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7)
2023(10324)
2022(8575)
2021(7929)
2020(6482)
2019(14847)
2018(14616)
2017(27781)
2016(14773)
2015(16392)
2014(16127)
2013(15198)
2012(13759)
2011(12015)
2010(11457)
2009(10122)
2008(9220)
2007(7704)
2006(6177)
2005(4923)
作者
(40483)
(34325)
(33961)
(32173)
(21222)
(16181)
(15388)
(13556)
(13096)
(11731)
(11417)
(11372)
(10625)
(10571)
(10438)
(10303)
(10204)
(10196)
(9772)
(9496)
(8247)
(8192)
(8112)
(7899)
(7766)
(7416)
(7323)
(7254)
(6921)
(6844)
学科
(55134)
经济(55066)
管理(42046)
(36876)
(30312)
企业(30312)
方法(27851)
数学(25183)
数学方法(24799)
中国(15242)
(14900)
(14683)
(12165)
业经(11679)
环境(11573)
地方(10607)
(10315)
农业(9724)
理论(9166)
(9142)
财务(9092)
财务管理(9072)
技术(9038)
(9004)
(9002)
金融(8995)
(8900)
(8862)
银行(8835)
(8788)
机构
学院(194384)
大学(193477)
(76802)
管理(76471)
经济(75287)
理学(67392)
理学院(66695)
管理学(65233)
管理学院(64885)
研究(62777)
中国(45679)
科学(40211)
(39059)
(36373)
(34345)
业大(32570)
中心(30374)
(30137)
农业(28878)
财经(28175)
研究所(27977)
(27537)
(25951)
(24473)
师范(24111)
经济学(24005)
(23674)
北京(23102)
技术(22367)
经济学院(21869)
基金
项目(146723)
科学(116768)
基金(108344)
研究(104124)
(96030)
国家(95282)
科学基金(82589)
社会(66998)
社会科(63611)
社会科学(63595)
(58606)
基金项目(57579)
自然(54901)
自然科(53703)
自然科学(53685)
自然科学基金(52694)
(49331)
教育(48531)
资助(43214)
编号(40566)
重点(33342)
(32150)
(31539)
(31497)
成果(30963)
创新(29588)
科研(29042)
国家社会(28594)
课题(28179)
计划(28140)
期刊
(74318)
经济(74318)
研究(49444)
中国(36252)
学报(34889)
(32290)
科学(29983)
管理(27537)
(27155)
大学(26209)
学学(25030)
农业(21798)
教育(20456)
技术(18718)
(14301)
金融(14301)
财经(13345)
业经(12917)
经济研究(12056)
(11777)
(11464)
(10311)
问题(10063)
科技(9634)
统计(9550)
业大(9392)
(8682)
技术经济(8603)
理论(8363)
资源(8323)
共检索到267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覃碧  王海燕  纪剑辉  曹爱忠  黄倬  王秀娥  
小麦近缘属物种中具有许多优良性状,为小麦遗传改良提供非常重要的基因资源。根据定位在普通小麦2B染色体长臂上的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序列开发了55个标记,在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二倍体山羊草(Aegilops longissi-ma,genome SlSl;Aegilops geniculata,genome MgMg)、四倍体山羊草(Aegilops peregrina,genome SpSpUpUp)、黑麦(Secale cereale‘BLANCO’,genome RR)、大麦(Hordeum vulgare‘BETZES’,genome HH)及这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光艳  李瑞芬  张敬原  葛荣朝  赵茂林  沈银柱  黄占景  
用227对小麦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76对可在多枝赖草和耐黄矮病的普通小麦-多枝赖草二体异附加系Line24的小麦亲本中国春、丰抗13间检测到多态性。在这76对引物中,发现有4对引物能从Line24中扩增出和多枝赖草相同而与Line24其他小麦亲本不同的扩增带。进一步用Line24和普通小麦杂交得到的7个不同的单体异附加系进行验证,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说明这4对微卫星引物扩增出的特异带可以作为Line24中多枝赖草染色体的分子标记。根据这4对引物各自对应的微卫星标记位点在小麦染色体上的位置,说明Line24中附加的一对多枝赖草染色体是第3,5,6和7部分同源群多枝赖草染色体相互易位形成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英加  陈佩度  刘大钧  
用普通小麦-节节麦八倍体 (2n = 56, AABBDDDD) 作母本与3种由四倍体小麦和野生二倍体物种合成的异源六倍体, 即硬粒小麦-簇毛麦 (2n = 42, AABBVV), 硬粒小麦-单芒山羊草(2 n = 42, AABBMuMu ) 和波斯小麦-小伞山羊草 (2 n = 42, AABBCu Cu) 杂交, 其杂交结实率分别为39.0% , 23.1% 和10.0% 。对所获F1 杂种的根尖细胞染色体进行C-分带,从中选出添加有一套外源物种配子染色体的七倍体杂种, 对3 种七倍体杂种进行套袋自交,其自交结实率分别为4.2% , 3.7% 和3.6% 。在F2 代中具有45 条染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淑梅  徐川梅  周波  陈佩度  
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具有抗多种病害、耐旱、耐寒等优良性状,是可供小麦改良利用的优良遗传资源。本研究综合利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Giemsa C-分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in situhybridization,GISH)及分子标记等技术,从普通小麦-簇毛麦2V(2D)异代换系与含有Ph抑制基因的中国春高配对材料(pairing homoeologous inhibitor,PhI)C04-13的杂交后代中选出分别含有簇毛麦2V长臂和短臂的普通小麦-簇毛麦2V端体异附加系。含有簇毛麦2V短臂的附加系在护颖颖脊上有刚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武军  赵继新  陈新宏  刘淑会  杨群慧  刘文献  魏芳琴  董剑  朱建楚  
为了进一步建立一套完整的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中,染色体数目2n=44的39个附加2条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植株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 MⅠ)染色体行为进行了GISH检测,获得了2条华山新麦草染色体能够配对的18个小麦-华山新麦草二体附加植株;并对这18个二体附加植株进行形态学比较,将其划分为7类。说明这7类二体附加植株所附加的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是不同的,初步推测在这7类二体附加植株附加的华山新麦草染色体应是华山新麦草7个同源群的不同染色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佘茂云  郭东伟  李连城  徐兆师  陈明  曲延英  马有志  
【目的】优化小麦染色体流式分选及特定染色体BAC文库构建技术体系,为加速小麦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双阻断法对中国春5DL端体根尖分生组织进行细胞周期同步化处理,结合机械匀浆法制备染色体悬浮液进行流式核型分析,分选染色体5DL及PCR检测,对小麦染色体分选技术体系进行优化。对复合峰分选产物BamHI酶切制备高分子量(high molecular weight,HMW)DNA,按10﹕1质量比与双元细菌人工染色体(binary-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IBAC)连接,电激转化感受态细胞DH10B,随机挑取100个重组子,经NotI完全酶切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安梅  杨德龙  栗孟飞  张国宏  李唯  
为了明确小麦第一同源群染色体的遗传多样性,用小麦重组近交系群体(RIL)(Q9086×陇鉴19)108个株系为材料,利用SSR标记对小麦第一同源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偏分离分析。结果表明,97对SSR引物在RIL群体亲本间筛选具有多态性标记23对,多态性频率1B(30.30%)>1A(28.57%)>1D(10.34%)。在RIL群体中检出107个等位位点有多态性,每个引物可扩增出2~10个位点,平均4.65个。每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326~0.880之间,PIC值1B(0.709)>1A(0.534)>1D(0.498)。株系间遗传相似系数(GS)在0.40~0.96之间。通过聚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登才  罗明诚  杨俊良  颜济  兰秀锦  杨武云  
“开县罗汉麦”是来源于四川的普通小麦地方品种。这个品种的自然群体中含有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因子。通过染色体单体分析发现,这种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促进作用是由位于“开县罗汉麦”6A染色体上的基因造成的。它不同于以前所报道的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人工突变体,是一个地方品种自然群体中天然分布的新的配对促进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冉  李天亚  宫文萍  李豪圣  宋健民  刘爱峰  曹新有  程敦公  赵振东  刘成  刘建军  
【目的】小麦秆锈病是具潜在毁灭性的小麦病害之一,秆锈菌小种Ug99严重威胁全球小麦生产。本研究通过对165份小麦-近缘植物染色体系进行抗秆锈病鉴定,筛选小麦秆锈病新抗源并建立抗病基因所在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以发掘小麦秆锈病新抗源,培育抗病品种,有效防御Ug99导致的秆锈病。【方法】将供试的165份小麦-近缘植物染色体系、3份六倍体小麦及感病对照小密穗分别播种于直径10 cm的瓦盆中,生长到一叶一心时,用中国小麦秆锈菌流行小种34MKGQM和21C3CTHSM进行接种,当感病品种小密穗充分发病时,按照0—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新望  赖菁茹  宋希云  孙辉  李保云  刘广田  
小麦育种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利用其近缘野生种的外源有益基因,但由于普通小麦5B染色体长臂上存在抑制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Ph1)基因,使得在普通小麦的远缘杂交中外源有益基因不能通过易位方式直接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若使Ph1基因发生突变或缺失,这种直接遗传转移外源有益基因即可成为现实。通过对Ph1基因的性质、作用机理及其突变体ph1b基因的利用进行综述,最后提出了Ph1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晨旭  刘志涛  庄丽芳  亓增军  
【目的】百萨偃麦草(Thinopyrum bessarabicum L?ve,2n=2x=14,JJ或EbEb)是小麦改良的重要亲缘物种,开发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对于加快其有利基因向小麦中的转移和应用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百萨偃麦草分蘖期叶片RNA-seq获得的EST序列与节节麦D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鉴定出4 957条没有相似性的序列作为筛选百萨偃麦草特异序列的基础序列。从这些基础序列中随机选择部分序列设计EST-PCR引物507对,通过在普通小麦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和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中的扩增分析,筛选出百萨偃麦草基因组特异标记,然后在已经选育出的8个小麦-百萨偃麦草异染色体系中进行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沈红霞  辛明明  梁荣奇  解超杰  杨作民  刘志勇  孙其信  
普通小麦的抗病品种(系)7K65对当前流行的小麦白粉菌E09生理小种具有较好的抗性,遗传分析表明,其抗性由一个显性基因控制,命名为Ml7K65。利用SSR,EST-STS标记对该基因进行检测,共筛选到7个与之连锁的标记位点,它们在遗传图谱上的顺序为:Xcfa2086-XEST83-XEST89-Xksum193-Xmag633-Xcfd50-Ml7K65,各位点之间的遗传距离依次为5.4,2.8,0.4,2.4,0.4,2.0 cM。其中,Xcfd50为离Ml7K65距离最近的标记,图距为2.0 cM,最远标记Xcfa2086与Ml7K65图距为13.4 cM。进一步利用中国春缺四体材料对该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瑞奇  冯祎高  侯富  陈树林  别同德  陈佩度  
【目的】分析普通小麦-簇毛麦T5VS·5DL易位染色体对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白粉病抗性的遗传效应,了解T5VS·5DL易位染色体通过雌雄配子的传递情况,筛选便于育种利用的共显性分子标记,进一步明确T5VS·5DL易位系的高代回交品系在育种改良中的利用价值。【方法】分别以扬麦13、扬麦15为轮回亲本的高代T5VS·5DL易位系回交品系(BC4F4)及其分离群体(BC5F2)为材料,利用GISH及5VS特异分子标记对这些材料进行了鉴定;在大棚及大田2种环境下调查了这些材料的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并对这些材料的水溶剂保持力、碳酸钠溶剂保持力、蔗糖溶剂保持力、乳酸溶剂保...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小军  徐鑫  张自阳  刘明久  茹振钢  
为开发用于小麦育种的新SSR分子标记,利用普通小麦中国春2B染色体25 Mb的DNA序列进行了SSR筛选,在检测到的2 852个SSR中80.40%是二核苷酸重复。二、三、四、五核苷酸重复序列分别有6,30,17,1种类型。二核苷酸中GA/CT、AG/TC、AT/TA数量最多,分别占SSR总数的20.44%,19.00%,17.15%;三核苷酸中CTT/GAA的数量最多,占SSR总数的2.56%;四、五核苷酸重复出现的频率都较低。进一步分析SSR的重复次数,发现二核苷酸重复次数总体较高,重复次数≥10的SSR数量有327个,占所有二核苷酸序列的14.26%,其中,AG/TC、AT/TA的重复次数≥10的SSR数量分别有98,97个。三核苷酸的重复次数总体偏低,重复次数≥8的SSR数量仅有62个,占所有三核苷酸序列的11.55%,其中TTC/AAG的重复次数≥8的SSR数量最多,有12个。四核苷酸中只有ACAT/TGTA、TAGA/ATCT的重复次数分别达到了16,14次,其他重复基元的重复次数主要为5~7次。根据筛选到的SSR位点共设计合成了135对SSR引物,发现有101对(74.81%)引物在小麦品系Cf5019-21和Cf5240-41扩增出清晰的DNA条带,17对引物在二者间表现出差异扩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