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63)
2023(9812)
2022(8330)
2021(7842)
2020(6638)
2019(15171)
2018(14852)
2017(28901)
2016(15368)
2015(16821)
2014(16540)
2013(16087)
2012(14389)
2011(12628)
2010(12146)
2009(10670)
2008(9984)
2007(8203)
2006(6755)
2005(5466)
作者
(41776)
(35123)
(34779)
(33313)
(22232)
(17214)
(15825)
(13907)
(13437)
(12363)
(12100)
(12007)
(11182)
(10766)
(10747)
(10660)
(10431)
(10183)
(10044)
(10012)
(8610)
(8390)
(8346)
(8099)
(7872)
(7861)
(7650)
(7470)
(7086)
(7051)
学科
(60695)
经济(60639)
管理(43988)
(41231)
(33870)
企业(33870)
方法(32637)
数学(29499)
数学方法(29073)
(16413)
(15914)
(13812)
环境(13448)
中国(13343)
业经(12347)
地方(12157)
农业(11150)
(10700)
财务(10664)
财务管理(10643)
企业财务(10214)
技术(9957)
(9639)
(9515)
(9359)
贸易(9356)
(9104)
(9063)
理论(8879)
资源(7993)
机构
学院(205044)
大学(204049)
管理(83957)
(82149)
经济(80642)
理学(74376)
理学院(73568)
管理学(72144)
管理学院(71769)
研究(64993)
中国(47141)
科学(42453)
(40871)
(36016)
(35995)
业大(34272)
中心(31324)
(31257)
财经(30104)
研究所(29232)
农业(28393)
(28016)
(27768)
(25913)
经济学(25624)
师范(25620)
(24507)
北京(24111)
经济学院(23404)
财经大学(22868)
基金
项目(156751)
科学(124916)
基金(116380)
研究(110273)
(102824)
国家(102057)
科学基金(88696)
社会(71566)
社会科(68029)
社会科学(68010)
基金项目(62695)
(61984)
自然(59483)
自然科(58087)
自然科学(58070)
自然科学基金(57001)
(51929)
教育(50894)
资助(46806)
编号(42276)
重点(36028)
(34778)
(33384)
(33174)
成果(31242)
创新(31109)
科研(31054)
国家社会(30397)
教育部(29752)
计划(29674)
期刊
(77785)
经济(77785)
研究(49345)
学报(34544)
中国(33797)
科学(31974)
(30664)
(28316)
管理(27941)
大学(26575)
学学(25605)
农业(21401)
技术(18486)
教育(16627)
财经(14211)
(14195)
金融(14195)
业经(13254)
资源(12271)
(12175)
经济研究(12023)
(11948)
统计(10735)
(10541)
科技(10428)
问题(10391)
(10224)
技术经济(9894)
业大(9284)
决策(9015)
共检索到272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德君  高航  杨俊  席建超  李雪铭  
湿地是重要的生物栖息地、水源涵养源和生态保护屏障,也是人类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南四湖作为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湖,由于人类的开发与干扰,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自2003年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后,南四湖湿地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湿地的生态系统仍旧十分脆弱。本文通过解译高精度遥感影像,利用GIS技术,通过模型对南四湖湿地地区建立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EVI(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Index)值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的结果表明:①南四湖湿地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人类干扰,自然湿地受到干扰最大,大部分转化为人工湿地,其中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占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的99.95%;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廖富强  刘影  叶慕亚  郑林  
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完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为0.768,属于轻度脆弱状态;在亚类指标中,生态特征脆弱状态为0.732.处于轻度脆弱状态,整体功能脆弱状态为0.868,处于微脆弱状态,社会环境脆弱状态为0.668,处于轻度脆弱状态。通过压力分析,发现影响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外部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围垦、不当的消灭血吸虫病措施、经济贫困与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亟待加强的湿地管理体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游巍斌  何东进  林立  王韧  蔡金标  王鹏  张中瑞  肖石红  郑晓燕  
运用逻辑斯蒂模型定量评价了2001年和2010年2个时期闽东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1年和2010年闽东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数(V)分别为0.5384和0.5374,均处中度脆弱水平;景观结构还算完整,但自然状态活力衰退,功能水平有一定退化,对外界干扰的恢复力减弱;尽管1993-2001年和1993-2010年期间各单因子指标变化方向和程度各异,但总体而言这2个时期湿地综合生态脆弱性变化程度较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摆万奇  尚二萍  张镱锂  
引入生物完整性理论,在敏感性指标和人为干扰脆弱性指标基础上,增加了16个反映湿地植被、鸟类和鱼类状况的生物完整性指标。按照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综合指数法计算湿地脆弱度,对拉萨河流域主要湿地的脆弱性进行多尺度评价。结果表明:①在村级、乡镇级和县级3个尺度上,拉鲁湿地、甲玛湿地、塘嘎郭湿地和茶巴朗湿地的脆弱度(R)分别为(3.6767,3.7337,1.9138,2.1757)、(2.7058,3.5844,2.8329,2.8461)和(3.5962、3.5923、2.9239、2.9371)。村级和县级尺度结果相近,与乡镇级尺度相差较大;②拉鲁湿地和甲玛湿地的脆弱性来源主要是放牧活动和气候...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祖陆  梁春玲  管延波  
通过对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特点的诊断分析,建立了湿地自身组织结构、整体功能和外部社会经济环境3个亚类21个指标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设立了4级评价等级,以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作为研究方法,对南四湖湿地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度为0.535。表明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主要病因在于工农业及生活废水污染、水产养殖及泥沙淤积、人工围垦和修筑桩台等活动。随着南四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与管理力度不断加大,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已有所好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志荣  吴次芳  刘勇  
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近年来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文献来看,缺乏利用遥感与GIS手段对湿地脆弱性的角度对湿地的开发保护进行分区的研究从而难以为区域尺度的湿地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有鉴于此,本文以地处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杭州湾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2000年、2005年4景Landsat TM/ETM+为主要数据源,通过非监督分类和分层分类相结合,解译得到研究期间湿地的分布格局和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多因素评价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快速城市的背景下评价了杭州湾湿地脆弱性,可为该区域湿地的分类保护提供决策基础数据。研究过程中,在快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艳红  靖玉明  刘道行  孟飞  
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新薛河入湖口湖滨带人工湿地修复区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对该地区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以评价退耕还湿措施对湖滨带退化湿地的生态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经过2年的生态修复工作,湖滨带退化湿地中的植物物种数量由修复前的16科25种提高到修复后的24科47种。修复后的湖滨带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其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未修复地区,其中,修复后的湿地高位台田区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619、0.745和0.860,远高于未修复高位...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瞿博伟  吴乐知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后往往出现较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因此在该类型地区开展生态脆弱度评价具有积极意义。该文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GIS)技术,从生态结构性脆弱与生态功能性脆弱两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构建了黄石市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模型,并采用自然打断法开展脆弱度的等级划分和评价。结果表明:1)2009—2019年黄石市各景观类型指数变化明显,建设用地和林地优势度增加;耕地破碎度大幅增加而优势度减小;居民用地破碎度大幅减小而优势度减小;废弃工矿用地面积减少,破碎度和优势度减小。2)黄石市2009—2019年生态脆弱指数平均值为0.258?0.063,整体处于轻度脆弱且空间分异明显,北部和中部地区脆弱度高,主要为高程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区、林区以及海拔较低的磁湖、大冶湖等水域;南部地区脆弱度低。3)黄石市生态脆弱度高的区域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生态脆弱度高的区域面积为99 053.51 hm~(2),较2009年下降了4.69%;10 年间由高等级脆弱向低等级脆弱转移的总面积为51 109 hm,占总面积的70.08%,其中面积变化最大的是由中度脆弱向轻度脆弱转移24 720.48 hm,主要集中在大冶市矿产资源开采区和水文旅游资源开发区的交界处,矿山治理和水体生态修复成效初显;黄石市市域内区域生态脆弱现状依然严峻,尤其市内三个区仍有超过60%的地区处于强度脆弱等级以上,还需持续不断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彻底实现城市成功转型发展。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瞿博伟  吴乐知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后往往出现较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因此在该类型地区开展生态脆弱度评价具有积极意义。该文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GIS)技术,从生态结构性脆弱与生态功能性脆弱两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构建了黄石市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模型,并采用自然打断法开展脆弱度的等级划分和评价。结果表明:1)2009—2019年黄石市各景观类型指数变化明显,建设用地和林地优势度增加;耕地破碎度大幅增加而优势度减小;居民用地破碎度大幅减小而优势度减小;废弃工矿用地面积减少,破碎度和优势度减小。2)黄石市2009—2019年生态脆弱指数平均值为0.258?0.063,整体处于轻度脆弱且空间分异明显,北部和中部地区脆弱度高,主要为高程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区、林区以及海拔较低的磁湖、大冶湖等水域;南部地区脆弱度低。3)黄石市生态脆弱度高的区域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生态脆弱度高的区域面积为99 053.51 hm~(2),较2009年下降了4.69%;10 年间由高等级脆弱向低等级脆弱转移的总面积为51 109 hm,占总面积的70.08%,其中面积变化最大的是由中度脆弱向轻度脆弱转移24 720.48 hm,主要集中在大冶市矿产资源开采区和水文旅游资源开发区的交界处,矿山治理和水体生态修复成效初显;黄石市市域内区域生态脆弱现状依然严峻,尤其市内三个区仍有超过60%的地区处于强度脆弱等级以上,还需持续不断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彻底实现城市成功转型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俊  单灵芝  席建超  李雪铭  葛全胜  
以南四湖湿地为研究区,选取1980-2012年间的5期遥感、土地利用等数据,在RS、GIS技术支持下,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Markov)分析研究区1980-2012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情况,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分析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①1980-2012年南四湖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得出:1980-2012年南四湖地区总体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为缓慢,其中1990-2000年南四湖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变化速率最快为1.84%;南四湖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变化最快的是滩涂沼泽和未利用地;②1980-2012年南四湖土地利用格局结构变化特点是:其他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泉洲  刘煜杰  梁春玲  周蕾  张祖陆  王永生  
根据多年的气象资料和PDSI(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指数数据以及干旱年份(2002年)的水文资料,分析了南四湖区域气候变化的特征和干旱背景,并利用干旱年份的5景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计算了研究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修正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并作为湿地对干旱响应的特征指标,研究了2002年南四湖湿地干旱特征,揭示了湿地对于极端干旱事件的响应特征,着重分析了干旱对湖泊湿地植被的影响,并讨论了极端干旱对于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和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①近60多年来南四湖湿地增温趋势明显(R2=0.21,P=0.0002),干旱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丙娟  蔡海生  陈美球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科学认识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环境的重要依据。文章通过对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将湖区划分为微脆弱区、轻脆弱区、中脆弱区、强脆弱区、极脆弱区,分析了各区脆弱性主要成因及其表现。根据各区域的生态环境分异情况,从湿地生态修复、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生态环境教育等方面,讨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保护问题;结合明晰湿地权属和规范湿地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生态经济、加强可持续管理立法与执法、实施GDP绩效考核等,探讨了鄱阳湖区生态管理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占东  高航  杨俊  席建超  李雪铭  葛全胜  
随着对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入,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研究以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为例,通过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处理高清影像解译生成的景观数据以及MODIS处理生成的NPP数据,运用市场价值法、碳税法与造林成本法、影子工程法、费用支出法、专家估算法、替代费用法以及生态价值等多种方法对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物质生产功能、大气调节功能、蓄水功能、调蓄洪水功能、休闲娱乐功能、文化科研功能、养分循环功能以及生物栖息地功能等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①南四湖湿地服务功能价值总和为131亿元,其中调节功能价值最大,达到56.77亿元,其次是支持功能和文化功能,价值量为52.77亿元和15....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晓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本文依据有关生态脆弱带评价方法对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建立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按照距离河道的远近距离分别计算各段的脆弱度,得出在距离河道500m以上的地带草地生态环境表现为中度生态脆弱,<350m的草地生态环境表现为一般脆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云玲  张一平  
通过建立云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德尔菲调查方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云南省生态环境处于轻度脆弱的类型区面积仅占该省总面积的19.62%,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以及人类活动向有利于生态恢复方向发展的地区;中度脆弱性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32.02%;强度和极强脆弱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53.63%,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寒山区,以及植被破坏严重、相对贫困、生态系统处于退化的地区。因此,对强脆弱性地区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降低对外界干扰的脆弱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