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2)
2023(11856)
2022(9369)
2021(8518)
2020(6988)
2019(15821)
2018(15450)
2017(29377)
2016(15695)
2015(17467)
2014(17248)
2013(16400)
2012(14377)
2011(12521)
2010(11817)
2009(10353)
2008(9674)
2007(8054)
2006(6763)
2005(5659)
作者
(41142)
(34425)
(34089)
(32685)
(21849)
(16213)
(15665)
(13527)
(13296)
(11812)
(11692)
(11553)
(10804)
(10738)
(10492)
(10333)
(10234)
(10058)
(9864)
(9802)
(8293)
(8270)
(8124)
(7953)
(7876)
(7765)
(7382)
(7338)
(6785)
(6737)
学科
(64816)
经济(64755)
管理(45067)
(43201)
(35313)
企业(35313)
方法(31238)
数学(28040)
数学方法(27630)
中国(18815)
(18748)
(16411)
业经(15372)
地方(12781)
农业(12462)
(10958)
财务(10898)
财务管理(10876)
(10806)
企业财务(10422)
(10388)
(10086)
贸易(10077)
理论(9982)
(9812)
技术(9707)
环境(9387)
(9139)
(8747)
产业(8565)
机构
大学(208358)
学院(208228)
(87256)
经济(85625)
管理(85436)
理学(75333)
理学院(74633)
管理学(73122)
管理学院(72735)
研究(64894)
中国(48343)
(42163)
(38714)
科学(38510)
财经(31977)
中心(31921)
(31295)
业大(30461)
(29436)
(29371)
(29315)
经济学(27584)
研究所(27011)
(26668)
师范(26390)
北京(25289)
经济学院(25155)
(24686)
农业(24186)
财经大学(24172)
基金
项目(153224)
科学(123188)
基金(113652)
研究(112698)
(98800)
国家(98042)
科学基金(86414)
社会(74157)
社会科(70507)
社会科学(70491)
基金项目(60133)
(59691)
自然(55486)
自然科(54259)
自然科学(54249)
自然科学基金(53229)
教育(52665)
(50179)
资助(45412)
编号(44875)
重点(34535)
(34234)
成果(34117)
(33214)
(32750)
国家社会(31989)
创新(30671)
课题(30250)
教育部(29963)
科研(29832)
期刊
(86870)
经济(86870)
研究(56503)
中国(37235)
管理(30961)
(29610)
学报(29169)
科学(28051)
(27971)
大学(23736)
学学(22388)
教育(22169)
技术(20789)
农业(19278)
(15582)
金融(15582)
业经(15082)
财经(14711)
经济研究(14338)
(12644)
问题(11891)
统计(11393)
(10263)
技术经济(10223)
(10171)
理论(9858)
(9437)
科技(9219)
财会(9215)
决策(9181)
共检索到287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莉  李姣姣  
文章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均衡性等原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选指标数据集进行定量分析,进而筛选出有效指标,建立了符合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A-PSO-ACO综合指数算法对33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得出我国33个试点城市的新形城镇化质量的相对位次,并对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与GA-SVM、PSO-SVM、ACO-SVM评估结果进行对比,GA-PSO-ACO综合指数的评价效果更为理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守慧  丁士军  孙飞  
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实施成效评估的基础是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基于马克思城乡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构建了多维度城镇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长沙及全国其他大中城市宏观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对城镇发展质量的系统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虽然提升了城镇综合发展质量,但政策边际效应呈递减趋势。而且试点政策对城镇发展各维度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对经济发展维度与环境发展维度的影响呈现出"此升彼降"的反向关系;相对于社会发展维度,试点政策对城乡发展维度的边际效应更加稳定。从城镇发展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看,公共医疗服务水平的边际提升,对提高城镇综合发展质量的贡献度最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守慧  丁士军  孙飞  
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实施成效评估的基础是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基于马克思城乡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构建了多维度城镇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长沙及全国其他大中城市宏观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对城镇发展质量的系统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虽然提升了城镇综合发展质量,但政策边际效应呈递减趋势。而且试点政策对城镇发展各维度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对经济发展维度与环境发展维度的影响呈现出"此升彼降"的反向关系;相对于社会发展维度,试点政策对城乡发展维度的边际效应更加稳定。从城镇发展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看,公共医疗服务水平的边际提升,对提高城镇综合发展质量的贡献度最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晓玲  贺斌  卢晓璐  陈美伶  
围绕"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使用"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确定指标权重测算2004~2014年中国省级层面的城镇化质量,并在测算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格局分异及演化进行探究。结果显示:中国省级城镇化质量整体综合评价指数呈波动中不断上升的趋势,即自2004年以来新型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区域间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空间依赖性;中西部地区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城镇化推进和吸纳新增城镇人口的主要空间载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晓玲  贺斌  卢晓璐  陈美伶  
围绕"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使用"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确定指标权重测算20042014年中国省级层面的城镇化质量,并在测算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格局分异及演化进行探究。结果显示:中国省级城镇化质量整体综合评价指数呈波动中不断上升的趋势,即自2004年以来新型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区域间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空间依赖性;中西部地区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城镇化推进和吸纳新增城镇人口的主要空间载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滨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选择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城镇化四个维度构建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对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和比较。研究表明,2000-2016年间中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但各维度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经济城镇化水平增长最快,而人口和生态城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同时,中国各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向东北部、中部、西北部和西南部依次递减的特征,且各区域的优势和劣势有所不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德凤  臧正  张雨  孙才志  
基于中国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诸要素相互促进或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视角,借鉴人口承载力思想,提出区域PRED系统承载力概念及其表征方法,参考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构建了区域PRED系统的承载力—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指标体系(CPSR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PRED系统综合响应度与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标准,通过多目标规划与决策方法对区域PRED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以2000-2012年大连市PRED系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研究时段内大连市PRED系统一直处于超载状态,人口承载力由363万人降至291万人;②大连市PRED系统压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PRED系统负荷指数由0.97降至0.85,区域PRED系统综合响应级别始终处于Ⅱ级橙色预警或Ⅲ级黄色预警状态。评价结果基本符合近年来大连市有关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评价结果可视性较强、可靠性较高。区域PRED系统承载力概念以及基于CPSR模型的区域PRED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多目标决策评价方法,为定量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相关政策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磊  韦海民  刘正顺  
本文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2.0对陕西省2006-2012年七年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发现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呈增长趋势,新型城镇化发展好坏与DPSIR模型内部指标的协调性也有关系,即内部各指标呈现出正相关则发展较好,反之则不好。研究还发现制约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能源利用程度不高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较小三个方面,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莫杨辉  张培林  
通过引入互适性的概念,提出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的互适性的理论研究,研究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的互适性的内涵与特征;分析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互适性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借鉴排队论理论,结合"推拉"效应理论研究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二者之间的互适性作用机理关系,以及应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理论模型,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综合交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机理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滨  
选择城镇发展质量、城镇化效率和城镇化协调程度三个维度的34个指标,构建了我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我国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00-2016年,我国城镇化质量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不高,且各省市在主要维度上发展水平不平衡;我国五大区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向东北部、中部、西南部和西北部依次递减的空间格局。采用泰尔指数对城镇化质量区域差异进行空间分解发现,我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区域间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是我国城镇化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区域内差异对这种空间格局的影响较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后凯  王业强  苏红键  郭叶波  
本文在对城镇化质量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城市发展质量、城镇化效率和城乡协调程度三个维度,构建了包含34个指标的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0年的系统数据,对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评价。总的来看,评价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镇化质量状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道  姚士谋  李国平  刘慧  高晓路  
城镇化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并大大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然而,近1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却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忽视了城镇化的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出现了"冒进式"的城镇化现象。文章通过我国城镇化过速发展与空间失控的原因分析研究,建议采取严格而多方面的综合措施,遏制"冒进式"城镇化和空间失控的严重趋势。使我国城镇化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走一条资源节约型即"高密度、高效率、节约型、现代化"的道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玲玲  陈香  
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的丰富内涵,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幸福指数、城市资源环境和城乡统筹五种视角构建江苏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地采用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改进熵值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春来   江泽茹   张波  
基于2011—2021年中国县域层面的面板数据,将“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的实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空气质量,且在PM_(2.5)浓度越高的地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对空气质量的改善作用越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通过提高环境关注度、提升创新能力以及推动效率提升的机制显著改善空气质量,其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应会随经济发展水平与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强,也会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而减弱。在经济增长目标的约束下,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的实施对空气质量的提升作用会加强,而环境目标约束的作用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