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06)
- 2023(17235)
- 2022(14677)
- 2021(13689)
- 2020(11673)
- 2019(26821)
- 2018(26568)
- 2017(51947)
- 2016(27959)
- 2015(31557)
- 2014(31160)
- 2013(30763)
- 2012(27768)
- 2011(24426)
- 2010(24336)
- 2009(22485)
- 2008(22122)
- 2007(19367)
- 2006(16810)
- 2005(14719)
- 学科
- 济(117394)
- 经济(117265)
- 业(104097)
- 管理(94856)
- 企(93270)
- 企业(93270)
- 方法(57132)
- 数学(47313)
- 数学方法(46559)
- 财(35908)
- 农(34727)
- 业经(34223)
- 中国(28111)
- 务(26122)
- 财务(26022)
- 财务管理(25983)
- 企业财务(24603)
- 农业(24228)
- 理论(22629)
- 技术(21756)
- 制(21041)
- 学(20567)
- 地方(20417)
- 和(20274)
- 贸(19087)
- 贸易(19077)
- 划(18835)
- 易(18534)
- 策(17828)
- 环境(16616)
- 机构
- 学院(397688)
- 大学(392023)
- 管理(165344)
- 济(159393)
- 经济(156195)
- 理学(143684)
- 理学院(142268)
- 管理学(139635)
- 管理学院(138913)
- 研究(120707)
- 中国(92404)
- 京(82245)
- 科学(74522)
- 财(73298)
- 农(62813)
- 财经(59426)
- 所(58965)
- 业大(58799)
- 江(57477)
- 中心(55520)
- 经(54134)
- 研究所(53622)
- 北京(51234)
- 农业(49159)
- 范(48287)
- 师范(47849)
- 经济学(47365)
- 州(46476)
- 财经大学(44224)
- 院(44184)
- 基金
- 项目(271885)
- 科学(215578)
- 研究(199289)
- 基金(198601)
- 家(171650)
- 国家(170174)
- 科学基金(149121)
- 社会(125866)
- 社会科(119377)
- 社会科学(119344)
- 省(107124)
- 基金项目(105161)
- 自然(98175)
- 自然科(95994)
- 自然科学(95972)
- 自然科学基金(94252)
- 教育(92268)
- 划(88637)
- 资助(82500)
- 编号(81582)
- 成果(63637)
- 重点(59862)
- 部(59606)
- 创(58358)
- 发(57184)
- 课题(55090)
- 创新(53920)
- 科研(51958)
- 教育部(51667)
- 国家社会(51519)
- 期刊
- 济(172736)
- 经济(172736)
- 研究(110852)
- 中国(69146)
- 管理(64320)
- 财(59346)
- 农(57455)
- 学报(57429)
- 科学(55015)
- 大学(44880)
- 学学(42637)
- 农业(40114)
- 教育(40100)
- 技术(40012)
- 业经(31037)
- 融(30939)
- 金融(30939)
- 财经(29032)
- 经济研究(27044)
- 经(24874)
- 业(23122)
- 问题(22188)
- 技术经济(22017)
- 现代(18931)
- 统计(18910)
- 商业(18803)
- 科技(18500)
- 财会(18488)
- 版(17932)
- 理论(17729)
共检索到565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莺
从EVA量化模型角度,将物流企业人力资本收益进行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并利用层次分析结构来确定人力资本中高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次对企业收益的贡献率,为物流企业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EVA 人力资本 物流企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苇
从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性入手,分析和界定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构成,并对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分配方式与模式进行研究和构建。其中,在收益构成方面,提出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与人力资本完整产权对应的收益,另一部分是与物质资本剩余控制权对应的收益;在收益分配方面,提出以契约底薪和法定保险为基础,以税后收益分配为调节,同时建立和实施人力资本产权基金制度的分配方式与模式。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收益分配 分配方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丹 杨若邻
考量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关系发现,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贡献大小无差异时,人力资本承担了主要风险;在二者承担相同风险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创造利润的贡献大于物质资本。鉴此,设置环境参数、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衡量人力资本贡献、模糊评估产品市场等人力资本风险;建立人力资本参与创新型企业收益分配模型,确定人力资本在创新型企业收益中的分享数额。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创新型企业 收益分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桥
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的21世纪,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是什么企业适合于实施,如何选择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方式是企业面临的新课题。著名经济学家、山西财经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冯子标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2BJY057)《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该书的理论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弥补了当前理论界只注重对人力资本为什么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研究,对企业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实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以及如何选择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方式研究不足的缺陷,对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光华 陈万明 王怀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世春
合理设计研发型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制度,对于激励科技人员持续创新、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研发人员技术要素分享利润分析要素贡献法是根据构成生产经营的要素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贡献,从正常的利润中粗略估计出要素带来的超额收益,确定其分享利润比率。理论界通常采用三分法,即主要考虑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三大要素:资金、技术、管理,在确定要素收益额时作为参考。三种要素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燕 支春红 杨有红
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对以净利润为基础的传统收益分配模式的功过是非进行了分析,认为EVA是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模式的理性选择,并提出了EVA索取模式和EVA奖金模式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EVA 人力资本 分配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包翼 吴君民 胡淼
一、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研究现状(一)传统企业收益分配模型及其问题"股东至上论"的传统企业收益分配模型(如图1所示)占据了当前各种社会形态实际分配的主流地位。许多学者分别从主观风险偏好差异、团队生产理论以及资产专用性等方面,论述"资本雇佣劳动"、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独享剩余价值的合理性。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也是根据上述思想进行分析设计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时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力资本在企业利润创造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企业家作为企企业中的异质型人力资本,其在企业中的作用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普遍存在对人力资本尤其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轻视与低估,企业家人力资本在分享企业收益时其产权没有得到承认,"剩余索取权"被剥夺,企业家的激励不足。本文对我国现了行社会、经济条件下如何对企业家人力资本进行收益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企业家 人力资本 收益分配 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焦斌龙
近年来,我国兴起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潮流,由于对人力资本的性质、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条件和方式等缺乏全面的了解,在实践中存在“一哄而上”、“一股就灵”、全员参与、强制实施、年薪设限等误区。对这些误区的批判,有助于正确引导我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实践的走向,实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有效结合,促进我国分配制度改革。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收益分配 误区 批判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范晓钟 范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企业收益分配模式的改革也不断深化,其中最明显的便是人力资本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与产业资本一起分享企业收益。本文通过对烟草企业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课题作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提出一种可以用于烟草企业的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模式,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烟草行业 人力资本 企业收益分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星 马朝阳
近现代管理学已经将企业的人力资源视作为人力资本,将其作为一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特殊投资,同时为企业带来相应的收益。从投资—收益的角度,通过分析和比较已有的人力资本价值的计算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从经济学的角度,构建了一种新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投资—收益 预期超额收益贴现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同全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由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组成的一个特别合约。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结合的过程就是创造实现价值(利润)的过程,创造实现的利润理应由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分享。问题在于人力资本产权的价值有多大?这就是计量问题;利润分享中如何确定他们各自占有的比例?这就是收益分割问题。本文对人力资本产权价值计量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人力资本产权价值计量的基础,提出了“产权收益法”,并构建了一套基于当期收益的人力资本产权价值计量模型与收益分割方法。
关键词:
产权收益法 当期收益 计量模型 贡献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雅萍
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资资本所有者一样,应该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但分享的范围和程度取决于特定契约条件下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力。人力资本谈判力是人力资本因素、企业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企业家人力资本谈判力的分析,阐述了企业家人力资本谈判力与人力资本收益实现之间的逻辑关系。企业家人力资本市场的供不应求状况是决定企业家谈判力强势地位的环境因素,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殊性、专有性和风险抵押能力是企业家人力资本谈判力的内在基础,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是决定企业家人力资本谈判力的绩效标
关键词:
人力资本谈判力 企业家 人力资本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