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0)
- 2023(7541)
- 2022(6502)
- 2021(6175)
- 2020(5195)
- 2019(12192)
- 2018(11978)
- 2017(23320)
- 2016(12277)
- 2015(13602)
- 2014(13272)
- 2013(12735)
- 2012(11475)
- 2011(9959)
- 2010(9374)
- 2009(8181)
- 2008(7354)
- 2007(5960)
- 2006(4715)
- 2005(3569)
- 学科
- 济(50560)
- 经济(50518)
- 管理(33784)
- 业(32661)
- 方法(27990)
- 企(26645)
- 企业(26645)
- 数学(25746)
- 数学方法(25381)
- 农(13384)
- 财(12235)
- 地方(10524)
- 中国(10479)
- 业经(9903)
- 农业(9137)
- 学(8714)
- 环境(8291)
- 务(8223)
- 财务(8189)
- 财务管理(8169)
- 企业财务(7789)
- 技术(7724)
- 贸(7647)
- 贸易(7646)
- 易(7410)
- 和(7119)
- 土地(6734)
- 制(6650)
- 划(6482)
- 理论(6440)
- 机构
- 学院(160085)
- 大学(159143)
- 管理(69079)
- 济(65166)
- 经济(64040)
- 理学(61169)
- 理学院(60580)
- 管理学(59497)
- 管理学院(59209)
- 研究(47992)
- 中国(35410)
- 京(32470)
- 科学(30543)
- 财(27321)
- 农(27137)
- 业大(26774)
- 中心(24596)
- 财经(23227)
- 所(21850)
- 江(21812)
- 农业(21466)
- 经(21465)
- 研究所(20486)
- 经济学(20028)
- 范(19739)
- 师范(19538)
- 北京(19125)
- 经济管理(18892)
- 经济学院(18370)
- 院(18262)
- 基金
- 项目(124769)
- 科学(99743)
- 基金(92628)
- 研究(88499)
- 家(81399)
- 国家(80786)
- 科学基金(70862)
- 社会(57686)
- 社会科(54852)
- 社会科学(54836)
- 基金项目(50365)
- 省(48528)
- 自然(47572)
- 自然科(46497)
- 自然科学(46483)
- 自然科学基金(45605)
- 划(41693)
- 教育(40896)
- 资助(36956)
- 编号(34699)
- 重点(28134)
- 部(28087)
- 发(26629)
- 创(26574)
- 创新(24944)
- 成果(24737)
- 科研(24726)
- 国家社会(24346)
- 教育部(24136)
- 人文(23728)
共检索到209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海娣 王丽 马友华 王静
[目的]为查清合肥市耕地质量状况。[方法]利用GIS技术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CLRMIS)等软件,从耕地的立地条件、剖面组成、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管理4个方面选取14个评价因子,采用特尔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和隶属函数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合肥市耕地地力分五个等级,一,二,三,四,五等地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14.85%,31.47%,35.00%,10.24%和8.43%。[结论]一,二等地主要分布在巢湖市、庐江县和肥西县,主要是水田,地貌类型以平原、平畈冲田和台地为主,少数地区存在黏磐层障碍层,灌溉排涝能力较强;三,四,五等地主要分布在肥东县和长丰县,地形部位主要是中坡地、平畈冲田、陡坡地和塝田,耕层质地主要是重壤和中壤,障碍层类型为黏磐层和砂砾层,灌溉排涝能力较低,土壤养分含量与一,二等地相比有所下降;合肥市耕地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巢湖市的有机质平均含量最高,肥西县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最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俊 杨子凡 孙成胜
对于省市高级决策者而言,更加注重更大区域内的耕地质量分布情况,从而迅速、客观地做出符合区域内的决策部署。张掖市是甘肃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全国蔬菜基地之一,全国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全国绿洲农业基地和旱作农业基地。辖一区五县,因耕地灌溉条件优越,属于典型的绿洲农业和生态农业区。全市境内各县区土壤类型差异小,耕地利用现状类型类同,土壤管理等相似,开展市级耕地地力评价比县级更有区分性、必要性和全局性。该文以张掖市12 232个耕地资源管理单元为评价单元,选取海拔、灌溉保证率、质地、p H、有效磷、有机质、质地构型和有效土层厚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和隶属函数模型,应...
关键词:
GIS 市级耕地地力评价 张掖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勤才 马友华 杨生华 李小刚 王静
为了解芜湖市耕地地力状况,以及为市级决策者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在GIS和省级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评价等数学方法建立芜湖市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根据综合地力指数曲线斜率的突变点结合专家经验,将芜湖市耕地划分成5个等级,其中一等地占总耕地面积的14.76%,二等地占27.96%,三等地占35.62%,四等地占13.98%,五等地占7.68%。对每个等级从评价因子层次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利用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毛雪 孟源思 张东红 王静 马友华
[目的]为了整体掌握皖江流域耕地地力水平、特征和土壤肥力状况等,充分利用耕地资源,提升皖江流域的耕地质量。[方法]文章基于农业部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分别构建了皖江流域平原区和皖江流域山地丘陵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现在较为成熟的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评价等方法相结合,开展皖江流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皖江流域平原区耕地划分为9个等级, 1~9等地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8.7%,18.4%,22.5%,22.7%,13.5%,17.2%,2.8%,2.9%和1.3%,其中2等地、3等地以及4等地分布区域较广,所占面积较大;皖江流域山地丘陵区耕地划分为9个等级, 1~9等地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2.2%,8.6%,14.2%,26.0%,21.3%,10.6%,9.0%,5.0%和3.2%,该区域主要有3等地、4等地、5等地分布。[结论]该评价结果对皖江流域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立忠 郭世乾 张保田
应用GIS技术,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等现代统计分析技术,在耕地地力调查的基础上,从土壤立地条件、土壤理化性状、剖面构型、气候、土壤管理等5个方面选取14项指标,对麦积区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其影响该区耕地地力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麦积区耕地地力等级可分为5等,1~5等地,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2.74%、9.18%、56.84%、30.45%、1.40%,其分别对应国家6~10等地;通过层次分析组合权重分析,灌溉能力、年降水量、有效磷、坡向、有机质为影响该区耕地地力最重要的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生 黄庆丰 章裕超 李莹莹
为对合肥市中心城区(二环内)绿地进行可达性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可达性的概念与原理,建立城市绿地可达性模型,采用费用加权距离方法,结果表明:1)绿地破碎化较为严重,但绿地可达性总体较好;2)绿地可达性的空间格局仍存在不均衡;3)一环内外绿地可达性存在明显差异;4)城市绿地可达性分析是衡量城市绿地服务功能社会公平性的有力手段,充分体现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城市绿地可达性分析结果能有效地评价城市绿地格局和服务功能,可为合理调整与设计城市绿地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生 李莹莹 张前进
以定量评价为出发点以及以RS和G1S为技术支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Delphi)的评价方法,确定生态、游憩和防灾避险等3个主要评价功能因子以及12个评价指标因子,构建整体性、分层次的综合评价体系,并提出相关指标值的获取及评价的方法,同时对合肥市公园绿地功能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合肥市公园绿地功能综合评价值为0.743 0,处于Ⅱ级中游水平,表明合肥市公园绿地规模适当、指标较先进、结构较合理,综合功能效应良好,但也存在功能发挥不平衡现象,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功能评价 AHP GIS 合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增团 郭世乾
应用GIS技术,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等现代统计分析技术,以甘肃省肃州区为例,对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其影响该区域耕地地力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影响该区域耕地生产潜力主要指标顺序依次为:剖面构型>障碍层位置>质地构型>灌溉保证率>土体含盐量>有机质>有效土层厚度>海拔高度>障碍层厚度>有效磷>灌溉模数>土壤侵蚀程度>速效钾。肃州区耕地地力等级可分为四等,一、二、三等地占的比例较大,分别为36.1%、37.2%和21.6%,占总耕地的94.9%,四等地占的比例较小,为5.1%。与国家耕地地力等级对比,肃州区一至四等地,分别对应国家三至六等地,因此,该区域耕地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钟德卫 张连英 邓长香 康祝科 姚良润 田晓曦 陈乾昭
为掌握金沙江流域耕地地力基本情况,科学指导农业生产,以云南省绥江县为例进行耕地地力评价研究。文章采用GIS技术,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及行政区划图叠置划分法确定评价单元,选取土壤管理、立地条件、剖面与耕层理化性状等16个评价因子,采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指标隶属度,借助层次分析法对评价单元的指标隶属度进行加权求和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运用累积曲线法将绥江县耕地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1级耕地630.69hm~2、2级耕地477.14hm~2、3级耕地2 092.64hm2、4级耕地1 594.71hm~2、5级耕地3 231.31hm~2、6级耕地2 315.04hm~2,分别占总面积1.034...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杨 张军连 李林 韩岳岐 李文娟
在我国城市产业用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土地闲置、浪费和低效利用等现象。实施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可以为城市产业用地优化配置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城市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城市土地空间布局和利用强度角度出发,以同心圆理论、多中心理论等区位理论为支撑,采用定性和定量化方法结合,以科学、便捷、高效为原则,系统地提出宗地层次上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标准以及评价模型,并对合肥市商服业用地、重工业用地和轻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适当提出了一些用地建议。评价结果表明:①在所有评价的宗地中,有62.46%的宗地达到集约,总体集约水平较低;②在三类用地中,达到集约的宗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俊 杨子凡
[目的]根据高台县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和不同地力等级统计结果,分析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并为高台县耕地地力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提出建议对策。[方法]把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和行政区划图叠加求交,得到3.309 3万个评价单元。利用特尔斐法选取耕层盐化、质地构型、有机质、质地、有效磷、耕层厚度、海拔、CEC(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下同)、速效钾和坡度作为高台县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和隶属函数模型,由专家打分取平均值给出各层次权重和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再使用GIS软件根据公式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IFI值。[结果]IFI值>0.850 5的划为一等地,IFI值在0.850 5~0.720 0的划为二等地,IFI值在0.720 0~0.662 6的划为三等地,IFI值在0.662 6~0.630 0的划为四等地,IFI值
关键词:
耕地 土壤肥力 评价 提升 高台县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露璐
为了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将计算机智能技术与农业技术相结合,提出基于改进的SVM算法建立标准农田地力等级的评价模型,在评价模型中利用频繁闭集挖掘算法获取特征向量集合,再利用SVM算法建立耕地地力评价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并且与传统的评价模型相比,该模型对非线性特征值评价评价中精确度更高。
关键词:
耕地地力 支持向量机 评价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红晓 张红方
对耕地地力科学合理地定量评价,了解其空间分布格局,是实现耕地差异化保护、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文章以耕地地块为评价单元,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及综合指数法,对沁阳市耕地地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了耕地地力空间地域分布特征与规律。根据地力评价结果,结合沁阳市实际,划定了具体耕地利用类型分区。研究结果表明:沁阳市一、二、三级地力耕地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之和为76.7%,而地力较低的四等地、五等地合计占23.3%,说明耕地地力在整体上处于中上等水平,但仍有较多中低产田需要开展地力培育。耕地地力较高的一级地、二级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沁阳市南部,而较低的四级和五级地则分布在市域东北部。结合实际,将耕地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路振华 张军连 李宪文 汪秀莲 白晓飞 张嘉
以产业用地综合数据库为基础,通过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构建,实现基于区域的城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根据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在传统强度评价的基础上,新增规模、结构和布局评价,并构建三级收敛评价指标体系;以全国综合功能型城市为样本,构建了能适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评价标准;引入相对权重模型,通过隶属函数计算构建评价模型。以合肥市为样本,开展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显示:(1)禁止发展产业用地面积偏大是总体集约度偏低的最主要因素;(2)距离聚集度也是限制性因子之一;(3)规模合意度与强度合意度评价结果适中。
关键词:
城市 产业用地 集约利用评价 合肥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素 谭术魁 田翰林
土地整理是现阶段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是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其可持续性发展正是化解土地利用、耕地减少和人地矛盾等问题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建立土地整理可持续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入手,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并运用TOPSIS法分析了2000-2012年合肥市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性,得出合肥市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总体上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发展性较弱,近年来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初见成效,为合肥市新一轮土地整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可持续发展 评价 合肥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