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1)
- 2023(9428)
- 2022(7998)
- 2021(7582)
- 2020(6431)
- 2019(14509)
- 2018(13996)
- 2017(27181)
- 2016(14412)
- 2015(15970)
- 2014(15728)
- 2013(15119)
- 2012(13513)
- 2011(12060)
- 2010(11461)
- 2009(10178)
- 2008(9309)
- 2007(7659)
- 2006(6249)
- 2005(5220)
- 学科
- 济(61264)
- 经济(61179)
- 管理(40504)
- 业(36630)
- 企(29917)
- 企业(29917)
- 方法(29896)
- 数学(27386)
- 数学方法(27011)
- 农(15074)
- 地方(14957)
- 财(14859)
- 中国(13982)
- 业经(11667)
- 学(11469)
- 制(10504)
- 农业(10101)
- 环境(9808)
- 贸(9326)
- 贸易(9323)
- 务(9134)
- 财务(9097)
- 财务管理(9077)
- 易(9048)
- 地方经济(8827)
- 企业财务(8644)
- 和(8588)
- 技术(8375)
- 融(7990)
- 金融(7988)
- 机构
- 学院(192948)
- 大学(192407)
- 济(80264)
- 经济(78847)
- 管理(77895)
- 理学(68858)
- 理学院(68078)
- 管理学(66805)
- 管理学院(66424)
- 研究(62196)
- 中国(46367)
- 科学(38898)
- 京(38623)
- 财(35595)
- 中心(30035)
- 所(29578)
- 财经(29216)
- 农(29158)
- 业大(28873)
- 研究所(27477)
- 经(26795)
- 江(25978)
- 经济学(25457)
- 范(24895)
- 师范(24632)
- 院(23670)
- 北京(23192)
- 经济学院(23147)
- 农业(22954)
- 财经大学(22027)
- 基金
- 项目(145595)
- 科学(117224)
- 基金(108785)
- 研究(104469)
- 家(95428)
- 国家(94721)
- 科学基金(82810)
- 社会(68567)
- 社会科(65096)
- 社会科学(65081)
- 基金项目(58318)
- 省(56443)
- 自然(54555)
- 自然科(53306)
- 自然科学(53296)
- 自然科学基金(52293)
- 划(47948)
- 教育(47807)
- 资助(43159)
- 编号(40981)
- 重点(33492)
- 部(32569)
- 发(31762)
- 创(30771)
- 成果(30582)
- 国家社会(29209)
- 创新(28900)
- 科研(28640)
- 教育部(28087)
- 人文(27613)
共检索到260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姹 李志 刘文兆
【目的】分析泾河流域21世纪温度变化的趋势,为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构建及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泾河流域18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最低温度实测数据,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再分析资料、英国Hadley气候预测与研究中心的全球气候模型HadCM3在A2和B2情景下模拟的大气环流因子,利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对泾河流域21世纪3个时期(2020s,2050s,2080s)温度的时空变化进行预测。【结果】A2、B2情景下,泾河流域未来3个时期(2020s,2050s,2080s)的温度变化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且随时间的推移增幅增大。3个时期的温...
关键词:
泾河流域 气候变化 统计降尺度 情景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兆飞 徐宗学
本文基于GCM输出和统计降尺度技术,在渭河流域应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选取日最高和最低气温作为预报量,分析了渭河流域未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利用NCEP再分析数据与站点实测数据选择合适的预报因子并建立大尺度环流因子和预报量之间的经验统计关系,其中数据序列分为1961年~1990年和1991年~2000年2个时段,分别用于模型率定和验证;然后,应用确立的统计关系将HadCM3输出的未来数据(包括A2、B2两种情景)降尺度到站点尺度,基准期选取1961年~1990年。研究结果表明:渭河流域未来日最高和最低气温总体呈增温趋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褚健婷 夏军 许崇育
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评价研究中,统计降尺度方法通常用来解决空间尺度不匹配问题。在论文中,预报量采用海河流域上典型区域的11个气象站点1961~2000年共40年的日降水资料,预报因子选自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以及英国Hadlay中心GCM模型在a2情景和b2情景下的大气变量,主要采用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SDSM模型)进行海河流域日降水的降尺度研究。结果表明:①使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SMLR),可以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内优选出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预报因子;②使用统计降尺度方法SDSM,采用不同的GCM资料,都可以较准确模拟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③使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甄霖 谢高地 杨丽 陈操操 郭广猛 刘雪林
对流域微观尺度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是进行宏观尺度土地资源研究和管理的基础。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西部黄土高原泾河流域村落尺度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识别并分析资源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冲突与解决方案。研究所用资料来自社区快速评估(RRA)、参与式社区评估(PRA)、农户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统计资料等。应用系统抽样法对泾河流域上游的南庄村和史么村的90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在各村进行PRA研究。主要研究结果有:①通过PRA方法,首次恢复和直观再现了村落尺度1950年代以来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图及其变化,与1950年代相比,1985年~1995年代中期林地和草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主要得益于荒山造林。199...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冲突 PRA 泾河流域村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操操 谢高地 甄霖
利用1961年~2004年泾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的气象站点的月降水资料,以降水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降雨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泾河流域降雨量年际间波动较大,每相隔10年降雨正负距平发生转化,上世纪90年代至今降雨处于新的减少期;40年间流域降雨量下降趋势不显著,减少幅度约为4.7mm/10年;但流域上中下游季节性降雨趋势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秋季降雨减少而冬季降雨增多,秋季降雨减少可能是年降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流域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东亚季风加强北移,以及区域地形差异,地表差异等因素联系密切。分析结果还表明:1981年~2004年及1...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小霞 孙燕 李超 杨婷娅
根据国家气象中心整编的全国714站月平均降水量资料,运用REOF分析、Morlet小波分析、差值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淮河流域代表站点的选取,分析了1960~2009年淮河流域降水的趋势变化特征、周期特征,以及多雨、少雨年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1)淮河流域年降水总量呈缓慢增长趋势,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负距平转为正距平。冬季和夏季降水量呈显著增长趋势,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呈显著减少趋势,80年代前期为降水变化的转折期;(2)淮河流域夏季降水存在准3a的显著振荡周期和准10a的次显著振荡周期,同时在60~90年代还存在准6a振荡周期;(3)淮河流域多雨年,500hPa经向风偏强且范围广,85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建华 江东 王浩 秦大庸
降水是流域水循环系统的基本输入,传统水文方法中获取面上降水都是通过点雨量扩展获取,因此对于雨量站点的密度有较高要求。该文应用国际先进遥感技术,根据不同云层和点雨量间的回归关系,建立面雨量计算模型。由于综合了地表雨量站点和空中云层信息,因此反演具有明确的物理机制。并以GMS影像为信息源,对2000年黄河流域雨量进行遥感反演,从各二级流域校验结果来看,其反演精度整体达到90%。可以看出,遥感技术为无资料地区的面雨量资料的获取提供了便利途径。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降水 反演 校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邱冰 姜加虎 孙占东 王洁
SDSM统计降尺度模型是解决空间尺度不匹配问题的有效工具,它使气候变化响应研究得以在区域尺度上展开。本文将SDSM模型应用于博斯腾湖流域分析它的适用性,并对流域未来气温和降雨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以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平均降雨量为预报量,选取合适的NCEP大气环流因子为预报因子,建立预报量与预报因子间的回归关系。利用1961年-1990年、1991年-2001年的实测数据和NCEP大气变量分别对SDSM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效果较好。把HadCM3输出的A2、B2情景下的大气环流变量作为模型输入变量,模拟流域未来3个时期(2020s、2050s和2090s)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结果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冉圣宏 张凯 吕昌河
采用延河流域和安塞县2000和2006年的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影像,结合实地调研获取的2000-2006年该区域生态建设尤其是退耕还林还草数据,分别在流域尺度和县域尺度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延河流域及位于延河流域上中游的安塞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模型。研究表明,在这两个尺度上,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关键因素都是总人口和农作物播种面积。以此为基础,基于不同尺度上共同驱动力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不同尺度上耕地变化模型的尺度转换方法。对于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型,无论其模型形式的复杂程度如何,只要不同尺度上的关键驱动因子相同或存在明确的定量关系,就可以基于关键驱动力因子的定量关系进行不同尺度上土地利用/覆被模型的尺度转换。研究成果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尺度转换方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钟锋 粟晓玲 郭静
【目的】研究黑河流域干旱指数的变化特征,为气候变化影响下该流域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及农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用参考作物蒸散量(ET0)与降水量(P)的比值表示干旱指数(AI),根据黑河流域内12个气象站及流域外3个气象站近50多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ET0,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ArcGIS插值研究P、ET0及AI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基于Morlet小波函数分析AI序列的多时间尺度特征。【结果】近50多年来,黑河流域P、ET0和AI均呈现出明显的南北
关键词:
黑河流域 干旱指数 多时间尺度 小波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俊雄 徐宗学 刘兆飞 赵芳芳
大气环流模型(GCMs)预测的气候变化情景,需通过降尺度处理得出区域尺度上未来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信息,才能满足气候变化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影响进行评估的需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降尺度模式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统计降尺度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应用太湖流域7个气象站点基准期(1961年~1990年)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实测资料,对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进行率定和验证,确定模型应用的预报因子变量,建立未来3个时期(2020s、2050s和2080s)的气温变化情景。结果表明,SDSM模型对于太湖流域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模拟效果较好,可以很好地模拟太湖流域未来的气温变化。与基准期相比,A2、B...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金辉 屈创 张海筱 夏燕秋
在地形比较复杂的石羊河流域上游,基于2001-2010年TRMM3B43降水数据和1 km空间分辨率DEM数据,采用回归方程+残差法的插值方法,对石羊河流域上游10年平均TRMM3B43和2001、2007年两个典型干、湿年份的TRMM3B43数据分别进行降尺度操作,将空间分辨率由原来的0.25°×0.25°提高为1 km×1 km。利用研究区34个雨量站的观测数据作为"真实值",对2001-2010年的TRMM3B43和降尺度结果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TRMM3B43降水数据整体上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比地面站点观测的降水量偏小;TRMM3B43经过降尺度之后,数据在空间分辨率和精度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10年平均TRMM3B43降尺度结果的精度要高于2001年(干旱),而2001年的降尺度结果精度又高于2007年(湿润);就单个雨量站而言,位于西部高海拔区域的站点的降尺度结果精度较高,而位于东部低海拔区域的站点的降尺度结果精度较低。
关键词:
TRMM 降尺度 降水 石羊河流域上游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磊 蔡运龙
人口调查统计以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数据精度不能满足较高分辨率的空间结构分析,也难以在地理综合研究中与自然地理要素数据相匹配。因此,人口密度空间化成为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基于贵州省猫跳河流域的乡镇人口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人口密度与空间因子的关系;并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人口密度数据空间化模型,在GIS平台中实现了人口密度的降尺度空间化模拟。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拟合精度达到0.577,且模拟结果与实际人口数据比较线性拟合斜率接近1,效果比较理想。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该地区人口密度的主导空间因子为建设用地指数、耕地指数与到道路的平均距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褚健婷 夏军 许崇育
全球气候变暖对陆地水循环会产生重大影响,统计降尺度方法是解决大尺度气候信息和小尺度水文响应的空间尺度不匹配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选取NCEP/NCAR再分析日资料(简称NCEP)和HadCM3在A2和B2情景下的大气变量日资料(简称H3A2和H3B2),并选取海河流域上11个站点1961年~2000年日平均温度、蒸发皿蒸发量以及降水的实测资料,采用SDSM(the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方法,进行海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量的降尺度研究。研究表明:①使用SMLR(Stepwise Multi-Line Regression)方法,可以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内优选出具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祖昊 王浩 贾仰文 罗翔宇 王建华
降雨是流域水循环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雨强时程分布对于流域水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相同的下垫面条件下,如果降雨强度不同,产流机制也会出现很大的不同。然而,要想获得完整长系列的短历时降雨资料,难度很大。本文以黄河流域为例,提出了日降雨时间上向下尺度化模型,探讨了缺资料地区通过日雨量在时间上向下尺度化生成短历时降雨资料的方法。文中根据黄河流域降雨特点,把全流域分成5个降雨区划,采用1991年~1997年731个站点大于10mm雨日的短历时降雨记录,对向下尺度化模型的参数进行了分区率定和分析。通过分析实测短历时降雨资料发现,黄河流域日降雨量和历时相关关系很差,相比而言,与雨强相关关系较好。文中建立了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