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67)
2023(15737)
2022(12977)
2021(11952)
2020(10197)
2019(23160)
2018(22973)
2017(44617)
2016(24176)
2015(26978)
2014(26893)
2013(26065)
2012(23327)
2011(20663)
2010(20453)
2009(19059)
2008(18425)
2007(16349)
2006(13673)
2005(12042)
作者
(67663)
(56564)
(56547)
(53935)
(35797)
(27363)
(26002)
(22249)
(21336)
(20150)
(19119)
(19050)
(17812)
(17717)
(17550)
(17502)
(17359)
(16830)
(16413)
(16145)
(13928)
(13842)
(13754)
(12941)
(12854)
(12648)
(12571)
(12558)
(11469)
(11413)
学科
(96201)
经济(96099)
管理(68220)
(66152)
(54535)
企业(54535)
方法(47137)
数学(41716)
数学方法(41150)
(27167)
(25718)
中国(25230)
业经(21524)
(19699)
地方(18075)
农业(17962)
(17472)
贸易(17468)
(17286)
(17075)
财务(17012)
(16982)
财务管理(16971)
企业财务(16114)
理论(15533)
(14546)
技术(14538)
(14343)
银行(14310)
环境(13883)
机构
学院(336131)
大学(333687)
(133697)
经济(130906)
管理(130287)
理学(113482)
理学院(112287)
管理学(110033)
管理学院(109432)
研究(107206)
中国(79619)
(68672)
科学(68022)
(60640)
(57365)
(53452)
业大(52023)
中心(51063)
财经(49326)
(49208)
研究所(49010)
农业(45349)
(44856)
(43507)
师范(43005)
北京(41832)
经济学(41317)
(39382)
(39045)
经济学院(37519)
基金
项目(233406)
科学(183803)
基金(169271)
研究(168068)
(148160)
国家(146972)
科学基金(126569)
社会(106508)
社会科(100968)
社会科学(100938)
(92878)
基金项目(89621)
自然(83014)
自然科(81164)
自然科学(81140)
自然科学基金(79649)
教育(78874)
(77865)
资助(69176)
编号(68542)
成果(54302)
重点(53004)
(51372)
(49954)
(48694)
课题(46929)
科研(45682)
创新(45532)
国家社会(44139)
教育部(44025)
期刊
(138543)
经济(138543)
研究(89041)
中国(59030)
学报(54028)
(51682)
科学(49027)
(48716)
管理(45489)
大学(40859)
学学(38703)
农业(35243)
教育(34548)
技术(30796)
(26930)
金融(26930)
业经(24691)
财经(23778)
经济研究(22959)
(20450)
(18954)
问题(18747)
统计(17133)
(16935)
技术经济(16587)
(15903)
商业(15608)
科技(15302)
图书(15092)
财会(14782)
共检索到469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毛奥琳  
本文在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从生活便利度、医疗设施可达性、公共交通出行便利度、适宜步行环境和小区属性5个方面探索性的构建了老龄化视角下评价居住适宜性的指标体系。以南京市建邺区为例,通过GIS软件对各类POI数据、水系、绿地、房价、建筑高度、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分布等基础空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点距离分析、最邻近距离分析、最近设施点分析、OD成本矩阵分析和视域分析,评价了277个住宅小区居住适宜性。研究发现:适宜性等级呈现出一定的圈层分布规律;适宜性等级为"较差"和"差"的小区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一定的边缘性;医疗设施可达性在不同小区之间的差异很小,生活便利度、公共交通出行便利度和适宜步行环境等空间差异较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沈坤荣  余红艳  
本文运用中国省级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在人口老龄化的框架下考察了地方公共政策的结构效应。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地方公共支出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功能产生一定的负效应,这种效应已经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突显出来;政府教育支出与医疗卫生投入的不足限制了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使人口老龄化的负效应更为显著;现有的中国公共收入政策环境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三次产业的发展,税负水平与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抑制了中国三次产业的结构转变与内在质量的提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浩  魏勇  郭林  
厘清城乡养老模式与老年人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对养老模式发展完善具有重要借鉴作用。本文对CLHLS 2018年截面数据分析发现:我国老年人以家庭养老为主体,拥有较大比例的独居老年人,而参加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比例很低。乡村比城镇拥有更高比例的独居老年人,且机构养老的比例更低。城乡不同养老模式间老年人的总体健康状况:独居养老最优,家庭养老次之,机构养老最低。家庭养老模式下,城镇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他评健康与自评慢性病患病率优于乡村,而日常活动能力乡村优于城镇;独居养老模式下,城镇老年人认知功能与自评慢性病患病率优于乡村;机构养老模式下,乡村老年人他评健康优于城镇老年人,城镇老年人自评慢性病患病率优于乡村。本文提出应减小城乡地区养老差距、提高养老体系公平可及性、转变养老观念、树立正确健康观等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健   吴海涛   李双双   柳清瑞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土地、劳动力、资本以及技术四大生产要素出发,实证探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显著抑制农业经济韧性。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促进规模化农业经营土地面积的增加、农业技术的进步,进而提高农业经济韧性;通过抑制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以及农户农业资本投入,进而抑制农业经济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在西部、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产销平衡区内对农业经济韧性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阳  
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居民储蓄,养老保险在其中作用重要。本文将现收现付养老保险纳入老龄化影响居民储蓄的作用机制中,根据世代交叠模型提出老龄化对居民储蓄存在着倒U型影响的命题,并使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分析发现我国正在跨越储蓄由升至降的倒U型的拐点,养老保险制度是导致老龄化与居民储蓄的关系异于生命周期假说的重要原因。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国未来储蓄率很可能持续降低,政府应当及早采取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阳  
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居民储蓄,养老保险在其中作用重要。本文将现收现付养老保险纳入老龄化影响居民储蓄的作用机制中,根据世代交叠模型提出老龄化对居民储蓄存在着倒U型影响的命题,并使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分析发现我国正在跨越储蓄由升至降的倒U型的拐点,养老保险制度是导致老龄化与居民储蓄的关系异于生命周期假说的重要原因。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国未来储蓄率很可能持续降低,政府应当及早采取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晓慧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老龄化,人口结构中老年人的比重和数量都在增加,这势必会对居民,尤其是中老年人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人口老龄化为条件研究老年人的储蓄特征,并分析这种特征对国民储蓄率和消费的影响。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LC-PIH)假说,采用组群分析的方法构造了相应的模型,对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组群分析,本文得到了中国居民在不同组群内的"年龄—储蓄率"曲线。分组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大部分组群中,老龄化对储蓄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些特征符合生命周期理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单勇兵  马晓冬  宣勇  
以徐州地区SPOT与TM融合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选用了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3个方面的10个影响因子,借助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取最小值法对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在研究区的乡村聚落总面积中,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临界适宜和不适宜的乡村聚落面积分别占10.94%,42.35%,21.52%,18.13%,7.06%,表明徐州地区的乡村聚落适宜性总体上较高。乡村聚落空间适宜性与其密度分布之间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适宜性的乡村聚落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调控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秦明星  焦丽娜  杨忠义  王佳星  纪薇  
[目的]连翘是一味常用中药,在山西省分布广泛。预测连翘适宜种植区,有助于优化已有种植区的布局以及科学推广引种适宜种植区域,可为山西省贫困区县连翘合理种植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基于19个环境相关数据和98个连翘种植区采样点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GIS空间分析法,构建自然、人文相结合的种植适宜性模型,预测连翘潜在分布及适宜性,筛选主导环境因子并探究其与存在概率之间关系。[结果]连翘在山西省种植的最适宜区、较适宜区、适宜区以及不适宜区面积分别为21 049.74km~2、35 655.15 km~2、44 707.90km~2和65 287.20km~2,分别占山西省总面积的12.63%、21.39%、26.82%和39.16%。其中,最适宜区集中分布在山西省的东南部地区,以临汾市、长治市分布最多;较适宜区分布在山西省南部地区,以运城市、晋城市分布最多;适宜区遍布山西省各个地市,但分布零散,受地形、坡度影响较大,不易形成规模生产,连翘的产量和质量均不高。从农户种植便利度、规模化种植灌溉便利度、农业物资运输便利度叠合分析得出,建议连翘的推广区为晋东南长治市、晋城市半丘陵区和太原市、晋中市交界区。刀切法测试表明,年最低气温、气温季节性变动是影响连翘潜在分布的两个最主要环境因子。[结论]连翘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价值,山西省大多数地区均适宜种植;在推广种植时应考虑农户种植便利度、规模化种植灌溉便利度、农业物资运输便利度等影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跃进  唐锦春  孙柄楠  
农用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合理使用农用土地的重要前提。文章讨论了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原理和主要过程, 并提出了农用土地适宜性的模糊评定数学模型。实验证明, 利用GIS 技术结合模糊评定数学模型可以提高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准确性及效率。图2 参3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威  赵卫权  苏维词  
以黔中地区作为研究区,采用GIS与RS技术,选取地形、土地、植被、气候、水文与石漠化等自然因子,以250 m×250 m栅格为基本单元,在评价单因子人居适宜性的基础上,构建人居环境指数(HEI)模型,探讨黔中地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特征及其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黔中地区人居环境指数介于14.16~88.97之间,平均值为50.02,空间分布上从西北向北、东、南,从中山地貌区域向低中山、河谷、槽坝区域递增,地形起伏度是区域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限制因子;(2)整个黔中地区以一般适宜区为主,占黔中地区总面积的31.76%,其次是临界适宜区,占25.16%,然后是比较适宜区23.13%,不适宜区为10.19%,高度适宜区最少,仅占9.76%;(3)最适宜居住区域主要分布在地形起伏度较小,植被覆盖度高,海拔高度适中,且降雨丰富、地表水资源丰富的中东部区域,不适宜区域分布在毕节市境内七星关区、大方县以及织金县等,平均海拔高度在1 700 m以上的区域,其余零星分布在研究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利  韩增林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主导产业方向及地域组合模式。区域规划的重要任务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方向适宜性评价结论,选择最适宜的产业发展方向及组合模式,可见区域发展方向的适宜性评价是区域产业布局及地域组合模式规划的基础。本文以大连市为基本研究案例,以流行的、通用的GIS技术为支撑,在首先界定单项适宜性评价、综合适宜性评价等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从定量与定性两个层面系统地研究了区域发展方向适宜性评价理论思路、工作流程、技术环节以及结果表达问题。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炳贵  
应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赣州市章贡区宜农、宜林、不宜地为评价目标,系统阐述了GIS在赣州市章贡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和作用.结果表明,宜农一等地、宜农二等地、宜农宜林地、宜林一等地、宜林二等地和不宜利用的土地面积分别占23.6%、12.86%、16.69%、34.85%、2.92%和0.07%.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国富  刘嘉俊  
本文选取了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海拔高度、坡向5个评价因素,采用等差指数多因子综合分析与最低限制性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ARCGIS9.0软件提取相关信息,对该区的农业耕作用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将该区土地适宜性分为最适宜、中等适宜、临界适宜和不适宜四个等级,并对这一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开国  刘莲  向云波  邹家红  
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建立异地互动旅游养老目的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软件平台,以100m×100m栅格为基本单元,选取13个主要影响因子,定量评估长株潭地区异地互动旅游养老目的地适宜性,为异地互动旅游养老目的地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研究表明:①适宜性指数区间为0.28—0.79之间,中值为0.54,总体适宜性较好。②从空间结构来看,适宜性指数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即城市周围和自然景观良好的周边区域是适宜区,远离城市和自然景观良好的区域为不适宜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