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93)
- 2023(15154)
- 2022(12471)
- 2021(11615)
- 2020(9920)
- 2019(22906)
- 2018(23007)
- 2017(44235)
- 2016(24056)
- 2015(27448)
- 2014(27534)
- 2013(27003)
- 2012(24440)
- 2011(21914)
- 2010(22030)
- 2009(20565)
- 2008(20295)
- 2007(18169)
- 2006(15667)
- 2005(13980)
- 学科
- 济(103261)
- 经济(103166)
- 管理(70273)
- 业(64679)
- 企(52856)
- 企业(52856)
- 方法(49106)
- 数学(43224)
- 数学方法(42483)
- 农(28620)
- 中国(25946)
- 财(23752)
- 学(23415)
- 业经(22063)
- 地方(19499)
- 农业(19006)
- 环境(17464)
- 理论(17223)
- 贸(17208)
- 贸易(17196)
- 制(17038)
- 和(16787)
- 易(16718)
- 务(15283)
- 财务(15207)
- 财务管理(15166)
- 企业财务(14342)
- 划(14337)
- 技术(14103)
- 银(14083)
- 机构
- 学院(345823)
- 大学(343789)
- 济(137056)
- 管理(134516)
- 经济(134059)
- 理学(116335)
- 理学院(115054)
- 研究(112981)
- 管理学(112511)
- 管理学院(111897)
- 中国(85748)
- 京(73463)
- 科学(72719)
- 财(60846)
- 农(58904)
- 所(57302)
- 业大(53512)
- 中心(53361)
- 研究所(52478)
- 江(51982)
- 财经(49364)
- 农业(46292)
- 北京(45830)
- 范(45758)
- 师范(45292)
- 经(44825)
- 经济学(41793)
- 院(41501)
- 州(41489)
- 经济学院(37856)
- 基金
- 项目(236088)
- 科学(185549)
- 基金(170627)
- 研究(169240)
- 家(149675)
- 国家(148513)
- 科学基金(127687)
- 社会(105939)
- 社会科(100406)
- 社会科学(100379)
- 省(93219)
- 基金项目(89777)
- 自然(84522)
- 自然科(82434)
- 自然科学(82410)
- 自然科学基金(80862)
- 教育(78925)
- 划(78477)
- 资助(71057)
- 编号(69553)
- 成果(55111)
- 重点(53681)
- 部(51488)
- 发(50560)
- 创(48365)
- 课题(47651)
- 科研(45638)
- 创新(45237)
- 国家社会(43842)
- 教育部(43694)
- 期刊
- 济(147182)
- 经济(147182)
- 研究(92197)
- 中国(66269)
- 学报(55439)
- 农(52925)
- 科学(51597)
- 管理(48158)
- 财(47834)
- 大学(41566)
- 学学(39122)
- 农业(36114)
- 教育(36107)
- 技术(32703)
- 融(26806)
- 金融(26806)
- 业经(25592)
- 财经(23643)
- 经济研究(23579)
- 经(20331)
- 业(19963)
- 问题(19872)
- 统计(19696)
- 资源(18834)
- 图书(17781)
- 策(17757)
- 技术经济(17682)
- 版(17141)
- 决策(16141)
- 科技(15624)
共检索到496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良林 周永章 陈子燊 宋书巧 卢远 周慧杰
探讨了利用斑块大小、丰度指数、斑块方度指数、景观集中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以及耕作半径作为土地资源规模化潜力评价的指标设置方法,结合DTM提取的地形坡度因子,以喀斯特山区为例,应用GIS技术定量分析了不同地形区包括喀斯特河谷区和喀斯特峰丛峰林区、不同坡度区土地资源的规模化潜力。结果表明,土地资源规模化潜力受到土地资源空间格局和地形格局的严重制约,且严格受控于土地资源空间格局与地形的组合形态,喀斯特山区耕地资源丰度较低,虽有向低缓坡度区域聚集的效应,但受地形限制严重,从土地规模化趋势的角度看,喀斯特山区的移民也不可避免,政府应有相应的规划和应对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良林 周永章 陈子 宋书巧 周慧杰 陈秋华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构建现代农业体系,而现代农业是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为主要标志。农业规模化首先依赖于土地资源规模化潜力的大小。土地资源空间格局和地形是土地资源规模化潜力的两个核心指标。本文探讨了利用地形指标,景观丰度指数、斑块方度指数、景观集中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作为土地资源规模化潜力评价的方法,结合DTM提取的地形坡度因子,以地形起伏较大的喀斯特山区耕地资源为例,应用GIS技术定量分析了不同地形区包括喀斯特河谷区和喀斯特峰林峰丛山区耕地资源规模化潜力指数和规模化成本。结果表明,地势平坦的喀斯特河谷区的耕地规模化潜力综合指数为0.91,地形复杂的喀斯特峰丛峰林山区为0.28,前者为后者的3...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盼盼 胡远满
喀斯特石漠化是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一种生态灾害,近30年来其扩展速度明显加快,严重制约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质量的提高。首先从概念、成因及防治等方面探讨了目前喀斯特石漠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石漠化研究中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研究内容较片面,缺乏定量研究,标准不统一和缺乏景观水平上的研究。景观生态学有其特有的理论优势和方法体系,若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来研究石漠化,可以解决目前石漠化研究中的某些相关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展望了喀斯特石漠化未来研究的4个方向,即景观格局变化、景观异质性及其分区、石漠化过程空间动态模拟和生物多样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奚世军 安裕伦 李阳兵 蔡沛伶 龙立美 陈啟英
以小流域为采样单元开展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估,对建立流域景观生态风险预警机制、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以2000~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景观格局法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对贵州省乌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及时空特征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1)15年来,乌江流域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其中林地面积增加了2.85%,湿地增加了0.13%,耕地减少了4.52%,其它用地增加了0.02%;(2)乌江流域2000、2005、2010、2015年的景观生态风险度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分别为11.81%、12.05%、13.29%、14.04%,变程分别为10.9、22.8、10.7、12.8 km;(3)15年来,不同景观生态风险等级在面积上表现出不同变化趋势,其中高、极高风险区面积分别增加了8.46%、5.57%,弱、低风险区面积分别减少了6.28%、7.28%。由此可见,由于频繁的人类活动强烈干扰使得流域内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关键词:
乌江流域 喀斯特 景观生态风险 景观格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严志强 黄秋燕
运用1988年、1999年的TM影像与1996年广西大化县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三个时段城镇用地空间数据,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1988-1999年来大化县城镇用地的空间扩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8-1999年间,大化县城镇用地扩展明显。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81%以上来自耕地、林地和草地,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以交通主轴线状城镇扩展模式为主。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行政因素、交通条件改善、人口增加与水电、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利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于一尊 王克林 陈洪松
根据广西喀斯特环境移民迁出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以设计适应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特点的土地生态结构与景观优化方案为目标,通过案例研究,在评价典型样区的生态适宜性与土壤肥力条件的基础上,结合IKNOS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历史航空影像,综合集成景观格局研究、农户参与设计与结构优化分析3种设计途径,提出了适应性景观生态设计的初步框架。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适应性、参与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符合适应性生态系统管理的需求,为实现小尺度景观安全格局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适应性 景观生态设计 喀斯特 IKNOS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杭军 方陆明 喻理飞 陈培金
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和相似学原理,将退化喀斯特森林演替系列各群落中所有的种划分为5个适应等级种组,并把自然恢复演替过程划分为6个演替阶段.通过考察不同适应等级种组在不同恢复阶段的变化过程,得出群落动态演替中种组替代规律,并通过退化群落恢复潜力度、恢复度和恢复速度3个评价指标对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进行评价.在这些机理基础之上,基于GIS开发出一套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生态仿真系统,应用于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恢复对策及其变化的研究,制定相应的经营措施,加速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
关键词:
生态仿真 退化喀斯特森林 群落 GIS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清平 赵翠薇 王杰 杨兴艳
研究景观格局脆弱性,对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运用景观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究了贵州典型喀斯特山区近30年的景观格局脆弱性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最佳分析粒度是150m、幅度为900m;(2) 1990—2018年景观格局脆弱性以低和较低类型为主,面积均占70%以上;转化类型主要发生在低和较低及中等脆弱度间,且集中于海拔800~1400m和坡度6°~25°范围;(3)1990至2018年景观格局脆弱性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其中,高-高集聚主要在中部贵阳、西部六盘水、西南兴义、东北部思南及东南荔波县等区域,低-低集聚区主要在北部余庆县和南部紫云县等地;(4)国家政策和人类活动等综合作用是引起景观格局脆弱性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区近30年景观格局脆弱性略有增加且空间上有分散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秋燕 胡宝清 曾令锋
水电开发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对当地土地利用方式与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红水河库区典型区域广西大化县为研究对象,基于1988年~2006年四期遥感影像资料,运用遥感与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特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景观类型脆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整个研究期内研究区土地变化核心是水田、旱地、园地、城乡建设用地、水域、中覆盖荒草地、低覆盖荒草地、灌木林地与有林地,其中园地、城乡建设用地、水域面积显著增加,水田、有林地、灌木林地、中覆盖荒草、低覆盖草地、旱地大幅度减少,裸岩砾石地相对变化幅度不大;②各个研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有较明显的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铁象 张合平 谭一波 何峰 黄小荣 庞世龙 彭玉华
在广西花山喀斯特峰丛洼地内,采集了32个有代表性的风景林林内景观资料,采用SBE法评判景观美景度,运用多元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建立了美景度与15个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花山风景区喀斯特峰丛洼地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在洼地及林缘质量较高,坡地中部、山顶和下部质量一般,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影响林内景观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林分密度、枯落物、林木排列、林木大小变异、林下层高度和平均树高;美景度值高的林分具有以下一个或几个组合特征,林分密度较小,树体高大,林木大小变异极其明显,林木排列整齐,林下层高度较低且能够覆盖凋落物。研究结果为喀斯特风景林及生态公益林景观质量提升和科学经营提供了建议及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铁象 张合平 谭一波 何峰 黄小荣 庞世龙 彭玉华
全面和正确地认识群落结构特征与景观美学质量的关系,对揭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形成机制和进行景观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和回归分析,从林分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物种组成等群落结构特征层面,分析群落结构特征与景观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群落结构要素对美景度贡献大小顺序依次为Pielou均匀度指数>乔木层密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林层数>乔木层平均高度;Pielou均匀度指数和乔木层密度与美景度呈负相关关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林层数和乔木层平均高度与美景度呈正相关关系;物种丰富、乔木层密度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笑楠 王克林 张明阳 张伟 凡非得
在ARCGIS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 3.3的支持下,分析了喀斯特区域广西环江县不同人类活动强度样带1988年和2005年2个时期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以及2005年研究区4种主要景观类型的格局特征随人类活动强度的梯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环江县景观分布不均匀,林地是研究区的基质景观类型;在景观水平上,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降低,样带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降低,形状复杂程度升高,景观斑块的分布趋于集中;在景观类型水平上,研究区4种主要的景观类型在梯度带中能够很好的反映出格局的变化特征,其中,各景观类型的面积比重、破碎度和分维数随人类活动强度的梯度变化趋势较为明显,聚集度和连通性的梯度变化幅...
关键词:
广西 喀斯特 人类活动强度 景观格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邦学
针对人—地关系这一主要矛盾,应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卡萨姆(Kassam)公式测算,并积极考虑人对土地的影响作用,科学计算土地生产潜力。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在土地利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寻求土地承栽人口的最佳容量和提高土地承载力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土地人口,承载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军 李正 白中科 郭义强 邱杰 王国茹
土地整理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过程,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结构,必然引起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变化,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保护研究尤其是在生态脆弱的喀斯特地区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能有效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土地整理融入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思想是未来土地整理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本文基于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思想,探讨了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要点,以贵州省荔波县板寨河头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了农田斑块、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的景观规划设计,促进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土地整理的规划设计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文孝,李坡,苏维词
本文讨论了喀斯特旅游洞穴景观多样性的含意、类型和特性。采用多样性指数,相对丰富度及离散度对洞穴景观多样性进行了定量表达与评判。阐述了人工作用对洞穴景观多样性的影响。对旅游洞穴景观多样性的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洞穴景观多样性 定量表达与评判 保护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