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1)
2023(9760)
2022(8328)
2021(7645)
2020(6536)
2019(14855)
2018(14355)
2017(27543)
2016(14786)
2015(16358)
2014(16020)
2013(15496)
2012(13967)
2011(12371)
2010(11720)
2009(10437)
2008(9600)
2007(8025)
2006(6635)
2005(5443)
作者
(42239)
(35364)
(35279)
(33183)
(22147)
(17343)
(15966)
(14128)
(13753)
(12192)
(12157)
(12087)
(11162)
(11094)
(10857)
(10851)
(10723)
(10706)
(10204)
(10147)
(8806)
(8570)
(8462)
(8177)
(8044)
(7782)
(7653)
(7619)
(7168)
(7090)
学科
(62111)
经济(62056)
管理(40312)
(37461)
(31318)
企业(31318)
方法(31286)
数学(28474)
数学方法(28065)
地方(14796)
(14341)
(14325)
中国(13805)
(13377)
业经(11963)
环境(9962)
农业(9903)
(9377)
贸易(9375)
(9219)
(9182)
财务(9148)
财务管理(9122)
(9074)
技术(8986)
地方经济(8820)
企业财务(8696)
(8394)
理论(8295)
(7886)
机构
大学(200364)
学院(200038)
(79686)
管理(79019)
经济(78190)
理学(69733)
理学院(68973)
研究(67610)
管理学(67556)
管理学院(67219)
中国(48917)
科学(45399)
(41550)
(37679)
业大(34347)
(33844)
(33420)
中心(31706)
研究所(31662)
农业(30076)
(28299)
财经(27883)
(25674)
(25642)
(25296)
师范(24925)
北京(24857)
经济学(24685)
经济学院(22454)
(22153)
基金
项目(152950)
科学(121487)
基金(112757)
研究(105575)
(101183)
国家(100469)
科学基金(86173)
社会(67553)
社会科(64167)
社会科学(64147)
(60519)
基金项目(60159)
自然(58661)
自然科(57310)
自然科学(57290)
自然科学基金(56205)
(52071)
教育(48736)
资助(45580)
编号(40533)
重点(35804)
(33745)
(33562)
(32474)
科研(30637)
计划(30603)
创新(30547)
成果(30151)
国家社会(28676)
教育部(28220)
期刊
(76215)
经济(76215)
研究(49966)
学报(37138)
中国(34117)
科学(33253)
(32021)
大学(27820)
管理(27654)
学学(26695)
(25611)
农业(22488)
技术(18971)
教育(17514)
(13301)
金融(13301)
财经(13178)
(12641)
经济研究(12478)
业经(12321)
(11353)
资源(10903)
科技(10368)
(10265)
统计(10193)
问题(10136)
业大(10101)
技术经济(9980)
(9350)
理论(8520)
共检索到27070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明勇  谭淑端  张全发  
通过气象数据分析、实地调查、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DEM计算、遥感解译等,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区典型小流域地理数据库,确定了计算USLE因子指标的方法。在ArcGIS支持下,模拟了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将模拟结果分为微度、低度、中度、强度、剧烈侵蚀5级,建立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及坡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土壤侵蚀量24.14t/hm2,远超该地区容许土壤流失量5t/(hm2·a)。96%的侵蚀区及95%的土壤侵蚀总量位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胜  欧阳梦云  周卫军  谭雪兰  刘沛  谭洁  
以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降雨数据、土壤类型数据为基础,通过GIS和RS技术,结合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估算宁乡市的土壤侵蚀模数,模型指标包括降雨侵蚀力因子(R)、土壤可侵蚀性因子(K)、坡度坡长因子(LS)、植被覆盖度因子(C)、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宁乡市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1 410.64t/(km2·年),属于中度侵蚀等级状情况,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微度侵蚀、剧烈侵蚀和轻度侵蚀,侵蚀面积分别为1 548.87、434.16和397.91km2,占侵蚀总面积的53.84%、15.09%和13.88%。土壤侵蚀模数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宁乡市的沩山、长冲等山地、丘陵地区。系统分析出宁乡市土壤侵蚀与USLE模型的相关影响因子的关系,海拔高程与土壤侵蚀强度成正相关关系,与侵蚀面积成负相关关系,在草地>水域>裸地。根据宁乡市土壤侵蚀现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以期为政府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璟  张旭东  何丹  周金星  周小玲  王中建  
以长江中下游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数据观测积累及实地调查采样等方法,计算了研究区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等因子,运用GIS与RUSLE评价了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并分析了其与土地利用方式、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域平均土壤侵蚀强度为788.44t/(km2.a),属微度侵蚀,流域面积95.18%的范围发生轻度以下的侵蚀,强烈以上侵蚀仅占1.19%。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耕地、果园侵蚀强度较大,均达到中度侵蚀,有林地除竹林地为轻度侵蚀外均属微度侵蚀,耕地、果园、竹林地是今后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地类。不同海拔高度中,低海拔(200~400m)区域侵蚀量占到流域侵蚀总量的64.42%,是水土流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潘美慧  伍永秋  任斐鹏  董一帆  江源  
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对东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东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总量为16.2×108t,土壤侵蚀模数为18.73t/(hm2.a),侵蚀强度属轻度。占流域面积94.62%的区域土壤侵蚀强度在中度以下,对流域土壤侵蚀量的贡献率为9.94%,而占流域面积仅5.38%的中度以上侵蚀区域对流域土壤侵蚀量的贡献率达90.06%。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差异性大,分析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之间的关系表明:裸地和灌草地为区内主要侵蚀地带,土壤侵蚀模数随着坡度的递增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5°~25°为区内主要土壤侵蚀坡度段。通过以上研究分析以期为构建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桢华  刘健  余坤勇  赖玫妃  吕恒斌  
以富屯溪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流域的高程、坡度、基础设施缓冲区、居民点缓冲区等水土侵蚀影响因子的数字格式,分别与流域土壤侵蚀图进行叠加分析,比较各侵蚀因子对侵蚀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高程和坡度与土壤侵蚀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在人为因素的干扰下,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距离居民点1000 m及距离基础设施500m之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月卿  邵晓梅  
为了解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该文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撑下,应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估算了研究区2002年现实土壤侵蚀量和潜在土壤侵蚀量,得到了研究区现实土壤侵蚀量和潜在土壤侵蚀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保持能力,并对研究区土壤侵蚀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现实土壤侵蚀模数为28.70t(hm2·a),年均土壤流失量875.65×104ta,年均土壤保持量25095.73×104ta.旱地的土壤保持能力最小,研究区进行水土流失防治除对25°以上的旱地实行退耕还林、裸岩荒地植树造林外,还应加强对6°~25°的旱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洪芬  杨营  毕如田  
土壤侵蚀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本研究在GIS支持下,应用TM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的相关信息,快速获得了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地面坡度、植被盖度、特殊侵蚀类型等土壤侵蚀因子空间信息,采用叠加分析法研究了繁峙县不同土地利用状况的土壤侵蚀规律。基于国家水利部制定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快速完成了繁峙县土壤侵蚀强度的判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繁峙县坡度大部分集中在5~15°之间,5°~15°坡度带土壤侵蚀面积最大,侵蚀面积约为2 255.37km2,约占整个繁峙县总面积的77.44%,但是这类土壤侵蚀程度较低,水土流失较少。25°以上侵蚀面积占总侵蚀面积的13.12%。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开  杨培岭  田英杰  任树梅  赵焕勋  
土壤侵蚀产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过程,其物理机理十分复杂,往往难以用数学方式来描述.该文针对区域土壤侵蚀机理不甚清晰、基础资料收集困难等问题,探索性地在小流域土壤侵蚀预报中引入支持向量机理论与方法,并以皇甫川强烈侵蚀区小流域为例构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预报的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研究表明,该方法的模拟和预测精度都明显高于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依据多年的反映区域侵蚀产沙演进规律的侵蚀产沙监测资料,建立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是对流域侵蚀产沙复杂运行机制的综合体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从林  张平仓  
通过对王家桥小流域土壤、降雨、植被和地形等因子的分析 ,探讨了土壤抗侵蚀性能 ,分析了坡面侵蚀与各影响因子间的关系 ,建立了基于降雨基础上的全流域输沙幂函数回归方程。结果表明 ,本地区土壤因具有较强的渗透性、抗冲、抗蚀和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而使其保持较小的可侵蚀性 ;坡面侵蚀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雨强和径流量(或降雨量 )的大小 ;流域内土壤侵蚀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暴雨作用下的重力侵蚀 ,在影响土壤侵蚀的诸多因子中降雨是关键性的 ,它的强度和年分布对年侵蚀模数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 ,通过分析各种雨强 (平均雨强、最大雨强、最大 15分钟雨强、最大 30分钟雨强、最大 6 0分钟雨强 )对土壤侵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岩洁  李阳兵  冯永丽  
研究以草堂溪小流域1990年、2000年、2004年和2007年四期TM和CBERS影像为数据源,利用ArcGIS9.3软件,通过图层叠加、统计分析等,提取草堂溪小流域不同类型土壤侵蚀与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等相应数据,计算出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结果表明:五种侵蚀类型在研究期内相互转化,轻度侵蚀面积增加最多,达2.61km2,集中分布在草堂溪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1990年-2000年明显增加,2000年-2007年逐渐下降,但高于1990年。土壤侵蚀变化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高程和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正相关,在高程0~500m,坡度0~25°范围内土壤侵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邹金浪  谢花林  杨子生  彭小琳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是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乃至生态功能区划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选取典型红壤丘陵区的江西省兴国县为案例区,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基本原理,借助ArcGIS和GeoDa软件,分析了研究区的土壤侵蚀敏感性及其空间自相关性。主要结果表明:①2005年研究区的土壤侵蚀敏感性等级以轻度敏感和中度敏感为主,所占面积百分比总计70.25%,高度敏感和极敏感区面积为364.57 km2;②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53.14%的敏感性观测区存在空间正相关,集中分布于兴国县的西部、南部、中部和北部,另外,46.86%的观测区存在空间负相关,分散在研究区的北部、南部、西部和中部。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水土保持建设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裴厦  姚治君  章予舒  张博  
西藏土壤侵蚀类型多样,且以水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为主,其动态监测属于难点问题。研究基于水力侵蚀和冻融侵蚀各自的基本特点,综合运用TM影像、土地利用图、地形图(DEM)和植被覆盖度图,构建了基于RS和GIS的藏东横断山区土壤侵蚀分类分级动态监测方法,并借助ENVI和ArcG IS软件,分析了察雅县1995年到2000年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察雅县土壤侵蚀以微度、轻度和中度侵蚀为主,其中冻融侵蚀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高山峡谷区,所占比重为2.06%;在人类的土地开发活动和温度、降水变化等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察雅县土壤侵蚀加剧,东部大面积的轻度侵蚀区转化为中度侵蚀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庄建琦  葛永刚  
全球变化引起了一系列环境效应,土壤侵蚀是全球变化最为敏感环境效应之一。选择生态极其脆弱区小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影像和雨量站点获取3期土地利用和降雨变化信息,结合区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模型)对该区域土壤侵蚀对土地利用和降雨变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降雨量在1981~1990年为降雨量较小年份,1991~2000年为降雨量较大时间段,2001~2005年降雨量开始急剧减少;(2)1987、1995和2005年的平均侵蚀量分别为:70.58、80.08和79.81t/(hm2.a),中度侵蚀以上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9.92%、33.83%和33.18...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婷  刘康  马力阳  包玉斌  吴磊  
论文采用Arc GIS 10.0及In VEST土壤保持模型,分析2000—2010年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模拟流域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及土壤保持量的变化规律,并着重探讨土地利用类型方式转变对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0年间,流域裸地大比例减少90.18%(831.06 hm~2),主要转移至水域,耕地大面积减少5 197.24 hm~2(4.11%),主要流向灌丛和城镇;坡耕地还林还草初见成效,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成效显著。2)2000—2010年间,流域土壤侵蚀状况较为严重,整体处于中度侵蚀至强度侵蚀级别,但10 A间侵蚀状况有减缓趋势;在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樊哲文  黄灵光  钱海燕  方豫  
随着鄱阳湖流域开发进程加快,土地利用类型势必发生转移,从而对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为了能反映鄱阳湖流域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效应,本文通过采用3S技术手段,获取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与土壤侵蚀数据,引入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对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效应空间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985年~2000年间,影响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土地类型主要集中在农田、林地和草地,而水域、工矿居民用地与未利用地三种土地类型对土壤侵蚀强度变化总体变化不大;②加重土壤侵蚀强度的主要是林地转化为农田、林地转化为草地、草地转化为农田;而土地利用类型农田...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