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0)
- 2023(13570)
- 2022(11979)
- 2021(11277)
- 2020(9319)
- 2019(21576)
- 2018(21226)
- 2017(41245)
- 2016(22112)
- 2015(24775)
- 2014(24338)
- 2013(23634)
- 2012(21465)
- 2011(18950)
- 2010(18560)
- 2009(16562)
- 2008(15638)
- 2007(13149)
- 2006(11053)
- 2005(9055)
- 学科
- 济(85993)
- 经济(85906)
- 管理(62515)
- 业(58185)
- 企(48674)
- 企业(48674)
- 方法(43055)
- 数学(37975)
- 数学方法(37442)
- 农(22343)
- 财(20997)
- 中国(20669)
- 学(19244)
- 业经(18702)
- 地方(16896)
- 农业(15046)
- 贸(14987)
- 贸易(14983)
- 易(14551)
- 理论(14517)
- 务(13886)
- 财务(13817)
- 财务管理(13787)
- 环境(13713)
- 和(13617)
- 技术(13587)
- 企业财务(13064)
- 制(12976)
- 划(12015)
- 银(11117)
- 机构
- 大学(300805)
- 学院(300169)
- 管理(123993)
- 济(116668)
- 经济(114217)
- 理学(109206)
- 理学院(108037)
- 管理学(106020)
- 管理学院(105486)
- 研究(95565)
- 中国(68670)
- 京(62837)
- 科学(61059)
- 财(50547)
- 业大(46957)
- 所(45925)
- 农(45688)
- 中心(43910)
- 研究所(42589)
- 财经(42086)
- 江(40573)
- 范(39820)
- 师范(39464)
- 北京(39060)
- 经(38548)
- 院(36298)
- 农业(35467)
- 经济学(34437)
- 州(33243)
- 师范大学(32138)
- 基金
- 项目(220656)
- 科学(173937)
- 基金(160592)
- 研究(160573)
- 家(140036)
- 国家(138921)
- 科学基金(120413)
- 社会(100292)
- 社会科(94997)
- 社会科学(94971)
- 基金项目(86478)
- 省(86129)
- 自然(80066)
- 自然科(78214)
- 自然科学(78196)
- 自然科学基金(76752)
- 教育(74095)
- 划(72456)
- 编号(65781)
- 资助(65613)
- 成果(50736)
- 重点(49038)
- 部(48101)
- 发(46339)
- 创(45778)
- 课题(44236)
- 科研(42818)
- 创新(42657)
- 教育部(41514)
- 大学(41433)
- 期刊
- 济(118707)
- 经济(118707)
- 研究(82680)
- 学报(47762)
- 中国(47543)
- 科学(44450)
- 管理(43149)
- 农(39982)
- 财(37307)
- 大学(37034)
- 学学(35010)
- 教育(32726)
- 农业(28285)
- 技术(26993)
- 业经(21319)
- 融(20248)
- 金融(20248)
- 财经(19327)
- 经济研究(19207)
- 经(16389)
- 问题(15657)
- 图书(15455)
- 科技(15419)
- 理论(14552)
- 林业(14174)
- 技术经济(13997)
- 业(13922)
- 资源(13834)
- 版(13768)
- 实践(13508)
共检索到408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亚东 周兆德
基于海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运用Fragstats在Arc GIS平台下进行多个景观指数计算,对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以人工林、农地和天然林3种景观类型为主,斑块面积高达89%,是海南岛的优势景观类型,也是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的决定因素;2)天然林分布以海南岛中部地区的白沙、五指山、琼中、乐东等市县的面积最大,最大斑块指数也较高,该地区的天然林基本保持原始植被状态,集中连片,面积较大,而沿海较发达的市县则天然林景观指数较低;3)部分市县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森林破碎化程度较高,城市建设呈多中心分散分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亚东 周兆德
基于海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运用Fragstats在arc gIs平台下进行多个景观指数计算,对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以人工林、农地和天然林3种景观类型为主,斑块面积高达89%,是海南岛的优势景观类型,也是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的决定因素;2)天然林分布以海南岛中部地区的白沙、五指山、琼中、乐东等市县的面积最大,最大斑块指数也较高,该地区的天然林基本保持原始植被状态,集中连片,面积较大,而沿海较发达的市县则天然林景观指数较低;3)部分市县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森林破碎化程度较高,城市建设呈多中心分散分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建平
【目的】分析汾河源头森林景观格局,为当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支持。【方法】以2009年山西省汾河源头的SPOT5遥感影像、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实地补充调查数据为基本资料,基于GIS平台和Fragstats软件,从研究区域的林业用地、有林地和优势树种等3个尺度,对研究区内森林景观的格局和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林业用地的斑块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有林地、宜林荒山荒地、灌木林地、人工造林未成林地、疏林地和无立木林地;斑块边界形状较为复杂,分布较为分散。在有林地斑块中,从树种构成比例来看,以纯林为主,混交林较少;从林木起源来看,以天然林为主,且分布集中,人工林较少。从优势树种组成来看,华北落叶松和云...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景观格局 汾河源头 GIS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楠 王京民 赵鹏祥 李敏 王卫利
【目的】分析黄龙山林区的森林景观格局,揭示森林景观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规律。【方法】以黄龙山林业局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在ArcGIS的支持下,利用Fragstats 3.3软件,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和优势树种组2级景观要素,选取10个景观指数对研究区域森林景观的要素组成、斑块特征、异质性和空间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在以土地利用类型和优势树种组为依据的2级森林景观类型体系中,有林地面积占黄龙山林区总面积的90%以上,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在以有林地为基质的森林景观格局中,栎类具有很强的优势性,呈现团聚状态;油松的异质性最高;栎类、油松、桦类处于扩张状态。【结论】黄龙山林区森林景观格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岳刚 杨华 亢新刚 杜志
以研究区的林相图和森林资源小班调查数据为基本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Map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从景观格局总体特征、景观类型水平异质性和景观水平异质性三个层次对该林场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林场以有林地为主,其他景观类型零星分布于有林地中,天然林面积比人工林大;森林景观以天然针阔混交林为主,斑块分布集中,形状复杂,破碎度小,人工落叶松林面积较小,形状简单,破碎化程度高。总体上研究区景观异质性较高,景观类型丰富,但人工林景观受人为干扰程度较大,结构不合理,必须调整景观斑块结构和保护景观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元福
本文叙述了尖峰岭昆虫的区系成分,优势种,与国内各地昆虫的相似程度,热量与昆虫世代,该地有我国蛾类特有种的分布地理区以及某些昆虫的垂直生态分布。
关键词:
尖峰岭,昆虫区系成分,优势种,分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伟伟 韩海荣 刘宏文 李雪梅
以2004年SPOT5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资料,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形状指数、分维数、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离度、优势度、团聚度等多种指标,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林和云杉林景观占总面积的50.35%,结构紧实,是研究区的优势景观。阔叶林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总体的异质性较高,景观类型较丰富。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景观格局 GIS 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志华 肖文发 蒋有绪
利用GIS工具 ,基于 1∶5 0万海南岛植被图 ,研究了海南岛植被斑块的大小和形状特征。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标准差、斑块总面积、最小斑块面积、最大斑块面积、极差、偏度、峰度、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被用于描述海南岛植被景观的斑块大小特征 ;正态分布、Gamma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和指数分布等概率分布类型被用于检验各类植被景观斑块大小的分布特征。同时 ,还检验了海南岛各类型植被景观斑块的复杂性。用Krum mel等和李哈滨及Klinkengerg等提出的公式可获得海南岛植被斑块分维数的可靠估计。对于数量较多的基本类型斑块 ,斑块分维数与斑块大小特征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 :分...
关键词:
海南岛 植被景观 斑块特征 分维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镱锂,张玮,丁明军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是碳蓄积研究的依据,然而各种碳蓄积研究所采用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不尽相同。根据1993年海南林业资源二类调查资料,我们按照USGS土地利用/覆被、LCCS土地覆被和中国科学院土地资源三种分类系统所定义的类别进行分类并计算了各自的碳储量和碳密度,为碳储量的进一步精确估算和土地覆被分类系统研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结果发现,(1)不同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所对应的总碳储量以及平均碳密度都有了明显的差别。林业调查资料的植被分类、FAO土地覆被分类系统(LCCS)、USGS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以及我国学者常用的中国科学院土地资源分类系统的碳蓄积量(TgC)分别是28.98、28.71、21.04和21.04;碳密度(tC/ha)分别是31.24、30.95、22.68和22.68。(2)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和土地覆被分类系统之间的结果具有较大差异,其碳储量相差7.67~7.94TgC,碳密度则相差8.27~8.56tC/ha;差距在26.47%~37.74%之间。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比较发现,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造成的碳蓄积差异的变化方向是不定的,取决于具体的分类系统和材积—生物量函数。不同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对于植被划分的不同,导致了材积—生物量回归方程和类别面积的差异是造成碳蓄积和碳密度估算差异的根本原因。目前常用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意德
海南岛是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全岛的野生植物种类约占全国的11.6%。而由于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热带森林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森林覆盖率已由1950年的35.4%下降到1990年的7.9%,全岛受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动有102种,植物93种,已灭绝的植物1种,许多物种的生存目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文中分析了海南岛热带森林的变迁情况、毁林原因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的现状,并提出了保护海南岛热带森林及其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热带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海南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汪永华 李若英
对海南岛东南海岸带进行了景观生态规划。根据海南岛东南海岸带的自然资源条件与经济运行特点,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生态区:近岸热带海洋旅游区;海水养殖区;海岸平原粮牧生态区;生态林业区。各区的生态与社会经济特征不同,在利用与管理各生态区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即加强宣传教育与宏观管理,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生态经济建设,优化生态经济结构,建立生物多样性管护区。
关键词:
景观 生态规划 东南海岸带 海南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放 邓华锋
【目的】为更好地了解洪田村森林景观结构,以2011年和2016年小班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洪田村的森林景观格局。【方法】以永安市洪田村2011年实地调查小班数据及2016年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将选取的19个景观指数从内部细化为三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了12个最能表征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的景观指数;借助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分析了洪田村的森林景观结构及功能。【结果】1)主成分分析筛选的12种景观指数在其所属类别上的因子载荷值均在90%以上,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可作为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的指标。2)洪田村森林景观要素组成类型单一且分布不均,杉木和硬阔叶树种为主的景观格局占主导优势。3)斑块形状简单抗干扰能力差,景观整体异质性较高。4)灌木林和软阔类树种较低的边缘密度(ED)表明这两种森林景观与其他类型景观之间的能流、物流交换低。【结论】未来对洪田村进行森林景观规划与设计时应着重调整不同森林景观类型的空间布局,合理配置乡土树种(杉木、马尾松)、引进树种(桉树)、灌木林及其他树种的比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永霞 冯仲科
针对森林分布广阔、林木生长周期长、调查费时费力、更新困难的特点,作者设计了基于组件GIS的森林景观四维可视化系统(FLFVS).该文首先介绍了FLFVS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能性,然后重点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集成框架和关键实现技术,及其在北京市房山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的初步应用.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森林资源动态管理,结合树木生长模型,三维动态地表示林分生长过程,而且可以在三维虚拟场景中模拟森林的经营和管理措施,包括抚育间伐、更新造林等,动态直观地表示森林经营的结果,为森林经营决策服务.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兆艳 汤孟平
森林景观可视化是随着计算机软硬件、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产业发展以及森林经营管理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技术,可在景观设计、林业规划和森林防火等方面提供形象、直观的三维空间显示。以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以AutoCAD精确绘制的二维数据为基础,利用GIS与SketchUp之间的SketchUpESRI插件把shape文件转成SketchUp可识别的.skp格式数据,再用Google SketchUp智能化软件快速批量处理GIS数据,最后将三维模型输出为Mulitpatch(*.mdb)格式的数据。在ArcScene中,将森林场景、小班线与三维地物模型进行叠加,实现漫游、查询、数据管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原 吴泽民 张浩 赵霞
该文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基于2003年QuickBird遥感影像资料,研究了马鞍山市建成区63.08 km2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特征。通过选取该市的3个行政区域,对其城市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比较,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城市森林覆盖率、斑块密度指数、分离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以及斑块形状指数,分别采用标准离差法、熵权法和CRITIC法3种客观赋权的方法,对3个区域的城市森林景观展开综合评价,为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提供参考。3种评价方法结果均表明,雨山区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最优,其次为花山区和金家庄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