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99)
- 2023(14755)
- 2022(12358)
- 2021(11375)
- 2020(9495)
- 2019(21520)
- 2018(21353)
- 2017(39693)
- 2016(21754)
- 2015(24530)
- 2014(24551)
- 2013(23830)
- 2012(22225)
- 2011(20085)
- 2010(19863)
- 2009(17784)
- 2008(17150)
- 2007(15146)
- 2006(13118)
- 2005(11580)
- 学科
- 济(90015)
- 经济(89917)
- 管理(61530)
- 业(58118)
- 企(46421)
- 企业(46421)
- 方法(36953)
- 数学(32407)
- 数学方法(31923)
- 中国(26743)
- 农(25265)
- 地方(23768)
- 业经(20301)
- 财(19938)
- 学(19886)
- 技术(19147)
- 农业(17398)
- 制(16171)
- 环境(15144)
- 贸(14681)
- 贸易(14670)
- 和(14460)
- 银(14345)
- 银行(14285)
- 理论(14248)
- 易(14172)
- 融(14082)
- 金融(14075)
- 行(13807)
- 发(13718)
- 机构
- 学院(304025)
- 大学(300920)
- 济(118708)
- 经济(116074)
- 管理(114014)
- 研究(109082)
- 理学(97540)
- 理学院(96426)
- 管理学(94429)
- 管理学院(93886)
- 中国(80637)
- 科学(71668)
- 京(65380)
- 农(61160)
- 所(56774)
- 财(52976)
- 研究所(52026)
- 业大(50879)
- 中心(50550)
- 农业(48389)
- 江(47429)
- 财经(41754)
- 范(40732)
- 北京(40713)
- 院(40187)
- 师范(40135)
- 技术(38177)
- 经(37959)
- 州(37858)
- 省(36263)
- 基金
- 项目(212625)
- 科学(165879)
- 研究(151387)
- 基金(151276)
- 家(134991)
- 国家(133892)
- 科学基金(113298)
- 社会(93455)
- 社会科(88609)
- 社会科学(88587)
- 省(86897)
- 基金项目(79824)
- 自然(74882)
- 自然科(73045)
- 自然科学(73021)
- 划(72626)
- 自然科学基金(71657)
- 教育(69639)
- 资助(61590)
- 编号(60762)
- 发(50562)
- 重点(48840)
- 成果(48195)
- 部(45591)
- 创(45139)
- 课题(43397)
- 创新(42335)
- 计划(41445)
- 科研(41061)
- 发展(39173)
- 期刊
- 济(132092)
- 经济(132092)
- 研究(83952)
- 中国(68200)
- 农(56122)
- 学报(56061)
- 科学(48970)
- 管理(42952)
- 大学(40728)
- 财(40671)
- 农业(38735)
- 学学(38500)
- 教育(36312)
- 技术(31296)
- 融(25948)
- 金融(25948)
- 业经(23368)
- 业(21105)
- 经济研究(20625)
- 财经(19987)
- 经(17269)
- 问题(17154)
- 科技(16669)
- 图书(16351)
- 技术经济(15911)
- 版(15512)
- 资源(15156)
- 业大(14946)
- 统计(14031)
- 坛(13521)
共检索到458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江东 王旭 李仁静 赵晓东 戴祥生 柳正葳
【目的】弄清我国柚类种质资源的起源与演化、群体遗传结构和多样性水平,高效利用柚类自然资源群体发掘与果实重要品质性状相关的基因,为柚类种质资源群体的遗传结构研究、起源演化和柚类种质创新提供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利用国家果树种质重庆柑橘资源圃中保存的具有广泛遗传多样性和不同地理来源的282份柚类资源作为材料,采用Eco R 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基因组DNA后构建GBS文库,然后进行Illumina HiSeq PE150二代测序获得短读序列,通过BWA软件将序列映射到柚参考基因组上,利用SAMTOOLS软件鉴定SNP位点。依据SNP的基因分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演化树,分析亚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选择23个低酸种质和32个高酸种质构成两个群体进行Fst、XP-CLR分析,同时利用282个柚类种质的基因型数据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表型数据进行GWAS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利用GBS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282份柚类种质进行测序,获得201.66 Gb的原始测序数据,每个样本的平均测序数据量为0.72 Gb,经过测序深度为5×次要等位基因频率>0.01、Miss0.2的筛选条件过滤,最终获得121 726个高质量的SNP位点。主成分分析、群体结构分析和聚类分析均表明282份柚类资源可被分为6个亚群,其中柚与‘清见’杂交群体、葡萄柚等橘柚杂种群体可明显区别于其他真正柚类种质。不同地理来源和特定类型的柚类种质在遗传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来源于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柚类资源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类群,与国内的沙田柚类、文旦柚类、垫江柚类等群体能够明显区分开。在中国南方的大部分柚类种质中有来自于越南柚的基因渗入,表明越南是柚的原始起源中心。另外,一些来源不清的柚类种质也通过GBS技术得以准确鉴定。Fst、XP-CLR选择性清除分析发现在7号染色体上的强烈选择信号区域中包含有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二氢硫辛酰赖氨酸残基乙酰转移酶(PDH-E2)和铝激活苹果酸转运蛋白(ALMT9),涉及柠檬酸的合成和运输。GWAS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2号染色体上鉴定了一个与果实酸度高度关联的区域。【结论】GBS技术为研究柚的系统发育和演化提供了一种可靠和高效的方法。本研究表明人工杂交育种、长期人工选择和驯化、地理隔离是形成不同类型柚类种质的驱动力,同时也是导致柚类种质遗传分化和多样性增加的重要原因。通过Fst、XP-CLR选择性清除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了多个与柚类果实柠檬酸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为柚类的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丹 杜娟 曾亚文 杨树明 普晓英 杨涛
对功米3号和滇屯502及其219个F3株系糙米与精米中总黄酮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进行了遗传变异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总黄酮和GABA含量在F3群体糙米和精米中均呈现较大的变异,总黄酮表现出正态分布特征,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而GABA表现出偏态分布的特征,是由主效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②糙米功能成分含量高于精米且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糙米总黄酮与糙米GABA呈极显著负相关,精米总黄酮与糙米GABA、精米GABA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③筛选了一些高总黄酮和GABA含量的优良株系,为功能稻米的选育提供了材料基础。
关键词:
水稻 总黄酮 γ-氨基丁酸 遗传变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红梅 文自翔 李海朝 陈华涛 刘晓庆 崔晓艳 袁星星 卢为国 陈新
大豆高维生素E含量专用品种的选育是现代大豆品质育种的重要方向,为给大豆高维生素E含量专用品种选育提供遗传学依据,通过对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2008-2009年的维生素E含量进行相关的遗传分析,以EssEx×ZDD2315衍生的208个重组自交家系群体BIEx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豆α-、γ-、δ-生育酚含量以及VE总含量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α-生育酚含量、γ-生育酚含量以及VE总含量均属于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9.62%,75.99%,77.0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5.90%,13.96%,15.05%;δ-生育酚含量属于1对主基因+多基因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盖钧镒 崔章林
搜集我国南方大豆地方品种资源8000余份。围绕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应育种目标,从群体水平上研究资源主要农艺、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潜力;从个体水平上发掘优异基因资源,包括生育期光温反应特性、抗大豆花叶病毒、抗豆秆黑潜蝇、蛋白质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萍 刘飞 李明红 张厅 赖谦 刘晓 熊元元 唐晓波 李春华 王云
【目的】研究古蔺县野生茶树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揭示其遗传分化特征。【方法】利用GBS技术对65份野生茶树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基于获得的高质量SNP,对参试野生茶树进行遗传多样性参数、遗传分化Fst变量、系统进化、PCA主成分以及遗传结构分析。【结果】65份野生茶树测序共获得74.48 G数据,540 633 846条高质量reads,通过比对获得769 893个高质量SNP;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284个,多态性位点比例(PPL)为57.33%,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0.4267~0.9147,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为0.1514~0.5000,基因多样性指数(Nei)与期望杂合度(He)变化范围分别为0.0632~0.1328和0.0404~0.1233,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介于0.0312~0.1025,香农指数(Shi)为0.0576~0.1990,遗传分化指数Fst变化范围为-0.7042~0.4372;遗传结构与系统进化分析可将65份野生茶树材料划分为2个亚群,而PCA分析则可划分为4个亚群。【结论】65份野生茶树遗传多样性指数较低,亲缘关系较近,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本研究可为后续表型性状关联分析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予卿 吕志仁
采用5×5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利用Du-7型分光光度计多组份分析程序,单粒分析了5个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水稻品种(含1个糯稻)的F_1直链淀粉含量及其基因剂量效应,以及7个正反交F_2,B_1F_1,B_2F_1分离世代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结果表明:正反交F_1直链淀粉含量基本处于双亲之间,直链淀粉含量随基因剂量效应增加而增加。F_1主要表现为第一,第三剂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剂量效应还明显存在于F_2,B_1F_1,B_2F_1各分离世代,且直链淀粉高含量对低含量或对糯性均表现为单一不完全显性基因遗传,还可能受一些微效基因或修饰因子影响。直链淀粉极低含量对低含量可能受单一不完全显性...
关键词:
直链淀粉含量 剂量效应 胚乳 水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化青春 赵利 王利民 赵玮 党照 张建平 党占海
【目的】了解胡麻粗脂肪含量的遗传方式。【方法】以用DYM×STS构建的包含233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F6∶7)和2个亲本为材料,在甘肃定西、宁夏固原和河北张家口3个环境下种植,采用索氏抽提仪测定粗脂肪含量,运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进行胡麻粗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型分析。【结果】甘肃定西、宁夏固原和河北张家口3个环境条件下家系间胡麻粗脂肪含量均存在广泛变异,表现超亲遗传现象,近似正态分布;粗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型均为4MG-AI,表现为4对具有加性上位性效应的主基因遗传模型,不存在多基因效应。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2.80%,99.02%和80.71%,环境引起的变异分别为7.2...
关键词:
胡麻 粗脂肪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勇 孙中海 刘德春 吴波 陶建军
结合SSR引物和AFLP分子标记对110份柚类基因型、12份野生近缘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SSR标记的335个位点中99.1%为多态性位点,每个位点可检测到9.85个等位基因,基因多样度(GD)变幅为0.1939~0.9073,获得了46个特异性SSR标记;AFLP标记的343个位点中72%为多态性位点,3对引物平均期望杂合度变幅为0.21863~0.28445,平均每对引物组合能产生82个多态位点,获得了44个AFLP特异性标记。UPGMA聚类结果显示,122份基因型在相似系数0.61时,分成8个组群,其中柚类主要由沙田柚品种群、文旦品种群与庞大的杂种柚品种群组成。分类结果将有利于...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学余 李国辉 韩威 苏一军 束婧婷 屠云洁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苏禽乌骨鸡ADSL基因外显子2和GARS-AIRS-GART基因5′侧翼区多态性,分析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及聚合基因型与90日龄胸肌肌苷酸(IMP)含量的关联.结果表明,ADSL基因外显子2和GARS-AIRS-GART基因5′侧翼区的多态位点C3484T、C-179T与IMP含量显著相关(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松杰 张影全 王茹 张晓科
面粉及其制成品的色泽是衡量小麦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hytoene synthase,Psy)基因是影响小麦黄色素含量的关键基因,利用分子标记检测98份陕西省地方小麦品种(系)Psy-A1与Psy-B1基因的等位变异及其分布,进一步验证Psy-A1与Psy-B1基因分子标记的有效性。利用黄色素含量基因(Psy-A1、Psy-B1)的功能标记YP7A和YP7B检测了98份陕西省1980年以来自育和引进的小麦品种(系)Psy-A1等位基因Psy-A1a(片段长度为194bp,高黄色素含量)、Psy-A1b(片段长度为231bp,低黄色素含量)和Psy-B1等位基因Psy-B1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甘智才 尚伦学 刘勇 玉永雄
【目的】通过对苜蓿总皂甙含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找出一个能快速标记总皂甙含量高低的性状,探索总皂甙含量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以耐湿热苜蓿新品种渝苜一号为材料,测定100个苜蓿单株,从中选出5个高皂甙植株和5个低皂甙植株。【结果】通过各单株后代系的试验确定了这10个植株的总皂甙遗传力在0.118到0.745之间变化,后代系的变异系数在15.54%到28.81%之间变化,高低皂甙群体的遗传力分别为0.636和0.208,高皂甙群体的遗传力明显高于低皂甙群体。苜蓿总皂甙含量与株高、叶色、虫害程度、干重和干物质率的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叶色与总皂甙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405**),...
关键词:
苜蓿 总皂甙 遗传力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高磊 鲍相渤 于思梦 李曌 李云峰 赫崇波
为了探讨辽宁沿海非经济贝类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分化特征,本研究选取了托氏琩螺(Umbonium thomasi),利用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的基因分型技术(GBS)对辽宁黄渤海沿岸的5个群体进行了全基因组水平的SNP标记开发和遗传特征分析。本研究共获得1315987个SNP标记,发现这5个托氏琩螺群体的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0851~0.1161和0.1424~0.1627,观测杂合度均低于期望杂合度,说明托氏琩螺群体存在杂合子缺失,有种群退化风险。C4-ZH群体可能因为外来物种的入侵而发生种群缩小和多样性降低。遗传分化研究发现, 5个托氏琩螺群体处于中等分化水平,其中C5-JZ群体因为区域保护原因与其他4个群体的分化程度相对较高,且通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C5-JZ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基因交流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开发了3个C5-JZ群体的特征性SNP标记。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了解辽宁沿海非经济物种的多样性水平,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培 朱至清
从同一单倍体的幼穗、成熟胚、继代花药愈伤组织和种子植株幼穗获得的无性系,其蛋白质含量的变幅很大,分别为12.14%~21.33%、13.98%~20.81%,13.82%~17.97%和16.62%~22.16%。无性系蛋白质含量的变异发生在早代。获得的高蛋白特性可以遗传。已从单倍体幼穗无性系获得5个蛋白质含量高(19%以上)的冬小麦新品系。
关键词:
冬小麦,无性系,种子蛋白,遗传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姜冰洁 傅建军 朱文彬 王兰梅 方敏 董在杰
为了研究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进化关系,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莫桑比克罗非鱼(O.mossambicus)、吉富罗非鱼(GIFT)和3种红罗非鱼(中国台湾红罗非鱼、马来西亚红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7个群体为材料,对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的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比对,分析7个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变异情况。在324个样品中检测出180个多态性位点和98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944,核苷酸多样性为0.036。中性检验Tajima’s D值显示GIFT、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群体在经历瓶颈效应和/或纯化选择后种群规模扩大。7个罗非鱼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0.071,种群遗传分化指数(Fst)值为0.016~0.994。AMOVA分析显示,大多数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70.78%)。研究还发现,本实验中的奥利亚罗非鱼遗传多样性最低,其余6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利用COⅠ基因对7个罗非鱼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丰富了罗非鱼种群特别是红罗非鱼的遗传背景数据,对其种质资源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罗非鱼 COⅠ基因 群体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洪平 孙耀中 王健 卢少源 李宗智
采用6×6双列杂交设计,对小麦籽粒中蛋白质及其16种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的遗传不仅受加性效应控制,而且也受非加性效应控制.除组氨酸外,其余性状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各性状加性分量D与显性分量H_1都达到显著程度.平均显性度(H_1/D)~(1/2)值表明,少数性状(如蛋白质、苯丙氨酸)为超显性,其余多数性状为完全显性(如甘氨酸、丙氨酸等)或不完全显性(如赖氨酸和丝氨酸等).在亲本中控制蛋白质、赖氨酸的隐性基因多于显性基因,但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频率相差不大.就其余性状而言,亲本中显性基因的频率则高于隐性基因的频率.
关键词:
小麦 蛋白质 氨基酸 遗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