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02)
2023(15176)
2022(13112)
2021(12195)
2020(9971)
2019(23182)
2018(22736)
2017(43562)
2016(23249)
2015(25952)
2014(25724)
2013(25000)
2012(22639)
2011(20268)
2010(19795)
2009(17806)
2008(16947)
2007(14172)
2006(12224)
2005(10149)
作者
(64865)
(54221)
(53706)
(51064)
(34342)
(25902)
(24404)
(21376)
(20642)
(18801)
(18564)
(18118)
(16869)
(16868)
(16699)
(16254)
(16123)
(16091)
(15354)
(15256)
(13245)
(13007)
(12986)
(12396)
(12167)
(11869)
(11737)
(11730)
(10779)
(10646)
学科
(95118)
经济(95018)
管理(65056)
(62123)
(51988)
企业(51988)
方法(46298)
数学(40208)
数学方法(39619)
(27024)
中国(23479)
(23265)
业经(22712)
(20514)
地方(19973)
农业(18512)
理论(16978)
(15211)
贸易(15204)
(14895)
环境(14765)
(14695)
(14468)
(14415)
财务(14341)
财务管理(14314)
技术(14233)
企业财务(13580)
(12774)
(11966)
机构
大学(325412)
学院(323723)
管理(131987)
(126583)
经济(123824)
理学(116471)
理学院(115191)
管理学(112930)
管理学院(112354)
研究(103440)
中国(74076)
(67772)
科学(65768)
(56064)
(49645)
(49457)
业大(49281)
中心(47363)
财经(46221)
研究所(45719)
(44123)
(43887)
师范(43743)
(42306)
北京(41818)
农业(38634)
(38507)
经济学(38341)
(36025)
师范大学(35762)
基金
项目(235061)
科学(186122)
基金(171835)
研究(171117)
(149612)
国家(148387)
科学基金(129067)
社会(108451)
社会科(102809)
社会科学(102784)
基金项目(92227)
(91846)
自然(84817)
自然科(82871)
自然科学(82852)
自然科学基金(81330)
教育(78779)
(77043)
资助(69602)
编号(69546)
成果(54326)
重点(52393)
(51352)
(49594)
(48920)
课题(47260)
创新(45549)
科研(45138)
国家社会(44736)
教育部(44351)
期刊
(130869)
经济(130869)
研究(90314)
中国(53933)
学报(51220)
科学(47534)
管理(46106)
(45214)
(41356)
大学(39734)
学学(37482)
教育(35341)
农业(32047)
技术(28906)
业经(22560)
财经(21433)
(21027)
金融(21027)
经济研究(20782)
(18263)
问题(17127)
图书(16749)
科技(15871)
(15533)
(15263)
理论(15249)
资源(15163)
技术经济(15127)
统计(14203)
现代(14139)
共检索到443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竟竟  杨德刚  张豫芳  陈正江  
利用遥感和GIS并结合分形理论研究区域城乡空间形态演变,揭示其变化规律,还是一项较为前沿的研究领域。本文集成GIS和分形研究等方法对天山北坡进行了区域和流域两个层面的城乡空间演变研究,初步探究了天山北坡城乡用地扩展方式的时空演变规律,对区域城乡发展的空间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该区域城乡空间形态具有较好的分形特征,城市形态分维数由1.238减小为1.234;城镇聚落具有较乡村聚落更为明显的分形特征,分维数依次为市县(1.549)、乡镇(1.236)、村(1.213);城镇用地较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展迅速,城镇用地变化指数(0.47)大于农村居民点用地(0.16),城镇用地扩展以外延型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车前进  曹有挥  马晓冬  姚士谋  郭垚  
基于迭代原理的城市形态分形研究方法,运用分形维数(相关维数、半径维数、膨胀维数)和标度曲线,定量分析了徐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分形维数可以定量揭示城市用地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组织结构,标度曲线可以定量揭示不同空间尺度下各类用地的标度行为,二者相互结合可以更好地测度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徐州城市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空间分布的均质程度在逐渐增强,但公共设施用地空间分布的均质性较差;随着城市的扩张,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表现出显著的外迁趋势,市中心区的商服功能则进一步加强,城市由市中心向外围逐渐形成明显的"公共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布局的圈层结构,并在城市外围形成新的商服中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毋河海  
源自地学的分形学不仅广泛地应用于多得难以想象的学科,已成为一种新的方法论。然而分形学到底能为人们提供多少信息、有什么样的局限、如何与其它科学方法结合应用等,是本文研究的主线。文中在作者研究扩展分维的基础上,对扩展分维在地图信息自动综合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原理性的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鲁奇  曾磊  王国霞  任国柱  
本文在系统分析影响城乡关联发展的几类因素的基础上 ,利用重庆直辖前后不同年份的数据资料 ,运用因子分析技术提取影响城乡关联发展的主导因子 ,并利用ArcGIS将主因子信息空间化 ,借以直观的对比不同时间城乡发展的空间变化 ,揭示影响城乡关联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得到的主要结论是 :影响重庆城乡关联变化的三大因子是城乡产业结构因子、城乡交流因子以及城镇规模因子。重庆城乡关联变化的特点是重庆都市圈发展稳定 ,一直处于一级中心的地位 ;空间分布特点是圈层性日益突出 ;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硬环境改善相对其他因子的改善更为突出。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得知制度创新是重庆城乡关联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文博  余国新  朱美玲  
在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下,新疆经济迎来发展新契机,天山北坡经济带作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分析该区域内各县域综合竞争力状况,旨在了解各县域竞争力优势与弊端。基于地理学系统性视角建立了含有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发展3个子系统的县域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与空间定量法对各县域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及综合竞争力理论评价值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其发展现实基本吻合,同时讨论了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与不足之处,为构建更加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研究借鉴。通过分析各县域最终综合竞争力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将天山北坡经济带分为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明星  刘柳青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城乡协同发展被提到了更高层面。如何科学测度城乡协同发展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在构建城乡协同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湖北省城乡协同发展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实证结果显示:湖北省城乡协同发展水平整体在波动中提升,城乡系统耦合度起点高、发展快,城乡系统协调度得到稳步提升,城乡耦合协调发展经过了拮抗阶段、磨合阶段和高水平耦合阶段。因此,更高水平地推动湖北省城乡协同发展,应当从实质上实行城乡发展平等一体,推动城乡协同发展;从制度上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城乡融合互促;从机制上实行城乡公平分配效益,推动城乡深度融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吕梁  朱捷  汪子茗  
为了福州滨海游憩空间更好的发展,文章基于GIS对福州滨海游憩空间进行了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研究结果包含以下3个方面:(1)福州滨海游憩空间分为旅游度假型、公园绿地型、文化型和商业型4个类型。(2)4类游憩空间都在县(市)中心形成了3个Ⅰ级适宜区,其中文化型和商业型的Ⅰ级适宜区基本相同;而旅游度假型和公园绿地型除了3个中心的Ⅰ级适宜区,在沿海区域也有广泛分布。(3)对各类游憩空间不同等级所占面积及比例进行了统计。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探讨了研究结果如何为福州滨海游憩空间发展服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温锋华  许学强  
本文借助分形理论和集中指数测算,从街道和均一分析单元两种空间尺度对广州办公业空间集中与分散的演变趋势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街道还是在均一分析单元层面,广州商务办公空间的空间分维值呈逐渐上升趋势,广州商务办公空间的集中程度逐年降低,办公空间的空间垄断性已不明显,空间分散化趋势得到了确立。但集中指数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表明广州商务办公空间虽然出现了分散的态势,但总体上仍然处于集中阶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亚婷  潘少奇  苗长虹  
以分形理论为基础,借助GIS技术,分别测算了河南省全域公路交通网络的长度-半径维数、分枝维数以及其所辖18个省辖市各等级公路的相似维数及权维值。研究表明:河南省公路交通网络具有分形特征,长度-半径维数与分枝维数存在一定差异;各地市权维值存在较大差异,表明河南省公路交通网络分布不均衡,差异较大,中原城市群和黄淮的部分地区公路交通较好,而豫北、豫西、豫西南及豫东南部分地区交通覆盖度较差。为进一步探讨各地市公路建设规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公路规模与经济产出的分形模型测算出18个省辖市的分维值,发现郑州等10个城市经济发展超前于公路规模、开封等3个城市基本一致、平顶山等5个城市经济发展滞后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宏伟  张海文  
针对中国西北区域的城市群发展问题,从干旱区绿洲空间碎片化结构特征及其对城镇空间的约束性出发,论证天山北坡城市群点-轴结构"多中心组群"式发展的自然客观性特征。通过构建城镇群点-轴结构位序-规模等级维数、空间关联维数和空间聚集维数表征的分形研究模型,解析了以天山北坡城市群13个建制市为样本的点-轴结构分形特征,推证了天山北坡城市群点-轴结构"多中心组群"式发展的绿洲空间结构特征、发展基础与优势,提出了绿洲区域层级性的城镇组群发展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磊  李涛  曹小曙  
基于2010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城乡统筹发展统计数据,借助GIS、GeoDA软件,运用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广东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和空间分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形成了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呈现出以穗—莞—深为核心向外围地区逐渐递减的发展趋势,东西两翼以及粤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较差,珠三角经济区东部地区城乡统筹整合速度快,辐射能力强;根据综合水平与其空间滞后值的组合关系,将广东省城乡统筹发展划分为3种地域类型,即高水平均质型地域类型、塌陷型地域类型以及低水平均质型地域类型;全省城市化水平与城乡统筹的发展程度并不完全匹配,这要求各地市在实际制定政策过程中,应通过差别化分类型政策的制定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贝贝  於忠祥  杨绪红  金晓斌  周寅康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不断扩张而产生的蔓延现象与土地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合理控制城市蔓延度可以节约资源,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根据蔓延度内部机理和分形理论构建蔓延测度指标体系,采用GIS方法,通过分维数、空间稳定性等指数,以马鞍山市为例分析研究区城市蔓延度特征和时空差异。研究表明:(1)分形理论适用于城市蔓延度的定量研究;(2)从时间维度看,研究区内部不同区域间的蔓延趋势总体相似,但蔓延程度有所差异;(3)从空间维度看,蔓延度与分维数、建设用地破碎度呈正相关,与空间稳定性指数呈负相关。马鞍山市城市蔓延的机制是土地导向,经济发展是抑制过度蔓延的动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和伟康  苏向辉  马瑛  王保力  
[目的]以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维度为支点,从多角度对天山北坡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时空分异特征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4个年份作为研究时点,运用改进熵值法对天山北坡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及Arc GIS空间分析软件对其耦合协调水平进行空间显化;通过Geo DA分析软件对其耦合协调状况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天山北坡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且表现出明显的三级阶梯差异特征。(2)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云  杨凌志  严茂超  董孝斌  
新疆草地主要由于过牧而退化严重,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经济问题,迫切需要建立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范式。本研究以阜康市三工乡三工村的西台子人工草地畜牧业示范工程为例,运用生态经济综合评估理论对这一发展范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其可行性和示范价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庆伟  石纯  王军  许世远  
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众所周知,气温变化与生物活动息息相关,在目前动植物急剧减少与灭绝的背景下,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双重作用下,未来气温的变化趋势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根据山东省117个气象站1970-2007年的气温资料,首先利用分形理论中R/S分析法,分析山东省气温变化是否存在趋势性成分。其次利用GIS技术研究山东省近40a气温数值及分布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H指数不等于0.5的概率为100%,表明山东省气温存在趋势性成分。其中春季、夏季及冬季气温将继续保持过去上升的趋势,等温线分布逐渐具有无规则的特点且局部小气候分布将增多,由此看见,人为因素对气温影响逐渐增大;秋季未来气温出现反差的概率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