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3)
2023(12011)
2022(10253)
2021(9419)
2020(8129)
2019(19028)
2018(18885)
2017(36477)
2016(19765)
2015(22070)
2014(22245)
2013(21902)
2012(20170)
2011(17992)
2010(17657)
2009(16237)
2008(15931)
2007(14204)
2006(11733)
2005(10175)
作者
(57581)
(48717)
(48344)
(46018)
(30556)
(23711)
(22255)
(19179)
(18208)
(17256)
(16482)
(16427)
(15278)
(15209)
(15085)
(15013)
(14902)
(14374)
(13966)
(13860)
(12070)
(11765)
(11718)
(11037)
(10937)
(10880)
(10753)
(10648)
(9972)
(9858)
学科
(81516)
经济(81434)
管理(56800)
(55031)
(45374)
企业(45374)
方法(43406)
数学(39006)
数学方法(38492)
(21857)
(21187)
中国(18736)
(18010)
业经(16019)
地方(15168)
(14698)
财务(14648)
财务管理(14613)
(14379)
贸易(14378)
农业(14061)
(13958)
企业财务(13920)
环境(13914)
(13543)
技术(12653)
(12599)
理论(12093)
(11640)
银行(11609)
机构
学院(281498)
大学(281417)
(113071)
管理(111399)
经济(110741)
理学(97369)
理学院(96334)
管理学(94497)
管理学院(93989)
研究(90732)
中国(66885)
科学(58857)
(57959)
(52037)
(50321)
业大(46855)
(45893)
中心(43692)
研究所(42369)
农业(41542)
财经(41350)
(40592)
(37637)
北京(35326)
(35299)
师范(34880)
经济学(34817)
(32884)
(32226)
经济学院(31752)
基金
项目(199522)
科学(156669)
基金(145752)
研究(139533)
(129004)
国家(127997)
科学基金(109555)
社会(88371)
社会科(83907)
社会科学(83879)
(78925)
基金项目(77841)
自然(73649)
自然科(71965)
自然科学(71939)
自然科学基金(70638)
(66772)
教育(64719)
资助(59901)
编号(55000)
重点(45463)
(44194)
成果(42872)
(42340)
(41529)
科研(39503)
创新(38964)
计划(38464)
课题(37746)
教育部(37360)
期刊
(112094)
经济(112094)
研究(71720)
学报(48717)
中国(48200)
(45163)
科学(43439)
(40564)
管理(37348)
大学(36240)
学学(34577)
农业(30760)
技术(25776)
教育(24248)
(21430)
金融(21430)
财经(19919)
业经(18668)
经济研究(18044)
(17166)
(17063)
统计(15411)
问题(15293)
(14695)
技术经济(14630)
(14100)
资源(13660)
科技(13258)
决策(12772)
理论(12591)
共检索到386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生  黄庆丰  章裕超  李莹莹  
为对合肥市中心城区(二环内)绿地进行可达性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可达性的概念与原理,建立城市绿地可达性模型,采用费用加权距离方法,结果表明:1)绿地破碎化较为严重,但绿地可达性总体较好;2)绿地可达性的空间格局仍存在不均衡;3)一环内外绿地可达性存在明显差异;4)城市绿地可达性分析是衡量城市绿地服务功能社会公平性的有力手段,充分体现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城市绿地可达性分析结果能有效地评价城市绿地格局和服务功能,可为合理调整与设计城市绿地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生  李莹莹  张前进  
以定量评价为出发点以及以RS和G1S为技术支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Delphi)的评价方法,确定生态、游憩和防灾避险等3个主要评价功能因子以及12个评价指标因子,构建整体性、分层次的综合评价体系,并提出相关指标值的获取及评价的方法,同时对合肥市公园绿地功能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合肥市公园绿地功能综合评价值为0.743 0,处于Ⅱ级中游水平,表明合肥市公园绿地规模适当、指标较先进、结构较合理,综合功能效应良好,但也存在功能发挥不平衡现象,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子琳  李志刚  程晗蓓  
城市公园绿地(UPGS)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UPGS可达性可促进城市宜居、提高居民福祉。进入新时代,在建设“生态文明”和“人民城市”的背景下,关注中国大城市UPGS可达性的公平性问题意义重大。论文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从供给、需求2个方面综合测度可达性,从局部、整体角度评估了UPGS可达性的空间特征,并进一步探究了可达性与居民社会经济条件之间的关系,以此探讨社会公平性。研究发现:(1)区域型、全市型和综合型UPGS可达性空间分布优于社区型UPGS可达性空间分布;(2) UPGS的总体可达性在中心城区呈现“核心—边缘”逐渐递减的空间形态,UPGS数量多、密度大的区域的社区具有更高的可达性水平;(3) UPGS可达性与居民社会经济条件之间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房价较高的社区,居民的UPGS可达性也较高,UPGS可达性反映的社会不平等现象明显。建议未来应重视更加精细化的UPGS布局优化和调控,不同区域和社会群体需求采取选择性策略,落实精准施策。论文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应用大数据和新技术优化指标数据源,采用UPGS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游憩设施和安全条件等指标精细化测度公园品质,并考虑了多种交通模式、实时路况以及不同年龄群体的选择偏好等因素,综合测度可达性,创新了研究方法;从城市经济结构视角出发,从房价入手探讨UPGS的公平性问题,拓展了已有分析框架,为中国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布局和空间资源配置提供了支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基伟  方世明  刘春燕  
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和结构会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生态格局,对城市规划建设至关重要。因此,评价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武汉市七个中心城区为例,采用含有距离衰减系数的重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G2SFCA),探讨居住区尺度下不同等级公园绿地的空间公平性。结果表明:(1)距离因素会改变公园绿地的空间公平性,并且不同等级公园绿地的空间公平性变化存在差异;(2)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评价结果并不理想,"严重不公平"级别所占面积比重始终比较大;(3)区域性公园绿地的空间公平性要优于全市性公园绿地的空间公平性;(4)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特征,空间公平性的区域差异较大。街道人口数量、公园绿地数量、公园绿地的服务能力是造成其空间公平性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结合人口需求科学地规划公园绿地的数量和等级,以实现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基伟  方世明  刘春燕  
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和结构会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生态格局,对城市规划建设至关重要。因此,评价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武汉市七个中心城区为例,采用含有距离衰减系数的重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G2SFCA),探讨居住区尺度下不同等级公园绿地的空间公平性。结果表明:(1)距离因素会改变公园绿地的空间公平性,并且不同等级公园绿地的空间公平性变化存在差异;(2)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评价结果并不理想,"严重不公平"级别所占面积比重始终比较大;(3)区域性公园绿地的空间公平性要优于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桑丽杰  舒永钢  祝炜平  苏飞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最小距离法和基于路网的行进成本分析法,对不同尺度的杭州城市休闲绿地空间可达性进行定量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杭州城市休闲绿地的平均可达时间为3.8 min,92.11%的居民可在10 min内到达一处休闲绿地;可达性最差(可达时间30~50 min)的居民区分布在主城区的边缘地带。②风景区类休闲绿地的可达时间为20.33 min,可达性最好的是西湖风景区绿地和西溪湿地风景区绿地。③各乡镇街道到风景区绿地的可达性呈现出以西湖为中心的不严格的圈层结构,距离西湖风景区越远,可达性越差。最后探讨了杭州城市休闲绿地可达性的差异,以期为城市休闲绿地研究提供新思路,为杭州城市休闲绿地的空间格局优化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海娣  王丽  马友华  王静  
[目的]为查清合肥市耕地质量状况。[方法]利用GIS技术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CLRMIS)等软件,从耕地的立地条件、剖面组成、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管理4个方面选取14个评价因子,采用特尔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和隶属函数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合肥市耕地地力分五个等级,一,二,三,四,五等地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14.85%,31.47%,35.00%,10.24%和8.43%。[结论]一,二等地主要分布在巢湖市、庐江县和肥西县,主要是水田,地貌类型以平原、平畈冲田和台地为主,少数地区存在黏磐层障碍层,灌溉排涝能力较强;三,四,五等地主要分布在肥东县和长丰县,地形部位主要是中坡地、平畈冲田、陡坡地和塝田,耕层质地主要是重壤和中壤,障碍层类型为黏磐层和砂砾层,灌溉排涝能力较低,土壤养分含量与一,二等地相比有所下降;合肥市耕地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巢湖市的有机质平均含量最高,肥西县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最高。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津   游巍斌   何东进   胡喜生  
【目的】探讨公园绿地的供需关系以及布局合理性,为福州市公园绿地的布局优化以及建设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福州市中心城区为例,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通过可达性量化公园绿地的供给,结合各群体需求,分析不同群体视角下公园绿地供给和需求空间关系与布局公平性特征。【结果】(1)福州中心城区约51.0%的乡镇街道可达性好,可达性的整体布局从二环内向四周呈现低可达性—高可达性—低可达性的空间格局。(2)供给不足表现为较不公平的街道数量最多,占比为46.4%,供给匮乏呈现很不公平的乡镇街道占比为1.5%,47.9%乡镇街道的公园绿地供给达不到各群体的需求量。(3)女性的公平绩效指数略低于研究区内常住人口的平均水平;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总体公平绩效指数则高于平均水平,但各行政单元内公平指数浮动较大。【结论】供给不足表现为较不公平的街道数量最多,说明整体上公园绿地对各类群体的供给并不充足,大部分街道的公园绿地达不到群体的需求量,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全区域公平性。在未来的规划中,供给不足与供给匮乏的区域应作为需要重点关注和改善优化的对象,以实现公园使用的全区域公平。图6表1参4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杰  张浪  季益文  张青萍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特征及布局结构遵循规律性机制进行演替。基于上海市1983年、1994年和2002年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背景、政策推进及建设成效等,结合形态维模型和聚集维模型,对中心城区绿地进化的多维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规划引导是影响城市绿地时空进化的关键因素,且具有系统性、阶段性及动态性特征;(2)在发展阶段上,上海市的绿地建设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和质量跃升阶段,趋于"量"到"质"的优化;(3)在绿地空间形态结构上,自组织及演化未达到最优化状态,但形态维数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降低,绿地空间形态整体趋于整合,系统性增强;(4)在绿地分布格局上,聚集维数先增强后减弱,绿地斑块由分散、割裂状态趋向环廊结合、通达性较好的网络系统结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大鹏  马斌  王悦  
绿地公园服务的均衡性是对绿地公园服务可持续性的表征,对城市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有着重要影响。研究以包头市2016年的绿地公园、交通网络以及建设用地面积为基础,借助传统累积耗费距离算法(Z法)和包含阻力系数的引力累积耗费距离算法(Z_s法)测算绿地公园的可达性阻力和服务范围,统计分析了不同可达性阻力下的建设用地面积,基于此,测算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下研究区内绿地公园服务的均衡性,其结果可为城市绿地公园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冬梅  陈晓键  冯嘉  刘淑虎  
文章在解析吴忠市中心城区空间扩展的基础上,分析居民现状出行特征及城市空间扩展背景下迁居及单位搬迁对居民出行可达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尽管城市空间扩展看似失控,但大部分居民的出行可达性依然在可控范围。文章从城市化模式、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开发时序及规划政策干预等方面分析产生这一研究结果的原因,并指出在未来城市发展中,滨河新区由外延扩展转向内涵优化发展是抑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和优化交通可达性的重要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岳邦佳  林爱文  孙铖  
城市公园绿地为购物娱乐设施消费能力较低的低收入者提供休息、交往、游乐的免费活动场所,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武汉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计算研究区内低收入者基于步行、自行车、公交三种交通方式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洛伦兹曲线和区位熵的方法,分析公园绿地分布和低收入人口的相关性和空间匹配程度及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三种交通方式下研究区内街道的公园可达性差异较大,呈现出低收入群体内部两极分化的特征;(2)公园绿地可达性与低收入人口分布呈现较弱的负相关关系,在公园绿地规划布局选址时没有把低收入人口的出行便捷程度考虑在内;(3)基于公交交通方式下研究区内公园绿地分布和低收入人口分布呈现出空间匹配的格局,而中心城区低收入人口集聚的街道基于步行方式公园可达性较差,需要在这些区域增加规划公园绿地及其之间的绿色廊道来实现区域公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岳邦佳  林爱文  孙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欣然  岳邦佳  林爱文  陈飞燕  
以武汉市中心城区403个住宅小区均价为样本,基于"轨道-公交-慢行"交通路网和住宅价格特征数据构建地理空间数据库,针对公共服务设施不同的使用人群,采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并构建特征价格模型来定量分析可达性对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教育、商业、公园、医疗设施的区位特征已被购房者所识别,其中,具有良好可达性的学校、商场、公园对房价起拉动作用,三甲医院对房价有负向影响。对房价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学校、商场、公园和医院,而养老设施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柏蒗  胡志明  吴健平  钱杰  胡春凌  谈文琦  过仲阳  
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服务功能是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评价其社会服务功能需同时考虑服务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为科学合理的定量分析城市公园绿地的部分社会服务功能,建立了一套评价体系,包括公园绿地服务范围覆盖率、公园绿地服务重叠度和单位面积公园绿地服务人口数等3项指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介绍了3项指标的定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计算流程,并对上海市中心城区主要公园绿地对于居住区的社会服务功能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2009年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主要公园绿地对于居住区的服务范围覆盖率已超过80%,服务重叠度平均值为2.21,单位面积公园绿地服务人口数的平均值为1.17人/m2。3项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