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34)
- 2023(17337)
- 2022(15086)
- 2021(13934)
- 2020(11629)
- 2019(26939)
- 2018(26610)
- 2017(50809)
- 2016(27629)
- 2015(31040)
- 2014(30931)
- 2013(30492)
- 2012(28503)
- 2011(25694)
- 2010(25554)
- 2009(23075)
- 2008(22364)
- 2007(19398)
- 2006(17185)
- 2005(15015)
- 学科
- 济(114258)
- 经济(114141)
- 管理(75208)
- 业(72171)
- 企(57915)
- 企业(57915)
- 方法(49542)
- 数学(42765)
- 数学方法(42181)
- 农(32172)
- 中国(31989)
- 地方(30044)
- 财(26125)
- 业经(25693)
- 学(25207)
- 贸(25113)
- 贸易(25097)
- 易(24340)
- 农业(21762)
- 制(19074)
- 环境(18611)
- 理论(17975)
- 技术(17693)
- 和(17576)
- 银(16595)
- 银行(16534)
- 融(16509)
- 金融(16507)
- 务(15964)
- 财务(15885)
- 机构
- 大学(386021)
- 学院(385568)
- 济(153323)
- 管理(150073)
- 经济(149921)
- 研究(135314)
- 理学(129722)
- 理学院(128200)
- 管理学(125676)
- 管理学院(125016)
- 中国(99467)
- 科学(86234)
- 京(83607)
- 农(68929)
- 所(68623)
- 财(67632)
- 研究所(62768)
- 中心(61400)
- 业大(61060)
- 江(60140)
- 农业(54046)
- 财经(53875)
- 范(52529)
- 北京(52306)
- 师范(51917)
- 院(50335)
- 经(49063)
- 州(46927)
- 经济学(45211)
- 省(42567)
- 基金
- 项目(268664)
- 科学(210019)
- 研究(193307)
- 基金(193087)
- 家(169989)
- 国家(168573)
- 科学基金(143755)
- 社会(119968)
- 社会科(113599)
- 社会科学(113567)
- 省(107161)
- 基金项目(102593)
- 自然(95399)
- 自然科(93141)
- 自然科学(93112)
- 自然科学基金(91378)
- 划(89705)
- 教育(88670)
- 资助(80042)
- 编号(78702)
- 成果(62772)
- 重点(60886)
- 发(60687)
- 部(58372)
- 创(55473)
- 课题(54841)
- 创新(51832)
- 科研(51769)
- 计划(49469)
- 教育部(49332)
- 期刊
- 济(169318)
- 经济(169318)
- 研究(113174)
- 中国(77678)
- 学报(64746)
- 农(62516)
- 科学(58815)
- 管理(55560)
- 财(50029)
- 大学(48758)
- 学学(45894)
- 教育(44635)
- 农业(43771)
- 技术(34678)
- 融(32630)
- 金融(32630)
- 业经(29030)
- 经济研究(26550)
- 财经(25287)
- 业(22784)
- 问题(22635)
- 经(21613)
- 图书(20626)
- 科技(19090)
- 资源(18805)
- 技术经济(18325)
- 版(18115)
- 贸(18076)
- 理论(17639)
- 现代(17128)
共检索到573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颖超 王震 曹磊 赵言文
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是新一轮水土保持规划的现实需要。基于PSR概念模型,选取12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求得指标权重,通过多级加权求和,对江苏省平原区进行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评价。该方法以250m×250m栅格为单元,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制作各层次指标的空间分布图,并分别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子层次和综合目标层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平原区水土流失压力分布较为普遍,Ⅲ级及以上压力区域占全省总面积的40.75%;Ⅰ、Ⅱ、Ⅲ、Ⅳ级易发区域面积分别为10.12%、42.90%、25.73%和1.24%,无Ⅴ级易发区域;最终划定江苏省水土流失易发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6.9...
关键词:
水土流失易发区 GIS PSR 江苏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婷 李超 吕坤 张雷 孟亚利 周治国
选取1995、2000、2008年为时间变化单元,以江苏省从北到南的20县市区域为空间变化单元,建立植被覆盖度、水土流失量模型,定量分析江苏省植被覆盖度和水土流失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江苏省的区域植被覆盖度时间变异较大,随时间的推移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其中新沂的植被覆盖度最高,扬中的植被覆盖度变化最大。(2)20个县市区域的水土流失量随时间的推移总体上有所增加,而如皋、通州、海门、东台、扬中、泰兴和兴化等区域的土流流失状况有所改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沈山
概述了江苏区域经济地域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带的划分,对建国以来江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进行阶段划分:均衡发展战略阶段、非均衡发展战略阶段、区域共同发展战略阶段和统筹区域发展战略阶段,剖析20世纪90年代以区域分类和轴线发展、21世纪前期以城市圈和产业带为核心的空间组织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樊轶侠 余贞利
本文基于对江苏省政府科技事权方面的调研,提出中央地方科技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若干建议:(1)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分类指导,完善部省会商机制;(2)实行项目分类管理,健全科技投入统筹协调机制;(3)推行科技重大需求制度,加强重点项目管理;(4)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方式,注重间接投入。
关键词:
科技事权划分 江苏经验 中央与地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智 范琳芸 张小林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乡村地域向多元方向发展和演变。近年来,乡村多功能发展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成为指导乡村转型发展的新理论和新范式。在系统梳理乡村多功能发展概念及其内涵基础上,探索村域尺度下我国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类型划分及其评价方法,并开展了江苏省金坛市乡村地域生态功能、农业功能、工业功能、生活功能及其综合功能的分级评价与空间分异研究,进而识别出全市分村域的地域主导功能类型。结果表明:生态功能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环长荡湖、直溪镇和薛埠镇等水网密集、林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农业功能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金坛市中部和南部等河网平原地区;工业功能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周边和尧塘镇等城市集聚发展区域;生活功能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周边等地;乡村地域多功能指数呈现出以城区为中心、向外围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异特征;全市乡村地域主导功能可划分为6种类型,并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分别总结其所对应的乡村发展策略。研究结果可为明确乡村功能定位、优化主体功能区划、完善乡村管理政策以及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村域 多功能 类型划分 评价 金坛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勇炜 施生旭
基于PSR模型框架构建了包含压力子系统、状态子系统、响应子系统下30项具体指标在内的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江苏省2010-2014年的生态文明总体发展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体态势良好。同时,要从创新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健全生态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生态文明 PSR模型 指标体系 江苏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付光辉 刘友兆
文章以江苏省58个县级行政区为区划单元,应用主成分析法得出影响耕地保护的4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类分析法初步得出耕地保护区,再结合定性分析最后确定六大耕地保护区。从区划结果看,与江苏省综合农业区划相一致,与客观实际能很好地吻合,说明应用综合数值分析模型研究耕地保护区划是成功的。最后,对得出的六大耕地保护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为有计划分区制定耕地保护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江苏省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耕地保护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瑞芳 陈刚 谭志云 张笑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南京市为例初步探讨了GIS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中的应用,对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现状分析与时间变化分析,并对创建基于GIS的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技术服务支持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配置 GIS 江苏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凌志奋 王业遴 马凯 姜卫兵 汪良驹
以江苏省沿海滩涂地区农业气候、土地资源和果树树种生物学特性为依据,提出其果树发展区划为:1.渠北果树经济栽培区;2.盐东与通北耐盐果树经济栽培区;3.南通庭院型与林网型果树经济栽培区。并以作者对果树树种耐盐力筛选试验结果为依据,制定江苏海涂各区的果树树种布局。
关键词:
海涂 果树 区划 耐盐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旭晖 张家宏 时冬头 徐菲菲 吴洪颜
[目的]为有效地利用江苏生态气候资源,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文章利用1981—2015年江苏省及周边共85个气象站的数据,系统地分析河蟹养殖期气象条件,分别筛选出夏季高温、日照、降水及连阴雨作为关键气象因子,采用熵权法获取各气象因子的权重系数,构建基于气象要素、地形和土壤属性的综合评估指数,并利用该指数将江苏河蟹养殖综合气候地理条件划分为适宜、较适宜及不适宜3个等级。[结果]结果表明:适宜养殖区主要位于江苏中部,包括里下河、沿江及淮北部分地区,占全省地域面积36.75%;较适宜养殖区位于适宜区的外围,包括苏南、淮北大部及沿海地区,范围较广,占全省地域面积50.21%;不适宜养殖区约占全省13%,主要为零星分散于宁镇丘陵、淮北局部的低山岗地以及沿海滩涂。[结论]江苏80%以上的地区可以开展河蟹养殖生产,而且现有的品牌河蟹养殖产业几乎都处于气候适宜区,这说明该分区结果符合实际、科学合理,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明阳 王克林 陈洪松
以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和DEM高程,通过RS软件ERDAS IMAGINE和GIS软件ARCGIS,对喀斯特区域广西环江县1986年1、995年和2000年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空间分布和随高程分异两个方面的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区域广西环江县由于生态环境移民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在1986年~1995年~2000年间水土流失总体趋势是有先好转后加剧,水土流失形势严峻,中度、强度、极强和剧烈水土流失面积在1986年~1995年间分别减少了116.59 km29、2.06 km2、11.91 km2和0.74 km2,而在1995年~2000年间分别增加了119.53km...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敬军 赵立鸿 缪世贤 张丽
山体资源是空间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景观资源、矿产资源叠加的重要地理空间,是支撑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基地。因此,合理划定山体资源保护区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将山体资源概括为山体有别于平原的自然景观及所承载的人文景观的总称,基于区域连续性、内部同一性、概念一致性、公众认知性、区域稀缺性等原则,厘定了江苏1 154个山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此调查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山体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考虑,构建了由3个目标层、6个约束层和11项指标层组成的江苏山体资源保护区划评价指标体系,在MAPGIS技术支持下,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将各区划因子按其权重进行空间代数叠加,将182个山体划分...
关键词:
山体资源 评价指标体系 区划 对策 江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凤杰 张柏 王宗明 宋开山 任春颖 雷国平 宋戈 宁静
本文采用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得到牡丹江市退耕还林前后水土流失量,并借助GIS空间分析得到退耕还林前后各侵蚀等级的转移矩阵、地形要素的分布指数以及各用地类型的侵蚀强度指数,全面、科学地揭示了退耕还林前后水土流失的演变规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退耕后剧烈侵蚀面积大量减少,由退耕前的3161.52km2减少到退耕后的672.38km2;极强度侵蚀面积大量增加,由退耕前的691.32km2增加到退耕后的2822.72km2。(2)退耕后,中山地带因植被覆盖增强其水土流失大大减弱;山前平原因耕地资源减少,人为加大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而导致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3)>15°坡度是退耕还林的主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海生 赵建宁 曾珩 陈美球
研究目的:探讨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编制《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服务。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将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鄱阳湖平原岗丘类型区、赣中丘陵盆地类型区、赣周边丘陵山地类型区等3个工程类型区,环湖圩田平原、河网平原、河谷盆地、岗地低丘、红砂岩类丘陵、丘陵低山等6种工程模式。研究结论: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主导限制因素和土地开发整理目标的确定,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提供基础,为规范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七零 毛建明
借助2008年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法得到江苏各地级城市综合质量指数值;根据运输的时间成本与货币成本,计算江苏地级城市间经济距离;运用引力修正模型计算江苏地级城市间相互引力,并结合0-1规划模型划分经济区;依据经济区内县域间三次产业结构差异度与位置邻近性,划分经济亚区。研究表明:①江苏省可分为宁镇扬泰、苏锡常通、徐连宿、淮盐等4大经济区和15个经济亚区。②各城市连接的地区个数遵循Zipf定律,作为一、二级节点的南京和苏州统领全省经济空间网络,而南通、宿迁、盐城没有显著的联系对象。③江苏经济区空间分布逐渐由南北向格局转为南部呈东西向、北部呈南北向的格局。④各经济区内城市间的引力相差悬殊,南部较大,北部较小。省域尺度的经济区划,可为我国将来划分标准经济区奠定基础,也可为优化全省劳动地域分工格局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