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63)
2023(16853)
2022(14390)
2021(13138)
2020(11386)
2019(25956)
2018(25639)
2017(48483)
2016(26720)
2015(30066)
2014(29842)
2013(29243)
2012(26849)
2011(24240)
2010(24089)
2009(22136)
2008(21768)
2007(19345)
2006(16597)
2005(14424)
作者
(81619)
(68037)
(68025)
(64356)
(43222)
(33228)
(31015)
(26866)
(25919)
(24051)
(23142)
(23104)
(21951)
(21534)
(21410)
(21293)
(21054)
(20367)
(19809)
(19685)
(17260)
(16878)
(16694)
(15617)
(15497)
(15201)
(15134)
(15087)
(13933)
(13701)
学科
(108788)
经济(108670)
管理(74419)
(71017)
(58865)
企业(58865)
方法(53236)
数学(47302)
数学方法(46533)
(27902)
(27085)
中国(26471)
(26229)
业经(22866)
地方(22337)
(20115)
贸易(20107)
(19532)
农业(18754)
(18186)
理论(17828)
(17558)
财务(17485)
财务管理(17445)
企业财务(16521)
(16371)
技术(16213)
环境(16199)
(15089)
银行(15013)
机构
学院(382761)
大学(382384)
(148542)
经济(145394)
管理(145289)
研究(130661)
理学(127139)
理学院(125642)
管理学(122718)
管理学院(122059)
中国(96081)
科学(87908)
(80421)
(75930)
(68719)
业大(65579)
(65377)
研究所(63550)
农业(60779)
中心(60400)
(56825)
财经(53104)
北京(49656)
(49021)
(48325)
师范(48230)
(47826)
经济学(44980)
(44856)
技术(43603)
基金
项目(270565)
科学(211138)
基金(196180)
研究(184690)
(176682)
国家(175309)
科学基金(148374)
社会(114862)
社会科(108850)
社会科学(108816)
(107578)
基金项目(103750)
自然(102058)
自然科(99762)
自然科学(99726)
自然科学基金(97925)
(92040)
教育(86482)
资助(81510)
编号(72835)
重点(62611)
(58302)
(57910)
成果(57112)
(56571)
计划(54289)
科研(53878)
创新(52950)
课题(51112)
大学(49185)
期刊
(152109)
经济(152109)
研究(99461)
学报(72915)
中国(69665)
(65947)
科学(63511)
大学(53164)
管理(51407)
学学(50754)
(50693)
农业(44963)
教育(37885)
技术(34287)
(28326)
金融(28326)
经济研究(25339)
业经(25194)
财经(25110)
(24944)
(21515)
(20592)
统计(20292)
问题(20104)
业大(19488)
科技(19040)
(18708)
技术经济(18476)
资源(17923)
商业(17141)
共检索到539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婷婷  滕广亮  李英瑕  吴强  单秀娟  张庆利  金显仕  
虾类是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物量变化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在开展黄海和东海北部水域虾类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梯度随机森林模型(gredient forest model, GFM)和广义加性混合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ixed models, GAMM),分析了2016—2018年间黄海与东海北部水域WSSV流行对虾类生物量的影响。分子检测结果显示,调查所获取的26种虾类中,11种被检测为WSSV阳性;2016、2017和2018年WSSV阳性采样站点的比率分别为48.395%、38.75%和21.74%,虾类样品中WSSV阳性检出比率分别为16.86%、9.6%和4.79%。GFM模型分析显示,解释变量“阳性样品数的对数(Ln_posi)”对响应变量“虾类生物量的对数(Ln_Abu)”的重要性最高。GAMM分析中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AIC)最小原则筛选出的最优模型为:Ln_Abu~WSSV阳性率(P_rate)+Ln_posi+经度(Long),该模型中Ln_posi和P_rate是影响虾类生物量的极显著相关因子,Ln_Abu随着P_rate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表明,WSSV在黄海和东海北部水域虾类中流行,推测对该海域的虾类生物量存在潜在影响。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向东  黄倢  战文斌  
 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从患病对虾组织中提取 WSSV,应用 SDS PAGE对 WSSV结构蛋白进行了分析。采用12%分离胶,将WSSV样品煮沸5 min,应用SDS PAGE分离了WSSV的中低分子量结构蛋白,并将该结果与其他学者已发表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首次通过延长样品煮沸时间,采用8%分离胶,应用 SDS PAGE分离到了 WSSV 100 kD以上的 13 条高分子量结构蛋白,计算出了每条蛋白带的分子量及其在总蛋白中的百分含量。其中 WSSV高分子量结构蛋白的分离丰富了WSSV的研究范围,对今后深入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建中  陆承平  
应用克氏原螯虾作为动物模型研究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WSSV)的感染增殖特性 ,涉及感染温度、感染途径、继发感染、半数致死量 (LD50 )、免疫保护及保存期等。结果显示 ,2 2~ 2 5℃时 ,接种WSSV的螯虾一般于 2~7d内死亡 ,温度升高对病毒增殖影响不显著 ,30~ 32℃时 ,平均死亡时间 2~ 6d ,温度降低对病毒增殖影响较显著 ,15~ 19℃时 ,接种螯虾平均 2~ 10d内死亡 ,8~ 10℃时 ,平均死亡时间 3~ 13d。感染途径分别用腹节肌肉、腹节皮下注射及口服 ,均能使螯虾感染发病 ,而浸泡方式不能使螯虾发病。细菌分离和细菌定量结果表明 ,寄生于螯虾心脏、肝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亚萍  孔杰  罗坤  栾生  李旭鹏  史晓丽  曹家旺  王明珠  王军  董丽君  孟宪红  
本研究分别对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Litopenaeus vannamei‘Renhai No.1’)和中国明对虾‘黄海2号’(Fenneropenaeus chinensis‘Huanghai No.2’)在3种温度条件下(24℃、28℃和32℃),采用单尾定量口饲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方法进行感染实验,比较2种对虾在不同温度情况下对WSSV的耐受性差异(L代表凡纳滨对虾,F代表中国明对虾)。结果显示,L-24℃和F-24℃组的平均存活时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亚萍  孔杰  罗坤  栾生  李旭鹏  史晓丽  曹家旺  王明珠  王军  董丽君  孟宪红  
本研究分别对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Litopenaeus vannamei‘Renhai No.1’)和中国明对虾‘黄海2号’(Fenneropenaeus chinensis‘Huanghai No.2’)在3种温度条件下(24℃、28℃和32℃),采用单尾定量口饲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方法进行感染实验,比较2种对虾在不同温度情况下对WSSV的耐受性差异(L代表凡纳滨对虾,F代表中国明对虾)。结果显示,L-24℃和F-24℃组的平均存活时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亚萍  孔杰  罗坤  栾生  曹宝祥  刘宁  卢霞  曹家旺  王明珠  王军  孟宪红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战军  孟宪红  孔杰  单从文  罗坤  栾生  常亚青  
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能否产生类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将健康的中国对虾接种经不同辐照强度γ射线灭活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wpot wyndrome virus,WSSV),连续投喂接种20 d后,对其存活个体进行抗WSSV性能测试,检验其存活情况。结果显示,至216 h实验组(射线辐照剂量分别为5 kGy、10 kGy、15 kGy和20 kGy)存活率分别为45.5%、54.2%、68%和65.4%,存活对虾的病毒携带量分别为(14.0±11.9)、(14.1±4.3)、(24.5±15.0)和(15.1±7.8)copies/ng DN...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闫冬春  董双林  黄倢  
2002年采用PCR-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了乳山对虾养殖场1000余份样品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情况。结果显示,639例对虾样品中阳性检出率为26·6%;77例蟹类样品中阳性检出率为18·2%;266例浮游动物样品中阳性检出率为38·3%,3~9月份浮游动物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消毒后水体中浮游动物的阳性率仍很高;30例贝类样品检测均为阴性;204例底泥样品中,阳性检出率为17·6%,22例抽滤海水样品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虾、蟹类在传播WSSV中起着重要作用,贝类、海水传播WSSV的可能性很小,浮游动物、底泥在传播WSSV中的作用和机制应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莉  宋晓玲  黄倢  杨冰  张文波  陈国福  周进  
以超低温保存的感染了白斑综合征病毒 (WSSV)的中国对虾制备的病毒粗提液为毒种 ,注射感染凡纳对虾并收集濒死虾 ,DNA斑点杂交检测每尾凡纳对虾WSSV感染状况。取DNA斑点杂交呈强阳性的 30尾对虾 ,平均分为 3组 ,病毒粗提液也平均分成 3组 ,3组材料分别通过60 Co辐照 ,辐照时间分别为 1 2、2 4和 36h,辐照剂量为 0 .8KGy/h。辐照后的材料经PCR检测证实60 Co辐照不能完全破坏WSSV的DNA组成。以辐照后的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对虾个体和白斑综合征病毒粗提液为感染毒种 ,人工感染健康凡纳对虾 ,验证60 Co辐照对病毒感染力的破坏作用 ,证实60 Co辐照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薛倩   李旭鹏   李洋   栾生   罗坤   孔杰   邢群   孟宪红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方法筛选到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候选基因:parkin共调基因(PACRG)。PACRG与帕金森病相关基因parkin共用一个双向启动子,二者共同参与细胞自噬过程,从而在细胞保护方面发挥作用。本研究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PACRG和parkin在抗WSSV中的功能进行探讨。对mRNA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特征分析,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对虾感染WSSV后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进行空间定位。利用PCR和Sanger测序技术获得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并进行抗WSSV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PACRG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全长600 bp,编码199个氨基酸,预测包含一个ParcG结构域。parkin ORF序列全长1 653 bp,编码550个氨基酸,预测包含UBQ、IBR结构域和一个信号肽结构。与多物种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发现,凡纳滨对虾PACRG氨基酸序列与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的同源性高达89.70%;凡纳滨对虾parkin氨基酸序列与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同源性高达93.45%。PACRG和parkin蛋白的保守性较高。感染WSSV后,PACRG和parkin在对虾肝胰腺、鳃、肌肉和眼柄中的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眼柄中PACRG和parkin表现出极相似的组织表达模式。在肌肉中,PACRG mRNA和WSSV在空间位置上呈现高度重叠状态。结合上述结果,推测PACRG和parkin在凡纳滨对虾与WSSV的互作中发挥功能。在PACRG中筛选到2个SNP位点,在parkin中筛选到15个SNP位点,其中位于parkin非翻译区(UTR)的5个SNP位点与抗WSSV性状显著相关。本文为研究凡纳滨对虾抗WSSV的分子机制和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涛  郭志勋  黄建华  杨丽诗  温为庚  杨其彬  江世贵  
利用含3×103、6×102、2×102copies/mL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virus,WSSV)粗提液和PBS液人工注射感染携带病毒量约1×105copies/g的斑节对虾,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显微镜观察法研究了感染后斑节对虾发病死亡率、肌肉内WSSV含量及总血淋巴细胞数和不同种类血细胞的比例组成变化。结果表明,3种浓度下斑节对虾累积死亡率分别为93.33%±2.89%、56.67%±5.77%和45.00%±5.00%,对照组没有发生死亡。注射3×103copies/mL的浓度组,在注射后30 min时,对虾肌肉内的病毒含量达到最低值(3.54×...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素红  张天时  孟宪红  孔杰  
一个包括42个全同胞家系的中国对虾选育群体,荧光标记后每个家系各取40尾健康个体混养,自然发病并确认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syndrome virus,W SSV)。发病1周后将所有个体取出,统计各家系的存活率,并对活体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进行W SSV检测。对存活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个家系的存活率在60%以上,7个家系的存活率在20%以下;存活率与第一次扩增阳性率、第二次扩增阳性率呈不显著负相关。第一次扩增阳性率与第二次扩增阳性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合两次扩增的阳性率分析得出:青岛野生群体内自交产生的一个家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俊芳  杨先乐  万夕和  沈辉  房文红  
设计合成了靶向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基因组不同位点的5个shRNA:RR9、RR1、DP1、DP2和PK1,并在凡纳滨对虾体内实施了RNA干扰(RNAi)抗WSSV增殖的试验。结果显示:5个shRNA不同程度地抑制了WSSV的复制,降低了对虾的死亡率,其中,靶向病毒核糖核酸还原酶的shRNA RR9的RNA干扰效果最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邓康裕  史晓丽  张莹雪  孟宪红  孔杰  罗坤  栾生  
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国明对虾CAspAsE2基因CDNA序列全长,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明对虾CAspAsE2基因全长为1517 bp,开放阅读框长924 bp,5'非编码区长78 bp,3'非编码区长515 bp,命名为FCCAsp2。推测该基因编码30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4.21 ku,理论等电点为7.62。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FCCAsp2基因与凡纳滨对虾CAspAsE2和斑节对虾CAspAsE的相似性分别为88%和80%,与其他节肢动物CAspAsE家族基因聚为一类。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FCCAsp2基因在肝胰腺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肌肉中表达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芳  王志勇  巫旗生  王晓清  
将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功能基因wsv477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中,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37℃条件下诱导了WSV477蛋白的表达,并以纯化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小鼠获得了多克隆抗体.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共624个核苷酸,编码208个氨基酸,GST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9000,抗体滴度为1:10000.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病毒感染4h后开始转录,6h后开始表达,是WSSV感染的早期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