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04)
2023(14478)
2022(12679)
2021(11927)
2020(10022)
2019(23294)
2018(22936)
2017(44666)
2016(24216)
2015(26926)
2014(26821)
2013(26293)
2012(24018)
2011(21345)
2010(20863)
2009(18718)
2008(17906)
2007(15329)
2006(12876)
2005(10673)
作者
(69219)
(57826)
(57203)
(54683)
(36721)
(28054)
(26104)
(22787)
(22065)
(20494)
(19791)
(19390)
(18324)
(17908)
(17880)
(17763)
(17675)
(17183)
(16522)
(16476)
(14433)
(13961)
(13938)
(13186)
(12824)
(12756)
(12728)
(12716)
(11713)
(11672)
学科
(92574)
经济(92475)
管理(67609)
(64758)
(54113)
企业(54113)
方法(47404)
数学(41860)
数学方法(41258)
(24475)
(23688)
中国(22136)
(21964)
业经(20073)
地方(19043)
农业(16521)
(15878)
财务(15805)
财务管理(15774)
理论(15447)
(15420)
贸易(15416)
技术(15246)
企业财务(15017)
(15012)
(14942)
(14933)
环境(14832)
(12936)
(12346)
机构
大学(333265)
学院(331967)
管理(134169)
(125863)
经济(123141)
理学(117930)
理学院(116624)
管理学(114244)
管理学院(113660)
研究(108127)
中国(77176)
科学(71787)
(70355)
(58425)
(55779)
业大(55638)
(53727)
中心(50024)
研究所(49935)
(46363)
财经(46249)
农业(46004)
北京(43491)
(43321)
师范(42858)
(42369)
(40158)
(38287)
经济学(37426)
技术(35927)
基金
项目(244452)
科学(191142)
基金(177203)
研究(172323)
(156339)
国家(155105)
科学基金(133194)
社会(107146)
社会科(101511)
社会科学(101483)
(96256)
基金项目(95100)
自然(90237)
自然科(88153)
自然科学(88123)
自然科学基金(86479)
(81428)
教育(79705)
资助(73356)
编号(69253)
重点(54783)
成果(53874)
(53114)
(51075)
(50669)
科研(47652)
课题(47386)
创新(47316)
计划(46182)
教育部(45092)
期刊
(126588)
经济(126588)
研究(89182)
学报(59334)
中国(56473)
科学(52775)
(51540)
管理(46225)
大学(44583)
学学(42404)
(41979)
农业(36112)
教育(34324)
技术(29415)
(23138)
金融(23138)
业经(21687)
财经(21445)
经济研究(20156)
(18830)
(18236)
科技(17416)
(16837)
问题(16787)
图书(16402)
业大(16037)
技术经济(15780)
资源(15671)
理论(15630)
林业(15074)
共检索到455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毛雪  陈良松  马友华  王静  唐欣  
[目的]调整和优化茶叶布局和生产,充分发挥六安市的自然资源优势。[方法]以"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选择与茶叶生长相关的养分、土壤、理化性状和立地条件等13个因子为评价指标,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其权重,并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和隶属函数模型,用累积频率曲线法实现六安市茶叶适宜性评价。[结果]六安市适宜茶叶种植区面积为1.329 8万hm2,占该市茶园面积的36.4%。[结论]高度适宜区面积为5 504.3hm2,主要分布于霍山县和金寨县,山高云雾缭绕、雨水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大、漫射光多、土壤疏松、土质肥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洋  何春阳  李晓兵  
本文选取普洱茶树的起源地云南作为研究区,综合考虑普洱茶树的自然立地条件与大规模种植的便利条件,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栽培型普洱茶树大规模种植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进而划分适宜性等级、分析统计适宜地区的土地数量和空间分布规律,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普洱茶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建立的适宜性评价模型能定量、直观地获取适宜地区的土地数量与空间信息,可操作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2)云南省内,共有面积约为6400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68%的土地比较适宜大规模种植栽培型普洱茶树,还具有较大的规模化种植潜力;3)自然立地条件是决定普洱茶品质及其价值的至关重要因素,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媛媛  丁晓东  高华军  林北森  刘春萍  邓明军  姚文艺  
气候条件是决定烟叶质量和风格的重要因素,百色烟区是广西第一大优质烤烟产区,该研究通过分析百色市历年气象数据和烤烟品质指标,选取影响百色烤烟品质的气候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不同气候因子的权重;结合百色优质烤烟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与指数和评价法,分析单个气候因子分布情况,并将其量化分级;综合单一气候因子的量化等级和权重,得出百色市烤烟种植区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数;根据评价指数将百色市分为烤烟种植适宜区、较适宜区、不适宜区3个适宜性分区,这一结果显示出不同适宜性分区的潜在分布,从气候适宜性角度来看,百色烤烟种植面积还有很大扩展潜力,烤烟种植向适宜区和最适宜区转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路明  常庆瑞  白雪娇  
【目的】对陕西定边县耕地种植玉米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旨在为耕地的科学管理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地处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连接的陕西省定边县为例,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将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叠加确定评价单元,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数学方法,从土壤管理、土壤养分、土壤性质、立地条件4个方面共选取10项指标,对定边县耕地种植玉米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分析了影响该地区耕地种植玉米适宜性的主要指标。【结果】陕西省定边县耕地种植玉米适宜性可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玉米种植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53 1...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栾淑丽  任红艳  施润和  崔成  
[目的]加强并高质量推动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是丰富食用油供给体系的重要手段。全面评价我国油茶种植的适宜性,是科学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我国油茶产业的重要基础。[方法]基于2008—2018年油茶产业发展数据及其他相关资料、2009—2018年的气象数据、地形数据、土壤性状数据等环境数据,从规模和效率2个角度分析各省当前油茶种植及产业发展规划完成情况;同时根据油茶种植对气象、地形、土壤等因子的要求,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油茶种植潜力评价结果,并对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提出建议。[结果]结果表明,最适宜栽培区集中于长江流域以南的气候湿热地区,主要有江西、湖南、福建大部,广西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南部;其中,湖北、湖南、河南、陕西具有较高的规模充分程度;河南、广东、福建、湖南具有较高的效率充分程度;湖南、安徽、河南规模和效率充分程度均较高。我国油茶种植以及产业发展潜力较高,尤其以广西省和云南省等地区为甚。[结论]我国适宜种植油茶和发展油茶产业的地区分布空间差异明显。建议加强油茶种植基地等建设,以提升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水平。本研究可为科学规划并推动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提供方法和数据支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祝敏  
六安市举办土地管理函授大专班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土地市场建设,加强土地资源资产管理,六安市土地管理局、六安市委党校委托安徽农业大学举办的土地管理大专函授班已于近日开学。据悉,由土地管理部门、党校和高等学校联合办学,培养土地管理专业人材,这在全省尚属首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延琼  李韵  章家恩  秦钟  李逸勉  
利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对广东省水稻种植进行了生态适宜性评价。用特尔菲法和专家咨询法筛选各生态因子评价指标,从气候和地形条件两方面确定9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广东省水稻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各指标权重的定量计算,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9.3的叠加分析功能,得到广东省水稻种植生态适宜性评价图。结果表明,广东省南部沿海地区为双季稻最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42.07%;粤中北内陆地区为双季稻次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32.42%;粤北山区的大部分为双季稻的基本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22.86%;粤西北边境山区为双季稻不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2.65%。获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远平  杨太保  包训成  
从暴雨洪涝的形成机制入手,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等4个因子的综合作用,针对安徽省六安市实际,构建了暴雨洪涝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 10.0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以30m×30m栅格为评价基本单元,在4个因子空间分布图的基础上,依据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权重,进行因子叠加分析,得到了暴雨洪涝风险综合评价结果和等级图。结果表明,六安市暴雨洪涝风险明显分为西南、东北两部分,西南大别山地区整体风险水平低于东北部。从县域来看,六安市城区、寿县整体风险水平最高。从自然区域来说,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线、湖泊周边和圩畈区。初步验证表明,风险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娄胜霞  
以公里格网为基本单元,基于GIS技术,建立包括地形起伏度、温湿指数、水文指数和地被指数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系统评价遵义市不同地区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与限制性。研究表明,遵义市人居环境以适宜性为主要特征,自然适宜程度整体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其中44.41%为一般适宜区、54.13%为比较适宜区以及极小比例为临界适宜区;遵义市人居环境自然条件较好,地形、地被、水文和气候对人口分布的限制性不明显,其中地形条件对人口分布的限制性最强,其次是地被条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远平  杨太保  马建国  
研究大别山北坡降水年内分配时空特点,对指导区域内科学防灾减灾及水资源管理、调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六安市6个气象站1956~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基于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探讨近55a来六安市年降水集中程度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六安市年降水集中度变化于0.12~0.57,多年平均值0.37,多年平均降水集中期在37~38候。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由西南向东北减少,集中度呈由南向北递增,集中期由南向北推迟。年降水总量无明显趋势变化,但集中度和汛期降水量的增加趋势显著,汛期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加大。年降水量分别在1972、1990年发生一次增多和减少突变,集中度序列在1970年发生了增多突变。年降水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珑  何英彬  王向一  陈慧聪  王用业  吴秀英  宁炯  张志良  焦宜帆  
[目的]为优化我国冷凉区作物种植结构布局,选择我国东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冷凉地区为研究区,基于动态过程导向的马铃薯种植适宜性时空精细化评价方法,开展典型马铃薯早熟、中晚熟品种种植适宜性研究。[方法]根据马铃薯干重与生育时间函数关系获取以每天为评价基本单元的纵向加权精细化赋值,基于随机森林方法获取横向环境指标精细化加权值,生成马铃薯种植适宜性评价结果图;应用马铃薯空间实际种植点及DSSAT-SUBSTOR-Potato模型模拟马铃薯单产,对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交叉验证。[结果](1)早熟品种费乌瑞它的种植适宜区集中于大兴安岭林区与平原交界的缓冲地带,而马铃薯中晚熟延薯四号适宜区分布在平原、林区与平原交界处。无论是费乌瑞它或是延薯四号,其在牡丹江林前耕地区域的适宜性普遍不高,但是在牡丹江周围的平原耕地适宜性较好;(2)基于动态过程导向的马铃薯种植适宜性时空精细化评价方法与模型评价方法有关早熟品种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重合度超过70%;在生长期较长的中晚熟品种的适宜区评价中,由于权重和生长期差异导致评价结果出现不同,尤其在低适宜区差异更加明显,重合度低于40%。[结论]由此可知,应用不同方法评价作物种植适宜性时,不同的品种可能获取不同的结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炳贵  
应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赣州市章贡区宜农、宜林、不宜地为评价目标,系统阐述了GIS在赣州市章贡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和作用.结果表明,宜农一等地、宜农二等地、宜农宜林地、宜林一等地、宜林二等地和不宜利用的土地面积分别占23.6%、12.86%、16.69%、34.85%、2.92%和0.07%.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利  韩增林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主导产业方向及地域组合模式。区域规划的重要任务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方向适宜性评价结论,选择最适宜的产业发展方向及组合模式,可见区域发展方向的适宜性评价是区域产业布局及地域组合模式规划的基础。本文以大连市为基本研究案例,以流行的、通用的GIS技术为支撑,在首先界定单项适宜性评价、综合适宜性评价等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从定量与定性两个层面系统地研究了区域发展方向适宜性评价理论思路、工作流程、技术环节以及结果表达问题。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仁烨  陈家豪  徐宗焕  汤珺琳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数据及已建立的模式,推算漳州市网格精度为50 m×50 m分辨率的年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进而直观地表述漳州市年极端最低气温的空间分布.根据其空间分布图,可把漳州市区划为果树种植适宜区、次适宜区、可能区和不适宜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青  
结合安徽省的实际,从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结构、现代化、成长性及生态等6个方面,选择了26个指标对安徽省六安市农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提出提升六安市农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