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2)
- 2023(12404)
- 2022(10507)
- 2021(9722)
- 2020(8494)
- 2019(19149)
- 2018(18731)
- 2017(35661)
- 2016(19217)
- 2015(21368)
- 2014(21170)
- 2013(20684)
- 2012(18784)
- 2011(16840)
- 2010(16515)
- 2009(14795)
- 2008(14424)
- 2007(12504)
- 2006(10463)
- 2005(9225)
- 学科
- 济(75280)
- 经济(75170)
- 管理(58959)
- 业(55058)
- 企(46247)
- 企业(46247)
- 方法(38532)
- 数学(34290)
- 数学方法(33770)
- 财(20428)
- 农(19626)
- 学(18926)
- 中国(17865)
- 技术(17464)
- 业经(15725)
- 环境(15018)
- 制(14369)
- 农业(13271)
- 务(13079)
- 财务(13031)
- 财务管理(13001)
- 地方(12916)
- 企业财务(12424)
- 和(12135)
- 贸(11938)
- 贸易(11934)
- 理论(11883)
- 易(11644)
- 划(11522)
- 银(10849)
- 机构
- 大学(271246)
- 学院(269805)
- 济(106373)
- 经济(104250)
- 管理(103949)
- 研究(92234)
- 理学(90799)
- 理学院(89781)
- 管理学(87939)
- 管理学院(87462)
- 中国(66947)
- 科学(61252)
- 京(56978)
- 农(52540)
- 财(47877)
- 所(47180)
- 业大(46816)
- 研究所(43579)
- 中心(42793)
- 农业(41652)
- 江(39255)
- 财经(38879)
- 经(35593)
- 北京(34923)
- 院(34289)
- 范(33665)
- 师范(33153)
- 经济学(32884)
- 州(30943)
- 技术(30539)
- 基金
- 项目(197295)
- 科学(154594)
- 基金(144353)
- 研究(135863)
- 家(129743)
- 国家(128789)
- 科学基金(109354)
- 社会(86483)
- 社会科(82079)
- 社会科学(82057)
- 省(77528)
- 基金项目(76606)
- 自然(73911)
- 自然科(72181)
- 自然科学(72150)
- 自然科学基金(70832)
- 划(66014)
- 教育(62642)
- 资助(59343)
- 编号(51555)
- 重点(45579)
- 部(43467)
- 发(41767)
- 创(41681)
- 成果(39694)
- 创新(39204)
- 科研(38916)
- 计划(38875)
- 国家社会(36742)
- 教育部(36590)
- 期刊
- 济(107669)
- 经济(107669)
- 研究(70180)
- 学报(51865)
- 中国(50962)
- 农(45938)
- 科学(45497)
- 大学(38777)
- 财(38039)
- 管理(37468)
- 学学(37174)
- 农业(31809)
- 技术(25882)
- 教育(24873)
- 融(19988)
- 金融(19988)
- 财经(19265)
- 业(17896)
- 业经(16981)
- 经济研究(16901)
- 经(16557)
- 科技(15159)
- 版(14830)
- 技术经济(14393)
- 业大(14294)
- 问题(14097)
- 统计(13203)
- 资源(13045)
- 策(12493)
- 林业(11856)
共检索到379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滟芳 周桂园 李辉 卢红
文山烟叶是云南省烟草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评价文山烤烟种植资源,依据烟叶质量生态相似性原理,结合云南省烤烟生产、烟叶质量情况,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灰关联度法,分析了云南省文山烤烟种植乡镇生态适宜性。评价出文山烤烟种植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砚山县平远镇、稼依镇,文山县秉烈乡、德厚乡、马塘乡、红甸乡,丘北县树皮乡。并论证认为文山州(砚山县、文山县、邱北县)等地区为优质烟叶主要生产地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媛媛 丁晓东 高华军 林北森 刘春萍 邓明军 姚文艺
气候条件是决定烟叶质量和风格的重要因素,百色烟区是广西第一大优质烤烟产区,该研究通过分析百色市历年气象数据和烤烟品质指标,选取影响百色烤烟品质的气候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不同气候因子的权重;结合百色优质烤烟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与指数和评价法,分析单个气候因子分布情况,并将其量化分级;综合单一气候因子的量化等级和权重,得出百色市烤烟种植区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数;根据评价指数将百色市分为烤烟种植适宜区、较适宜区、不适宜区3个适宜性分区,这一结果显示出不同适宜性分区的潜在分布,从气候适宜性角度来看,百色烤烟种植面积还有很大扩展潜力,烤烟种植向适宜区和最适宜区转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聂艳 喻婧 崔灿
生态位适宜度是对经典生态位理论和方法的深化与发展,在合理优化和发挥作物、环境最大共生效应,及农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以宜昌市夷陵区园地为研究对象,将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引入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构建了5个因素12个因子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语言型、阈值型和空间型指标的量化方法,采用加权求和与限制因子模型对各评价单元柑橘的生态位适宜度值及限制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位适宜度值整体较高,最大值达0.893,生境条件基本能满足柑橘的生长发育需求;园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以2级为主,所占面积达41.34%,1级地也达到21.58%;限制该地区园地生产潜力的生态因子主要为:土壤质地...
关键词:
生态位适宜度 GIS 适宜性 园地 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海生 刘国顺 刘大双 陈伟强
【目的】根据河南省烟草生产的实际情况,利用GIS技术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原理,对河南省各烟草种植区进行烤烟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方法】用特尔菲法进行各生态因子评价指标的选择,从气候、土壤、地形条件3个方面确定了17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河南省烟草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生态因子对烤烟生长与品质效应建立各隶属度函数,并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各指标权重的定量计算。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绘制河南省烟草种植区烤烟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状况图。【结果】河南省西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为烤烟生产最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2.52%;南部、中部的部分地区为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99%;北部和东部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威 赵卫权 苏维词
以黔中地区作为研究区,采用GIS与RS技术,选取地形、土地、植被、气候、水文与石漠化等自然因子,以250 m×250 m栅格为基本单元,在评价单因子人居适宜性的基础上,构建人居环境指数(HEI)模型,探讨黔中地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特征及其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黔中地区人居环境指数介于14.16~88.97之间,平均值为50.02,空间分布上从西北向北、东、南,从中山地貌区域向低中山、河谷、槽坝区域递增,地形起伏度是区域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限制因子;(2)整个黔中地区以一般适宜区为主,占黔中地区总面积的31.76%,其次是临界适宜区,占25.16%,然后是比较适宜区23.13%,不适宜区为10.19%,高度适宜区最少,仅占9.76%;(3)最适宜居住区域主要分布在地形起伏度较小,植被覆盖度高,海拔高度适中,且降雨丰富、地表水资源丰富的中东部区域,不适宜区域分布在毕节市境内七星关区、大方县以及织金县等,平均海拔高度在1 700 m以上的区域,其余零星分布在研究区。
关键词:
GIS 人居环境 自然适宜性 黔中地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利 韩增林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主导产业方向及地域组合模式。区域规划的重要任务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方向适宜性评价结论,选择最适宜的产业发展方向及组合模式,可见区域发展方向的适宜性评价是区域产业布局及地域组合模式规划的基础。本文以大连市为基本研究案例,以流行的、通用的GIS技术为支撑,在首先界定单项适宜性评价、综合适宜性评价等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从定量与定性两个层面系统地研究了区域发展方向适宜性评价理论思路、工作流程、技术环节以及结果表达问题。
关键词:
区域发展方向 适宜性评价 GIS 大连市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藏 冯仲科 黄季夏 杨柳
以中国东北地区(含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北部)为研究区域,依据稳定性、独立性、主导性和综合性原则,从植被、地理环境、人为干扰等3个层面选取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海拔、坡度、坡向、水源、居民点、主要道路等为评价因子,对中国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生境进行适宜性评价。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的支持下,获取各评价因子的定量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并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对各单因子加权叠加,得到东北虎生境适宜性综合评价分级图并计算各分区面积。结果表明:(1)人为干扰和植被因素是影响东北虎分布的主要因素;(2)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东北虎最适宜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延琼 李韵 章家恩 秦钟 李逸勉
利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对广东省水稻种植进行了生态适宜性评价。用特尔菲法和专家咨询法筛选各生态因子评价指标,从气候和地形条件两方面确定9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广东省水稻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各指标权重的定量计算,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9.3的叠加分析功能,得到广东省水稻种植生态适宜性评价图。结果表明,广东省南部沿海地区为双季稻最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42.07%;粤中北内陆地区为双季稻次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32.42%;粤北山区的大部分为双季稻的基本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22.86%;粤西北边境山区为双季稻不适宜种植区,占全省总面积的2.65%。获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然 姚小军 闫超 彭瑶 张洋 赵言文
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进行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以了解农村生态质量状况、明确农村生态功能适宜程度及空间分布,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向的确定和空间布局的划分提供科学的生态适宜依据,从而更好地协调农村发展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岩南村为例,开展了农村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及应用研究。以高分辨率航空影像为数据源,从地形条件、土壤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人类干扰5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构建了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模型;以栅格为评价单元,在GIS支持下,对岩南村进行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划分了生态功能适宜等级,制定了分区管制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毛雪 陈良松 马友华 王静 唐欣
[目的]调整和优化茶叶布局和生产,充分发挥六安市的自然资源优势。[方法]以"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选择与茶叶生长相关的养分、土壤、理化性状和立地条件等13个因子为评价指标,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其权重,并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和隶属函数模型,用累积频率曲线法实现六安市茶叶适宜性评价。[结果]六安市适宜茶叶种植区面积为1.329 8万hm2,占该市茶园面积的36.4%。[结论]高度适宜区面积为5 504.3hm2,主要分布于霍山县和金寨县,山高云雾缭绕、雨水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大、漫射光多、土壤疏松、土质肥沃
关键词:
茶叶 耕地 六安市 地理信息系统 适应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路明 常庆瑞 白雪娇
【目的】对陕西定边县耕地种植玉米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旨在为耕地的科学管理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地处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连接的陕西省定边县为例,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将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叠加确定评价单元,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数学方法,从土壤管理、土壤养分、土壤性质、立地条件4个方面共选取10项指标,对定边县耕地种植玉米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分析了影响该地区耕地种植玉米适宜性的主要指标。【结果】陕西省定边县耕地种植玉米适宜性可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玉米种植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53 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超 李文峰 赵耀 尚敬敏
【目的】作物适宜性评价是进行生产区划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拟基于气象、土壤、地形数据,构建适宜山地环境的玉米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和方法。【方法】在文献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遴选18个生态指标构成玉米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气候适宜性评价模型采用作物模型法构建,考虑了玉米生育期和生态效应,其他指标采用隶属度函数法分数值型和概念型分别构建。各因子权重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确定,综合权重和适宜性函数构建玉米气候、土壤养分、立地条件、土地管理适宜性评价模型及综合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评价的数据通过空间分析获得。针对山区耕地的立体分布特点,运用ArcGIS工具综合耕地利用、土壤类型、行政区划划分评价单元,经GIS的插值处理、统计分析,获得各评价单元18个评价指标基础数据,进而运用评价模型对各评价单元进行分类评价和综合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该方法应用于云南省寻甸县,全县耕地共划分为8 415个评价单元,其气候、土壤养分、立地条件、土地管理4个方面适宜以上的面积分别占比58%、86%、42%、90%。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中,高度适宜区和适宜区的面积占比分别为35.4%、50.6%,主要分布在中-东南部低中山丘陵区,中北部金沙江河谷,西部河谷槽区也有小范围的分布;勉强适宜区、不适宜区面积占9.4%和4.6%,主要零星分布在中部以西地区,而在西北部相对集中。【结论】评价方法考虑了玉米生育期和山区耕地立体分布特点,研究区适宜性区划呈碎片状分布,分布情况与区域生产情况基本相符,气候和立地条件是影响研究区玉米生态适宜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GIS 玉米 生态适宜性 评价 寻甸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娄胜霞
以公里格网为基本单元,基于GIS技术,建立包括地形起伏度、温湿指数、水文指数和地被指数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系统评价遵义市不同地区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与限制性。研究表明,遵义市人居环境以适宜性为主要特征,自然适宜程度整体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其中44.41%为一般适宜区、54.13%为比较适宜区以及极小比例为临界适宜区;遵义市人居环境自然条件较好,地形、地被、水文和气候对人口分布的限制性不明显,其中地形条件对人口分布的限制性最强,其次是地被条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晋明 赵小敏 乐丽红
土地资源是制约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最严重的"瓶颈",为了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系统开展区域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研究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而进行经济林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内容,对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进行林业结构调整、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区域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美娟 陈国宏 陈国龙
文章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客观权重,应用改进归一化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用灰色关联度对中国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可以为各个行业明确自己的优劣势、正确选择技术创新战略和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评价指标 产业技术 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