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11)
2023(17283)
2022(15025)
2021(14133)
2020(11726)
2019(27359)
2018(27138)
2017(52291)
2016(28340)
2015(31992)
2014(31980)
2013(30989)
2012(28402)
2011(25312)
2010(25279)
2009(22927)
2008(21705)
2007(18771)
2006(16136)
2005(13590)
作者
(79919)
(66643)
(65893)
(62928)
(42344)
(31955)
(30169)
(26241)
(25389)
(23529)
(22758)
(22143)
(21158)
(20770)
(20598)
(20139)
(19863)
(19802)
(18963)
(18883)
(16383)
(16210)
(16137)
(15253)
(14926)
(14693)
(14655)
(14527)
(13305)
(13166)
学科
(111980)
经济(111848)
管理(78492)
(72651)
(59516)
企业(59516)
方法(52814)
数学(46508)
数学方法(45714)
(30673)
中国(30031)
(26574)
地方(25957)
(24487)
业经(24299)
农业(20569)
理论(20063)
(19436)
(18377)
贸易(18368)
(17739)
环境(17409)
(17127)
技术(16798)
(16602)
财务(16507)
财务管理(16468)
企业财务(15474)
(15237)
银行(15190)
机构
学院(389472)
大学(389074)
管理(154128)
(148472)
经济(145026)
理学(134400)
理学院(132798)
管理学(129976)
管理学院(129271)
研究(127398)
中国(93255)
(84427)
科学(81970)
(66368)
(63310)
(62930)
业大(60592)
中心(58840)
研究所(57868)
(55968)
财经(53839)
(53320)
北京(53023)
师范(52780)
农业(49612)
(48998)
(47458)
(45583)
经济学(43951)
技术(42996)
基金
项目(277254)
科学(217608)
研究(200890)
基金(199728)
(174408)
国家(172997)
科学基金(149275)
社会(124620)
社会科(117896)
社会科学(117866)
(108813)
基金项目(106347)
自然(99044)
自然科(96740)
自然科学(96717)
自然科学基金(94914)
教育(93703)
(91880)
编号(83077)
资助(82662)
成果(65755)
重点(61913)
(59999)
(58732)
课题(57247)
(57098)
创新(53264)
科研(53104)
大学(51505)
教育部(51414)
期刊
(156750)
经济(156750)
研究(109184)
中国(72118)
学报(63306)
科学(57653)
(56786)
管理(54751)
(50213)
大学(48350)
教育(46821)
学学(45359)
农业(39312)
技术(36565)
(28217)
金融(28217)
业经(27235)
经济研究(25096)
财经(24691)
问题(21635)
(21107)
图书(20932)
(20064)
统计(19147)
科技(18869)
(18761)
资源(18695)
技术经济(18052)
(17528)
理论(17249)
共检索到553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卢薪升  杨鑫  
当今随着我国快速城镇化而来的是快速发展背后的诸多问题。伴随着全球气候的恶化,人们赖以栖居的城市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如何在城市更新中更加有效地进行城市人居生活环境的改善,基于城市小气候与人居舒适度有哪些可以进行的设计策略来指引具体设计工作?以北京石景山北辛安地区的景观规划与环境更新为例,通过对规划前期北辛安地区小气候情况的模拟,以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太阳辐射四种气候要素为基础,运用小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作为直观的展示小气候水平的辅助手段,以此为城市更新的指导策略,进行北辛安地区的城市更新,基于小气候模拟情况建立慢行系统,再将后期模拟与前期模拟进行对比,研究可行性的设计指导策略。从城市小气候与人居热舒适度关系的角度阐述新背景下,城市更新规划应采取的一些措施,使城市更新变得更加具有实用意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海轩  卢泽洋  金桂香  孙广鹏  吴鞠  许丽娟  徐程扬  
通过城市森林冠层结构对空气温湿度、风速的作用规律分析冠层结构对林内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LAI)、冠高比(RCT)、冠层通透度(PC)与林内舒适度显著相关; LAI对空气温度(T)有显著影响,RCT和PC对空气温度(T)有极显著影响,LAI和RCT、PC和RCT对T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T随LAI的增加而降低,随RCT和PC的增加而升高; LAI和RCT对空气相对湿度(RH)有极显著的影响,并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RH随着LAI的增大而增加,随RCT的增加而降低; LAI和RCT对林内风速(v)有极显著的影响,并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v随着LAI和RCT的增加而降低.冠层结构对森林舒适度的影响主要来自林分的降温效应,而降温效应受LAI、RCT和PC的影响;冠层结构调节舒适度的湿度效应来自LAI和RCT;冠层结构调节舒适度的风速效应受LAI和RCT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海轩  吴鞠  许丽娟  徐程扬  
【目的】选择与林内小气候舒适度相关的城市森林冠层结构指数,为进一步优化城市森林结构、改善城市森林热环境提供参考。【方法】以与城市森林降温效应相关度较高的一维度冠层结构指标(包括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冠层厚度、枝下高、冠高比和冠层通透度)为基础,从林内外空气流动和能量交换的角度,构建多维度城市森林冠层结构指数,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对小气候舒适度解释度较高的城市森林冠层结构指数。【结果】一维度冠层结构指标与林内舒适度(S)、舒适度相对变化(Sd)呈弱度相关关系,对S的解释力为0~30. 5%,对Sd的解释力为0~53. 5%;多维度冠层结构指数对S和Sd的解释程度明显提升,对S的解释力为0~37. 5%,对Sd的解释力为30. 9%~55. 1%;热垂直扩散结构指数和热水平扩散结构指数的协同作用对S的解释程度相对较高(43. 5%);垂直冠层指数和树冠垂直均匀指数的协同作用对Sd的解释程度最高(63. 9%)。【结论】城市森林舒适度和舒适度相对变化受多个冠层结构指标和指数共同影响,所构建的多维度冠层结构指数(包括热垂直扩散结构指数、热水平扩散结构指数、综合热扩散结构指数、垂直冠层指数、树冠均匀指数、树冠垂直均匀指数和冠层综合指数)与林内小气候舒适度及其相对变化相关性较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红  何瑞珍  郭煜琛  郑景飚  
在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绿色空间在秋季的使用频率比其他季节高。为丰富小气候季节、气象适宜性校园绿色空间设计的理论参考体系,营建生态性及功能性满足师生的集中活动需求与身心健康的校园绿色空间,选择校园内三类不同布局形式的绿色空间为对象,采用RR-9150五要素气象站在2016年10月对空间中1.5 m处的小气候因素(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强度、风速、风向)进行31天的实地定点记录,利用Microsoft Excel2010和SPSS 19.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总结其在秋季不同天气条件下(晴天、多云、阴天、小雨)的小气候特征。结果显示:围合型绿色空间的小气候环境较为稳定,其要素值变化幅度较小;行列式绿色空间在改变风速、风向方面效应显著;开敞型绿色空间小气候要素值日变化幅度及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变化幅度均较大,且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强。根据实测数据计算不同绿色空间在秋季持续晴朗天气条件下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围合型绿色空间舒适时间最长,行列式绿色空间次之,开敞型绿色空间舒适时间最短,这可作为营造小气候适宜性校园绿色空间的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古琳  王成  王艳英  王晓磊  孙振凯  王茜  孙睿霖  
【目的】研究无锡市惠山国家森林公园典型游憩林内小气候及人体舒适度的时间变化规律,以期为惠山乃至江南地区游憩型城市森林的合理经营和生态效益评价提供基础科学数据,也为当地市民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衣着开展森林游憩活动提供参考。【方法】在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最高峰附近,选择20世纪80、90年代营造、位于山顶南坡的香樟林、湿地松林和山顶北坡的栓皮栎林3种典型人工游憩林为对象,以位于山脊的水泥道路为对照,于春、夏、秋、冬季晴好无风天气条件下,在5:00—19:00同步测定3个游憩林及对照点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风速,在此基础上计算舒适度指数和衣着厚度指数,量化分析各游憩林及对照点的小气候、人体舒适度的季节变化、日内变化规律,比较不同游憩林的人体舒适度差异,并提出四季游览惠山的衣着建议。【结果】各林分温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空气相对湿度表现为夏、秋季大于春、冬季,风速表现为香樟林和湿地松林在夏季最大,栓皮栎林和道路在秋季最大;相同季节不同林分之间的舒适度指数差异不显著,各林分在春季的人体舒适度最高; 4个季节白天观测时段内,各林分气温日变化均为单峰型,且峰值出现在11:00—15:00,谷值出现在5:00—7:00,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规律则与气温相反;风速的日变化趋势波动较大,峰值出现在5:00—9:00,谷值出现在13:00—15:00;在春、秋、冬季,各林分人体舒适度在11:00—15:00最高,而夏季这个时间段则最低; 3个游憩林在夏季能显著提高人体舒适度,但冬季与对照的差异不大;各林分气候达到"舒适"等级的时间为春季最长(11:00—17:00),秋季次之(11:00—15:00),夏季仅早上气候舒适(5:00—7:00),冬季气候均为"极不舒适";各林分的着衣厚度指数在夏季均为1,冬季均为7,春季香樟林为5,湿地松林和栓皮栎林为4,道路为3,秋季道路和栓皮栎林为4,香樟林和湿地松林为5。【结论】3个人工林林分在春季均发挥降温增湿效应,湿地松林在4个季节都具有降风作用;各林分在夏季调节小气候效应更明显,春季的人体舒适度最高,春、秋、冬季的11:00—15:00为白天气候的最舒适时段。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宇颐  解潍嘉  黄华国  
在非均匀混合场景下模拟区域能量,三维小气候模型比一维模型考虑因素更为全面,但三维模型较复杂,研究甚少。为探究三维模型在混合像元场景中的通量模拟能力,以ENVI-met模型为例,以黑河关滩森林和加拿大北方森林为实验区,比较森林通量模拟值和实测值的季节性和日变化差异,并模拟森林三维空间结构对通量分布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模型在春季、夏季、秋季模拟拟合度(R~2)分别为0.75,0.76,0.55。模拟显热通量、潜热通量日变化符合实测趋势,日平均实测值与模拟值之差均不超过10.0%。模型对显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太阳短波辐射模拟精度分别为0.68,0.63,0.80。(2)模拟总体能量闭合率(EBR)达92.9%,模型对气象参数微小变动不敏感,较为稳定。(3)自然参数不变场景下,团状分布通量值大于均匀分布,变化幅度剧烈,且显热通量对空间异质性较潜热通量更为敏感。研究结果肯定了ENVI-met模型模拟通量具有较好精度,且能够反映出森林空间分布格局在通量分配上的影响,为研究区域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图10表2参32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松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发展多种养老方式变得刻不容缓,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则是其中之一。文章试图通过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理论探析,并且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北京市石景山区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可行性做出判断。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志会  郑大玮  郭文利  赵新平  王志华  
北京山区面积为10417.5km2,占北京市土地总面积的62%,主要担负着北京的生态屏障功能,而其经济的发展是山区生态功能发挥的有力保障,生态旅游是协调二者的有效途径,应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气候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对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定量评价,可为山区的旅游规划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北京山区1km2网格的气候资料,在GIS的支持下,计算了各网格的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并由此推算出了1月~12月的旅游气候舒适度及不同舒适度等级的分布面积。结果表明,北京山区旅游气候适宜期较长,除1月、2月和12月份旅游气候不适外,其它时间均为旅游气候适宜期,其中旅游气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华兴夏  王琳佳  唐德才  
气候条件不仅对旅游气象资源的空间分布有影响,还会影响着旅客对于目的地的选择。文章利用南京近30多年基本气候资料,对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进行分级赋值,通过综合气候舒适度模型来评估南京旅游气候的舒适度和持续时间,结合南京入境旅客流量的年内变化,划分旅游的旺季与淡季。同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2006~2012年间气候舒适度与入境旅客月指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气候舒适度与平均入境旅客月指数的绝对关联度为0.6808,这说明气候舒适度指标与旅客流量指标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之欣  郑森林  方小山  陆筱慧  赵立华  
【目的】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数值模拟技术已成为定量预测和评价微气候的重要研究手段。植物作为影响微气候的重要因子之一,数值模拟能否准确反映其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的热表现值得研究。本文的研究旨在验证城市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4.2 Science版)在广州地区湿热气候下模拟细叶榕生理特性和微气候表现的适用性。【方法】通过实测广州地区常用乔木细叶榕的树冠形态、叶片属性和根系形态,对其进行ENVI-met建模并进行模拟分析,将模拟结果与2017年春夏两季实测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生理特性方面,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詹慧娟  解潍嘉  孙浩  黄华国  
为深入研究地表温度异质性机理,引入三维小气候模式ENVI-met开展三维植被场景的温度场模拟。以离散分布的山杨、侧柏和油松人工林场景为例,在实测的气象要素、土壤水分、植被结构、叶面积指数和组分温度等的基础上,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试验验证。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相对湿度对模拟土壤温度场最为敏感,太阳辐射比例因子对模拟植被温度场最为敏感。验证结果表明:ENVI-met能准确模拟三维植被温度场的分布规律,模拟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最高R2≈0.9,最小RMSE≈0.6 K)。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睿智  
微气候舒适度是湿热气候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建筑景观的空间布局和材料是影响其微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以湿热气候区建筑景观为例,通过建筑景观的空间布局规划和建筑墙体和屋面材料的选择,适应微气候舒适度,以期提供健康、舒适、自然、高效的空间环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鑫  段佳佳  
选取北京城区典型临街空间作为实测对象,在夏季6-7月份,利用HOBO便携式气象站对临街空间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大气压力和太阳辐射等小气候指标进行了测量记录。通过分析对比不同临街空间模式(建筑高度、绿地形态与面积、断面构成等不同要素)对小气候的影响和调节作用,揭示了小气候环境各项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城市街道空间小气候环境的改善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唐鑫  
在城区老工业区发展转型过程中,主导产业选择是关键,既要遵循一般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又要结合本地特点采用符合实际发展要求的方法。北京市石景山区在全国城区老工业区中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对其主导产业选择在采用产业贡献率和区位商进行定量分析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既坚持相关基准,又进行辩证思考,强调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与产业贡献率相统一、区内产业发展与区外产业协同相统一、工业遗产继承与产业发展创新相统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霞  陆方兰  王连生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阶段,北京也已步入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后工业化发展时期,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首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石景山区以首钢涉钢产业搬迁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全面进入由传统工业向绿色生态转型的关键期。土地作为重要的载体资源,是产业集聚与生态建设的关键融合点,如何管好、用好土地资源对推动石景山区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