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4)
- 2023(12149)
- 2022(10424)
- 2021(9782)
- 2020(8252)
- 2019(18990)
- 2018(18786)
- 2017(36218)
- 2016(19496)
- 2015(21975)
- 2014(21406)
- 2013(20790)
- 2012(18838)
- 2011(16844)
- 2010(16337)
- 2009(14635)
- 2008(13637)
- 2007(11560)
- 2006(9762)
- 2005(8229)
- 学科
- 济(81843)
- 经济(81769)
- 管理(52387)
- 业(49244)
- 方法(39761)
- 企(39515)
- 企业(39515)
- 数学(36073)
- 数学方法(35420)
- 农(21551)
- 地方(20286)
- 中国(18284)
- 财(17211)
- 业经(16763)
- 学(15629)
- 农业(14689)
- 贸(12701)
- 贸易(12694)
- 理论(12513)
- 易(12244)
- 环境(12216)
- 制(11711)
- 技术(11537)
- 和(11495)
- 地方经济(10782)
- 务(10770)
- 财务(10717)
- 财务管理(10690)
- 划(10161)
- 企业财务(10012)
- 机构
- 学院(262671)
- 大学(261290)
- 济(103758)
- 管理(103399)
- 经济(101651)
- 理学(90707)
- 理学院(89674)
- 管理学(87628)
- 管理学院(87170)
- 研究(85899)
- 中国(63798)
- 科学(56311)
- 京(55053)
- 农(47088)
- 财(43703)
- 业大(42827)
- 所(42264)
- 中心(41414)
- 研究所(39126)
- 江(38529)
- 农业(37443)
- 财经(35896)
- 范(34336)
- 师范(33839)
- 北京(33482)
- 经(32873)
- 院(32412)
- 经济学(31710)
- 州(30882)
- 技术(29481)
- 基金
- 项目(193526)
- 科学(152920)
- 基金(141128)
- 研究(136606)
- 家(125240)
- 国家(124280)
- 科学基金(107268)
- 社会(86382)
- 社会科(81900)
- 社会科学(81878)
- 省(76887)
- 基金项目(74869)
- 自然(72453)
- 自然科(70793)
- 自然科学(70770)
- 自然科学基金(69468)
- 划(65408)
- 教育(63777)
- 资助(58273)
- 编号(54582)
- 重点(44149)
- 发(42508)
- 部(42056)
- 成果(41375)
- 创(41062)
- 创新(38485)
- 科研(37963)
- 课题(37566)
- 计划(37009)
- 国家社会(36056)
- 期刊
- 济(105340)
- 经济(105340)
- 研究(68664)
- 中国(48511)
- 学报(43654)
- 农(41128)
- 科学(40466)
- 管理(37364)
- 财(33701)
- 大学(33128)
- 学学(31456)
- 农业(28599)
- 教育(26716)
- 技术(26332)
- 融(18946)
- 金融(18946)
- 业经(17900)
- 经济研究(17187)
- 财经(16763)
- 业(15969)
- 经(14505)
- 问题(13924)
- 资源(13770)
- 统计(13651)
- 版(13089)
- 技术经济(13041)
- 科技(12593)
- 策(12442)
- 业大(11697)
- 图书(11686)
共检索到367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丽娟 马俊 延晓冬 刘栋 张利
随着对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也应引起关注。本研究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碳和氧气的原理,通过模拟植物各级生产力,估算出区域氧气生产量。利用MODIS的GPP产品,通过投影转换、影像裁切等处理,与GIS融合,采用C-FIX模型估算区域NPP、NEP,实现区域氧气生产量的总量估算和空间分布。以哈尔滨市为例估算了2008年区域氧气生产量,主要结论如下:①2008年哈尔滨市生产净氧气量394423.95t,植物自养呼吸消耗占初始氧气生产量的30.787%,异养呼吸消耗占0.001%,初始氧气生产量越多,植物自养呼吸消耗和异养呼吸消耗也多;②哈尔滨市处于高寒地带,2-12月氧气生产量基本趋近于0,夏季最高,秋季略高于春季;③哈尔滨市各月及全年以阿城区氧气产量最多,呼兰区、松北区次之,主城区即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及平房区最低。本研究采用RS、GIS等技术,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实现了区域氧气生产日、月、年总量估算和空间分布变化,为区域氧气生产量的估算提出了新的思路,为研究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和评价人类生活环境质量提供了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莉雯 卫亚星
对城市的碳排放水平进行精确模拟,探索城市层面碳排放规律,从而制定相应碳减排目标,将是未来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制定低碳发展规划的基本要点。本文基于Landsat5TM数据,采用分类回归树CART算法对城市研究区进行土地覆盖分类。应用TM6单窗算法反演研究区地表温度。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基于城市热量空间分布的估算结果,模拟城市的碳排放空间分布。然后基于GIS和改进的高斯模式碳排放扩散修正模型,对模拟出的城市研究区碳排放的值和空间位置进行了修正。分析了研究区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并研究了各种土地覆盖类型与相应的碳排放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沈阳市市辖区平均碳排放浓度介于423....
关键词:
碳排放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沈阳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燕南
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中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困难最大、最集中、最突出的哈尔滨市来讲,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城市在大项目开发中的经验,重新审视研究大项目开发对城市经济的拉动功能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媛 姜博 初楠臣 代路伟 李晓庆 马玉媛 张雪松
利用Landsat TM数据获取2000和2015年哈尔滨市建设用地矢量数据,构建了一种更为简单可行的城市边缘区空间提取模型,界定了城市核心区、内缘区和外缘区的边界,探讨了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变化过程和扩张模式。结果表明:基于建设用地变化构建的城市边缘区提取方法——"滑动切割"模型,通过设定提取阈值,获取城市核心区、内缘区和外缘区的边界是可行的;近15年来,哈尔滨城市边缘区已从二环和四环之间延伸到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外围,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集中化与破碎化并存;根据边缘区建设用地破碎化程度,城市边缘区扩张模式包括"外延式、跳跃式和稳定式"三种,基本形成了"东张西建",多种扩张模式并存的城市扩张格局;在交通设施、政策导向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基本形成了"南工北农"的城市区域空间特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悦 宋戈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是实现城市人地系统有序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哈尔滨为例,在界定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二次综合函数评价哈尔滨2001-2010年的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引入协调度函数,分析内部子系统的均衡程度。结果表明,2001-2010年哈尔滨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健康等级由"不健康"向"亚健康"演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下是导致哈尔滨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哈尔滨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与PSR系统协调度呈正相关,说明PSR各子系统间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昕 商大为 李春媛
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是我国当前的基本国策。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法)颁布实施之际,为进一步了解老年人所思、所想、所困和所盼,提升老年人幸福生活指数,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在哈尔滨市6个主城区随机抽取500位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了城市老年人养老问题专项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健康和经济状况比较乐观,对相关养老问题关注率较高,同时,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也面临诸多生存困难,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关键词:
老年群体 关注生活 解决困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曙光 蔡德发 孙慧玲
地方财源建设关乎地方财政的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其本质是增强地方财政实力和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哈尔滨市财政收入总量及其构成,针对其财源建设的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度不高、招商引资项目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力较低、资金与税收政策要素制约等问题,提出改造传统产业、拓展支柱财源,发展新兴产业、汲取财力财源,加快园区建设、挖掘潜力财源,规范招商引资、争取政策财源,壮大县域经济、夯实地方财源,以及创新财政机制、实现持续财源等对策。
关键词:
财源建设 园区建设 县域经济 地方财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舒昶 张林波 冯雪华
以湖北省随县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择干旱、洪涝、水土流失和污染为生态风险源,对河流、城市、草地、森林等生态系统展开系统评价和实时监测,通过计算综合风险概率及生态综合损失度得到该区域的生态风险值。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总体上生态风险值从周边向内部逐步减小,整个风险值呈现出一种带状的分布结构,体现了该研究区生态风险的空间异质性。
关键词:
遥感影像 生态环境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许月卿 李双成 蔡运龙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生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典型的极贫困代表区域之一。本文选择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作为研究区,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应用GIS和ANN技术,模拟区域自然致贫因子和消贫因子的空间分布,计算各乡镇的贫困度,揭示区域贫困的空间分布格局,以期为指导研究区早日脱贫及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形、土壤侵蚀等自然要素是主要的致贫因子,而社会经济要素是缓解贫困的因子。贫困度较小的乡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和东部,贫困度较大的乡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南部和北部边缘。可见,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区域贫困化简便、实用,避免了传统的单纯依靠统计数据进行贫困化研究的做法,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与技术途径。
关键词:
区域贫困 空间模拟 人工神经网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卢新潮 徐苏宁 刘羿伯 赵欣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滨河区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威胁,尤其在我国北方寒地城市。以哈尔滨马家沟滨河区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及生态图底分析,发现其存在水体污染严重、径流量不足、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防护性差、缓冲绿带破碎化等问题。为此,本文立足于滨河区环境、社会和产业综合协调发展的目标,提出了生态导向下的寒地滨河区规划策略,从恢复河流自然岸线、划定滨河区生态红线、连接河流与周边绿地斑块、构建地区雨洪调蓄系统、增强气候防护设计、控制周边土地开发、贯通滨河区开放空间7方面探讨了规划思路。
关键词:
城市滨河区 生态规划 寒地城市 哈尔滨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和 张远景 李晓娜
随着当前城乡差距的拉大,如何建立新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成了理论界探讨的热点。本文构建了一套用以反映在达到城乡一体化状态下,城市和乡村各种因素关系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AHP法),评价哈尔滨市域内12个市县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哈尔滨市域内各市县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定量测度。根据模糊综合评判计算得出各市县的分值,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哈尔滨市域内各市县进行聚类分析。依据各个指标的权重和聚类分析结果对哈尔滨市域内各市县、各个指标进行重点管理,引导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志伟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源于产业支撑,核心问题是实现转移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使用实地调查和访谈法,搜集整理哈尔滨市阿城区的产业发展现状及资源基础;运用边际分析法,围绕劳动力就业安置的核心问题,估算出主导行业的就业弹性经验值;综合上述参数和估计结果,设计出阿城区新型城镇化的产业发展规划。方案表明:旅游业是最理想的安置部门,其次是建筑行业;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源于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双轮"驱动,产业支撑体系构建的关键是顺利实现产业链延伸和优化,进而产生就业增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安置一般有两种路径:异地安置和就地安置,破题举措是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二元化的管理体制,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双成 许月卿 傅小锋
中国区域贫困化产生的主导因素经历了制度因素、政策因素到自然因素的变化。本文在定量分析中国区域贫困化与自然要素关系的基础上,利用GIS和ANN(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模拟了1999年中国区域自然贫困化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地形因素如地形高程、地形破碎度、平均坡度与区域贫困化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中国区域自然贫困化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性,自然致贫指数较高的区域集中分布在西部干旱和高寒地区、西南喀斯特地区、中部的燕山、太行山、秦巴山地。ANN模拟结果与现在中国主要贫困县分布相比较,其空间构型大体一致。
关键词:
区域贫困化 空间模拟 GIS ANN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石振武 袁甜甜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遵循宏观调控政策对房价影响的客观规律,建立了哈尔滨市商品住宅价格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利率、税收、土地价格三个方面进行了商品住宅价格政策仿真实验,结合模拟结果提出了完善现有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商品住宅价格 系统动力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明阳 王克林 陈洪松
以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和DEM高程,通过RS软件ERDAS IMAGINE和GIS软件ARCGIS,对喀斯特区域广西环江县1986年1、995年和2000年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空间分布和随高程分异两个方面的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区域广西环江县由于生态环境移民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在1986年~1995年~2000年间水土流失总体趋势是有先好转后加剧,水土流失形势严峻,中度、强度、极强和剧烈水土流失面积在1986年~1995年间分别减少了116.59 km29、2.06 km2、11.91 km2和0.74 km2,而在1995年~2000年间分别增加了119.53k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