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79)
2023(15323)
2022(13358)
2021(12415)
2020(10589)
2019(24565)
2018(24228)
2017(47725)
2016(25474)
2015(28805)
2014(28379)
2013(27790)
2012(25103)
2011(22258)
2010(22146)
2009(20187)
2008(19523)
2007(16770)
2006(14359)
2005(11965)
作者
(70690)
(58922)
(58332)
(55659)
(37666)
(28233)
(26560)
(23207)
(22302)
(20921)
(20227)
(19536)
(18474)
(18311)
(18235)
(17783)
(17577)
(17450)
(16872)
(16836)
(14511)
(14253)
(14242)
(13455)
(13079)
(13036)
(12919)
(12838)
(11759)
(11614)
学科
(102729)
经济(102618)
管理(77058)
(75326)
(65036)
企业(65036)
方法(55136)
数学(48947)
数学方法(48193)
(28445)
(25263)
中国(23730)
业经(22364)
(20206)
(19745)
财务(19660)
财务管理(19621)
企业财务(18711)
地方(18545)
(18103)
理论(18100)
(17679)
贸易(17672)
(17135)
农业(17011)
技术(16349)
(15797)
环境(15083)
(13959)
(13405)
机构
大学(357225)
学院(357023)
管理(147672)
(140080)
经济(137209)
理学(130152)
理学院(128842)
管理学(126296)
管理学院(125656)
研究(107820)
中国(79004)
(73726)
科学(67114)
(64150)
财经(53238)
业大(52907)
(52175)
(51759)
中心(49884)
(49087)
(48675)
研究所(47397)
北京(45799)
(45359)
师范(44941)
经济学(42507)
农业(40883)
(40262)
财经大学(40134)
(39716)
基金
项目(253139)
科学(200593)
基金(185531)
研究(184096)
(160712)
国家(159413)
科学基金(139402)
社会(116060)
社会科(110118)
社会科学(110088)
(98590)
基金项目(98358)
自然(92645)
自然科(90589)
自然科学(90571)
自然科学基金(88929)
教育(86576)
(82925)
资助(77791)
编号(75387)
成果(58887)
(56029)
重点(55943)
(53093)
(52162)
课题(50717)
创新(49349)
教育部(48819)
科研(48760)
大学(48090)
期刊
(140133)
经济(140133)
研究(97384)
中国(58408)
学报(53917)
管理(52937)
(50256)
科学(49753)
(45281)
大学(41842)
学学(39554)
教育(39024)
技术(33210)
农业(31693)
(26754)
金融(26754)
财经(25535)
业经(23953)
经济研究(23196)
(21585)
问题(18183)
统计(17933)
技术经济(17531)
图书(17496)
理论(16800)
(16586)
科技(16551)
(16456)
商业(16341)
(16012)
共检索到488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范扎根  王晨  杜飞彪  毛劢  
在资本市场日益扩张的今天,并购被认为是企业扩张的最佳模式,但并购能否为企业带来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成为公司治理日渐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其可能存在的弊端,分析了409个并购企业年度EVA值、人均EVA值和每股EVA值3个指标在并购前后的变动情况,认为用EVA模型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并购是否增加了股东的价值,对公司治理更加有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陆桂贤  
选取沪深上市公司2005年发生的37起并购案作为研究样本,利用会计数据,分别计算2004—2009年各个并购公司的EVA值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发现大多数并购公司在并购后两年内经营绩效没有得到提升,反而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并购三年后,有些公司的绩效才有所改善。研究还发现:国有控股并购减少了股东财富,且国有控股并购对EVA的影响最为复杂,但横向并购增加了股东财富。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玮婷  魏紫洁  游士兵  
以EVA回报率衡量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考察2001-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特征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EVA回报率呈正U型的非线性关系,且这一效应同时通过投入资本回报率和资本成本两个中间桥梁作用于整体EVA回报率;(2)股权制衡度和EVA回报率成正相关关系,且这一效应同时通过投入资本回报率和资本成本两个中间桥梁作用于整体EVA回报率;(3)所有权性质对EVA回报率的影响不显著;(4)实施股权激励有助于提升企业的EVA回报率,但这一效应仅通过资本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奕明  李昀  
本文选取2013-2017年沪深两市2790起并购事件,从并购绩效和并购行为两个方面,对"三类股东"持股之于企业并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三类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其短期并购绩效越好,主要表现在并购当年和并购后第一年;从并购行为看,"三类股东"特别是契约型基金持股比例越高,并购对象的规模越小、商誉减值损失金额越大,更倾向于非关联并购,但对并购溢价无影响。资管计划和信托计划持股对上述并购行为均无显著影响。上述结果与"三类股东"短期投资者特征以及因收益权和投票权可分离而存在"代持股份"等情况有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余鹏翼  李善民  
以2005年至2010年我国沪深交易所成功进行外资并购的10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跨国并购前后的股东财富变化进行研究,发现收购公司在[-1,1]的事件期内的累积平均超额收益在10%的显著水平下为1.28%,在[-40,40]的事件期内的累积平均超额收益(CAR)在1%的水平下为-1.48%,显著小于零,表明跨国并购事件存在一定的公告效应,但长期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并不看好其跨国并购,跨国并购并没有创造价值,股东财富发生显著损失。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王学瓅  刘娟  王荣昶  
并购定价不合理是导致并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基于EVA(经济增加值)并购定价模型的代表性和有用性要优于其它模型,同时认为现有EVA并购定价模型存在一些弊端。利用经济学理论在考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况下,对现有EVA企业并购定价模型进行改进,以期进一步提高EVA并购定价模型的代表性和有用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晓楠  瞿宝忠  丁平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并购的动机与EVA和并购定价方法的联系,提出基于EVA的并购定价改进模型,希望通过思想和概念的导入,力图推出一种比现行并购定价模型更合理的定价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信元  汪辉  
我国转轨经济的背景和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股东制衡机制的良好契机。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模型说明股东制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分析第二大股东是如何抑制第一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加公司价值的。本文还讨论了股权性质的差异对股东制衡效果的影响。本文的结论为国有股减持过程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安排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平  凌士显  吕风光  
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异质性大股东治理效应成为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2008—2017年发生并购交易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并购价值的视角,实证检验异质性大股东的治理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异质性大股东具有积极的治理效应,能显著提高企业并购价值;机制检验发现,异质性大股东通过监督控股股东、激励管理层、为非国有企业提供异质股权"扶持效应"三种路径来提升并购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异质性大股东的数量越多、累计持股比例越高、控股股东股权越集中时,异质性大股东对并购价值的治理效应越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国华  林川  
通过构建单个股东和多个股东侵占模型,分析大股东减持问题,发现影响大股东减持的因素包括大股东持股比例、大股东属性、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投资收益率分离度及股权制衡程度;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股东属性对大股东减持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制衡程度对大股东减持产生负向影响,而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及投资收益分离度与大股东减持的关系则并不显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宇华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是否为股东创造了财富。以2004-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29起跨境并购为样本,研究发现并购公告能显著提高股东财富,并购当日的超额收益为2.04%,[-10,1]日的累计超额收益为2.52%。本研究同时发现,充当中国海外并购"初级行动团体"的中国上市公司与行业平均相比,具有更大的规模和更低的资产负债率。他们主要分布在服务、能源和机械产业,青睐并购海外同行业公司,旨在获取对方控制权,并且交易规模相对较小,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是一种战略并购,具有较强地化解海外并购经营和财务风险的能力,这可能是中国股票市场给予积极评价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凌玉  
本文通过Johnson模型研究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与支持行为,研究结论认为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支持行为并没有显著改善公司主营业务现金流量状况,只是一种账面上财务业绩的支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二明  王文彬  
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2001~2007年期间亚洲新兴市场银行并购对股东价值的影响,并建立一个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股东价值的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并购事件对于并购对象的股东价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对收购银行的股东价值没有显著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对并购对象和收购银行整体的股东价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对于并购对象的股东价值而言,相对盈利能力、溢价水平、跨国并购具有正面影响,而相对资产规模、相对经营风险以及收购方的并购频率具有负面影响;对于收购银行的股东价值而言,相对资产规模、相对成本效率、溢价水平、股份比例具有正面影响,而并购频率具有负面影响。总体来看,相对资产规模和溢价水平对于并购双方整体的股东价值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丽  
以2008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为研究期间,选取沪深两市A股成功实施定向增发并购非上市公司的36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运用事件研究法、单变量T检验和多元回归方法,对上市公司的折价率、市场绩效以及并购之后的经营业绩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行为已经转移到并购之后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其中关联交易就是一种重要方式,而且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存在多期进行的特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玉珍  
本文通过分析并购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来分析并购产生的动力,并加入时点因素,用路径依赖法分析企业在过去时点的并购决策是否会增加未来并购的可能性,同时在基于通过分析协同程度的大小的基础上,给出了企业并购的具体决策方法和实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