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4)
- 2023(10238)
- 2022(8818)
- 2021(8242)
- 2020(7407)
- 2019(17274)
- 2018(17120)
- 2017(33771)
- 2016(18050)
- 2015(20307)
- 2014(20419)
- 2013(20195)
- 2012(18430)
- 2011(16328)
- 2010(16081)
- 2009(15065)
- 2008(14976)
- 2007(13304)
- 2006(10938)
- 2005(9561)
- 学科
- 济(76733)
- 经济(76661)
- 业(54946)
- 管理(53356)
- 企(44095)
- 企业(44095)
- 方法(42479)
- 数学(38692)
- 数学方法(38263)
- 财(22948)
- 中国(18808)
- 农(18648)
- 务(16143)
- 财务(16102)
- 财务管理(16067)
- 企业财务(15340)
- 业经(14174)
- 贸(14153)
- 贸易(14151)
- 制(13925)
- 易(13787)
- 银(12982)
- 银行(12959)
- 学(12912)
- 地方(12563)
- 农业(12231)
- 融(12206)
- 金融(12203)
- 行(12163)
- 险(11160)
- 机构
- 大学(256381)
- 学院(255168)
- 济(108727)
- 经济(106665)
- 管理(104915)
- 理学(91163)
- 理学院(90304)
- 管理学(88766)
- 管理学院(88292)
- 研究(76742)
- 中国(61906)
- 财(51584)
- 京(51360)
- 科学(45632)
- 财经(41990)
- 农(39548)
- 经(38221)
- 中心(38032)
- 业大(37438)
- 所(37104)
- 江(36395)
- 经济学(34206)
- 研究所(33776)
- 财经大学(31606)
- 北京(31504)
- 农业(31386)
- 经济学院(31318)
- 范(29510)
- 师范(29190)
- 州(28821)
- 基金
- 项目(174808)
- 科学(138723)
- 基金(130057)
- 研究(125386)
- 家(112234)
- 国家(111358)
- 科学基金(97354)
- 社会(80961)
- 社会科(76967)
- 社会科学(76943)
- 基金项目(69408)
- 省(67508)
- 自然(64523)
- 自然科(63104)
- 自然科学(63085)
- 自然科学基金(61978)
- 教育(58704)
- 划(56899)
- 资助(54380)
- 编号(50329)
- 部(39995)
- 成果(39237)
- 重点(38741)
- 创(36517)
- 发(35813)
- 教育部(34900)
- 科研(34796)
- 创新(34199)
- 人文(34055)
- 国家社会(33746)
共检索到356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家伟,田映华
本文结合国外ETF普遍存在的溢折价现象,通过对ETF的套利交易机制的分析,探讨了ETF循迹误差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剖析了ETF交易中存在的不同风险,对我国ETF的创立和平稳交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ETF,循迹误差 投资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玲
虽然ETFs内含合理的定价机制和有效的套利机制,但套利并不能确保ETFs不发生大幅度、高频率的折价/溢价现象。因某种原因以及在特定时期内,有些国际型ETFs的折价/溢价不仅不向其净资产值收敛而是向外离散,折价/溢价的幅度反而加大,频率反而增多,结果导致ETFs被持续错误地定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靳云汇,杨文
Through the cross section analysis of the first day transnormal yields of newly issuing shares in Shanghai Stock Market,the paper tests the applicability in China of the theory of the transcendental uncertain hypothesis of rebating newly issuing shares,the credit standing hypothesis of investment banks,the signal hypothesis and the market atmosphere hypothesis respectively.
关键词:
IPO 折价 超常收益率 横截面回归分析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堉唅 李田
根据债券折价成交、发行规模及发行票面利率等统计研究,该文认为部分省份和行业的债券可能存在明显的行业和地域瑕疵,结构化发行等非市场化发行迹象明显,这从含权债券上调票面利率的角度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对此既要正确认识,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为促进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债券市场市场化定价能力,该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票面利率 发行人 风险识别 效力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智章
基于2004年6月~2011年6月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文章从异质性风险投资机构和投资者情绪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了它们对IPO折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指标对IPO折价作用非常明显,首日换手率与IPO折价显著正相关而新股中签率则相反。不同性质的风险投资机构在总体层面上对IPO折价作用并不显著,但是有过成功IPO经验的风险投资机构或者有多种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参与能有效降低IPO折价程度。
关键词:
风险投资机构特征 投资者情绪 IPO折价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宋威
协同性与风格投资是行为金融的新课题。本文通过构建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指数及投资者情绪的替代变量,利用回归分析对2001至2007年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协同性,及投资者情绪的多样性进行实证检验,验证投资者情绪对基金折价的解释力与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上不仅存在协同性,而且协同性表现出较强的风格投资特征,风格投资是产生协同性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协同性 风格投资 封闭式基金 折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洁浩 易荣华
近年来,我国逆向交叉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其境外折价、本土溢价的特殊现象导致本土投资者权益流失以及国内财富转移的问题一直存在。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套利检验结果表明,跟随H股定价方法给境外投机机构提供了操纵回归上市发行价,进而利用比价效应实现高价套利的机会,导致内地投资者权益流失以及内地财富向境外市场转移等经济后果。按照本文提出的回归上市IPO定价模型,相同样本的后验结果表明,基于本模型确定的IPO价格与三十日后的股价更为接近,其累计收益率也大幅低于跟随H股定价。因此,考虑公司特质和本土市场估值水平的综合定价比跟随H股定价能够更合理地反映公司估值,减轻人为操纵对定价和A股市场的负面影响。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了改进IPO定价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晓明 胡文伟 李湛
风险企业的IPO是一个受风险投资(家)声誉影响的过程。在持续的金融市场活动中,风险投资(家)在风险企业发行上市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核证、监管、消除信息不对称、提供资源基础等)。风险投资声誉对于区别作用程度不同的风险投资有着重要意义,并对IPO折价以及IPO后的长期业绩等都可能存在显著影响。国外研究者将研究重点放在风险投资家的作用、风险投资声誉的衡量及作用机制、风险投资声誉对IPO折价和长期业绩的影响等方面,并多从实证角度对各自的假设进行检验,为研究风险投资的声誉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围绕风险投资的声誉机制等仍然具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任务,比如对不同声誉的风险投资的"挑选"和"培育"作用的区分,...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声誉 IPO 折价 长期业绩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明好 陈忠 蔡晓钰
封闭式投资基金的折价现象是金融领域的一个难解之迷 ,吸引了无数的学者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本文对自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 ,国外封闭式投资基金折价研究的成果进行了介绍与总结 ,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 ,并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作了展望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俊生
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折价交易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在西方受到深入地研究 ,因为其意义不仅在于解释为什么会存在折价 ,更重要的在于为捍卫或批判有效市场假说提供了检验的场所 ,同时也为验证到底有无“噪声交易者”提供了一个好机会。本文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基金为样本对我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折价交易进行实证分析 ,验证了在西方广为接受的“投资者情绪假说”不能解释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交易问题。同时提出并验证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现象可能与投资者在不同时期对基金的偏好有关。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 折价交易 投资者情绪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田瑛
本文选择我国市场的全部54支封闭式基金,对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和投资者情绪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得出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具有共同趋势、市场指数变化率及不同市值的股票组合收益率和封闭式基金折价正相关、基金上市时机选择在折价收窄的时间段等结论。证明投资者情绪确实能够系统地影响封闭式基金折价,进而说明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可以作为度量投资者情绪的市场指标。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 投资者情绪 折价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沈哲 陈泓菲 刘小泉
理论分析认为,风险资本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新股折价,这一观点得到了国外经验证据的广泛支持。但令人意外的是,国内实证研究发现,有风险资本支持的中国新股折价反而更高。本文为国内外实证研究在这方面的不同发现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我国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不能很好地度量新股折价程度;二是风险资本对新股的选择性投资可能导致估计偏差未能得到充分调整。通过分析2005-2011年上市的912个中国询价制新股,本文发现,虽然有风险资本支持的新股首日收益率比没有风险资本支持的高31%,但当采用新股的发行市盈率相对同行业市盈率中位数的差异来定义新股折价程度时,有风险资本支持的新股折价程度比没有风险资本支持的低7%。我们还发现,当采用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的工具变量对风险资本自选择问题进行调整后,有风险资本支持的新股折价比没有风险资本支持的低13%-52%。这些发现均印证了以上两种解释。
关键词:
风险资本 新股折价 地理距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文彬 高韵芳
以我国仍在交易的25支封闭式基金为研究对象,利用每支基金从上市第2年到2010年12月的交易价格和净值的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恩格尔-格兰杰两步法并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证实了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存在均值回归现象。同时,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5支样本基金中有22支基金的交易价格与净值的误差修正项显著,说明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和净值的变动均会影响基金折价,其中交易价格变动对折价的影响更大。最后,提出我国基金投资者可通过投资折价较大的封闭式基金获得超额收益。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 基金折价 基金净值 资产定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工孟 俞欣 寇祥河
本文考察中资企业在不同市场上市时风险投资的参与是否影响首次公开发行折价。研究发现,在大陆中小板和香港主板市场上市的中资企业中,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折价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支持声誉效应假说,即风险投资机构以IPO折价来提早退出投资项目,以此来建立自己的声誉,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在美国市场风险投资的参与对IPO折价则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从业时间短的风险投资机构,其参与投资的公司上市时的历史也较短;风险投资进入企业的时间越长,IPO折价水平也越高。这两个检验都验证了风险投资机构通过IPO折价提早退出投资项目,进一步支持了声誉效应假说。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首次公开发行折价 声誉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尤
中国封闭式基金市场基金普遍折价较为严重,并出现"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所述的种种特征。通过描述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特征,用换手率、大盘指数以及剩余到期时间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对基金折价率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换手率对基金折价影响显著,说明流动性因素是解释基金折价的重要原因;大盘指数对基金折价无解释能力;剩余到期时间也是影响基金折价的显著性因素。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 折价 剩余到期时间 流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