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89)
2023(16530)
2022(14254)
2021(13637)
2020(11399)
2019(26673)
2018(26349)
2017(50461)
2016(27216)
2015(31035)
2014(30599)
2013(30150)
2012(27370)
2011(24546)
2010(24302)
2009(22008)
2008(21192)
2007(18060)
2006(15502)
2005(13304)
作者
(76293)
(63737)
(63110)
(60184)
(40501)
(30370)
(28655)
(25228)
(24218)
(22409)
(21653)
(21525)
(20078)
(20072)
(19793)
(19411)
(18901)
(18730)
(18218)
(18146)
(15685)
(15533)
(15346)
(14508)
(14224)
(14111)
(13914)
(13694)
(12745)
(12415)
学科
(109824)
经济(109703)
管理(75140)
(70817)
(58659)
企业(58659)
方法(54688)
数学(48632)
数学方法(47865)
中国(29796)
(28631)
(25583)
(23214)
业经(22986)
(21271)
贸易(21260)
(20733)
地方(19117)
农业(18524)
理论(18195)
(17875)
(16962)
技术(16456)
环境(16378)
(16208)
财务(16123)
财务管理(16089)
(15218)
企业财务(15216)
银行(15177)
机构
大学(380315)
学院(378534)
(154378)
管理(151482)
经济(151332)
理学(132765)
理学院(131333)
管理学(128663)
管理学院(128005)
研究(126577)
中国(95007)
(80517)
科学(78946)
(66961)
(62393)
(59297)
中心(57648)
研究所(57568)
业大(56773)
财经(55261)
(52047)
北京(50863)
(50709)
(49248)
师范(48763)
经济学(47186)
农业(46623)
(46609)
经济学院(42684)
(42026)
基金
项目(268300)
科学(212202)
基金(197189)
研究(193769)
(172858)
国家(171529)
科学基金(147830)
社会(122203)
社会科(115913)
社会科学(115881)
基金项目(104176)
(102243)
自然(97900)
自然科(95709)
自然科学(95686)
自然科学基金(93938)
教育(89953)
(87274)
资助(82428)
编号(78167)
成果(61856)
重点(60222)
(59742)
(56399)
(55711)
课题(53334)
创新(52014)
科研(51922)
教育部(51405)
国家社会(50853)
期刊
(156231)
经济(156231)
研究(107194)
中国(67841)
学报(59654)
科学(56230)
管理(54447)
(52208)
(48965)
大学(45772)
学学(43201)
教育(40962)
农业(36949)
技术(34326)
(27586)
金融(27586)
经济研究(26688)
财经(26112)
业经(24762)
(22351)
(20357)
问题(20184)
理论(18941)
图书(18353)
技术经济(18279)
统计(18216)
科技(17842)
资源(17644)
实践(17223)
(17223)
共检索到534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跃军  范英  魏一鸣  
本文采用中国大庆原油价格日平均交易数据,建立了基于GED分布的GARCH(1,1)、GARCH-M(1,1)和TGARCH(1,1)三个模型,描述了中国原油价格与国际接轨以来的波动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与国际油价类似,中国原油价格的波动也存在显著的GARCH效应,但其波动冲击的半衰期要比国际油价短,为5天。而且,中国原油收益率受到预期风险的负向影响,表明中国原油市场并非完全市场化运作,当然这种负向影响程度较小,约为8%。另外,中国原油价格的波动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相同幅度的油价下跌比油价上涨对未来油价的波动具有更大的影响,前者是后者的1.7倍左右。最后,基于GED分布的GARCH模型比基于正态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华  
本文利用GARCH模型、GARCH-M模型和EGARCH模型研究我国原油价格的波动性。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价格的波动存在集聚性和持续性,波动幅度比较大,波动集聚现象比较持久。原油市场预期风险的增加会带来预期收益的增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原则。我国原油价格波动存在着非对称性,油价下跌的信息对以后油价的波动影响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莲莲  朱红根  
文章建立ARCH族模型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13年7月的粮食价格波动特征,对GED分布、t分布和正态分布下的ARCH族模型估计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粮食价格具有明显的"尖峰肥尾、非正态"的特征;假设价格收益率均值方程的残差序列服从正态分布时的AIC、SC值最大,而在GED分布条件下AIC、SC值最小,估计出来的GED参数值小于2,验证了残差序列有典型的"尖峰肥尾"特征;大米价格和大豆价格具有明显的波动聚集性,小麦和玉米价格则没有明显的ARCH效应;大豆市场存在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同时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相比于价格下跌信息的冲击,价格上涨信息带来的冲击要大得多。大米市场既不存在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也不存在"杠杆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政  石晴  卜林  
基于最新构建的地缘政治风险总指数、地缘政治威胁和地缘政治行动子指数,文章采用单因子和双因子的混频波动率GARCH-MIDAS模型,从样本内拟合和样本外预测两方面考察了地缘政治风险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种类原油中的差异特征,并进一步识别了引发油价波动的具体风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地缘政治风险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2)地缘政治风险对不同种类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对布仑特原油的影响更为强烈;(3)地缘政治风险中地缘政治行动而非地缘政治威胁是引发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具体风险因素。上述结论有助于原油市场中不同主体采取针对性措施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引发的原油价格波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滕飞  霍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始终保持着稳中有进的态势,经济总量逐年攀升,与此同时国内对原油等资源类物品的依存度日益上升,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越来越深入。鉴于此,文章选用1986-2015年国际油价和我国经济增长数据,并通过构建ARCH族模型和Granger检验实证分析了国际油价波动的特征、效应及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国际原油价格时间序列数据整体上呈现出"尖峰厚尾"的态势;此外ARCH族模型检验结果也显示国际油价波动具有集簇性和非对称性的特征,且存在价格波动的"杠杆效应";Granger检验结果也表明国际原油价格变动与我国经济波动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任泽平  潘文卿  刘起运  
本文以中国122部门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采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测算了原油价格变动对中国物价总体水平和各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通过研究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的前提假定和价格传导障碍因素,分析了原油价格的传导机制,提出了应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提高我国抗油价波动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新宇  王亚会  
本文通过构建CAViAR模型测度原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对我国运输业的影响,并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前后油价波动对运输业板块风险的影响。采用2005-2014年期间WTi油价、我国运输板块指数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WTi原油价格波动风险在次贷危机前和金融危机后对我国运输板块的市场风险产生了积极的引导性影响,而在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期间,我国运输板块指数以及深证成份指数的市场风险均反作用于WTi原油价格市场风险,表明危机期间中国经济的稳健调整对抑制全球油价异常波动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宏勋  乔芳姝  
为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中国LNG进口价格之间的关系,选取2014年11月—2020年7月的国际原油价格和中国LNG进口价格月平均数据建立VAR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和中国LNG进口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表现为同向变动。在短期内,当国际原油价格和中国LNG进口价格出现偏离时,中国LNG进口价格将会反方向变动以进行调整,而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相对较小。国际原油价格是中国LNG进口价格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前者对后者具有预测能力。国际原油价格的短期波动主要是受自身价格的影响,中国LNG进口价格的波动会同时受到国际原油价格和自身的影响,但更大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对其冲击作用,影响时滞为7个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欢  刘洋  
随着中国近几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原油的净进口量也与日俱增,这使得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运用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PDL)、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基于向量自回归(VAR)的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PPI的影响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于国内PPI在当期没有影响,而在滞后的几个时期内有着显著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丹婷  刘园  
2008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愈发剧烈,其间中国的物价水平等宏观变量也受到显著影响;而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受各种因素影响,从一路上扬转而持续下挫,走势的未知性增强,也为中国的经济前景增添了不确定性。本文基于世界33个经济大国近30年的宏观数据,构建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中国宏观变量如何受到本国、外国经济变量以及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在模拟国际油价冲击的基础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的物价水平和利率水平均与油价呈同向变化,股票价格则呈反向变化。针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方差分解和对欧美国施加股票价格冲击的脉冲响应等结果则显示,中国的通胀水平受到国际油价和欧美股价变化的显著影响,且响应路径具有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黎明  张智  晏丹  
以1998年1月~2018年12月国际原油价格和中国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率月度数据为样本,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来研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长期内影响相对较小;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初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最为显著;随着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有所扩大。因此,中国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韧性、能源利用效率及原油战略储备,以应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治国  郭景刚  
笔者选用结构化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比分析了原油批发零售市场开放前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批发零售市场的开放加快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传导;世界油价的上涨导致产出更大规模的下降,并且这种作用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它同时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政府实施的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但仍存在施加过度的风险。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传平  牛晓良  
基于国际原油价格的历史数据,应用统计学的方法证明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具有马尔科夫性。视我国原油进口的价格为马尔科夫链,计算其状态转移概率。在总结我国原油进口策略的基础上,估算了在各种进口价格状态下每种策略对我国GDP造成的损失,继而建立了最优策略的线性规划模型。结果显示,即使在最优策略的情况下,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仍会每月对我国的GDP造成470.78亿元的损失。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林  薛星群  
选取2002年2月11日至2014年3月27日的每日数据样本,采用DCC-GARCH模型和溢出指数模型,研究三大原油价格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及美元价格与原油价格间的波动溢出效应。DCC-GARCH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原油价格收益率均受前期的随机扰动影响和波动影响,但前期的随机扰动影响起主导作用。三大原油价格收益率动态相关系数主要受持续性影响,受随机扰动影响微弱。美元与各原油价格的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危机发生时美元价格和原油价格的相互影响由负向关系转变为正向关系。溢出指数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危机发生前后三大原油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林  薛星群  
选取2002年2月11日至2014年3月27日的每日数据样本,采用DCC-GARCH模型和溢出指数模型,研究三大原油价格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及美元价格与原油价格间的波动溢出效应。DCC-GARCH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原油价格收益率均受前期的随机扰动影响和波动影响,但前期的随机扰动影响起主导作用。三大原油价格收益率动态相关系数主要受持续性影响,受随机扰动影响微弱。美元与各原油价格的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危机发生时美元价格和原油价格的相互影响由负向关系转变为正向关系。溢出指数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危机发生前后三大原油价格之间总溢出指数未发生大的变动,但WTI价格的影响程度减弱,DUBAI价格的自我影响程度增大。美元价格对原油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显著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