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7)
- 2023(9326)
- 2022(8096)
- 2021(7525)
- 2020(6745)
- 2019(15790)
- 2018(15755)
- 2017(30455)
- 2016(16571)
- 2015(18879)
- 2014(18998)
- 2013(18707)
- 2012(17200)
- 2011(15373)
- 2010(15057)
- 2009(13956)
- 2008(13717)
- 2007(12167)
- 2006(9968)
- 2005(8511)
- 学科
- 济(70254)
- 经济(70184)
- 管理(46984)
- 业(45732)
- 方法(40136)
- 企(37734)
- 企业(37734)
- 数学(36254)
- 数学方法(35749)
- 财(18495)
- 农(17558)
- 中国(15137)
- 学(14621)
- 业经(13163)
- 贸(12679)
- 贸易(12677)
- 务(12438)
- 财务(12393)
- 财务管理(12359)
- 易(12336)
- 地方(11871)
- 企业财务(11706)
- 农业(11631)
- 制(10847)
- 和(10508)
- 理论(10241)
- 技术(10049)
- 环境(9805)
- 银(9178)
- 银行(9147)
- 机构
- 大学(238653)
- 学院(237798)
- 济(95896)
- 管理(94799)
- 经济(93970)
- 理学(83041)
- 理学院(82166)
- 管理学(80503)
- 管理学院(80066)
- 研究(74102)
- 中国(55114)
- 京(49034)
- 科学(48335)
- 农(42421)
- 财(42356)
- 业大(39270)
- 所(37243)
- 中心(36339)
- 财经(35124)
- 研究所(34348)
- 江(34139)
- 农业(33925)
- 经(31858)
- 北京(29885)
- 经济学(29863)
- 范(29017)
- 师范(28654)
- 经济学院(27315)
- 院(26917)
- 州(26900)
- 基金
- 项目(167466)
- 科学(131435)
- 基金(122658)
- 研究(116797)
- 家(107780)
- 国家(106954)
- 科学基金(92198)
- 社会(73560)
- 社会科(69890)
- 社会科学(69869)
- 省(65936)
- 基金项目(65120)
- 自然(62334)
- 自然科(60940)
- 自然科学(60920)
- 自然科学基金(59812)
- 划(55735)
- 教育(54925)
- 资助(51673)
- 编号(46791)
- 重点(37760)
- 部(37297)
- 成果(36419)
- 发(34824)
- 创(34679)
- 科研(33537)
- 创新(32515)
- 计划(32093)
- 教育部(31699)
- 课题(31471)
共检索到323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怡彤 胡春霞 陈希婷 祁兆奔 谢菲 刘权
脂肪酸是细胞的营养和能源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和生殖繁衍等过程均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是流动或半流动沙丘上的先锋固沙植物,种子含油量高。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GC-MS/MS)利用子离子和母离子相结合的多反应检测(MRM)进行比对,较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定性更为准确,定量精度更高,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等的微量农药残留检测中,然而在种子脂肪酸的检测应用研究还较少。本研究以白沙蒿种子为例,建立基于GC-MS/MS的6种脂肪酸化合物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山俞酸的精准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精确度和回收率分别为0.60%~3.22%和91.84%~100.14%,最低检出限可达到0.4 ppb,精密度及回收率良好,具有更精确的定性定量功能,可以作为植物种子中的脂肪酸分析检测方法。利用本方法对常见油料作物油菜籽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白沙蒿种子与油菜籽含油量相当,且不饱和程度更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油菜籽的1.76倍。本文研究结果将为植物脂类代谢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检测方法,为植物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荒漠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牛卉颖 杨磊 张琳 李晓薇 刘玉 祖元刚
旨在建立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种子脂肪酸成分的检测方法。采用正己烷提取长春花种子油,然后将油样甲酯化,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其中的组分。从分离出的9个峰中确认了5种组分,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9.91%。主要脂肪酸油酸(C19H36O2)、亚油酸(C19H34O2)、棕榈酸(C17H34O2)和花生酸(C21H42O2)的相对含量分别是73.92%,16.93%,5.58%和3.40%。表1参1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悦齐 李春生 李来好 杨贤庆 陈胜军 吴燕燕 赵永强 魏涯
为探明鱼露在不同发酵时间点挥发性物质的差异以及脂肪酸对传统鱼露的香气物质形成的影响,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鱼露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在5个不同发酵时间点的鱼露样品中共检测出7大类56种挥发性化合物,并用内标法对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定量。以OVA值为依据,从56种挥发性化合物中筛选出12种对鱼露风味轮廓贡献显著的主体呈香化合物如3-甲硫基丙醛等。鱼露的主体特征风味可描述为蘑菇香味、土豆香味、麦芽香味、香草味、水果香味和鱼腥味。鱼露中的脂肪酸主要分布范围为C
关键词:
鱼露 风味 脂肪酸 气质联用 发酵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泽煌 林旗华 钟秋珍
为系统分析不同品种杨梅果实香气成分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10个品种杨梅果实进行分析鉴定,并结合DP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烷烃和烯烃在10个品种中均检出,是杨梅果实最主要的香气成分;醇类和酯类在8个品种中检出;酮类和芳香烃只在5个品种中检出;荸荠种是唯一含有6个香气种类的品种.聚类分析显示,产自福建的6个杨梅品种较好地聚在一类,与另外4个产自浙江的品种遗传差异较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文韬 郑立章 龚中良 李立君 谢洁飞 马强
为快速准确地测定茶油中脂肪酸含量,建立了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茶油中脂肪酸含量的方法。选取市售的156份茶油样品,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同时采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油样的光谱数据,并分析原始(R)光谱、SG平滑(SG)光谱和二阶导数变换(SD)光谱与茶油中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比较全光谱波段与显著性波段对建模精度的影响,优选出茶油中脂肪酸含量的定量检测模型。结果表明:茶油中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分别为4.428%~10.931%、78.036%~84.621%、7.013%~9.863%;采集的茶油近红外光谱曲线特征变化较为明显,光谱特征峰的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冉 齐芪 李赟 陈雪梅 盖颖
杜仲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其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绿原酸、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和京尼平苷酸等。本研究建立了一种HPLC-MS/M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的方法,可同时检测杜仲中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和绿原酸的含量。建立的色谱条件:色谱柱XD-C18,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流速0.15 M L/Min,柱温30℃。质谱条件:ESi离子源作为裂解源,裂解温度280℃,源内电压4 k V,鞘气辅助气为氮气,流速30 PSi,雾化气为氦气,流速10 PSi。结果表明:4种目标化合物的色谱峰分离情况良好,质谱鉴定为目标物;绿原酸、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和京尼平苷酸标准曲线的相关性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贺 詹延廷 李昊 刘晓庆 董学会
为了解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解除与萌发过程中脂肪酸代谢特点,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层积过程中巫山淫羊藿种子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1)种子脂肪酸总量w为19.59%,其中饱和脂肪酸占3.28%,不饱和脂肪酸占16.31%;2)除低温层积种子亚麻酸含量逐渐增加外,各脂肪酸含量在低温或变温层积过程均逐渐减少;3)层积过程中脂肪酸含量与相对含量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低温层积中,油酸、亚油酸含量不断减少,但相对含量不断增加;变温层积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不断减少,但相对含量不断增加;4)5mg/L氟啶酮浸种对低温层积种子脂肪
关键词:
气相色谱技术 巫山淫羊藿 氟啶酮 脂肪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广莲 徐钢春 顾若波 杜富宽 徐跑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刀鲚(Coilia nasus)Δ6脂肪酸去饱和酶(Δ6 fatty acyl desaturase,FAD6)的全长cDNA序列2 032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338 bp,编码445个氨基酸。其具有3个保守的组氨酸簇(HDXGH、HXXHH和QXXHH)、2个跨膜区和含亚铁血红素结合基序(HPGG)的细胞色素b5结构域等典型的Δ6脂肪酸去饱和酶结构特点。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刀鲚FAD6与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和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等海水鱼类的相似性达75%~79%,而与淡水鱼类的相似性较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兆鸿 黄旭雄 李伟微 胡盼 罗海忠 傅荣兵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lipid contents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s of ovary, liver and muscle of the wild-caught broodstocks of Pampus cinereus in IV stage of ovary development with body weight from 408 g to 614 g from the East China Se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
关键词:
灰鲳 亲鱼 脂肪 脂肪酸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贺舍予 钟海雁 金超 周波
以十五烷酸甲酯为内标物,建立了通过气相色谱仪定量分析桐油中6种脂肪酸含量的方法,并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湖北金丝、景阳桐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脂肪酸甲酯工作曲线线性相关性R2在0.979以上,回收率为98.9%~104.5%,RSD值为4.6%~7.3%;2种品种桐油中都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α-桐酸,其中金丝桐油中含量分别为0.018、0.019、0.071、0.069、0.003、0.729 g/g,景阳桐油中含量分别为0.021、0.022、0.054、0.070、0.002、0.585 g/g,金丝桐油中α-桐酸含量高于景阳桐油。
关键词:
桐油 品种 脂肪酸 定量分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符贵红 褚武英 成嘉 刘臻 刘芳 肖调义 张建社
采用了三种不同方法,即超声波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氯仿-甲醇法,从鲢(Hypophthalmichys molitrix)肌肉中提取鱼油,继而进行酸性或碱性甲酯化,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脂肪酸组成特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鲢肌肉检测出25种脂肪酸,其中包括7种饱和脂肪酸,8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10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获得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41.39%、36.15%、33.55%,可见三种分离方法间存在明显分离效果差异。因此得出石油醚作溶剂的超声波萃取法是提取和分析鱼类脂肪酸较理想的方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楼乔明 王玉明 杨文鸽 徐大伦 薛长湖
为分析南极磷虾粉的脂质成分,实验采用薄层层析法分离制备不同脂质组分,通过酸甲酯化衍生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脂质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①南极磷虾粉中脂质丰富,总脂含量高达11.37%,且以甘油三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为主,胆固醇含量较低;②总脂脂肪酸主要为C16:0、C18:1n-9、C18:1n-7、C20:5n-3和C22:6n-3,且C20:5n-3和C22:6n-3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0.67%,表明南极磷虾粉在脂质方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潜力。③不同脂质的脂肪酸组成差异显著,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游离脂肪酸和磷脂(P<0.05);...
关键词:
南极磷虾粉 脂质 脂肪酸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科 方仕茂 刘忠英 杨婷 戴宇樵 田小强 杨胜全
选取不同树型古茶树鲜叶样品15个及红茶样品13个,基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探究加工对古茶树红茶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古茶树鲜叶和红茶中共检出10种可溶性糖,大叶种鲜叶和红茶的总糖含量分别为(47.01±7.77)、(16.20±2.46) mg·g~(-1),中小叶种鲜叶和红茶的总糖含量分别为(12.61±4.89)、(10.39±0.73) mg·g~(-1);大叶种鲜叶中葡萄糖、D-果糖、D-阿拉伯糖、L-鼠李糖、D-山梨醇、蔗糖的含量与中小叶种鲜叶的差异显著;与鲜叶相比,大叶种和中小叶种红茶中葡萄糖和D-果糖等单糖的含量显著增加,蔗糖含量显著减少.感官审评结果显示,古茶树红茶甜醇滋味的特征突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亚娟 王东升 张世栋 严作廷 杨志强 杜玉兰 董书伟 何宝祥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 tandem mass spectrometer technology,gc-ms)对奶牛血浆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以明确奶牛发生蹄叶炎时血浆中代谢物的变化,进一步揭示其发病机制。【方法】根据蹄叶炎奶牛的临床症状和活动量情况,选取蹄叶炎患病组s和健康对照组c奶牛各10头,采集血浆样品,经衍生化处理后,利用gc-ms方法对两组奶牛的血浆进行全部代谢物检测。用sImca-p 11.5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supervIsed partIal le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