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93)
2023(16452)
2022(14270)
2021(13421)
2020(11147)
2019(25823)
2018(25760)
2017(49713)
2016(26813)
2015(30471)
2014(30368)
2013(29922)
2012(27357)
2011(24305)
2010(24138)
2009(21724)
2008(20940)
2007(18204)
2006(16030)
2005(13529)
作者
(75705)
(63526)
(62753)
(59758)
(40236)
(30632)
(28518)
(24979)
(24218)
(22348)
(21785)
(21270)
(20096)
(19719)
(19548)
(19123)
(18872)
(18540)
(18361)
(18133)
(15671)
(15454)
(15337)
(14750)
(14201)
(14195)
(14048)
(13862)
(12784)
(12592)
学科
(109605)
经济(109491)
(79246)
管理(74028)
(57057)
企业(57057)
(50209)
方法(48385)
数学(42711)
数学方法(42129)
农业(33328)
中国(27963)
地方(26809)
业经(26702)
(25362)
(22310)
技术(20593)
(19002)
(18885)
贸易(18874)
(18291)
环境(17241)
理论(16346)
(15687)
(15590)
(15312)
财务(15237)
财务管理(15203)
(14370)
企业财务(14322)
机构
学院(371939)
大学(368778)
管理(149987)
(147230)
经济(143965)
理学(130814)
理学院(129350)
管理学(126990)
管理学院(126300)
研究(122638)
中国(90970)
(78105)
科学(77705)
(74838)
(63123)
业大(61641)
(60385)
中心(58119)
(57594)
农业(57418)
研究所(55280)
财经(51068)
(49806)
师范(49350)
北京(48042)
(46719)
(44836)
(44437)
经济学(42765)
经济管理(40821)
基金
项目(264400)
科学(207904)
研究(193863)
基金(191027)
(166241)
国家(164838)
科学基金(142288)
社会(121638)
社会科(114947)
社会科学(114916)
(104540)
基金项目(102767)
自然(93069)
自然科(90806)
自然科学(90780)
自然科学基金(89087)
教育(87951)
(87134)
编号(80531)
资助(77461)
成果(62781)
重点(58835)
(57943)
(57187)
(54969)
课题(54137)
创新(51324)
科研(50392)
国家社会(49632)
教育部(49192)
期刊
(162568)
经济(162568)
研究(104338)
(74033)
中国(71696)
学报(58700)
科学(55232)
管理(50740)
农业(50645)
(46922)
大学(45276)
学学(42839)
教育(39621)
技术(35174)
业经(32159)
(30512)
金融(30512)
(24354)
财经(23165)
经济研究(23079)
问题(22853)
(19700)
资源(19334)
科技(19321)
(19045)
图书(19036)
技术经济(18861)
理论(17196)
现代(17106)
业大(16100)
共检索到537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丹丹  张安明  张引  张家元  
基本农田的划定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将高质量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要求。作者结合编制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践,运用GIS技术和相关评价体系,通过对耕地图斑的"评分"、"排序",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的划定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并依据得出的决策模型划定金溪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共1 586.59hm2,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已达到上级规划下达的指标,为促使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更加高效和深入的展开做好基础工作,也为西南丘陵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的划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凯  赵华甫  吴克宁  
[目的]通过运用网格化技术和综合评价法将研究区划分为4类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类型区,为创新县域尺度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方法和技术体系,协调耕地保护、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有力支撑。[方法]文章以宜兴市为实证研究区,将城镇周边区域网格化,选取综合等别、距城镇和可建设占用区的距离等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永久基本农田约束划入区。同时,根据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修订耕地利用等,得到耕地综合等,然后以耕地距离城镇、交通干线的距离和空间连片度作为评价指标,对耕地进行立地条件评价并划分等级,最后将约束划入区以外的耕地以综合等-立地条件的形式,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区。[结果](1)城镇外延区被划分为1.232 0万个100m×100m的网格评价单元,在网格环境下,纳入约束划入区的耕地面积5 170.33hm~2,占全部耕地的9.65%;(2)耕地利用等修订后得到的综合等与利用等相比,耕地等别依然集中在4、5等,受重金属污染区影响出现了8等耕地;(3)约束划入区外的耕地被划分为优先划入区、适宜划入区及整治划入区,耕地面积占比分别为21.16%、40.52%及28.67%。[结论]通过网格化确定的约束划入型主要分布在规划选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与城镇主要发展方向一致,既满足了城镇连片发展的需求,也实现了对城镇周边优质耕地优先保护;优先划入型分布在城镇周边或交通干线沿线,区位条件优越,且耕地质量高;适宜划入型在立地条件或综合等方面有较大发展潜力,可通过整治措施提升其质量水平;整治划入型受重金属污染严重,综合等别较低且立地条件较差,在经过差别化的土地整治后可作为入选永久基本农田的后备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凯  赵华甫  吴克宁  
[目的]通过运用网格化技术和综合评价法将研究区划分为4类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类型区,为创新县域尺度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方法和技术体系,协调耕地保护、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有力支撑。[方法]文章以宜兴市为实证研究区,将城镇周边区域网格化,选取综合等别、距城镇和可建设占用区的距离等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永久基本农田约束划入区。同时,根据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修订耕地利用等,得到耕地综合等,然后以耕地距离城镇、交通干线的距离和空间连片度作为评价指标,对耕地进行立地条件评价并划分等级,最后将约束划入区以外的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宇  高明  莫建兵  郑杰炳  李慧敏  
研究目的:探索西南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的划定,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理想解逼近法、四象限法。研究结果:研究区域中"高质量高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为25118.19 hm2,占铜梁区耕地总面积的37.74%,该区域是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最佳区域,主要分布在蒲吕镇、东城街道、虎峰镇与南城街道等区域;"高质量低适宜"与"低质量高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共为26506.1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9.82%,该区域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有条件区域,主要集中在永嘉、旧县、平滩、福果与水口等乡镇;"低质量低适宜"区域为暂不建设区域,其耕地面积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申杨  龚健  叶菁  王卫雯  陶荣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下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为区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在"双评价"的基础上,构建"承载力—适宜性—质量"三位一体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模型,并以黄石市为例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基于"短板理论",考虑限制性因素和驱动性因素,建立耕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承载力基础上完成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从生态保护功能角度开展生态保护适宜性评价;(2)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充分考虑了资源环境对耕地生产稳定性的约束作用,确保了耕地生产功能稳定发挥,同时统筹兼顾了生态保护与基本农田保护的需求,优化了国土空间格局;(3)结合耕地质量对黄石市耕地进行分区,划分为优先保护区、适宜保护区、后备调控区、生态退耕区4类,在耕地分区基础上综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研究结论:该方法能够统筹区域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双重目标,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应良  田丽  
应用SCP框架分析黔江畜牧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通过分析发现:目前该区畜牧产业存在的问题是:市场结构不完善;市场行为处于低级向中级发展的状态,难以适应当前畜牧业发展要求;市场绩效水平、产业化程度低。而农户养殖集中化、规模化程度较低是导致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此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引导,提高市场集中度,优化市场结构;强化对市场行为的监管,积极培养和引进专门人才;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要自觉规范和完善自身体制,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龙霞  刘坚容  王玉印  邢世和  
以长乐市为研究区域,借助GIS技术,利用基于耕地利用等成果并依据科学指标体系评定而分级划定基本农田数据库,并与现状基本农田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方法改进划定的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相对合理,耕地质量优于现状基本农田.而政策驱动因素、缺少基本农田分级保护制度、可量化质量衡量指标缺失等,是造成现有基本农田划定质量不相当的原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亚  赵伟  杨柳娇  张正伟  刘欣珂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以重庆市南岸区为研究对象,从基础地力、利用条件、区位条件3方面筛选出12个指标,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引入熵权法、障碍度模型等测算各评价单元的建设潜力和建设难度系数,最后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耦合两者评价结果,提出了南岸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结果表明:南岸区已基本具备高标准基本农田条件的耕地面积约76.6 hm~2,占永久基本农田总量的11%,其余624.19 hm~2耕地可通过土地整治逐步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在空间上,建设潜力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广阳镇,建设难度等级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分布规律,按照先易后难的建设原则,建设时序也需遵循从北向南的规律依次开展整治工程。研究结果可为南岸区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实施提供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美青  黄宏胜  史文娇  阎波杰  王宗  刘奕婷  张永寿  
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之间的矛盾极大地影响基本农田的稳定性和长久性,不利于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论文以江西省余江县为研究区,在协调各规划关系的基础上,将城市周边自然质量等高于研究区平均水平的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其他耕地,选取农用地自然质量等、耕地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耕地到城镇的距离、耕地到交通主干线的距离、空间连片性、田块规整度等6个评价指标构建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基本农田划定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确定最终划入的基本农田。结果表明:城市周边划定基本农田面积为4 474.65 hm~2,其他耕地中划定的基本农田面积为24 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辉  谢梅生  蔡斌  帅佳良  
研究目的:为合理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提供基于GIS技术支撑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思路。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以GIS手段进行基本农田数据分析、处理为基础,以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为依据,可形成对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的智能支持,从而基本实现规划成图的自动化,提高编制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工作效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边振兴  刘琳琳  王秋兵  钱凤魁  康萌  杨子娇  朱瑞雪  
城市边缘区耕地自然质量较好,但易受城市扩张和乡村集聚影响,因此,从耕地质量和立地条件两方面综合划定城市边缘区永久基本农田,能够保障耕地优质稳定。本研究以沈阳市边缘区沈北新区为研究区,引入美国LESA体系考虑耕地质量和立地条件,借鉴农用地分等成果构建城市边缘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指标体系,进行耕地质量和立地条件综合评价,划定城市边缘区永久基本农田。结果表明:一、二、三级耕地质量优越,立地条件稳定,可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为35 510.50hm2,占平原耕地面积的77.94%;四、五级耕地不宜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本研究符合国家优先划定大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的要求,为今后类似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和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谭少军  邵景安  张琳  李春梅  蒋佳佳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选取重庆市垫江县为研究区,结合农用地质量分等、土地利用变更等多元数据,利用生态位(Niche)、局部莫兰指数(Local Moran’s I)、多元约束(Multi-constraints)方法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与区位选址,以期为垫江县及类似丘陵地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可参考的科学依据。研究表明:(1)评价指标空间离散性不一,地块连片度、田间道路通达度和地块到居民点距离变异性最强,成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要适当考虑的关键因子;(2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旭东  
偏远山村发展农业旅游经济过程中如何做到现代化的同时又保持独有的传统特色?如何依托农业旅游经济化解"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此类问题是各偏远山村发展农业经济过程中难以化解的"硬核"。本文以渝东南黔江区后坝村为例,对其农业旅游经济发展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偏远山村在发展农业旅游经济过程中如何发挥本土优势,转劣势为强势的各种策略,以期突破上述"硬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雪莹  邵景安  曹飞  
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成效评估对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实施、政府决策等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使用访谈数据、图件数据和统计数据,构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样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成效。结果表明:1)与建设前相比,农地平整状况维度中耕地连片度增加13.56%。耕地破碎度呈显著离散性,梯田化率明显提升;农业生产条件维度中道路通达度提升25%,空间离散度略微增加,有集聚效应。道路硬化率建设后分布仍呈中部高、两端低的态势。灌溉保证率和沟渠密度显著增加,空间分布均与南部产业结构、地形密切相关;农田生态环境维度植被覆盖率在建设后空间分布仍呈显著离散性。有效土层厚度明显增加,空间分布格局与道路通达性相当;多主体满意度维度农民满意度和公司企业满足度在空间上均表现为南部鹤大台地区满意度最为明显,农民人均新增年收入建设后空间分布较为均匀。2)Ⅰ级成效区,综合成效评价最佳,4个子目标也引起了足够重视,占比为53.26%;Ⅱ级成效区的综合评价次之,4个子目标的投影值也与之匹配,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选址及建成后综合成效凸显的重点区,占比37.62%;Ⅲ级成效区的综合成效相对较差,4个子目标所得投影值也相对较低,占比为9.12%。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评价,应考虑区域独有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程序,有序开展差别化评价。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姗姗   陈景   寇宗淼   张新圣  
<正>核心提示本文总结了北京市坚持规划引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总体思路和工作亮点,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耕地保护管理机制、构建国土空间监管平台、健全完善奖补机制等对策建议。目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规划、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规划、各区分区规划已批复实施,街区控制性规划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正在推进,全市国土空间格局已基本稳定。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