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91)
- 2023(15661)
- 2022(13152)
- 2021(12037)
- 2020(10335)
- 2019(23383)
- 2018(23227)
- 2017(45207)
- 2016(24211)
- 2015(27053)
- 2014(26627)
- 2013(26331)
- 2012(23881)
- 2011(21267)
- 2010(21457)
- 2009(19952)
- 2008(19469)
- 2007(17549)
- 2006(15383)
- 2005(13381)
- 学科
- 济(107293)
- 经济(107173)
- 业(99956)
- 企(81804)
- 企业(81804)
- 管理(78677)
- 方法(49200)
- 农(48191)
- 数学(40363)
- 数学方法(39706)
- 业经(34187)
- 农业(32177)
- 财(29633)
- 中国(24412)
- 务(21290)
- 技术(21274)
- 财务(21233)
- 财务管理(21198)
- 地方(20313)
- 企业财务(20045)
- 制(19689)
- 理论(18352)
- 和(17580)
- 策(17473)
- 贸(17364)
- 贸易(17354)
- 学(16986)
- 易(16863)
- 划(16608)
- 体(15334)
- 机构
- 学院(348389)
- 大学(337701)
- 济(145899)
- 经济(143225)
- 管理(142771)
- 理学(123978)
- 理学院(122842)
- 管理学(120581)
- 管理学院(119985)
- 研究(108936)
- 中国(84841)
- 农(71067)
- 京(69809)
- 科学(67740)
- 财(63522)
- 业大(56983)
- 农业(55013)
- 所(54297)
- 江(53470)
- 中心(51916)
- 财经(50962)
- 研究所(49370)
- 经(46306)
- 经济学(43175)
- 北京(42691)
- 州(41553)
- 范(40364)
- 经济管理(40276)
- 师范(39867)
- 院(39369)
- 基金
- 项目(238912)
- 科学(190200)
- 基金(174100)
- 研究(173432)
- 家(151951)
- 国家(150580)
- 科学基金(131380)
- 社会(111449)
- 社会科(105580)
- 社会科学(105547)
- 省(97430)
- 基金项目(92235)
- 自然(86171)
- 自然科(84262)
- 自然科学(84240)
- 自然科学基金(82761)
- 划(79359)
- 教育(78423)
- 资助(71186)
- 编号(70091)
- 重点(53577)
- 发(53268)
- 成果(53164)
- 创(52645)
- 部(52101)
- 创新(48598)
- 业(48064)
- 课题(47498)
- 国家社会(45856)
- 科研(45704)
- 期刊
- 济(164346)
- 经济(164346)
- 研究(92110)
- 农(70740)
- 中国(64915)
- 管理(55211)
- 学报(51816)
- 财(51128)
- 科学(50871)
- 农业(48311)
- 大学(40831)
- 学学(39361)
- 技术(34826)
- 业经(34317)
- 融(29470)
- 金融(29470)
- 教育(29167)
- 业(25895)
- 财经(24831)
- 经济研究(24323)
- 问题(21960)
- 经(21568)
- 技术经济(20396)
- 统计(18118)
- 版(17465)
- 策(17248)
- 商业(16828)
- 科技(16826)
- 现代(16407)
- 世界(16364)
共检索到503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吕蕊 石培基
在中观视角下,构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企业集聚-社会网络-服务体系(ESS)河西走廊农业产业集群识别模型,对河西走廊农业集群发展水平进行刻画。通过获取河西走廊700家企业坐标信息、对相关企业被调研人员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运用ESS模型及其相关研究方法对集群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集群集聚水平与社会网络水平较高,集群网络形成和演化具有较强的内生性和自组织规律;从集群服务体系现实情况来看,产业集群"支持性产业"处于"客观劣势","政府体制"处于"相对劣势"。针对准集群发展存在问题,为河西走廊农业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演化提出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任妙丹 王生林
基于循环经济的"5R"原则,文章选取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减量投入、资源环境安全4类16个参评因子构建了循环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从2000-2010年河西走廊地区循环农业总体发展趋势是不断上升的;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是资源减量投入指标因素;张掖市和河西走廊的循环农业发展水平低于甘肃省和定西市,其中资源减量投入指标和资源环境安全指标是造成河西走廊和张掖市循环农业发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根据以上分析,本文从强化政府资金投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坚持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减少物质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循环农业 障碍度 层次分析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爱华 唐志强 杨右栋
生态城市是人、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最好形式,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也是城市经济、文化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的目的是为了将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融合,在生态系统承载力内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发展政策和生态格局,减少环境压力,促进有效的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利用。1一、张掖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的问题1.人为因素导致水资源匮乏。无节制开采地下水资源,农田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造成地下水资源匮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左心平
本文简述了河西走廊农业的现状,提出发展节水农业、季节性畜牧业,建立蔬菜基地、工业原料基地、果品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作为当地农业持续发展的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瑞琴 于安芬 车宗贤 赵有彪 苏永生 邱慧珍 刘柱
该研究以绿色农业理念为基础,参照国家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通过大范围调查取样、测试分析,对河西走廊凉州绿色农业示范区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示范区土壤、灌溉水及大气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处于"清洁"水平,达到"安全"等级,符合目前国家所规定的绿色食品及无公害产品环境质量的要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金自学
关于河西走廊资源开发型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甘肃省张掖师专金自学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说,依托市场配置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商品优势、经济优势,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农业市场体系的重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丽娜 粟晓玲 王宁
【目的】预测未来大气环流模式HadCM3下,河西走廊在人口较快增长、温室气体高排放情景(A2)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温室气体低排放情景(B2)下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河西走廊14个气象站的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降水量作为预报量,以全球大气NCEP再分析资料作为预报因子,采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预测研究区未来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结果】SDSM对河西走廊气温和降水模拟的解释方差分别为0.54~0.85和0.09~0.64。2070-2099年A2情景下,河西走廊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分别增加4.8,2.4和5.4℃,B2情景下分别增加3.5,2.0和4.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增团 郭世乾
应用GIS技术,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等现代统计分析技术,以甘肃省肃州区为例,对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其影响该区域耕地地力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影响该区域耕地生产潜力主要指标顺序依次为:剖面构型>障碍层位置>质地构型>灌溉保证率>土体含盐量>有机质>有效土层厚度>海拔高度>障碍层厚度>有效磷>灌溉模数>土壤侵蚀程度>速效钾。肃州区耕地地力等级可分为四等,一、二、三等地占的比例较大,分别为36.1%、37.2%和21.6%,占总耕地的94.9%,四等地占的比例较小,为5.1%。与国家耕地地力等级对比,肃州区一至四等地,分别对应国家三至六等地,因此,该区域耕地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玲玲 李玉忠
本文分析了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农业区具有发展葡萄种植良好的光热、适宜的土壤、良好的技术等优势条件;广阔的土地资源、良好的产业基础、较高的比较效益,发展葡萄产业潜力巨大;以及水资源的短缺、自然灾害严重、市场风险较大、政策扶持不到位、龙头企业带动力弱等制约因素,对发展葡萄产业形成巨大的挑战。提出必须充分利用优势条件,不断开发潜力,科学应对各种挑战,从产业布局合理性,提高市场竞争力,调整葡萄产品结构,加强科学发展合力等方面,促进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河西走廊 葡萄产业 产业布局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艳荣 李向勇
通过在河西走廊典型农作物种植区进行农户问卷调查,对河西走廊农业综合开发中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成本构成以及不同种植区域农业生产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农业生产的直接收益与间接收益进行了分析,表明河西走廊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益,效果显著。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修斌 张红菊 赵怀勇 张文斌 王勤礼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肥、磷肥、钾肥对加工型胡萝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因素影响加工型胡萝卜产量的顺序为:N肥>K肥>P肥,各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经过计算机模拟,得到加工型胡萝卜产量达到最高值80.11t.hm-2时,其相对应N、P、K肥用量分别为1041.90kg.hm-2,177.15kg.hm-2和4059.45kg.hm-2。通过验证表明,模型选优所得N肥、P肥和K肥配比的产量最高,施肥成本、施肥利润、肥料投资效率分别为0.78万元.hm-2、1.50万元.hm-2和1.92,效果明显优于其他配比,证明构建的模型准确可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金自学
本文论述了河西走廊中段农业气候资源特点与该区农业结构的关系,重点研究了该区林农复合生态体系的结构功能、在改善系统微环境和系统外生态环境方面的特殊效应以及经济效益等,提出了在河西走郎绿洲灌溉区发展以林农为主的复合型生态农业是适合该区生态环境的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贵珍 马素洁 杨思维 牛钰杰 花立民
选择降水利用效率(RUE)作为评价指标,对河西走廊代表性草地类——温性荒漠、高寒草甸、温性草原进行生态评价研究。通过植被指数提取、降水Co-Kriging插值、图层叠加,得到河西走廊区域2006—2010年的RUE(NDVI)、RUE(PVI)、RUE(TSAVI)数据,并与地上生物量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适合不同草地类的RUE作为该区域生态评价的指标。结果表明:1)温性荒漠区RUE(PVI)与草地生物量风干重正相关性最高(R~2=0.879),高寒草甸区RUE(NDVI)与草地生物量风干重的正相关性最高(R~2=0.876),温性草原区RUE(TSAVI)与草地生物量风干重的正相关性最高(R2=0.895)。2)温性荒漠区、温性草原区生态均处于退化过程,高寒草甸区处于恢复过程。研究认为选择合适的RUE值可作为不同草地类生态评价指标,并具有理论的可行性和实践的可靠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贵珍 马素洁 杨思维 牛钰杰 花立民
选择降水利用效率(RUE)作为评价指标,对河西走廊代表性草地类——温性荒漠、高寒草甸、温性草原进行生态评价研究。通过植被指数提取、降水Co-Kriging插值、图层叠加,得到河西走廊区域2006—2010年的RUE(NDVI)、RUE(PVI)、RUE(TSAVI)数据,并与地上生物量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适合不同草地类的RUE作为该区域生态评价的指标。结果表明:1)温性荒漠区RUE(PVI)与草地生物量风干重正相关性最高(R2=0.879),高寒草甸区RUE(NDVI)与草地生物量风干重的正相关性最高(R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倩 唐相龙
基于区位熵理论分析2012年及2017年河西走廊城市产业的比较优势,通过对各城市产业间以及各产业城市间的比较优势分析,发现河西走廊5城市产业比较优势差异明显,第一产业比较优势明显、第二产业不具比较优势、第三产业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基于此结论提出4条对应建议,即明确各自产业优势,协同打造河西走廊城市特色产业,发挥第一产业比较优势,建设河西走廊特色戈壁农业产业带,促进河西走廊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以及进一步强化河西走廊第三产业发展。
关键词:
区位熵 产业 比较优势 河西走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