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1)
2023(11278)
2022(9224)
2021(8620)
2020(7367)
2019(16712)
2018(16432)
2017(32120)
2016(16662)
2015(18358)
2014(17899)
2013(17492)
2012(15480)
2011(13134)
2010(12919)
2009(11704)
2008(11334)
2007(9711)
2006(8038)
2005(7064)
作者
(43054)
(36171)
(36072)
(33870)
(23000)
(17008)
(16240)
(13977)
(13693)
(12560)
(12294)
(12083)
(11247)
(11081)
(11010)
(10821)
(10806)
(10423)
(10287)
(10283)
(8689)
(8633)
(8418)
(8378)
(8096)
(8004)
(7849)
(7776)
(7095)
(6927)
学科
(83254)
(77680)
企业(77680)
(73453)
经济(73379)
管理(67171)
方法(36875)
数学(29175)
数学方法(28828)
业经(27524)
(26523)
(23952)
(21353)
财务(21317)
财务管理(21293)
企业财务(20216)
农业(17682)
技术(17255)
(15662)
中国(14781)
(14260)
(13976)
(13535)
理论(13393)
(12778)
经营(12324)
企业经济(12306)
(11770)
贸易(11765)
(11485)
机构
学院(230512)
大学(222531)
管理(102129)
(100022)
经济(98439)
理学(88850)
理学院(88178)
管理学(87045)
管理学院(86610)
研究(61337)
中国(51713)
(46773)
(43659)
财经(38105)
(34917)
科学(34048)
(33929)
(33354)
业大(31899)
中心(30808)
经济学(30140)
商学(28995)
商学院(28757)
财经大学(28449)
经济管理(27853)
经济学院(27519)
(27246)
农业(26597)
北京(25978)
(25899)
基金
项目(158512)
科学(128936)
基金(119090)
研究(118178)
(101166)
国家(100262)
科学基金(90960)
社会(78415)
社会科(74698)
社会科学(74682)
基金项目(63871)
(62791)
自然(58924)
自然科(57716)
自然科学(57703)
自然科学基金(56729)
教育(54263)
(50687)
资助(47362)
编号(46715)
(37094)
(36075)
(35787)
重点(34474)
成果(34138)
创新(33778)
(33545)
国家社会(33043)
(32218)
人文(31903)
期刊
(105693)
经济(105693)
研究(60037)
管理(43298)
(41076)
中国(36081)
(31209)
科学(27983)
学报(26183)
技术(25040)
大学(22341)
农业(21997)
学学(21730)
(20640)
金融(20640)
业经(20246)
财经(19106)
(16458)
经济研究(16037)
教育(15122)
技术经济(14273)
(14229)
财会(14143)
问题(13938)
现代(12183)
商业(11568)
会计(10880)
(10773)
统计(10509)
科技(10293)
共检索到321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陆永政  任世驰  
一直以来,我国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主要是建立在企业会计利润的基础上,但企业会计利润的确定并没有将企业全部要素成本特别是所有者权益资本成本(股利)扣除,因此,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薪酬激励机制往往会使企业经营者更重视企业短期效益而忽视所有者的长期利益,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营者与所有者价值取向上的背离。而建立在EVA基础上的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能够有效协调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趋于一致。本文拟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秋萍  肖慧琳  
企业高管年薪制是以年度为核算时间单位,根据高管业绩优劣而设定个人收入的一种薪酬制度设计,他的主要适用对象是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核心管理团队等重要职位。年薪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主要有三大优势:一是企业可依据高管在年度内或任期内等某个聘任周期的工作业绩情况,确定与其贡献相匹配的年薪标准和远期薪酬规划。二是年薪结构中一般含有较大比例的风险性绩效收入,这种设计有利于在职责、权利和收入对等的基础上加大激励力度,让高管凭借各项要素参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分配。三是可以为实施股权激励奠定基础条件,企业可以把年薪收入的一部分直接转化为股权激励,把高管薪酬与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友棠  张林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郭京生  余恩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卜华  王云  
本文参考2010年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选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20072014年间的5676个样本,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以便考察国企在实施经济增加值考核办法前后高管薪酬激励效应的变化。研究发现:国企高管薪酬与EVA值显著正相关;在实施EVA指标考核后,高管薪酬的激励效应显著增强,且竞争行业的国企高管薪酬激励效应显著高于垄断行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丽君  
薪酬是连接企业和员工关系的重要纽带 ,是员工报偿的体现。合理薪酬设计能有效激励员工 ,促进企业业绩提高 ,产生较好的成本效率。本文介绍和比较传统组合式薪酬与岗位等级薪酬的特征 ,分析两种薪酬模式在吸引人才、激励和留用人才等方面的效能差异 ,提出以岗位等级薪酬为企业薪酬改革方向的意义和实施要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芳芳  李海舰  
基于高管行为整合理论,本文分析高管团队重组与高管薪酬差距的关系及其对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调节效应,并基于CEO变更状况对以上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重组与高管薪酬差距呈负相关,且高管团队重组会削弱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正向支持作用。这充分印证了当高管团队处于重组情境时,为了抑制该情境所引发的晋升斗争行为,企业会倾向于缩小高管薪酬差距以促进高管团队加速行为整合、顺利开展研发合作。此外,相对于CEO未发生变更,CEO发生变更时高管团队重组负向调节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晨  张弛  
国有企业的性质与高管股权激励存在一定冲突,且股权激励本身所固有的缺陷使其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没能有效激励国企高管,反而产生许多不利于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问题。西方国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股权激励不仅在理论上存在诸多问题,在实践中更是导致高管腐败频发,引起"超级经理人崛起"并加剧了社会收入不平等。因此,股权激励并非国企高管长期激励制度的唯一选择,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并不意味着鼓励实行国企高管股权激励。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设计应坚持以企业经营指标作为长期激励的评价标准、兼顾国有企业的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薪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晨  张弛  
国有企业的性质与高管股权激励存在一定冲突,且股权激励本身所固有的缺陷使其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没能有效激励国企高管,反而产生许多不利于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问题。西方国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股权激励不仅在理论上存在诸多问题,在实践中更是导致高管腐败频发,引起"超级经理人崛起"并加剧了社会收入不平等。因此,股权激励并非国企高管长期激励制度的唯一选择,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并不意味着鼓励实行国企高管股权激励。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设计应坚持以企业经营指标作为长期激励的评价标准、兼顾国有企业的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薪酬激励与非薪酬激励相结合等原则,结合国有企业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更多地将长期激励与企业经营绩效联系起来,合理选择高管长期激励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德权  杨隽  
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年薪制的基本模式及存在问题研究,完善了适应我国企业特征的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设计思路,提出了便于实际操作的年薪制模型。最后通过实际案例进行了验证。该年薪模型解决了年薪制中考核指标基数确定与子公司个性化差距带来的考核困难,同时有效的把企业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集合起来,有效实现了实施年薪制的根本目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凯  
本文从企业家工作性质角度出发提出了延期支付式年薪制,并分析了企业所有者在确定激励合约中对企业家的激励系数时应当考虑的诸多因素,为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炜  曹腾飞  
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企业内部绩效综合指标和企业市场价值综合指标,将高管薪酬与综合指标相结合,构成与企业业绩相联系的业绩薪酬指标,然后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业绩薪酬指标进行对比,实证检验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控的必要性。同时,本文认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控应参考高管为企业创造的市场价值,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与市场估值差距越大,则国有企业高管经营成果与市场预期差距越大,通过构建企业内部绩效和市场价值对高管薪酬影响的模型,发现企业市场价值对高管薪酬有负向影响,进而可以以企业市场价值作为高管薪酬管控的参考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朝晖  杜方  
如何利用高管薪酬差距设计提升公司业绩既是学术界探讨的焦点问题,也是实践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本文对高管薪酬差距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问题进行文献回顾,通过理论分析构建模型。在竞争氛围良好的公司,高管薪酬差距会对业绩产生正向影响;在偏重协作的公司,会产生负向影响;针对某上市公司基于EVA作为业绩指标进行分析,得出高管薪酬差距会对业绩无显著影响的结果,认为应当通过业绩考核标准制定高管薪酬,让高管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建立起良性、有效的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济含  刘淑莲  
采用2006-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国有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并购对高管晋升与薪酬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企并购能够显著增加高管晋升与薪酬提升的可能性。并且,在此过程中存在一个业绩门槛,当公司业绩高于门槛值时,企业并购与高管晋升显著正相关;当公司业绩低于门槛值时,企业并购与薪酬提升显著正相关。本文研究结论证实,国企高管的政治与经济身份具有不同的激励目标并引发较大的行为差异,为国企高管激励契约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文勤  徐光华  
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重要影响,高管薪酬、高管持股水平必然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而国有股权的存在使代理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基于国有股权的调节效应,研究高管薪酬、高管持股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薪酬、高管持股水平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均存在正向影响,国有股权比例会对高管薪酬与社会责任绩效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产生负向调节作用,国有股权比例会对高管持股与社会责任绩效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企业改革进程中,应当全方位优化企业当前治理结构,才能有效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