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4)
- 2023(14088)
- 2022(11574)
- 2021(10821)
- 2020(9214)
- 2019(20836)
- 2018(20586)
- 2017(40110)
- 2016(21250)
- 2015(23580)
- 2014(23268)
- 2013(22752)
- 2012(20265)
- 2011(17801)
- 2010(17747)
- 2009(16539)
- 2008(16153)
- 2007(14339)
- 2006(12284)
- 2005(11140)
- 学科
- 业(91846)
- 济(90373)
- 经济(90237)
- 企(84104)
- 企业(84104)
- 管理(83421)
- 方法(42201)
- 数学(33794)
- 财(33603)
- 数学方法(33388)
- 业经(30400)
- 农(28874)
- 务(23369)
- 财务(23321)
- 财务管理(23285)
- 企业财务(22109)
- 制(21855)
- 农业(20445)
- 中国(20213)
- 技术(19179)
- 划(16920)
- 体(16682)
- 和(15920)
- 理论(15872)
- 策(15807)
- 体制(14299)
- 贸(14279)
- 贸易(14272)
- 易(13921)
- 地方(13508)
- 机构
- 学院(299948)
- 大学(293986)
- 济(129008)
- 管理(126778)
- 经济(126738)
- 理学(109832)
- 理学院(108876)
- 管理学(107415)
- 管理学院(106829)
- 研究(87520)
- 中国(70521)
- 财(64088)
- 京(59095)
- 财经(50379)
- 科学(49127)
- 经(45864)
- 农(45701)
- 江(44666)
- 中心(42259)
- 业大(41583)
- 所(40838)
- 经济学(39422)
- 财经大学(37405)
- 研究所(36338)
- 北京(35820)
- 经济学院(35666)
- 农业(35579)
- 商学(34957)
- 商学院(34652)
- 州(34471)
- 基金
- 项目(201336)
- 科学(162445)
- 基金(150374)
- 研究(150095)
- 家(128575)
- 国家(127462)
- 科学基金(113463)
- 社会(99191)
- 社会科(94288)
- 社会科学(94267)
- 基金项目(79829)
- 省(78732)
- 自然(72538)
- 自然科(70937)
- 自然科学(70919)
- 自然科学基金(69709)
- 教育(68891)
- 划(64536)
- 资助(60298)
- 编号(59543)
- 成果(46031)
- 部(45682)
- 创(45396)
- 重点(44355)
- 制(43614)
- 发(42197)
- 国家社会(41846)
- 创新(41713)
- 业(41213)
- 教育部(40291)
- 期刊
- 济(142295)
- 经济(142295)
- 研究(84296)
- 财(55229)
- 中国(53922)
- 管理(52858)
- 农(42607)
- 科学(38275)
- 学报(37173)
- 大学(31079)
- 技术(30310)
- 学学(29886)
- 农业(29385)
- 融(26449)
- 金融(26449)
- 财经(25704)
- 业经(25190)
- 教育(23660)
- 经(22086)
- 经济研究(21808)
- 问题(18703)
- 业(17645)
- 技术经济(17147)
- 财会(16563)
- 现代(15149)
- 商业(13882)
- 会计(13718)
- 世界(13657)
- 统计(13611)
- 策(13592)
共检索到435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郑云虹 田海峰
《循环经济促进法》框架下的中国EPR制度存在着制度安排缺失的问题。本文采用博弈分析方法探讨了EPR制度下政府与生产企业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生产企业在政府不同EPR制度设计下的行为反应。研究发现:回收市场没有利益刺激时,如果政府不实施激励,生产企业不会主动承担EOL产品的回收处置责任;政府的激励强度影响企业EOL产品的回收再利用程度;激励强度需要一系列EPR配套制度作为保障。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具有激励性的EPR制度体系应包括激励性制度和约束性制度两方面内容的观点,同时做出了相应的制度设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永清
在众多外部环境中,政府是影响企业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国内外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再利用实践与回收处理政策法规的分析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再利用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如我国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相关法规缺乏细则,在家电逆向物流系统构建中,针对政府与企业博弈关系的研究不多,缺乏有限理性与动态性方面的研究。文章通过构建基于EPR的政府与家电生产企业博弈模型,研究政府激励机制对生产企业积极承担废旧家电回收责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管制能够推动家电生产企业主动承担责任,政府有效监管是废旧家电规范化回收与市场化运作的必要条件;政府通过罚款的放大效果,能够促使家电生产企业自觉向"承担责任"方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永伟
以检查频率和废旧品回收率作为政府和制造商的博弈策略,引入环境损失系数和激励系数改进得益函数。根据决策的先后顺序,建立同步决策的博弈机制、政府决策在先的博弈机制、制造商决策在先的博弈机制,研究了不同环境损失系数和激励系数下,三种博弈机制的稳定性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研究表明:政府公信力和企业诚信是博弈机制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在决策自由度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政府应当依据环境损失系数,调整激励系数,实现"双赢"。
关键词:
逆向物流 政府 制造商 博弈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志荣 陈雪梅
近几年来,制度创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制度创新的效果取决于政府与企业在博弈过程中所需的激励相容条件。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承担着公益者、策划者和仲裁者的责任,企业则承担着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责任。笔者通过对政府与企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博弈分析,探求信息不完全条件下二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的实施机制。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度设计 博弈均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辉 徐毅宏
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政府既是循环经济的参与者,又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设计者。本文基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过程的博弈分析,认为可以设计出一套既让政府的行为有效率,又能对企业产生激励或约束,使得双方行为结果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制度。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博弈 制度设计 激励相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蔡伟琨 聂锐
低碳供应链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它牵涉从设计到消费到循环的各个过程。而有效的制度安排,既要解决低碳供应链中的市场失灵,同样也要避免政府失灵。文章指出,通过构建完善的要素价格体系和制度、构建支持低碳供应链发展的金融体系、提升国民低碳意识和增加市场对低碳产品的需求三个方面建设低碳制度。
关键词:
低碳供应链 博弈均衡 制度安排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赞 江谢家宏 樊颖 林晏平
通过分析养老驿站的建设运营模式,界定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参与方式,并基于丰台区一家养老驿站的运营情况,构建政府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的决策博弈净支出函数,在纳什均衡下分析最优的参与方式以及合同框架,提出激励社会资本参与驿站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驿站 博弈论 激励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世科 包国宪
文章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行为选择问题。首先探讨了技术创新的外部性问题,指出由此会导致全社会技术创新供给不足的问题;随后,利用静态博弈的方法,从两个企业相互作用的微观视角,研究技术创新供给不足问题形成的内在机理,得到企业技术创新行为选择会陷入"囚徒困境"的结论;进一步建立政府与企业关于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静态博弈模型,归结出博弈的纳什均衡解为政府和企业分别选择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姜广省 李维安
政府干预经常被视为推动和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重要力量,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政府是否会有所选择地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呢?文章从制度理论的视角,基于2003-2013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种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和数量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政府干预程度越高的企业,越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具有较低的对外直接投资数量;(2)政府会支持那些具有较高"营销资源"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增加投资额,即在营销资源丰富的企业中,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影响关系更强;(3)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程瑜
政府预算是在总体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基于增进整个社会资源配置使用效率或改善社会公平环境的目标,对可支配资源进行安排、配置与调整。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政府预算过程被看作是一个信息交换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委托人与代理人订立契约的过程。由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并不总是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一致,易引发诸如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等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这时,构建有效的监督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政府预算 监督机制 博弈模型 委托代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珊 常香云 黄新
实施EPR制度是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内在要求。基于斯坦伯格博弈方法,探究"征—减—补"EPR制度对供应链双环境责任(产品生态设计责任和回收再利用责任)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EPR制度的影响范围在闭环系统下影响更大,"征—减—补"同时影响生产端和回收端决策。EPR制度"征"负面影响企业双环境责任行为,而"减—补"正面影响。当应用于"闭环—再生设计"情境时,EPR制度具有最优的双环境责任引导效应。为此,政府应动态配置EPR制度要素,强化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激励约束,并在产业和供应链层面多环节营造有利于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市场环境,引导企业加强再生资源产业科技创新。研究可为我国政府完善EPR制度提供新思路,有利于营造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市场环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霞 王灿
本文认为,在企业年金构建过程中政府应承担制度供给主体的责任。为改变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迟缓的现状,政府应在法律建设和监管等方面积极作为。
关键词:
企业年金 制度供给 政府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明华
中国制度定位的基础中国已把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确定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从广泛的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中国的制度定位。那么,中国何以把现代市场经济确定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它尊重和认可主体的独立权利,并以法律保护这些权利。实践证明,主体...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卫星 高明华
利用最新的调查数据,对中国企业家信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对企业家信心有着显著的影响,政府支持力度越大、银行信贷获取越容易、司法公正程度越高、基础设施满意度越高,企业家信心越高。对政府支持方式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土地优惠三种支持方式中,政府补贴对企业家信心的影响最显著。上述研究发现对有关决策部门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政府支持 制度环境 企业家信心 中小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