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9)
- 2023(12742)
- 2022(10509)
- 2021(9799)
- 2020(8435)
- 2019(19366)
- 2018(19242)
- 2017(37461)
- 2016(19854)
- 2015(22116)
- 2014(21649)
- 2013(21124)
- 2012(18810)
- 2011(16444)
- 2010(16381)
- 2009(15056)
- 2008(14656)
- 2007(12735)
- 2006(10817)
- 2005(9442)
- 学科
- 业(88389)
- 济(87883)
- 经济(87796)
- 企(81847)
- 企业(81847)
- 管理(74922)
- 方法(44471)
- 数学(36142)
- 数学方法(35506)
- 业经(29437)
- 财(27547)
- 农(26688)
- 务(21727)
- 财务(21670)
- 财务管理(21644)
- 企业财务(20495)
- 技术(19696)
- 农业(19270)
- 中国(18189)
- 理论(17144)
- 和(15996)
- 划(15671)
- 策(15260)
- 制(15182)
- 贸(13562)
- 贸易(13553)
- 地方(13325)
- 经营(13248)
- 易(13192)
- 企业经济(12787)
- 机构
- 学院(279830)
- 大学(272315)
- 管理(121573)
- 济(116508)
- 经济(114436)
- 理学(105924)
- 理学院(105020)
- 管理学(103209)
- 管理学院(102697)
- 研究(79018)
- 中国(62173)
- 京(55211)
- 财(52451)
- 科学(47308)
- 农(43093)
- 财经(42751)
- 江(41121)
- 业大(40357)
- 经(38990)
- 中心(38217)
- 所(37210)
- 经济学(34507)
- 农业(33895)
- 研究所(33736)
- 北京(33282)
- 商学(33060)
- 商学院(32770)
- 经济管理(32722)
- 州(32188)
- 财经大学(31703)
- 基金
- 项目(193134)
- 科学(155800)
- 基金(142638)
- 研究(142347)
- 家(122664)
- 国家(121591)
- 科学基金(108671)
- 社会(92048)
- 社会科(87583)
- 社会科学(87559)
- 省(77521)
- 基金项目(75709)
- 自然(71236)
- 自然科(69766)
- 自然科学(69752)
- 自然科学基金(68543)
- 教育(66392)
- 划(63288)
- 资助(58078)
- 编号(57719)
- 创(43993)
- 成果(43441)
- 部(42783)
- 重点(42730)
- 发(41108)
- 创新(40341)
- 业(40309)
- 国家社会(38260)
- 课题(38083)
- 教育部(37439)
- 期刊
- 济(123075)
- 经济(123075)
- 研究(72613)
- 管理(49362)
- 中国(47279)
- 财(44686)
- 农(38994)
- 科学(36434)
- 学报(34907)
- 技术(30914)
- 大学(28386)
- 农业(27422)
- 学学(27135)
- 教育(25278)
- 业经(23242)
- 财经(20989)
- 融(20464)
- 金融(20464)
- 经济研究(19034)
- 经(18130)
- 技术经济(17675)
- 业(17616)
- 问题(16032)
- 统计(15271)
- 财会(15016)
- 策(14854)
- 商业(13831)
- 现代(13808)
- 科技(13118)
- 决策(12809)
共检索到391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捷
借鉴现在比较通用GEP模型对知识型企业成长型进行评价,考虑到以往GEP模型在设置B系统时主要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其设定指标权重时往往只是简单地进行专家打分等较为主观的方法,缺少客观性,文章则采用基于信息熵的评价方法确定指标实际分值,使得评判结果更具有客观性。
关键词:
知识型企业 GEP 评价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海峰,吕道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旭 贺璐 周向前 吴兰贞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α法的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中21家建筑业上市公司2008年~2010年的数据作为评价样本,分别用突变级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成长性评价,通过α法得到成长性综合得分,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文章最后对α法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以期对后续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
α法 企业成长 评价方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陆宁 李炎琪 刘静
结合我国中小型建筑企业的特点,明晰中小型建筑企业成长性的内涵,从建筑产出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融资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建立中小型建筑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中小型建筑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以某建筑企业为例,运用该模型进行成长性评价与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促进中小型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建筑业 中小企业 成长性 评价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晓红 彭佳 吴小瑾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性进行评价,能够总体判断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客观地分析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状况和地区分布状况;同时,也能够为进一步研究中小企业的成长机理、改善企业的成长环境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突变级数理论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对我国82家中小上市公司2003年度的成长性进行了评价和排序,得出了2003年各中小上市企业的成长性排名并对此作了必要的经济分析。
关键词:
中小企业成长性 突变级数法 综合评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建荣 杨波 曾令涛
目前的文献对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企业成长理论为依据,结合微型企业自身特点,采用层次分析(AHP)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包含市场应变能力、主导产品(服务)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相对增长率三个维度的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文章通过对重庆市某微型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证实了该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隽萍 赵彩虹
借鉴风险管理理论,引入风险承担意愿和风险承担水平要素,构建组织韧性、风险承担、成长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探讨在VUCA环境下,组织韧性对新创企业成长性的影响路径,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组织韧性的作用机制进行拓展研究。结果显示,组织韧性有助于提升新创企业的成长绩效;风险承担意愿、风险承担水平分别在组织韧性与新创企业成长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风险承担意愿和风险承担水平在组织韧性与成长绩效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结论,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帮助企业构建组织韧性的措施。
关键词:
组织韧性 风险承担 成长绩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冬 陈富永
成长性是创业板市场及上市公司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对成长性内涵进行拓展的基础上,建立"五维度"指标体系,运用因熵模型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进行评价,以促使投资者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情况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达到维护投资者利益以及促进创业板市场良性发展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
创业板上市公司 成长性 两分法 因熵模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艳 张科儒
本文在对科技型创业企业成长性评价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六维成长性评价框架,对于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和完善金融经济学相关理论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科技型创业企业 成长性 绩效评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存兴 张芙蓉
为了区别中小企业的成长能力,本文以中小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判别分析法对样本公司进行了成长性判别研究,最终结果表明,判别分析模型可以有效预测中小企业的成长性。
关键词:
判别分析 成长性 检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振华 胡姗姗
本文以2010~2014年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回归方法检验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债务结构与成长性有负相关关系,创新投资与中小企业的成长性有正相关关系,并且随着中小企业的创新投资的增加,债务结构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性的负向影响作用进一步加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辉 李秋浩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中小板上市的156家制造业公司2008年至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别考虑资本结构和成长性变化差异,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对资本结构、成长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制造业企业的资本结构中负债的提高对企业价值具有正向影响;资本结构与成长性存在着显著的区间效应,随着自身的资本结构中负债的提高而下降,随着成长性的提高而上升;我国A股市场的中小板制造企业资本结构未有达到最优配置,目前还不能满足制造企业债务的融资需求。
关键词:
企业价值 资本结构 成长性 面板门槛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林海 郑丕谔
通过对企业资源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辨析,本文认为,知识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其获取和开发资源的能力严格相关,通过分析企业在其生命周期内经营的特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就可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资源的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实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亚会 张同健
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重要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知识管理的成败。SECI模型是知识转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构建了知识转化研究的权威性理论平台。根据我国企业知识转化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现实性经验,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经验性的分析揭示了我国企业知识转化在核心竞争力成长路径上微观激励性功能,从而为我国企业广泛地开展知识管理战略、大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中,知识外显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知识社会化与知识内隐化发挥了一定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璐 胡江娴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与深入,我国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许多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的快速衰落表明,企业总体所具有的成长性很差。通过借鉴国外企业成长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国内企业的成长问题进行研究,系统地分析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并提出企业成长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企业成长性 企业成长理论 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