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98)
- 2023(15282)
- 2022(13402)
- 2021(12623)
- 2020(10478)
- 2019(24396)
- 2018(24046)
- 2017(46372)
- 2016(25259)
- 2015(28325)
- 2014(28220)
- 2013(27701)
- 2012(25363)
- 2011(22640)
- 2010(22163)
- 2009(19978)
- 2008(19035)
- 2007(16212)
- 2006(13989)
- 2005(11602)
- 学科
- 济(102233)
- 经济(102136)
- 管理(71296)
- 业(65196)
- 企(53605)
- 企业(53605)
- 方法(47735)
- 数学(42161)
- 数学方法(41567)
- 农(27393)
- 地方(27000)
- 中国(24642)
- 财(23299)
- 业经(21896)
- 学(21757)
- 农业(18789)
- 环境(17224)
- 和(16863)
- 贸(16226)
- 贸易(16218)
- 理论(16194)
- 易(15545)
- 技术(15365)
- 制(15227)
- 务(14941)
- 财务(14867)
- 财务管理(14835)
- 企业财务(13964)
- 地方经济(13933)
- 划(13848)
- 机构
- 大学(344454)
- 学院(344342)
- 管理(140403)
- 济(131409)
- 经济(128468)
- 理学(122821)
- 理学院(121424)
- 管理学(119112)
- 管理学院(118494)
- 研究(111684)
- 中国(81074)
- 京(73319)
- 科学(72790)
- 财(57479)
- 所(54730)
- 农(54367)
- 业大(53093)
- 中心(52203)
- 江(52041)
- 研究所(50668)
- 范(47636)
- 财经(47255)
- 师范(47184)
- 北京(45215)
- 经(43069)
- 农业(42480)
- 院(41834)
- 州(40989)
- 经济学(38540)
- 师范大学(38434)
- 基金
- 项目(251016)
- 科学(197286)
- 研究(182315)
- 基金(181007)
- 家(157755)
- 国家(156480)
- 科学基金(135243)
- 社会(113618)
- 社会科(107543)
- 社会科学(107510)
- 省(99304)
- 基金项目(97450)
- 自然(89667)
- 自然科(87448)
- 自然科学(87428)
- 自然科学基金(85790)
- 教育(83809)
- 划(83176)
- 编号(75357)
- 资助(73988)
- 成果(58703)
- 重点(56220)
- 部(54609)
- 发(53841)
- 创(51686)
- 课题(51045)
- 创新(48227)
- 科研(48117)
- 教育部(46501)
- 大学(46281)
- 期刊
- 济(137526)
- 经济(137526)
- 研究(93440)
- 中国(62573)
- 学报(54978)
- 科学(50574)
- 管理(48169)
- 农(47318)
- 财(42900)
- 大学(41302)
- 学学(38593)
- 教育(38436)
- 农业(33460)
- 技术(31757)
- 业经(23902)
- 融(23853)
- 金融(23853)
- 财经(21345)
- 经济研究(20810)
- 图书(20721)
- 资源(20371)
- 经(18161)
- 问题(18134)
- 业(17220)
- 科技(17082)
- 技术经济(16455)
- 理论(16199)
- 版(15880)
- 实践(15105)
- 践(15105)
共检索到483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传胜 孙小伍 李建海
内河岸线资源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专门的评价研究在国内外尚不多见。国内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区域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研究方法已经从定性发展到定量,并引进了GIS手段。论文首先总结了前人的研究,将岸线评价分为质量分等评价、适宜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3种类型,概括为评价单元的划分、单项指标的评价和综合质量分等3个步骤。之后,论文以自然资源评价的理论方法为指导,通过武汉市域长江干流岸线的建港自然条件评价的实例,系统探索了运用GIS方法评价岸线资源的一般程序,将其分为:数据准备、建立数据库、评价实施、成果输出4个步骤。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红云 杨桂山 万荣荣 马荣华 段学军
以长江干流岸线南京段为例,首先从港口布局对岸线资源条件的要求入手,选取岸线稳定性、岸线前沿水深两个主要因子,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划分科学合理的评价单元,对岸线资源进行评价,将其划分为一、二、三级;其次根据岸线承担功能的重要程度及其对港口布局的生态敏感性的大小,将岸线划分为生态敏感岸段、生态较敏感岸段和生态不敏感岸段;最后综合考虑岸线资源条件和生态敏感性,以生态保护优先为原则,确定不同岸段港口布局的取向,将其划分为港口优先布局岸段、港口有条件布局岸段、港口从缓布局岸段、禁止港口布局岸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传胜 李建海 孙小伍
选择九江—新济洲段长江干流为研究区域 ,该文在进一步扩展长江岸线资源研究的区域范围的同时 ,通过建立包括岸前水深、岸线稳定性、岸线陆域宽度、岸线集疏运条件和岸线城市依托条件为主要评价因子的指标体系 ,运用GIS手段和定量方法 ,探索了长江岸线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分等结果显示 ,九江—新济洲段长江干流岸线资源质量存在明显的岸别差异 ,而且各项指标组合好的、质量高的岸线资源有限 ,说明岸线资源的开发要以治理和保护为基础。此外 ,以评价结果和岸线利用现状为依据 ,在深入分析各地市长江岸线的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适宜岸段后 ,提出了港口、工业、仓储和桥梁 4种岸线主要利用方式的重点开发岸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红云 杨桂山 段学军
长江不仅是“黄金水道”,而且是重要的生命线。地处水陆交错带的长江岸线,不仅要承担多种功能,而且对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基于靖江市长江干流岸线实际情况,文章通过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划分评价单元,对其岸线资源条件及其生态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对岸线资源的评价,主要从港口布局对岸线资源条件的要求入手,选取岸线稳定性、岸线前沿水深两个评价因子,将其划分为一、二、三级;对岸线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是将港口开发作为影响岸线生态系统的外来干扰,综合考虑岸线承担的各种功能的重要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选取水质敏感性、河势稳定性、景观美学等3个评价...
关键词:
岸线评价 岸线开发 长江干流 靖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学军 陈雯 朱红云 王书国
长江岸线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依据其资源条件,按照一定的区划原则,确定分段岸线使用的适宜性,合理安排港口、工业、城市生活以及生态保护等各项功能,实现岸线水域和陆域利用的合理布局,对长江岸线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功能区划必须坚持可持续开发作用、深水深用与浅水浅用、集约布局与纵深发展结合、上下游及左右岸利用方式协调、开发规模和时序与城市和产业发展适应等五条基本原则,区划过程一般包括4个步骤,即划分评价单元、评价岸线资源条件、分析岸线利用现状及需求、分析岸线利用适宜性并完成功能分区。提出了基于遥感与GIS的岸线资源条件和利用现状评价思路,引入了构造联表的岸线开发适宜性分析方法,并且...
关键词:
长江岸线资源 功能区划 方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晶晶 张朦 黄小龙 曹亮 黎兰毅敏
长江中下游通江泵站数量众多,是城市雨污水入江的主要通道。以武汉市江南泵站为例,基于MIKE21构建江段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预测了正常、事故排放污水处理厂尾水以及排涝3种工况条件下江段COD、NH3-N、TP的迁移扩散特征。与正常排放污水处理厂尾水相比,江南泵站排涝时所在江段各水质指标影响范围均显著扩大,尤其超Ⅱ类水质标准的TP污染带长度、宽度分别增加了2.66、0.64倍,且下游杨泗港国控断面TP超标0.16倍,与事故排放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影响相当,泵站排涝已成为所在水域汛期水质超标的潜在风险源。泵站排涝的水环境影响主要受排涝水质及流量控制,制定基于防洪安全、水环境保护等多目标的泵站运行调度方案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同时建议将通江泵站纳入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倒逼沿江城市水环境提升,有效降低长江干流水环境风险。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龚科 王盼盼 王勇
内河岸线资源评价与分析方法主要是针对定量数据,而一些影响岸线资源价值的因素是定性的、模糊的,传统方法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存在局限。针对该问题,本文运用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不确定问题建模理论——软集合理论,考虑模糊环境,结合基于依赖度的模糊双射软集合参数约减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双射软集合的内河岸线资源评价KDD模型。本文采用重庆港区15个港口进行KDD分析。结果表明本模型能够提取决策规则、分析关键因素及其依赖度,并得到了有参考价值的决策建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荣华 杨桂山 朱红云 万荣荣
了解岸线资源利用现状,科学、合理地评价岸线资源条件是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建立沿江基础产业带、科学合理地确定沿江产业布局的前提和基础。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通过影像融合,快速发现目标靶区,精确确定岸线占用单位的空间位置与几何形状;运用GIS分析技术,弄清长江岸线江苏段的资源与利用现状,选取科学合理的评价单元,对研究区内的岸线资源进行评价,为长江岸线苏州段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岸线资源 遥感 GIS 长江 苏州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段学军 邹辉 陈维肖 闵敏
岸线资源由于其所处水陆交互带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国土空间和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引起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而依托于长江黄金水道长江岸线资源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价值,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实施其生态价值愈加凸显。从岸线资源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分类出发,构建岸线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以长江岸线为例开展岸线资源经济功能价值和生态功能价值评价,并探索岸线资源分区管控方案,提出空间管控分区对策建议,以期丰富和拓展自然资源理论体系及研究范例,为长江经济带及全国其他地区岸线资源调查评估及管控分区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飞 陈江龙 朱红云 金志丰
本文以经典的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综合分析了岸线资源的自然禀赋、岸线区位条件和岸线产业集聚外部性等表征岸线宜港空间成本-效益因子对岸线级差地租的影响,形成了基于级差地租理论的岸线资源开发价值评价的研究框架。在此框架下,按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和开发与保护目标协调化的原则,以镇江市长江岸线资源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首先甄别出镇江市岸线资源级差地租为零的岸线,并对其余岸线进行了分级评价,将岸线段依据开发价值进行排序,排序靠前的岸线段近期是建设开发和优化配置的重点,而开发价值较低的岸线段则应留待自然经济条件改善后进行开发利用。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镇江市岸线资源利用的时空系列,将...
关键词:
级差地租 岸线资源 开发价值 镇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红云 杨桂山 万荣荣 马荣华
城市岸线地区是城市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空间领域,在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农业社会对岸线的利用规模小,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岸线地区成为主要的港口(含公用港口和工业用港口)集聚地段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赋予城市岸线的利用功能不断增加。仅从岸线自然条件及岸线集疏运、城市依托等人文因素出发讨论岸线港口开发适宜性的做法已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只有统筹考虑岸线承担的多种功能,才能实现岸线地区经济和生态的双赢。以长江南京段岸线为例,从岸线自然条件和岸线承担的多种功能角度,分析了岸线资源港口开发的适宜性状况,指出岸线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岸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国华 杨赟 张程 陆洋洋
科学客观地评估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水平,是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岸线资源的基础。基于DPSIR模型构建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序关系分析法和CRITIC法分别计算各指标主客观权重,运用博弈论原理计算指标组合权重,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构建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评估模型,并结合Moran’s I、冷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风险空间分布特征。对长江江苏段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总体等级为较低风险,风险较高的区域分布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和栖霞区,以及苏州沿江区域入海口一带;风险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组团特征,热点区分布于南京与仪征、镇江邻接区域,以及南通崇川区与苏州市辖区的环长江入海口区域,这些区域是未来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管控的重点区域;最后基于风险评估结果,从优化港口码头布局、加大岸线监管力度、加强岸线生态修复等方面提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管理保护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慧 曾文 吕建军 胡芸珊
GIS已经广泛用于企业决策和经营活动之中,在统计行业也正处于起步阶段,应用前景广阔。文章综述了统计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以及统计GIS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APGIS的武汉市统计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及功能设计方案。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庞亚婷 陈波
[目的/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载体之一,研究其空间肌理有助于回应人们对生活品质和生活美学的更高和更新追求。[研究设计/方法]以武汉市“长江文明之心”为研究案例,使用地理位置数据定量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解构其空间肌理的宏观布局与微观感知。[结论/发现]公共文化空间营造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在主体性、可达性和公共性三方面达到了价值统一,公共文化空间主体对空间的具体功能和感知虽存在差异,但对肌理要素、空间美学和景观等需求是高度一致的;可基于CDTA模型,通过空间营造的手段提升公众的生活品质与内涵。[创新/价值]创新性地使用CDTA模型对公共文化空间进行解读,并从“物质—精神”“需求—供给”“宏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公共文化空间营造对公众美好生活需求的回应之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成耀荣 刘晋文
为计算跨水域的内河水运干散货航运市场的运价指数,本文分析国内外关于运价指数的研究,并指出其局限性。实地走访多家航运公司获取大量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内河航运的特点。考虑不同货物运量和运价的相关系数,提出了基于相关系数的跨水域内河干散货运价指数的编制方法。本文采用湘江、长江干散货航运的具体数据进行实例计算,并运用ADF检验和协整检验进行测试,验证了基于相关系数的跨水域的内河干散货运价指数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和编制方法的有效性,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内河运价指数 跨水域内河航运 干散货运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