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64)
- 2023(17713)
- 2022(15255)
- 2021(14273)
- 2020(11933)
- 2019(27400)
- 2018(26671)
- 2017(50666)
- 2016(27405)
- 2015(30736)
- 2014(30067)
- 2013(29664)
- 2012(26946)
- 2011(24245)
- 2010(23660)
- 2009(21443)
- 2008(20583)
- 2007(17253)
- 2006(14755)
- 2005(12412)
- 学科
- 济(108127)
- 经济(108011)
- 管理(74935)
- 业(71246)
- 企(57813)
- 企业(57813)
- 方法(52828)
- 数学(47006)
- 数学方法(46429)
- 中国(30263)
- 农(28930)
- 财(26143)
- 学(24107)
- 业经(23164)
- 贸(21938)
- 贸易(21930)
- 易(21366)
- 地方(19867)
- 农业(19500)
- 制(17606)
- 环境(17371)
- 技术(16825)
- 务(16432)
- 财务(16362)
- 和(16355)
- 财务管理(16332)
- 理论(16219)
- 企业财务(15468)
- 银(15098)
- 银行(15028)
- 机构
- 大学(387372)
- 学院(383829)
- 济(155443)
- 经济(152500)
- 管理(151247)
- 理学(133341)
- 研究(132322)
- 理学院(131811)
- 管理学(129311)
- 管理学院(128651)
- 中国(96270)
- 科学(84820)
- 京(81997)
- 农(68627)
- 所(66244)
- 财(66057)
- 业大(63044)
- 研究所(61574)
- 中心(59065)
- 财经(55089)
- 农业(54487)
- 江(51521)
- 北京(51121)
- 经(50595)
- 范(49702)
- 师范(49100)
- 院(48283)
- 经济学(47536)
- 经济学院(43127)
- 州(41793)
- 基金
- 项目(278954)
- 科学(219288)
- 基金(205029)
- 研究(195642)
- 家(182558)
- 国家(181143)
- 科学基金(154620)
- 社会(125048)
- 社会科(118665)
- 社会科学(118632)
- 基金项目(109184)
- 省(106711)
- 自然(103387)
- 自然科(101072)
- 自然科学(101041)
- 自然科学基金(99235)
- 划(91670)
- 教育(89696)
- 资助(84137)
- 编号(76890)
- 重点(62915)
- 部(61356)
- 成果(59991)
- 发(58797)
- 创(57954)
- 科研(54241)
- 创新(54230)
- 课题(52641)
- 国家社会(52586)
- 计划(52306)
- 期刊
- 济(154967)
- 经济(154967)
- 研究(107145)
- 学报(69077)
- 中国(65755)
- 科学(61724)
- 农(60881)
- 管理(52348)
- 大学(51639)
- 学学(49053)
- 财(47954)
- 农业(42681)
- 教育(36780)
- 技术(31175)
- 融(26777)
- 金融(26777)
- 经济研究(26702)
- 财经(25957)
- 业经(25077)
- 业(22684)
- 经(22314)
- 问题(20682)
- 科技(19666)
- 版(19119)
- 业大(18435)
- 图书(18141)
- 资源(17904)
- 技术经济(17601)
- 贸(16992)
- 统计(16879)
共检索到531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晨 樊杰 孙威
利用ESDA技术,基于GIS平台对2005年中国人口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发现2005年全国县域人口密度不仅数值差距较大,基尼系数达0.55,而且空间自相关性较强,Moran's I指数为0.42。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四川盆地、东北经济带仍是全国人口最密集地区。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四川盆地是高高型人口集聚区。哈尔滨、长春、银川、昆明等城市地区是高低集聚区。低高型区域集中在高高型区域四周。西北干旱区、内蒙古北部、东北北部山区属于低低集聚区。将人口密度分为五级,通过人口重心观察,以及将人口密度与自然和经济因素叠加,发现气候和海拔高度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和交通对全国人口格局影响显著。自然因素不同的组合形式将对人口格局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气候和地形因素长期稳定地影响人口空间格局,但其对人口空间分布的约束力将随着技术进步而降低。经济因素是人口空间格局短期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耀军 岑俏
利用"五普"及"六普"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从省内流动和省际流动两个角度,分省、市、县三个层面对我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省外流入人口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中、西部人口向东部沿海集中化流动,热点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个全国性集聚中心的存在。运用一般回归模型和空间回归模型,结论表明影响省内和省外人口流入的因素同中有异。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较高的职工工资是城市吸引省内和省外流动人口的重要因素,社会公共资源对省内人口流入影响较大,而就业率和城市化水平对省外人口流入影响较大。这些发现可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培育发展中西部城市群、加快发展中小城市等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博 王冰伦 黄卓
中国人口流失问题已日趋常态化,如何有效均衡人力资源利用率与城市空间承载力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在构建人口流失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空间视阈角度分析人口流失影响因素的空间交互效应。结果表明:中心地区人口流失与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呈短暂性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对本地区人口流失的正向、负向影响并不稳定,这主要与地区经济基础条件相关;邻近地区城市等级和产业结构现阶段并不会显著带动中心地区人口的大量流失,但其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是加速中心地区人口流失的显著影响因素;同时邻近地区人口流失会同步带动中心地区的人口流失。
关键词:
人口流失 影响因素 空间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秦贤宏 段学军 李慧 田方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从要素和资本投入推进转变为知识创新推进,人口文化素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因此,研究我其空间格局及其演变对实现各地区人口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人均受教育年限为切入点,以省级行政区为单元,从地理学的视角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结果显示:①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空间格局为:东北高、西南低,并依次呈现出高、中、低三级阶梯。②我国31省市人口文化素质分布的标准差、级差和基尼系数都是先略有缩小后扩大,表面整体差异将继续存在;人口文化素质重心在研究期间一直往地理中心方向移动,表明东北部与西南部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空间自相关性呈微弱波动起伏,表明宏观格局基本稳定。③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分为四类,分别是良好促进、严重制约、微弱促进和微弱制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一鸣 杨静萱 刘青
文章基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最新公布的全国和各省份数据资料,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七普”数据中人口分布和人口增量的格局变化。研究发现:尽管“七普”数据仍然显示出“东南高、西北低”的人口分布特征,但是内在空间结构产生了新现象,在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基础上正在形成包括成渝城市群、西咸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新生城市群,中心城市也在快速成长;通过对比人口普查数据发现,东北地区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人口收缩型城市,而广州市、深圳市和成都市人口增量迁入势头迅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人口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内陆城市群则需要持续关注人口“虹吸效应”潜在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秦佳 李建民
中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文章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人口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正自相关性是造成中国人口城镇化空间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并且会改变其他因素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利用控制了空间自相关性的空间误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地区之间土地城镇化水平、第二、三产业就业水平和产值水平,以及人均GDP的差距是造成人口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且第三产业就业水平的提升对中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大于其在东部的作用。与一些研究文献的结论不同,本文在控制主要因素后发现,财政支出水平、出口规模、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发展水平对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差异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丽文 张毅 李永盛
中国的城镇化已进入加速发展期,但是,人口城镇化速度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速度。为探究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驱动力机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方法对提出的10个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区位因素是影响人口城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最明显;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固定资产的投入在统计意义上具有负向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及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区域创新对人口的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但其统计系数比较小,目前对人口的城镇化的带动能力比较弱;...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空间面板数据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美丽 李柏洲
基于区位商理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中国人才集聚变化,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探索中国人才集聚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人才集聚差距逐年缩小,东部地区人才集聚程度最高、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第三、中部地区最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政性教育投入对所有分位点的人才集聚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资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对低分位点人才集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对人才集聚在高分位点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大学对人才集聚在中间分位点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地区开放性对人才集聚在不同分位点的影响不一致。最后,针对人才集聚程度较低的地区,从经济基础、政策环境、文化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人才 人才集聚 区位商 分位数回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明华 郝国彩
文章选取老龄化系数、老少比两个指标,首先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法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并按三区域进行结构分解;然后结合省际面板数据使用FGLS估计法实证检验了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各层面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非均衡空间分布特征,地区差异明显但短期变化趋势并不稳定,呈现反复波动态势;长期来看,老龄化地区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2004年以后,中、西部省际间老龄化差异呈扩大趋势,东部呈收敛趋势,东部省际间差异对老龄化总体差异影响最大;总体上看,区域内老龄化差异呈扩大趋势,区域间差异呈收敛趋势,区域内差异远大于区域间差异,这说明老龄化总体差异主要是由...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开泳 丁俊 王甫园
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近几年中国生育政策的连续调整,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而且也将对中国未来的人口结构和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人口学的队列元素法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后,中国未来总人口及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全面放开二孩对中国区域人口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全面放开二孩可以有效延缓中国总人口的递减趋势、老龄化的趋势以及未来劳动人口不断走低的趋势;(2)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前后,中国的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均呈现东部人口密度最高、中部次之、东北再次、西部最低的总体格局,全面放开二孩将会增加胡焕庸线东南侧的人口密度,中国人口分布东南集聚、西北相对稀疏的格局将会长期存在并进一步加剧;(3)根据各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未来15年人口变化强度,可划分为人口快速变化区、人口中速变化区、人口缓慢变化区和人口平稳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人炳 陈宁
人口预测结果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当前对过往预测结果进行回顾检验的研究却被学术界所忽视。文章通过选择部分人口预测研究成果为样本,设定误差率作为测量指标,结合人口发展实际,对样本的预测效果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从基础数据、参数设定、预测模型三个方面考察了人口预测结果出现偏差的缘由。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冒小栋 刘琼芳
本文基于1996-2011年中国各地区的面板数据,计算各时期人口城镇化率的Moran's I指数,发现我国区域人口城镇化之间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然后利用计量空间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及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人口城镇化相邻区域之间存在溢出效应,城乡收入差距等指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有显著影响,同时模型存在时间固定效应差异;另外相邻区域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对本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存在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不明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鹏
本文主要应用比较人口预测方法对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年龄结构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各自所起的作用进行量化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叶文振 李静雅
国际化是学科成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人口学科的国际化并没有发展到一个相对应的水平。在界定了学科国际化概念的基础上,借助问卷调查数据来分析中国人口学科国际化的现状,探讨中国人口科学继续与国际学界融合所面临的困难及其主要原因。结果表明,中国人口学的国际化明显处于不断萎缩的态势,其直接动因和深层次缘由分别是整个人口学界的国际化意识与能力的减弱,以及人口学科文化与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加强国际化的学科文化建设与建立相配套的学科制度是提高中国人口学科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人口学科 国际化 学科制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青 李贵才 仝德 栾晓帆
基于EDSA技术,利用GeoDa软件Morans’I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07年经深圳市认定的2 472个高新技术企业从街道尺度进行整体、分行业类别和所有制的空间分布分析,并将企业分布与人口密度、产业园区、交通、创新资源等影响因素做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①在空间上聚集分布但没有明显的创新集聚效应;②大型企业、电子信息企业主导企业整体空间分布;③港澳台资企业集聚程度显著高于内资和外资企业。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与人口、产业园区、创新资源的分局有较强相似性,外资企业青睐配套完善的产业园区,港澳台资企业分布受广州—东莞—深圳—香港通道效应影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