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55)
- 2023(17598)
- 2022(15173)
- 2021(14233)
- 2020(11791)
- 2019(27435)
- 2018(26962)
- 2017(51476)
- 2016(27667)
- 2015(31224)
- 2014(31088)
- 2013(30651)
- 2012(28350)
- 2011(25746)
- 2010(25464)
- 2009(23069)
- 2008(22339)
- 2007(19259)
- 2006(16902)
- 2005(14825)
- 学科
- 济(118643)
- 经济(118527)
- 管理(76143)
- 业(73359)
- 企(58990)
- 企业(58990)
- 方法(51776)
- 数学(45407)
- 数学方法(44826)
- 中国(34955)
- 农(31845)
- 地方(27386)
- 财(26553)
- 业经(25881)
- 学(23479)
- 贸(22526)
- 贸易(22510)
- 易(21859)
- 农业(21534)
- 制(19822)
- 环境(18894)
- 和(18241)
- 技术(18002)
- 银(17910)
- 银行(17869)
- 理论(17511)
- 融(17334)
- 金融(17332)
- 行(17196)
- 发(16227)
- 机构
- 大学(390460)
- 学院(388474)
- 济(161309)
- 经济(158069)
- 管理(154046)
- 研究(136000)
- 理学(133291)
- 理学院(131825)
- 管理学(129527)
- 管理学院(128847)
- 中国(102306)
- 京(84358)
- 科学(83085)
- 财(70919)
- 所(67595)
- 农(62541)
- 研究所(61818)
- 中心(61135)
- 业大(57270)
- 财经(57107)
- 江(55201)
- 北京(53917)
- 范(52477)
- 经(52237)
- 师范(51988)
- 院(49894)
- 农业(48713)
- 经济学(48640)
- 州(45051)
- 经济学院(43832)
- 基金
- 项目(269085)
- 科学(212172)
- 研究(197237)
- 基金(195551)
- 家(170656)
- 国家(169267)
- 科学基金(145381)
- 社会(124973)
- 社会科(118476)
- 社会科学(118444)
- 省(103418)
- 基金项目(103310)
- 自然(93913)
- 自然科(91759)
- 自然科学(91736)
- 教育(90443)
- 自然科学基金(90056)
- 划(87739)
- 资助(81094)
- 编号(79814)
- 成果(64125)
- 重点(60373)
- 发(60270)
- 部(59873)
- 创(55638)
- 课题(55214)
- 创新(51962)
- 国家社会(51799)
- 教育部(51402)
- 科研(51307)
- 期刊
- 济(174953)
- 经济(174953)
- 研究(116158)
- 中国(75659)
- 学报(59867)
- 科学(56795)
- 农(56734)
- 管理(56687)
- 财(52030)
- 大学(46062)
- 教育(44446)
- 学学(43151)
- 农业(40113)
- 技术(35266)
- 融(33298)
- 金融(33298)
- 业经(28818)
- 经济研究(28674)
- 财经(27263)
- 经(23412)
- 问题(22720)
- 业(21425)
- 图书(20384)
- 技术经济(19270)
- 科技(18569)
- 资源(18179)
- 贸(18169)
- 理论(17961)
- 统计(17438)
- 世界(17392)
共检索到572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邱云峰 秦其明 曹宝 张自力
本文利用2000年全国1:400万的地形矢量数据,2000年中国沿海11个省(区)、直辖市的分县统计数据,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资源、人口数据等,以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人口压力、资源储备、环境保护为主要依据,选取其中代表性参数为主要指标,建立中国沿海省份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以1km×1km的栅格(GRID)为基础,采用GIS分析手段获得沿海省份的可持续发展指数,结合本课题组所做的中国海岸带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探讨中国沿海省份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建辉 任建兰 程钰 徐成龙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参考。沿海经济区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同时也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以我国14个国家级沿海经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选取的影响沿海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26个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综合人文水平、环境质量、对外开放能力、经济发展现状和潜能、科技效益和潜力、公共和自然资源禀赋、社会保障情况、城市人均生态状况8个因素,累积贡献率达89.84%;②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沿海经济区分为5种类型,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浦东新区和长三角经济区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的区域;③对5种类型区的绝对差异进行评价,并提出不同类型区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白福臣
文章建立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灰色综合评价模型,选取了11个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运用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中国11个沿海省(区、市)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及比较分析,评价结果基本上能反映中国沿海地区当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天明 赵敏
本文阐述了研究水利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并对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旨在引起各界的关注
关键词:
水利 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方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宋宇辰 王贺 闫昱洁 薛建春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要用来体现城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水平。运用熵值-TOPSIS组合评价模型确定包头市各项指标权重,计算2002—2012年4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系统整体评价指数与系统协调系数,有助于结合包头市现状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环境科学建设、经济有序发展及社会友好稳定。评价结果来显示:包头市可持续发展体系中,资源节约水平最不稳定,环境友好程度次之,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最平稳,社会进步水平稳定增长。因此,包头市首先应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具体可以加强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的采集与利用,改善干旱区水资源的循...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熵值-TOPSIS法 包头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斌 陈莉 李广
本文通过AH P法对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讨论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流程,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且结合一案例城镇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小城镇 可持续发展 AHP法 ANN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涛 迟道才 王殿武 石丽忠 吴琼
从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结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相关的文献资料,提出了灌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集对分析联系度的同异反态势排序法,建立了灌区工程状况、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指数模型。使用该模型对辽宁省东港灌区1997年,2000年和2004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与实况相符合,且计算过程简单,可比性强,为灌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贺成龙 吴建华
采用相同的“等量因子”,计算了沪苏浙200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万元GDP的生态足迹,表明沪苏浙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其可持续发展性不如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建议该地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改变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沪苏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翠霞
文章通过对一个沿海港口城市的生态旅游系统能值指标体系构建和统计分析发现:2012—2014年该城市的生态旅游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值依次为3.324、3.493、4.237。即该城市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并且其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当地的旅游经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其指标值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表明该城市对旅游系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由此得出的启示是:今后我国沿海港口城市的政府部门在提高当地旅游经济收入的同时,应进一步降低旅游者对当地旅游产品和资源的损耗和破坏,并提高对旅游系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能值理论 生态旅游 秦皇岛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敏
虽然江苏沿海开发迅猛,取得了瞩目成绩,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现,难以维持江苏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随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面实施,新一轮沿海开发必须认真总结过去30年来开发开放的经验教训,通过理论创新推动沿海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创新。江苏新一轮沿海开发必须突出沿海城市群和临港产业带建设,关键是沿海港口建设和构建以淮安和蚌埠为双核的淮河经济走廊,实现港口群、产业带和城市群联动,加快资源整合与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沿海发展新突破。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沿海开发 双核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陆小斌 赵海平 赵紫陵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是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它产生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还占绝对优势的大环境下,难免时受新旧体制并存、交错和相互之间摩擦的制约,加之沿海地区各省(市、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长期形成的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欠债,旧的区域分工格局被打破而导致生产要素供需矛盾加剧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在今后不认真加以解决,可能会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郭春松 王俊芳
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推动了农户金融需求向高层次、多样化方向发展。这种持续变化和升级着的金融需求,构成了农行农户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也是新的县域"蓝海"所在。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行农户金融业务工作取得新的突破,也面临着服务能力不足、金融产品供给效率不高等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把握当前"三农"政策特征与经济环境影响,找准农户金融业务目标定位,加快产品创新,多层次构建农户金融服务渠道,最终实现"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的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忠 张效莉
为准确刻画中国沿海11省份经济发展质量现状,文章从新发展理念视角出发,综合考虑沿海省份的陆海优势,构建了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各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改进的TOPSIS法、障碍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沿海省份2011—2018年整体经济发展质量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各省份间存在一定差距,但这一差距正逐渐收敛;空间上,11省份经济发展质量大致呈现南北低、中间高的“橄榄型”分布格局;时间上,各省份经济发展质量涨幅不一,增长稳定性各异;从障碍因子诊断结果看,沿海11省份经济发展质量主要障碍因素差别较大,产生的约束作用也强弱不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盖美 赵晓梅 田成诗
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水资源、社会、经济三方面综合分析选取24项评价指标,合理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经济带内6个沿海地区近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逐层评价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丹东、大连为中等偏高等水平;葫芦岛、营口和锦州为中等偏低等水平;盘锦为低等偏中等水平,经济带整体处于中等偏低等水平。最后,系统分析了经济带沿海各地区水资源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支撑力、压力、承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海娟 姚顺波
文章主要构建了一套基于混合评价标度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首先给出了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主要流程,探讨了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确定指标权重,针对群组专家共同参与的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过程中,基于个人偏好的不同,有的专家给出的是区间数评价值,有的给出的是模糊数评价值,从而提出一种基于同时存在区间数和模糊数评价值的混合型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