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8)
2023(12332)
2022(10679)
2021(9991)
2020(8569)
2019(19840)
2018(19695)
2017(38907)
2016(21024)
2015(23697)
2014(23620)
2013(23343)
2012(21780)
2011(19606)
2010(19533)
2009(18006)
2008(17842)
2007(16105)
2006(13708)
2005(12098)
作者
(59151)
(49649)
(49521)
(47360)
(31601)
(23655)
(22775)
(19431)
(18702)
(17922)
(16619)
(16555)
(15599)
(15582)
(15530)
(15384)
(15251)
(14807)
(14193)
(14173)
(12239)
(12226)
(12168)
(11333)
(11270)
(11169)
(10904)
(10903)
(9941)
(9933)
学科
(92648)
经济(92562)
(62223)
管理(61456)
(50828)
企业(50828)
方法(43233)
数学(38401)
数学方法(37910)
(26019)
(23352)
中国(22040)
地方(20679)
业经(20094)
(17458)
贸易(17452)
农业(17022)
(16955)
(16002)
(15661)
(14683)
财务(14631)
财务管理(14596)
(14161)
技术(14111)
企业财务(13817)
(13335)
(12965)
环境(12958)
银行(12941)
机构
学院(301411)
大学(298073)
(129804)
经济(127271)
管理(121429)
理学(105162)
理学院(104114)
管理学(102401)
管理学院(101817)
研究(97326)
中国(72962)
(60973)
(58271)
科学(57877)
(47865)
(47840)
财经(46607)
中心(46174)
(44978)
研究所(43453)
业大(43291)
(42135)
经济学(39441)
(37684)
农业(37627)
北京(37604)
师范(37337)
经济学院(35837)
(35692)
(35221)
基金
项目(201761)
科学(160017)
研究(148557)
基金(146988)
(126666)
国家(125637)
科学基金(109026)
社会(94583)
社会科(89911)
社会科学(89886)
(79640)
基金项目(77848)
自然(70456)
自然科(68837)
自然科学(68818)
教育(68524)
自然科学基金(67590)
(66487)
编号(60843)
资助(60667)
成果(48594)
(45239)
重点(45161)
(44829)
(42403)
课题(41464)
创新(39558)
教育部(39061)
国家社会(38800)
科研(38773)
期刊
(138639)
经济(138639)
研究(83904)
中国(51875)
(45598)
管理(44184)
(43009)
学报(41680)
科学(40615)
大学(32292)
学学(30676)
农业(29095)
技术(28118)
教育(27372)
(26798)
金融(26798)
业经(24001)
财经(22738)
经济研究(22292)
(19632)
问题(19011)
技术经济(16145)
统计(15598)
(15505)
(15470)
商业(14477)
(14379)
理论(14171)
现代(13864)
(13369)
共检索到433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少杰  
加快西部大开发,仅仅依靠内资的力量还欠单薄,外资的作用不容忽视。打破东部地区的引资垄断,扩大西部地区的外资存量,将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聚集经济日益成为影响FDI流向的重要因素,相应的引资策略的重心要由优惠举措上升到产业环境上来。西部地区欲摆脱引资困境,须顺应FDI区位决策的发展趋向,通过培育区域性的产业聚集吸引外资流入,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凤  
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过程中,招商引资政策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招商引资工作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介绍了产业集聚区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并结合福建省古田县产业集聚区实例,分析探讨了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现状及优化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军  于友伟  
研究产业聚集在区域间合理分布是一个具有价值的学术命题。从区域的角度来看,推动产业聚集在区域间的合理分布是一种帕累托改进。我国应该从两个方面推动产业聚集在区域间的合理分布: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式发展;引导东部地区部分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具体的推进策略是: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建立区域间的经济利益协调机制、继续改善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条件、尽快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配套产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刚  李翔飞  
产业聚集一方面促进了产业向更加聚集化、专业化水平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区域物流的顺畅流通。基于此,对产业聚集的区域物流发展进行分析,首先概述产业聚集区域物流发展,分析产业聚集区域化发展对物流发展的影响,从物流供应、物流仓储、物流加工、物流配送等方面对物流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最后探讨如何更有效地促进产业聚集的区域物流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卫明  陈晓红  肖光华  
产业集群的形成由产品运输成本、企业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函数、区域效应和聚集效应等因素决定 ,当运输成本高于一定数值时 ,聚集不能形成。当运输成本低于这一数值时 ,则存在产业聚集现象 ;聚集虽很可能发生于有区域效应的地区 ,但聚集效应足够大时 ,聚集也可以发生于缺乏区域效应的地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丰  
在简要归纳有关外商直接投资(FDI)区位选择和聚集效应的理论进展和实证研究结果后,本文着重讨论聚集效应与FDI的关系,建立了一种结构化的聚集效应分析框架来透视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因素,并结合中国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吸引FDI的新的政策取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军  
认为群推荐是对群体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的技术,群推荐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聚集,即将针对个体的推荐项目聚集成对群体的推荐,或者将个体的偏好聚集成群体的模型,聚集策略就是在聚集时所采取的方式。通过文献的梳理,介绍群推荐的群体形成和生成推荐过程,比较聚集策略的类型和应用,对聚集中存在的尴尬和隐私问题、群成员间交互问题、成员间差异性问题和基于群成员社交影响力的策略进行详细阐述,并展望聚集策略尚需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杰  蒋三庚  
目前中国诸多大中型城市竞相发展CBD,但CBD区域专业人才正呈现出极度匮乏的紧迫现实。通过对北京CBD人才发展进行实证研究,从产业发展与人才聚集关系分析着手,提出影响CBD区域内人才聚集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涵养聚集CBD专业人才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剑  徐康宁  
本文构建了一个FDI区位选择的理论模型,探讨产业聚集对外资企业定位决策的作用机制,结合产业特性将FDI的聚集问题向深层次延伸,提出若干理论假说。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制造业外资企业的数据资料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江苏的分布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着重分析产业聚集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对聚集效应的产业异质性作了详细的检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军  王佳玮  程中华  
本文采用2001-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聚集对多主体之间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协同创新效率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产业聚集显著促进地区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而且协同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邻近地区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可以显著地提高本地区的协同创新效率。提高研发强度对地区协同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军  王佳玮  程中华  
本文采用2001-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聚集对多主体之间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协同创新效率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产业聚集显著促进地区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而且协同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邻近地区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可以显著地提高本地区的协同创新效率。提高研发强度对地区协同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昌荣  
产业聚集又称区域集群或企业集群,代表了当今一种特定产业的区域化发展潮流,是指一大批具有生产共性、投入互补性和产出价值链内在联系密切,又在地域区位相近的产业群或企业群。入世以来,外资大批流向我国东部产业聚集区趋势明显增强,一方面是由于外资获取投资高回报率的期望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明龙  
溢出效应表现为从外部对经济主体带来利益或损失。企业、家庭会产生溢出效应,公共经济也存在溢出效应。产业聚集提高了资本、财富和劳动力的运行密度,促使企业、家庭和公用事业走向集中,从而造成多方面的积极溢出效应,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溢出与共享。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娟  
本文以北京为例,介绍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形成的自然生成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种机制各自的特点、优点和缺点;结论表明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培育需要两种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