对喀斯特地区小气候和农业气象资源分布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严志强  黄秋燕  
运用1988年、1999年的TM影像与1996年广西大化县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三个时段城镇用地空间数据,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1988-1999年来大化县城镇用地的空间扩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8-1999年间,大化县城镇用地扩展明显。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81%以上来自耕地、林地和草地,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以交通主轴线状城镇扩展模式为主。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行政因素、交通条件改善、人口增加与水电、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利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筱筠  兰智妮  
近年来,由于旅游开发不当导致的致贫现象时有发生,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巴马县)旅游开发脱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文研究以巴马瑶族自治县为对象分析"旅游减贫"与"旅游致贫"之间的冲突。通过实地走访巴马贫困村了解贫困居民生活状况,提出构建利益协调机制、提高贫困居民素质、强化旅游地社区功能的针对性策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才宝  
随着当代经济的发展与物质的繁荣,人们对身心和谐的追求逐渐显著,欣赏自然,回归自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长寿乡作为延益生命奇迹的地方,吸引了大量"候鸟人"的迁徙,伴随着这种"迁徙"浪潮的不断高涨与当地居民的非理性的狂热,打破了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因此,从生态伦理学视阈下研究长寿乡居民长寿的秘诀以及"候鸟人"的"迁徙"造成当地的生态伦理的困境,并针对这一困境提出一些参考性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俐俐  胡宝清  严志强  廖赤眉  覃开贤  
从土地利用转移类型、空间格局变化定量分析、动态变化预测模型等方面分析近20年都安土地利用变化,进而对其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都安各乡(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恶化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裸岩地扩展与收缩,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区域差异有很大相关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宝清,王世杰,李玲,覃开贤  
喀斯特石漠化问题是存在于喀斯特区的一种重要的地质-生态灾害。石漠化灾害的预警分析包括设计警标、明确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和预报警度等;而石漠化灾害风险评估是在喀斯特石漠化预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灾害危险性评价,结合易损性分析,进行期望损失评估,目的就在于评估和监测石漠化的演变状态与引起的不良环境效应。要构建一个具有操作意义的石漠化灾害预警与风险评估模型库系统,首先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喀斯特石漠化灾害预警与风险评估概念化模型,据此来辩识石漠化的发育度,诊断潜势度,预警危险度,核算易损度和评估危害度。本文在于揭示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系统的演变过程及其引起的石漠化灾害系统的成因机理与致灾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喀斯特生态安全预警和石漠化灾害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利用GIS技术与空间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建立石漠化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预警和灾害防治评估与不同类型石漠化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联芳  杨春华  孔祥丽  罗俊  
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到集约型转变的重要保证;以桂西北环江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查阅,在分析土地资源个性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现阶段西南喀斯特移民区土地资源整理的主要可行模式;并从体制、机制和法制上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土地安全的主要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明阳  王克林  陈洪松  
以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和DEM高程,通过RS软件ERDAS IMAGINE和GIS软件ARCGIS,对喀斯特区域广西环江县1986年1、995年和2000年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空间分布和随高程分异两个方面的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区域广西环江县由于生态环境移民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在1986年~1995年~2000年间水土流失总体趋势是有先好转后加剧,水土流失形势严峻,中度、强度、极强和剧烈水土流失面积在1986年~1995年间分别减少了116.59 km29、2.06 km2、11.91 km2和0.74 km2,而在1995年~2000年间分别增加了119.53km...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业翠  方玉东  刘彦随  
根据贫困的基本内涵,参考国务院扶贫办确定贫困村的方法,以及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国务院扶贫办测度贫困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由资源、经济、人口、社会4个指标类、42项具体指标,综合评价广西喀斯特地区49个贫困县市贫困化程度和地域分异规律。结果表明,广西喀斯特山区49个贫困县贫困程度差异较大,各县贫困化程度整体上呈现南北、东西差异;贫困度分布基本与岩溶地貌组合形态相一致,呈现出石山环境区→准石山环境区→全石山环境区递增的规律;贫困度分布与区位相关性大,城镇交通对贫困度辐射带动作用较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贺斐  沈先明  袁建龙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喀斯特丘陵山区的特殊地貌区,其石漠化、水土流失等区情,决定了保护耕地资源动态平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西目前初步探索建立了一套涵盖耕作层土壤剥离、存储、管理、交易、使用等全过程的工作机制及技术标准。广西的实践探索喀斯特地貌的分布面积占广西总面积的29.9%,主要分布于桂中、桂西北、桂西南和桂东北。由于喀斯特作用的结果,造成地表坎坷嶙峋、土地瘠薄,土壤较少、土层薄、多为红、黄、灰壤;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媛  吴长勇  徐筑燕  乌日汗  
采用碳足迹方法对贵州2000~2011年化石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能源消费碳足迹从2000年的0.13 hm2/cap上升到2011年的0.31 hm2/cap,年均增长率为11.56%。消费碳足迹构成以煤炭为主。碳足迹产值由2000年的2.20×104 CNY/hm2增加至2011年的5.38×104 CNY/hm2,年均增长率为12.02%。碳足迹生态压力也从从2000年的0.49增加到2011年的1.08,2011年为2000年的2.22倍。这揭示发展低碳经济的任务还很艰巨。文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减少能源消费足迹、缓解...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婧  陈彬  齐静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农村地区是能源集约消耗的薄弱区域,其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一直受到制约。沼气工程作为一种清洁用能方式,在优化用能结构、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自然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转型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本文选择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这一沼气工程建设全国示范县为案例,针对户用8m3沼气池,对施工建设、运营维护和消费利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足迹、减排效益、经济收益和生态价值方面进行核算和评价。结果表明在沼气池的建设与正常使用年限内,该县农户通过替代燃煤、柴薪和秸秆等共可减排CO2约1.24×106t。从户用沼气池建设及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价值的来看,仅通过节约炊事燃料...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颜茵  
喀斯特地型往往与贫困落后相联系,本文立足喀斯特山区基本情况的分析,对喀斯特山区脱贫道路的选择进行研究,为解决喀斯特山区贫困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些许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成  刘丛强  宋照亮  刘占民  郑厚义  
该文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山区植物和土壤C、N、S含量特征、垂直变化特征以及植物与土壤C、N、S之间、植物-土壤间C、N、S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该区植物C、N、S平均含量分别为45.13%、2.02%、0.61%,C、N含量在正常范围内,但S含量明显高于我国其他地区;不同植物种C、N、S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土壤上植物C、N、S含量差异不显著;石灰土C、N、S含量均高于黄壤C、N、S含量,但两者的C、N、S含量差异未达到显著程度;植物C、N、S随海拔的变化不明显,而土壤C、N、S均明显地随着海拔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表明:植物C、N、S之间、垂直变化上植物与土壤之间C、N、S的相关关系基本不显著,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范婷  潘洪义  崔绿叶  朱晚秋  
耕地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土地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凯里市2003年和2013年的遥感影像,基于Erdas和Arc GIS平台,经过图像分类、数字化以及空间数据叠加分析与统计,研究耕地损失在高程和坡度影响下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凯里市海拔普遍较高,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主要发生在7001000 m高程范围内;而地形约束使其土地利用方式在5°25°的坡度范围内变化最大;2总体上耕地损失量占对应高程范围总面积的比例随着高程增加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3随着坡度增加耕地损失量呈现出先急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