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5)
- 2023(10317)
- 2022(8884)
- 2021(8277)
- 2020(7426)
- 2019(17261)
- 2018(17086)
- 2017(33680)
- 2016(17955)
- 2015(20563)
- 2014(20589)
- 2013(20423)
- 2012(18628)
- 2011(16591)
- 2010(16274)
- 2009(15114)
- 2008(14922)
- 2007(13122)
- 2006(10727)
- 2005(9148)
- 学科
- 济(79472)
- 经济(79396)
- 管理(57242)
- 业(56921)
- 企(48622)
- 企业(48622)
- 方法(45876)
- 数学(41786)
- 数学方法(41358)
- 财(23256)
- 农(18923)
- 中国(16635)
- 务(15676)
- 财务(15625)
- 财务管理(15586)
- 业经(15322)
- 贸(14884)
- 贸易(14882)
- 企业财务(14821)
- 易(14462)
- 制(14455)
- 学(13175)
- 地方(13037)
- 农业(12506)
- 技术(12099)
- 和(11361)
- 理论(10766)
- 环境(10614)
- 划(10511)
- 银(10433)
- 机构
- 大学(258971)
- 学院(258077)
- 济(109169)
- 管理(108910)
- 经济(107158)
- 理学(96038)
- 理学院(95158)
- 管理学(93706)
- 管理学院(93222)
- 研究(75208)
- 中国(57319)
- 京(51355)
- 财(49737)
- 科学(45104)
- 财经(40935)
- 农(39319)
- 业大(38131)
- 中心(37509)
- 经(37336)
- 江(36238)
- 所(35873)
- 经济学(33955)
- 研究所(32725)
- 农业(31217)
- 北京(31156)
- 经济学院(31126)
- 财经大学(30728)
- 范(30367)
- 师范(30040)
- 经济管理(29600)
- 基金
- 项目(179801)
- 科学(143704)
- 基金(134279)
- 研究(128943)
- 家(115640)
- 国家(114754)
- 科学基金(101116)
- 社会(83873)
- 社会科(79798)
- 社会科学(79776)
- 基金项目(71708)
- 省(69942)
- 自然(67023)
- 自然科(65570)
- 自然科学(65553)
- 自然科学基金(64433)
- 教育(61018)
- 划(58708)
- 资助(55720)
- 编号(51553)
- 部(41242)
- 重点(39883)
- 成果(39823)
- 创(37964)
- 发(36942)
- 教育部(36173)
- 科研(35522)
- 创新(35457)
- 人文(35223)
- 国家社会(34921)
- 期刊
- 济(105597)
- 经济(105597)
- 研究(66292)
- 财(41125)
- 中国(39873)
- 管理(37134)
- 学报(37014)
- 科学(34727)
- 农(32890)
- 大学(28678)
- 学学(27308)
- 技术(23801)
- 农业(22194)
- 融(20663)
- 金融(20663)
- 财经(20161)
- 教育(19967)
- 业经(17718)
- 经济研究(17643)
- 经(17115)
- 统计(14700)
- 问题(14530)
- 技术经济(13713)
- 策(13549)
- 财会(12831)
- 商业(12813)
- 业(12371)
- 理论(12353)
- 决策(12227)
- 版(11704)
共检索到349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宋秀珍 谭中明 周洁
并购活动能否真正提升并购公司的价值,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也是并购公司所面临的问题之一。为了正确评价并购方企业的并购绩效,本文采用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经济增加值(EVA),以2003年发生并购活动的并购公司为样本,计算了并购方在2002~2005年的EVA,对其并购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绩效总体效果不理想,并购价值无显著影响,反而有价值损毁。
关键词:
并购 经济增加值 业绩评价 实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贵浦 余雷鸣 孔烨俊
以2003—2008年我国1617例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反事实分析法,研究了并购公司的并购支付方式———现金支付和股票支付对其在并购当年和次年的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金支付和股票支付对并购方绩效的影响基本相同;在两种并购支付方式下,并购当年和次年都出现增长的能力是营运能力,但其在并购次年的增幅小于并购当年,现金能力在当年有所恶化,但在次年得到改善;与现金支付方式相比,在股票支付方式下,并购方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更优,但偿债能力则相对较差,并购当年的现金能力相对较差,但在并购次年其改善幅度更大
关键词:
并购支付方式 并购绩效 反事实分析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文君
一、引言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开始,我国公司并购交易的数量越来越多,单笔规模也越来越大,且增长速度惊人,势头强劲。即使是在大多数国家经济都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2008年,我国大陆并购数额不减反增,2008年年末我国并购交易累计总额突破1600亿美元,成为亚太地区(除日本外)最大的并购市场。2008年之后欧美及日本并购市场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发生了大福缩水,我国的并购市场却依然处于强势增长中。公司并购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公司并购的研究,使得公司并购理论成为西方经济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公司并购是否真正创造了价值,但这些数量众多的研究却没有一致性的结论。笔者认为,除了公司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陆桂贤
选取沪深上市公司2005年发生的37起并购案作为研究样本,利用会计数据,分别计算2004—2009年各个并购公司的EVA值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发现大多数并购公司在并购后两年内经营绩效没有得到提升,反而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并购三年后,有些公司的绩效才有所改善。研究还发现:国有控股并购减少了股东财富,且国有控股并购对EVA的影响最为复杂,但横向并购增加了股东财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小东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众多国内企业通过强强联合来提高竞争力;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蔓延,使国内企业更多的进行海外并购来整合资源。不论是国内并购还是海外并购,都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重组方式。2000年来,通过上市公司间的并购重组而产生的新上市公司数量已高于当年IPO上市数量。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国内并购能实现股东、公司、银行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多赢";而对于海外并购,业界则存在各种质疑。然而两种并购行为的财务效果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国内外并购的财务绩效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求得出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世明
首先对国内外资并购的文献进行了评述,并介绍了新近兴起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接着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对样本公司的并购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的结果显示,外资并购确实对其绩效产生了明显的正面效果,从而为政府管制政策和内资企业的决策提供了相对客观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外资并购 长期绩效 DEA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左晓慧 吕洁瑶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在脆弱性和不确定性的状态下缓慢复苏。各国经济发展明显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而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相对稳定,近几年来我国并购交易的活跃度很高。企业并购行为在新形势下的动机、方式、绩效具有特殊性,因此,很有必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公司并购在我国的发展方向、绩效以及相应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公司并购 绩效 经济增加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静
由于受诸多内部、外部因素的影响,企业并购后并不一定都能达到预期结果。本文以近5年A股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三种并购模式下企业并购前后的绩效进行分析和比较,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提出了发挥并购积极效应的策略。
关键词:
并购 绩效 因子分析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学平
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绩效和持续竞争能力。本文从微观层次出发,通过对目标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为外资并购的相关理论提供经验数据上的支持。
关键词:
外资并购 公司绩效 事件研究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秀兰
本文将并购活动分为三种类型:股权收购、资产收购、股权转让,并且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宣告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目标公司在这三种类型的并购中都存在显著的正的超额累计收益,吸收合并类的收购企业在宣告期内的超额累计收益为负,但没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对并购的长期绩效研究排除了目标公司的行业因素。最后阐明并购后两年内目标公司的业绩会有明显改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范扎根 王晨 杜飞彪 毛劢
在资本市场日益扩张的今天,并购被认为是企业扩张的最佳模式,但并购能否为企业带来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成为公司治理日渐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其可能存在的弊端,分析了409个并购企业年度EVA值、人均EVA值和每股EVA值3个指标在并购前后的变动情况,认为用EVA模型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并购是否增加了股东的价值,对公司治理更加有利。
关键词:
并购 股东价值 公司治理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爱军 孙康 曲晓飞
将实物期权定价方法引入到讨价还价谈判博弈中,分别建立了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跨国并购期权博弈模型,并应用纳什讨价还价定理求出了其中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唯一解,以及完全信息博弈的解区间。该模型证明期权估值法具有普遍意义,DCF估值法是跨国并购中的一种特例,最后,通过联想并购IBMPC案例检验了模型的基本结论。
关键词:
博弈论 实物期权 讨价还价博弈 跨国并购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洽 王霞 袁天荣
以2009—2021年被并方为上市公司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并购溢价与并购绩效双重视角系统地分析被并方CEO并购补偿的作用是代理问题加剧的财富转移还是代理问题缓解的薪酬契约完善。研究发现:当预期并购协同效应较低时,被并方CEO并购补偿与并购溢价显著正相关,更多地体现为薪酬契约完善;当预期并购协同效应较高时,被并方CEO并购补偿与并购溢价显著负相关,直接后果是压低了被并方的并购溢价,更多地体现为财富转移。薪酬契约完善假说与财富转移假说得以存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不同协同效应下被并方CEO留任的可能性存在显著差异,CEO留任在并购补偿对并购溢价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被并方CEO并购补偿对主并方短期并购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并购后商誉减值具有负向影响,说明从整个并购市场的角度来看,被并方CEO并购补偿是一种“顾全大局”的薪酬契约完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俊瑞 李婉丽 周瑾
企业并购是证券市场上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它对企业经营绩效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方法对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并购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不同并购行为所产生的不同并购绩效结果,分析了影响并购绩效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若干改善企业并购绩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并购 并购绩效 资产置换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