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35)
2023(17643)
2022(14944)
2021(13678)
2020(11493)
2019(26220)
2018(25861)
2017(49257)
2016(26661)
2015(29904)
2014(29642)
2013(28744)
2012(26442)
2011(23781)
2010(23727)
2009(21514)
2008(20849)
2007(18046)
2006(15980)
2005(14006)
作者
(78611)
(65805)
(65424)
(61716)
(41720)
(31659)
(29654)
(25744)
(25174)
(23413)
(22302)
(22176)
(21157)
(20717)
(20294)
(20110)
(19601)
(19434)
(18914)
(18862)
(16462)
(16144)
(16074)
(15005)
(14754)
(14578)
(14575)
(14503)
(13272)
(12914)
学科
(112192)
经济(112087)
管理(76188)
(73697)
(59883)
企业(59883)
方法(50490)
数学(44573)
数学方法(43848)
中国(30712)
(30374)
地方(27666)
(26780)
业经(25584)
(23341)
农业(20767)
(20672)
贸易(20654)
(19993)
(19081)
技术(17890)
理论(17875)
环境(17413)
(17003)
(16931)
财务(16923)
财务管理(16883)
银行(16866)
(16286)
(16136)
机构
学院(373682)
大学(371158)
(147375)
管理(144491)
经济(144355)
研究(127028)
理学(125213)
理学院(123753)
管理学(121063)
管理学院(120398)
中国(95213)
科学(81972)
(78553)
(69774)
(65387)
(64748)
业大(61037)
中心(59495)
研究所(59421)
(56045)
农业(54992)
财经(52408)
(49055)
北京(48843)
师范(48393)
(47711)
(46468)
(45253)
经济学(44146)
技术(41985)
基金
项目(261429)
科学(205521)
基金(189277)
研究(183371)
(168725)
国家(167327)
科学基金(143046)
社会(116002)
社会科(110022)
社会科学(109994)
(103846)
基金项目(100160)
自然(95965)
自然科(93826)
自然科学(93802)
自然科学基金(92124)
(88044)
教育(85296)
资助(77785)
编号(73251)
重点(59481)
(59233)
成果(57430)
(56027)
(54901)
创新(51286)
科研(50794)
课题(50783)
计划(49862)
国家社会(48074)
期刊
(157151)
经济(157151)
研究(100871)
中国(75301)
学报(65976)
(62471)
科学(58583)
管理(53341)
(50246)
大学(49066)
学学(46481)
农业(42733)
教育(40951)
技术(34449)
(32527)
金融(32527)
业经(27805)
经济研究(25892)
财经(25094)
(23557)
(21639)
问题(20534)
图书(19960)
统计(18901)
(18608)
科技(18571)
技术经济(18021)
(17884)
资源(17458)
业大(17412)
共检索到547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彩燕  乔建平  
三峡库区的滑坡发育与多个因子相关,在它的内部因子中,除了斜坡本身的高差、坡度和坡向等重要因素外,地层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为了研究地层因素与滑坡发育的关系,该文借助于GIS技术,利用信息量模型,重点研究了三峡库区云阳-巫山段地层因素对滑坡发育的影响,定量地给出了二者的相关关系.通过对研究区内205个已有滑坡样本点的细致分析,结果表明,侏罗系遂宁组的J3s和蓬莱镇组的J3p,以及第三系巴东组的T2b地层对滑坡的产生最为有利.所得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较吻合,为库区以后的规划和土地利用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俊楠  朱吉龙  苏鹏程  龚颖  赵云亮  李进  李伟  
通过高分辨率影像对溪洛渡库区段金沙江两岸5 km范围内滑坡灾害遥感解译,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验证,已查明共有滑坡161处。从滑坡形成机理入手,选取高程、相对高差、坡度、坡向、岩性、地震、降雨等7个评价指标,首先分析滑坡与各因素的空间分布关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量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滑坡易发生在高程600~1 300 m、高差100~700 m、坡度15°~40°的区域,降雨量越大,滑坡发生的概率越大,且坡向对滑坡发生也有影响,其中东、东南、西、西北方向的滑坡相对较多;(2)极高和高危险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7.86%,却包含研究区76.4%的滑坡数量,说明这些区域滑坡分布十分密集,危险程度较高,与实际情况相吻合;(3)极高危险区和高危险区主要集中在溪洛渡坝址沿江两岸附近区域、距离坝址约25~35 km的金沙江右岸区域和库尾金沙江左岸20 km范围区域,库区中段大部分区域都是中、低和极低危险区;(4)滑坡灾害点空间分布与危险评价等级之间相关性达0.970 3,利用ROC曲线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评价结果理想,精度高达81.88%,可为库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白世彪  闾国年  盛业华  
对三峡库区选定的研究区域,建立地质、地形等滑坡因子空间数据库和滑坡空间分布数据库(比例尺均为1:10000),利用GIS技术对滑坡和各影响因子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得出滑坡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类属:Q4、J1x,J1z、S岩性岩组;90m以下、90~135m和135~175m三个高程带;15~20m局部高差;10°~15°、15°~20°和20°~25°坡度;北向、南向和西北向方向和1~1曲率范围。研究的结果是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的基础,可以帮助指导库区滑坡灾害管理、土地利用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太蓉  杨达源  
在大量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主要研究了武隆县滑坡灾害的特点和成因机制。全县共有 2 33处滑坡 ,滑坡体体积达 1.36× 10 8m3 ,在重庆市和三峡库区都是属于滑坡灾害的重灾区。滑坡厚度分类以浅层滑坡和表层滑坡为主 ,物质组成分类以坡积层滑坡为主 ,滑坡体体积分类则以中型和小型滑坡为主。全县 4 6个乡镇中 4 1个有滑坡分布 ,总体分布不均。滑坡发育的基岩地层以页岩和泥岩最多 ,绝大多数滑坡发育在 10°~ 30°的斜坡上。滑坡的成因机制主要表现在 3个方面。易滑地层的广泛分布 ,即全县分布大量的泥岩、页岩等软弱岩层 ;地质构造及河流下切造成坡体结构的不稳定 ;暴雨和人为活动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殿秀  陈鲜艳  张强  马占山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是三峡库区的三大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其中滑坡所占比例最大。强降水、连阴雨等气象因素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重要因子。利用三峡库区及其周边地区蓄水前常规气象站1971~2003年逐日降水资料和库区有完整记录的滑坡个例资料分析了滑坡灾害与发生前各个时段降雨的强度、持续时间、总量等之间的关系,初步确定不同保证率下诱发三峡库区滑坡灾害发生的临界降水量值,为开展三峡库区滑坡灾害气象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永娟  仇江啸  王效科  林刚  吴庆标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综合考虑崩塌滑坡的自然影响因子,并结合研究区的具体情况,选择了坡度、高程和岩土性质作为评价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崩塌滑坡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将获得的综合脆弱性指数等分为五级,分别为很低、较低、中等、较高和极高,每一个级别代表着不同的脆弱性水平。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消落带处于轻度到中等脆弱水平,约占整个三峡库区消落带的82%,其中有29.45%的消落带为轻度脆弱。15%的消落带处于高度脆弱至极脆弱的水平,主要分布在巴东、巫山等较陡的地段以及消落带的下部,淹水时间较长的部分。另外,还有2.26%,约9.39km2的消落带为脆弱不明显地区,主要分布在重庆的长寿以...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徐潇宇  杨建英  许强  徐开祥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快速发展,山区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不得已将一些老滑坡纳入了城镇化范围,但老常态下对滑坡的治理资金、工程技术以及管理的缺陷导致城镇化建设出现许多问题。为了解决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正规化、系统化等难题,以三峡库区为例总结分析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工程量增大、限制城镇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在新常态滑坡防治技术与资金有利条件下,应采取滑坡防灾性治理、滑坡土地开发及城镇规划建设相结合的思路,城镇规划建设应与防灾减灾统筹协调发展,并对其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实施的统筹协调发展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当前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徐潇宇  杨建英  许强  徐开祥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快速发展,山区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不得已将一些老滑坡纳入了城镇化范围,但老常态下对滑坡的治理资金、工程技术以及管理的缺陷导致城镇化建设出现许多问题。为了解决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正规化、系统化等难题,以三峡库区为例总结分析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工程量增大、限制城镇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在新常态滑坡防治技术与资金有利条件下,应采取滑坡防灾性治理、滑坡土地开发及城镇规划建设相结合的思路,城镇规划建设应与防灾减灾统筹协调发展,并对其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实施的统筹协调发展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当前山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力  刘婷  王世梅  陈玙珊  李玉  
土质岸坡塌岸是目前三峡库区最为普遍和日益严重的地质灾害,确定塌岸特征和发育分布规律是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工作之一。在三峡水库低水位运行期开展了库首秭归-重庆涪陵区段的全面塌岸调查,确定了库区典型的土质岸坡塌岸段,总结了土质岸坡塌岸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巫山库岸段为例进行了土质岸坡塌岸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塌岸多发库岸的物质组成以粘性土夹碎块石为主,巴东、巫山、奉节等库岸段的土质岸坡塌岸最为发育;土质岸坡塌岸的内因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岸坡及岸线形态,外因为水作用因素,库水位变动和波浪作用是导致土质岸坡坍塌和渐进式侵蚀的最主要原因;调查确定的塌岸影响因素与塌岸情况有显著的相关性,塌岸易发性预测结果与现场调查吻合度较好,本研究将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必要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曾群华  郭跃  
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同时由于水库水位的抬高,库区沿岸众多的文物古迹将部分或全部被永久淹没,为了研究文物保护工作的发掘技术与改进文物管理工作的手段,文章在分析三峡库区文物保护信息系统(TGRRPIS)的系统目标的基础上,探索了RS与GIS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应用的实用性,对三峡库区文物保护信息系统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魏兴萍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从20个指标通过数据标准化处理、指标权重确定和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例,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自直辖以来的生态安全问题。运用熵权和AHP的平均值作为权重,结合主观和客观赋权的优点,使评价更为合理。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1997-2003年生态安全度为很不安全状况,2004-2007年生态安全度为不安全状况。从资源环境压力来看,1997-2007年其ESI一直处于很不安全状况;从资源环境状态来看,1997-1999年为很不安全状态,2000年和2001年为不安全状态,2002-2006年为临界安全状态,2007年为较安全状态;从人文环境响应来看,1997-2004年为很不安全状况,2005-2007年为不安全状况。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3方面分析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安全的影响,据权重值得知,人文环境响应对城市生态影响最大,其次是资源环境状态,影响最小的是资源环境压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采云  安睿  窦超  刘耀林  
三峡库区是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同时也是生态脆弱区。提取三峡库区重要生态源地、构建综合生态阻力面、识别重要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从而构建生态安全网络,对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以三峡库区为研究区,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识别出林地生态源地斑块,通过景观连通性指数评价斑块重要性;结合土地利用类型、DEM、坡度、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和NDVI等阻力因子构建综合生态阻力面,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构建生态廊道,提取生态廊道上重要生态节点,形成三峡库区林地生态安全网络;最后对三峡库区生态安全网络结构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林地生态源地共38块,占林地面积的59.55%,占区域总面积的27.95%,主要分布在三峡库区湖北段的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区以及重庆段的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云雾山区。(2)阻力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城镇建设用地区,最高值位于重庆市主城区;阻力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林地和水域,最低值位于湖北段巫山山脉。(3)生态廊道共79条,其中,3条重要廊道,76条一般廊道,廊道总长度为1 326.37 km。(4)生态廊道的平均阻力为2.50,生态斑块间的廊道总累积阻力为197.36;α指数、β指数、γ指数分别为0.52、2.08、0.73;耕地、林地和草地是构成重要廊道的主要景观类型。研究结果呈现出“三屏多廊多点多斑块”的生态网络空间格局,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和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提供科学指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甜   黄茜   杨霏   毛怡然   罗胤晨   文传浩   任晓红  
生境质量是生物多样性维持能力的重要表征,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可为区域生境质量时空动态演变特征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00、2010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气泡图谱法、InVEST模型和PLUS模型,对三峡库区(重庆段)2000~2030年的土地利用转型和生境质量演变特征进行评价及预测,并利用生态贡献率探究导致生境质量改善和恶化的土地利用转移类型。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各类用地面积变化明显,耕地和草地面积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建设用地面积持续上升;预测2020~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同2000~2020年基本一致,且耕地主要向建设用地转变。(2)研究区生境质量的高低受人类活动强度影响较大,且主要以“中等”和“优等”质量为主。2000~2020年生境质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预测到2030年生境质量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3)生境质量存在着改善和恶化两种情况。其中,2000~2020年耕地转为林地和草地是生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草地和林地转为耕地是生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预测2020~2030年耕地和草地转为建设用地是生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提升三峡库区(重庆段)生境质量、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和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理论支撑和科学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泽川  周孝华  杨秀苔  
本文分析了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原因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动力模型 ,为地方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与实施提供了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宝雷  周万村  周启刚  冯朝阳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近50年的林地变化及气候响应,该文以TM、SPOT、MSS影像和地形图等多种信息源为基础,通过一种新的自动提取方法获取了2002年三峡库区的各类型林地资源现状分布,并通过人工修改达到了精度要求.通过人工解译找动态图斑的方法获取了近50年三峡库区其他各期(2000、1995、1986、1973和1953年)的林地资源分布图,并对近50年三峡库区各种林地的变化过程作了分析.以全国1915个站点的气象数据为基础,通过插值获取三峡库区的气候要素资料,并对三峡库区林地变化的气候响应做了阐述.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的各种林地在近50年经历了剧烈减少—缓慢减少—较大减少—不断恢复的发展过程.三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