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02)
2023(10828)
2022(9164)
2021(8564)
2020(7242)
2019(16618)
2018(16336)
2017(31405)
2016(16553)
2015(18447)
2014(18429)
2013(17376)
2012(15528)
2011(13660)
2010(13069)
2009(11570)
2008(10733)
2007(8859)
2006(7170)
2005(5841)
作者
(44317)
(37233)
(36719)
(35048)
(23288)
(17753)
(16880)
(14793)
(14284)
(12798)
(12782)
(12475)
(11670)
(11432)
(11313)
(11307)
(11106)
(10931)
(10603)
(10552)
(8923)
(8921)
(8913)
(8625)
(8413)
(8079)
(8008)
(7933)
(7483)
(7387)
学科
(63888)
经济(63811)
管理(46114)
(41790)
(34970)
企业(34970)
方法(30727)
数学(27282)
数学方法(26851)
(17094)
(16566)
中国(16057)
(14455)
业经(13705)
地方(12067)
(11974)
农业(11230)
理论(11183)
(10446)
财务(10384)
财务管理(10359)
技术(9960)
(9899)
环境(9888)
企业财务(9826)
(9755)
贸易(9752)
(9686)
(9470)
土地(9287)
机构
学院(217879)
大学(217346)
管理(88636)
(86002)
经济(84258)
理学(77737)
理学院(76943)
管理学(75457)
管理学院(75059)
研究(69238)
中国(51595)
(44854)
科学(43426)
(38753)
(36333)
业大(34463)
中心(33781)
(32699)
财经(31667)
(30939)
研究所(30237)
(29108)
农业(28622)
(28333)
师范(27970)
北京(26780)
(26629)
经济学(26289)
技术(24123)
(24075)
基金
项目(161667)
科学(128517)
基金(118091)
研究(117963)
(103616)
国家(102790)
科学基金(89395)
社会(75330)
社会科(71420)
社会科学(71401)
(64025)
基金项目(63123)
自然(58413)
自然科(57098)
自然科学(57079)
自然科学基金(56003)
教育(55174)
(54109)
编号(47506)
资助(46885)
成果(36662)
重点(36557)
(35956)
(34602)
(34421)
课题(32561)
创新(32346)
国家社会(31718)
科研(31501)
教育部(30965)
期刊
(86136)
经济(86136)
研究(56644)
中国(42395)
学报(34311)
科学(31993)
(31768)
管理(31174)
(30217)
大学(26687)
学学(25336)
教育(24465)
农业(21879)
技术(21461)
业经(15593)
(14978)
金融(14978)
财经(14565)
经济研究(13900)
(12599)
问题(11316)
(11175)
科技(10730)
(10706)
资源(10490)
统计(10388)
技术经济(10011)
(9684)
理论(9388)
图书(9319)
共检索到301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唐欣  林艳丽  邵长勇  
在分析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概念引入到土地综合整治评价当中,论述了GEP与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土地综合整治GEP评价指标体系。土地综合整治GEP评价体系包括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和生态效益指标,在保留传统的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的基础上,强调了生态结构优化,增加了土地生态系统功能指标,部分实现了生态效益指标量化,使土地综合整治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收益得到体现,真实地反映了土地综合整治的长期综合效益,提高了土地综合整治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管栩  金晓斌  魏东岳  陈原  杨晓艳  周寅康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全生命周期,系统整合现有监测措施和方法,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以规范监测环节、统一监测指标、集成监测方法,实现监测目标。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研究结果:构建了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形成5个监测目标类、16个监测类型类、86个监测指标类。研究结论:研究构建的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对规范中国土地整治制度体系和完善土地整治监管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晶  祁毅  曹大贵  
后工业化时期的城市与河流间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城市内河整治作为一项环境工程的同时也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文化综合效益。文章尝试综合使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手段,构建城市内河整治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估体系,对工程的生态、经济、社会价值分别进行调查和测算。并结合对南京秦淮河的评估结果,指出政府应正确关注内河整治的外部效益,采取必要对策进行转移支付,从而可持续地提供优质的城市公共产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慧芳  毕如田  王国芳  
[目的]为了推动村庄压煤区土地资源与矿产资源协调利用,促进开采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方法]文章论述了压煤区土地整治转型中的转型方向、整治内容和整合技术,并以泽州县4个压煤村为综合示范区进行实证。[结果]基于"地—矿"资源协调利用优化路径及其驱动下集成的压煤区土地综合整治技术应用于实践,结果表明整治后示范区耕地面积增长17.79%,粮食产能增长率33.33%,耕地质量提高等级1个等级,平均地块面积变化率为261.54%,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面积增长13.72%,田间路网密度增加量12.88m/hm~2,煤炭压覆面积干扰度减少3.12%,煤炭可采量提升率4.56%,机耕面积增长率为17.79%,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统筹城镇建设用地率71.97%,农地地均年收入变化率33.33%,集约用地面积增长3.9%,工矿废弃地面积减少100%,复垦后土地再利用率100%,生态用地面积增长率6.345%,植被覆盖提高率3.8%,风景休闲用地面积提升0.007%。[结论]在压煤区"地—矿"资源利用冲突逐渐加剧的背景下,协调"地—矿"资源利用关键在于田块修筑、压煤村居民点整理、工矿废弃建设地复垦、资源循环再利用及生态修复等项目联动实施,而基于以上内容的土地综合整治技术体系优化,能够为压煤区"地—矿"资源协调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康瑛  赵文力  胡佳  谢富贵  李之乔  
成都是中国“公园城市”首提地和国家先行示范区,研究其大型城市公园建设与管理成效意义重大。论文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公园为对象,开展2020和2021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探析全域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对GEP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公园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会改变生态系统组成与景观格局,短期内造成物质产品价值略有增加、调节服务价值略有降低,而文化服务价值快速增加。基于环城生态公园GEP构成特征和城市特色,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转化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邹利林  王占岐  王建英  陈展图  刘泽明  
该文以成都市温江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采用动态财务评价法,选取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三项指标对其现金流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江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财务净现值为0.09亿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8%,投资回收期为9年,项目经济可行性较好;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出让收益约占总收益的84.85%;项目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和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出让最敏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新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国土整治工作,虽然在一些地方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基本上仍然属于"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并未根本改变国土开发利用失序状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导致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日益成为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瓶颈制约的重要手段。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冰  卢爽  
首先分析网络环境中信息交互与用户信息体验,剖析用户信息体验层次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形成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进一步研究体系的构成维度和指标要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淞博   宋子亮   陈帅朋   梁梦茵   刘文平  
为推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全球准则在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本土化,结合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要求,对NbS全球准则28项细则进行了本土化转译,构建并提出了28项本土化指标,并以湖北当阳市玉泉街道办事处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在基于尺度的设计、包容性治理、经济可行性、适应性管理等方面表现优秀,在社会挑战识别、生物多样性净效益、主流化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表现良好,而在权衡机制方面则表现薄弱。结果表明,所构建的28项本土化评估指标量化方法简便,可作为决策者和从业者开展NbS本土化自评估的一套有效工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耀奔  叶艳妹  吴次芳  胡一鸣  施昊坤  王巧若  
研究目的:为全面真实地反映耕地土壤质量水平,构建涵盖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特征以及重金属污染等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以实现土地整治区耕地土壤质量的科学评估。研究方法:最小数据集(MDS)、土壤实验以及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结果:(1)研究区内耕地土壤质量水平不是很高(SQ3);(2)土地整治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特征指标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有效降低重金属污染水平;(3)综合整治和传统耕作下的耕地分别具有最高(SQave=0.53)和最低(SQave=0.41)的土壤质量水平。研究结论:从微生物视角构建耕地土壤质量评价模型,有助于提高耕地资源的生态保护意识,可以为耕地综合效益评估和土地整治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阳  郗恩崇  
文章对综合运输体系的含义及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特点,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综合运输体系进行了综合性、多角度的量化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碧华  吴秋明  
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内涵和研究意义的阐述,探求产业集群综合评价的具体项目内容;通过对产业集群综合评价指标选定依据的确定以及基本原则的建立,给出产业集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产业集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各指标权重,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完成对产业集群的综合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芳  
平衡计分卡(BSC)评价指标是以组织的长期战略为中心,指标包括顾客、财务、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四个层面,兼顾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组织内部与外部竞争素、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企业内部与外部各利益相者之间的平衡。虽然平衡计分卡最初的焦点和应用是为了改善营利组织的管理,但是平衡记分卡用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洋  苏琳  
基于就业导向,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德尔菲法构建由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实践创新素质、个人发展素质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高职学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广东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4届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挖掘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定量评价,为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